证券之星消息,近期航天软件(688562)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公司所属行业情况
航天软件核心主业对应《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属于航天技术应用及服务产业六大主业板块之一电子信息与智慧产业,是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战略性新兴及高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工信部公布的数据,2025年上半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下简称“软件业”)运行态势良好,软件业务收入稳健增长,利润总额保持两位数增长,软件业务出口保持正增长。软件业务收入稳健增长。上半年,我国软件业务收入70585亿元,同比增长11.9%。上半年,软件业利润总额8581亿元,同比增长12.0%。上半年,软件业务出口283亿美元,同比增长5.3%。
当前,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一方面,智能化、体系化航天装备对复杂信息的感知处理以及对环境的自适应能力;有组织的信息交互和协同能力,复杂信息处理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从构建角度而言,以智能操作系统为代表的航天装备共性软件是提供以上能力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也是最佳技术途径,各商业软件公司、科研院所都在从不同方向和技术点积极突破,装备共性软件处在起跳和快速发展阶段。另一方面,随着数字化转型的加速和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广泛应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市场需求不断增长,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同时,行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也在不断提升,推动行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是一个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主要提供软件研发、信息系统集成、数据处理与运营服务等的行业。该行业具有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的特点,对人力资源的素质要求较高,固定资产占比较少,无形资产占比大。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它的发展能够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国家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力量。软件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灵魂,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关键支撑。我国软件业不断开辟新赛道,重构软件生态,赋能实体经济,加速形成软件新质生产力。
公司所处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属于典型的技术密集型行业,公司核心主业工业软件行业的进入需要对工业体系、行业安全、科研生产及综合管理全业务流程的深刻理解和长期实践积累,以及适合行业应用需求的底层平台、基础架构和关键技术积累,需要较高的技术层次和跨越较高的技术门槛。随着工业体系与软件行业的融合日益紧密,业务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的不断丰富,新一代信息技术在行业的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软件产品和服务日益复杂和精细,软件公司必须适时对现有技术和产品进行迭代升级以满足市场需求。因此,工业软件和行业信息技术服务要求企业具备较强的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能够满足客户对软件信息技术的新需求。应用软件企业则需要跨越软件业自身技术与客户不同专业技术融合的技术门槛,跨越多重标准、异构平台、多源数据融合的技术门槛,从而确保应用软件系统实用性、稳定性和安全性。公司的工业软件结合了基础软件与应用软件,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从科研生产和经营管理与行业深度融合,构筑了航天等行业工业软件壁垒。
(二)主营业务
航天软件是航天科技集团直接控股的大型专业软件与信息化服务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国务院国资委,是国务院国资委“双百行动”综合改革、国家发改委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企业。公司紧紧牢记“发展民族软件,建设航天强国”的使命,以神通数据库和AVIDM为基础,构建了自主软件产品(基础软件、工业软件)、信息技术服务(审计信息化服务、商密网云服务、信息化运维服务)和信息系统集成(主要面向航天及党政军领域)等三大主营业务,具备完整的软件和信息化服务能力,是我国航天及党政军领域的软件和信息化服务龙头企业之一。公司客户主要集中于航天及党政军领域,包括航天军工央企集团、国家部委和省市级政府部门等单位。其中,公司的基础软件神通数据库在航天军工等涉及国家战略安全的关键特定领域具有独特优势,在数据管理和控制方面有效支撑了安全性要求极高的火星探测工程、探月工程、中国载人空间站、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等一系列国家重大复杂航天型号工程。公司的产品研制协同软件和经营管控软件等系列工业软件具备满足航天军工领域复杂装备型号研制协同及航天军工央企集团多层级管控需求的核心工业软件功能,已在我国新一代战略导弹、运载火箭、北斗导航、载人航天及探月工程等重大装备型号研制协同及航天军工央企集团多层级管控领域得到了产业化应用。
(三)主要经营模式
1、盈利模式
公司结合行业特点和自身多年深耕航天等复杂装备制造领域及政府信息化服务经验,通过ASP+底层开发平台向各应用领域逐步拓展,形成满足客户需求的贯穿式产品+服务的业务模式。本公司在业务开展过程中主要采取项目牵总单位的模式,以自主开发的平台化软件系统为基础,向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和服务。其中,工业软件、审计信息化服务、信息化运维服务及信息系统集成业务主要通过项目制开展;数据库等基础软件主要为向客户销售标准化软件产品的模式。报告期内,公司主要通过招投标、竞争性磋商等方式获取项目并确定销售价格,客户主要集中于航天及党政军领域,包括航天军工央企集团、国家部委和省市级政府部门等单位。
2、研发模式
公司通过制定中长期产品规划和年度研发计划,实现年度研发任务和中长期研发任务的全面统筹,以用户需求为牵引,以人工智能赋能为引领,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加速研发体系数字化转型落地,报告期内,公司更加重视技术研发工作,围绕创新平台建设、创新机制建设、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等方面有序推进,年内科技成果管理水平有效提升。
3、采购模式
由于公司主要以项目牵总单位的形式为客户服务,因此,在业务开展过程中需要向产业链上的其他软硬件产品提供商或服务提供商进行采购并进行整合,更好发挥整体效能,更好满足客户需求。公司采购内容主要包括硬件设备(计算机设备、网络设备、存储设备、安全设备等)、成品软件(操作系统、中间件、安全软件等)和技术服务等,相关采购主要用于公司的信息系统集成业务、审计信息化服务和工业软件业务。公司根据合同需求由项目经理提出采购申请,经采购部询价、招标后确定供应商。为了加强采购成本控制及供应商管理水平,提高公司整体运作效率,公司制定了详细的采购管理制度及供应商管理制度,并建立了《合格供应商名录》。
4、营销模式
公司统筹整体营销体系,按照“1+2+N”的业务布局,建立了覆盖行业、区域及产品的营销体系。行业涉及航天、军工、政府、企业等,营销中心下设市场部、咨询部及航天、军工和政企三个销售部,统筹公司整体营销体系,暨产品销售、行业销售和涵盖西北、西南、华东、东北、华中等区域销售,及时掌握市场信息并为客户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服务。主要销售区域辐射了全国主要航天军工企业单位所在地,有利于及时与客户沟通发现市场机会,同时有利于售后服务及客户关系维护。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一)经营业绩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2,311万元,主营业务成本24,855万元,毛利金额7,457万元,主营业务毛利率23.08%,同比上升5.58个百分点。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
(二)业务发展情况
1.坚持技术立司理念,强化产品技术研发,持续夯实公司核心竞争力。
一是坚定推进AVIDM系列产品版本升级。上半年完成AVIDM产品V6.2版本发布工作,重点推动AVPLM2025版本研发。同步开展了AVCAE软件多部件相互作用关系连接技术研究,为2025年度AVCAEV2.0版本发布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夯实公司ASP+基础平台持续支撑业务发展水平。上半年完成ASP+基础运行平台迭代版本发布,基础运行支撑能力得到提升,进一步强化公司基础平台在多个业务领域的服务能力,支持多应用统一部署运行模式。完成对数据资产、数据架构、数据模型及稽核等功能升级,完成大数据平台两个版本的发布。
三是加快数据库产品持续迭代升级积极开拓新市场。上半年重点开展了神通数据库和神通MPP分布式数据库的升级研究,确保年内两款产品新版本发布。在稳固党政、军工、集团、金融、网安、审计等传统合作领域老用户的基础上,积极发力新市场,成功实现了公安、兵器等新行业领域的重点突破,为业务版图的拓展注入了新动能。
四是持续提升商密网云服务能力建设。商密网云数据中心以“一云多芯+多域管理”为核心技术路线,打造安全可控的云计算数字底座,为航天科技集团提供全栈信创解决方案。创新技术架构,提升算力利用率。突破生态协同,完成国产操作系统的深度适配,构建端到端自主可控生态链。提升运维服务能力创新商业模式,构建智慧客服系统等一体化运维管理平台,实现多渠道运维保障,运维效率提升60%,积极拓展航天外用户服务领域。
五是积极布局人工智能赋能自主软件研发和业务开拓。公司开展AI专项行动工作规划,针对公司现有软件和业务,拓展基于AI技术的场景论证,赋能现有软件升级提升,拓展业务市场领域。
2.推进公司业务布局和管控模式调整,归核聚焦优化资源配置,强化各业务主体功能,提升组织管理效能。
一是优化调整组织机构,调整公司业务管理模式,提升运营管理能力。按照职能中心、产品和技术中心、业务经营主体三层结构优化内部组织布局,进一步突出产品和技术中心对公司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基础作用,强化业务经营主体市场化经营机制建设,完善授权赋能机制、考核牵引机制、行业归核机制,进一步强化事业部客户服务单元和利润中心定位,构筑公司业务发展核心竞争力。真正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市场销售,以市场为牵引的产品技术研发,以业绩为导向的经营主体和以服务效率为导向的职能中心。
二是调整公司系统集成业务布局。整合公司同类业务板块组建智慧政企事业部,聚焦政府和央企集团的咨询规划、项目实施、定制开发和运维服务,负责政务、监管领域产品的规划和研发。
三是构建公司营销架构和管理体系。按照客户类别划分航天、军工军队、政企不同客户的营销架构,形成从市场信息分析、营销策划、销售政策制定到合同签署、完成交付的闭环管理体系。完善和强化区域服务平台建设,增强上海、西安、成都的区域咨询、项目交付职责。
四是调整完善公司考核管理体系。强化考核牵引,完善管理闭环。突破单一营收指标,构建毛利贡献、客户满意度、技术创新、协同效能的复合型KPI体系,在业务主体充分授权的情况下,持续强化薪酬待遇与经营业绩的强关联。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