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上声电子(688533)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所属行业情况
1.所处行业
根据《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公司主营业务属于“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C39)”。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主营业务所属行业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C39)”下的细分行业“电声器件及零件制造(指扬声器、送受话器、耳机、音箱及零件制造)”分类代码C3984)。
2.行业发展阶段和基本特点
(1)汽车行业整体发展概况
2025年中国汽车行业在国际化、新能源化等方面均有新的进展。
国际化方面,中国品牌汽车的海外销售数量持续保持增长,车企在海外建设的生产工厂逐步增加,国际化路径包括贸易出口和在当地投资、生产、销售。近年来中国品牌汽车在海外生产、销售的比重越来越大,汽车出海步伐加速。国际化模式正在由早期的以贸易为主,逐渐转向以海外投资本地化发展为主。
新能源化方面,随着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越来越高,新能源车市场地位快速提升,市场渗透率也将继续增长。
2025年上半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了1,562.1万辆和1,565.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了12.5%和11.4%。这一数据显示,国内汽车市场在上半年保持了稳定的增长趋势。此外,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也表现出色,分别达到了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增长了41.4%和40.3%,市场占有率达到了44.3%。
(2)主营产品细分行业整体发展概况
①车载扬声器行业整体发展概况
车载扬声器是汽车内部实现声音重放的唯一物理器件,开发难度较大。汽车声学环境是最具挑战性的声学环境之一,汽车噪音的多样性、汽车环境的有限性及行驶过程的动态性,决定了车载扬声器设计、布局的复杂性。车载扬声器品质的优劣除了通过额定功率、额定阻抗、谐振频率、频率响应范围、Qts、指向性、灵敏度、失真等性能指标衡量以外,更多的是用户对于扬声器整体音色的感受,主观评价的离散性决定了产品开发的复杂性。
车载扬声器行业根据下游直接客户的不同,分为前装市场和后装市场。前装市场即整车配套市场,是指在汽车出厂前,由供应商直接为汽车制造厂商或其指定一级零部件供应商提供产品配套,产品作为整体设计的一部分直接在生产线装配到汽车中,前装市场的最终客户为汽车制造厂商。后装市场是消费者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个性化改装的市场,最终客户为个人消费者。前装市场直接面向汽车制造厂商,汽车制造厂商对其供应商在技术水平、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及一致性、供货及时性等方面均具有较高的要求,进入门槛较高。在车载扬声器的前装市场,普瑞姆、艾思科集团、丰达电机、上声电子等车载扬声器制造企业处于行业领军地位,在全球范围内为汽车制造厂商提供配套。
车载扬声器行业是汽车工业的配套行业,汽车制造厂商通常采用全球采购策略,对其所需零部件按性能、质量、价格、供货条件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比较并择优采购。当前国际汽车产业主要包含欧美、日韩和中国自主品牌等体系,各品牌体系零部件配套供应的市场化程度有较大差异,反映到车载扬声器前装市场亦是如此。以福特集团、大众集团为代表的欧美系整车厂商,其车载扬声器配套的市场化程度较高,对于供应商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只有部分研发能力较强,规模较大的企业才能进入其供应商体系。日韩系配套市场供应体系较为独立,民族品牌保护意识等原因导致其他外部供应商较难进入,车载扬声器前装市场供应商也多为其本土企业。近年来,日韩系厂商对外开放供应链的意愿有所改善。
②车载功放行业整体发展概况
车载功放是声学系统的组成部分,基本作用是将音频输入信号进行选择与预处理,进行功率放大,用来驱动扬声器重放声音。车载功放是连接声学系统中主机与扬声器的重要部件。车载功放不同于传统消费类功放,其主要特点表现如下:I、车舱环境的复杂性对车载功放的可靠性提出更高的要求,车载功放需要通过汽车制造厂商严格的环境、机械和性能测试;II、受制于车内空间的有限性,车载功放需要具备小型化、功能高度集成化等特征;III、车内电子功能模块的不断增多以及相互间的通讯管理,对车载功放电磁干扰(EMC)的要求较高。
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功放技术水平的提高,数字功放凭借其效率高、稳定性强、抗干扰能力强、失真小、噪音低、动态范围大等特点,对增加音质的透明度、解析力、低频的震撼力度、降低背景噪音等方面有重要意义,在车载领域的应用日渐成熟。
③AVAS(汽车声学警示系统)行业整体发展概况
汽车产业正将节能减排与绿色环保作为战略性发展方向之一,以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为主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已蓬勃兴起,并带动新能源汽车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
电动、混合动力等新能源汽车在纯电动模式下低速行驶时,车外噪声与传统内燃机车辆相比明显较小,行人等其他道路使用者不容易察觉到车辆的接近,容易引发交通事故。针对此种安全隐患,主要汽车国家均出台相应标准,要求新能源汽车在纯电动模式下低速行驶时需发出警示音以提高其可察觉性,有效保护其他道路使用者的安全。相关行业标准的出台使AVAS成为电动汽车强制配套的安全产品,汽车声学产品逐步进入新能源汽车车载安全领域。国内外对AVAS的研究及产业化起点差距不大,较为高端的AVAS通过内置算法发出模拟引擎的声音,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的扩大和其他车载信息系统、车载网络、主动安全监控等技术的持续发展,AVAS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主营业务情况
1.公司主要业务
公司致力于运用声学技术提升驾车体验,是国内技术领先的汽车声学产品方案供应商,已融入国内外众多知名汽车制造厂商的同步开发体系。公司拥有声学产品、系统方案及相关算法的研发设计能力,产品主要涵盖车载音响系统产品及AVAS,能够为客户提供全面的产品解决方案。公司较早实现了车载扬声器的国产化配套,通过持续的自主创新,已具备较强的国际市场竞争能力。
2.公司主要产品
(1)产品概述
公司产品主要涵盖车载扬声器系统、功放及AVAS等。
3.公司主要经营模式
公司的经营模式主要包括研发模式、销售模式、采购模式与生产模式,具体情况如下:
(1)研发模式
公司建立了“技术+产品”双驱动的研发模式,研发活动分为技术开发和产品研发。其中技术开发是公司基于行业发展状况及产业政策,结合市场需求,把握行业热点技术发展状态与趋势,通过对技术方向进行预判,选择具有重大应用价值的前瞻性技术进行攻关。产品研发分为以前瞻性技术为基础的产品研发和以客户需求为基础的同步研发,在产品研发过程中,公司对现有技术不断进行修正和创新,形成新的技术方案。技术开发及产品研发过程中的持续技术创新,促进公司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2)销售模式
公司产品主要面向汽车前装市场,并与国内外汽车制造厂商及其一级零部件供应商形成直接配套的供应关系,部分产品销售给电声品牌商作为品牌音响系统的部件装配至汽车中。基于客户全球化的分布特征以及与客户同步开发的合作方式,公司在中国、欧洲、北美和南美拥有一支国际化的专业团队,构建全球化、全方位的服务体系,为客户提供高效快捷的服务支持。
公司主要客户为国内外汽车制造厂商及电声品牌商,其对供应商设置了一定的准入门槛。公司主要客户审核供应商时,以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为基础,基于VDA6.3、BIQS、MMOG等行业配套准则与自身的特殊要求,结合供应商技术研发实力、产品制造能力、产品交付能力、质量控制体系及售后服务能力等方面进行现场审核及相关认证工作。公司通过认证后方可进入客户的供应商体系,获得合作机会。客户对已纳入体系的合格供应商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确认供应商是否持续满足其审核标准。
(3)生产模式
公司一般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根据客户需求情况进行生产调度、管理和控制,并根据销售预测增加适度比例的安全库存,以灵活应对临时性订单需求。公司生产制造过程主要包括生产计划制定、生产制造实施及产品质量控制。对于新产品的生产,制造中心在生产计划制定前会制定特定的工艺开发计划,保障产品批量生产的顺利落实。
(4)采购模式
公司采购的主要原材料包括磁路系统材料、振动系统材料、支撑辅助件、基础材料及电子类元器件等。
公司的采购过程包括供应商的选择与评价、采购合同(订单)的签订和审批、采购收货质检和供应商持续改进。供应商准入的必要条件是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并持续保持有效,同时供应商需接受采购管理部、计划物流部、质控中心、研发中心四部门的联合审核。公司依据审核标准对供应商的生产工艺、资源配置、质量监控、检测手段、体系流程、环保安全等方面进行评估与审核,评估合格后才可被纳入公司合格供应商名录。
公司计划物流部基于销售中心提供的销售订单及需求预测,评估成品及材料库存水平后,将采购需求下达至采购管理部,采购管理部通过公司的供应商系统平台(SRM)将采购需求发布上网,并持续跟踪进度直至货物交付。质控中心负责原材料质量控制检验,检验合格后,物料方可办理入库。供应商系统平台保证了供应商的及时交付,有效保障计划排产的达成。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5年以来中国经济顶压前行、稳定运行,面对外部的严峻挑战和内需压力,宏观政策积极发力,果断出手,稳住了市场预期和信心,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3%,比去年同期和全年均提升0.3个百分点。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6,661.0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3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481.93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3.9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7,884.64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1.11%。
报告期内,围绕公司年度重点目标,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继续做大收入规模
2025年上半年,公司三大产品销售额继续保持增长。国内整车市场价格竞争加剧。上游供应链承压,叠加新建工厂投入运营处于产能爬坡期,公司产品整体毛利率面临挑战。
公司积极挖掘客户潜力,继续深化与现有客户的合作。本报告期,公司已获得多家知名汽车制造厂商的新项目定点信。公司将继续努力提升客户覆盖面。公司根据客户新项目的开发要求陆续组织产品开发,公司产品开发尚需经过客户一系列的审核,从审核通过后到获得批量供货的订单,一般需要1-2年,然后实现陆续实现批量供货。前述过程中存在因客户项目延期、终止、未通过客户审核等情况而导致项目失败的可能。
(二)保持研发投入力度,强化技术优势
2025年上半年,公司继续保持研发高强度投入,不断巩固在车载扬声器方面的既有优势,同时着力研发成长中的汽车电子和声学应用软件,在科技项目、专利申报工作方面持续进步。报告期内,公司共申请专利13项,其中申请实用新型专利4项、发明专利9项。
在2025年上半年举行的上海车展,公司对外展示了应用AI全景声音响系统技术。该系统特别引入钻石高音、带式高音、系列化碳纤维扬声器和阵列式头枕扬声器等创新专利产品组成的53扬声器配置,搭配4000W大功率功放,结合720°全景声场重构技术,给客户带来震撼的影院级声场体验。前述方案属业界首创,是当前车载音响系统的顶级配置。公司实现从硬件到软件,从扬声器、功放到算法的全自研,彰显了上声电子在汽车声学产品领域的领导地位。
公司将继续深化纯数字音频技术链布局,构建自研芯片+智能算法+车规验证的三维技术体系,持续推进智能座舱纯数字链路全景声场方案商业化落地。
以上产品技术尚处于研发展示阶段,尚未形成规模收入,提示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三)规划扩产与技改项目
公司继续推进智能制造、产线自动化升级、节能降耗,扩充产能降本增效工作。为应对贸易逆全球化的风险以及跟随中国车厂加速出海的步伐,对捷克科技与墨西哥上声:继续推进自动化生产线改造以及新产品产线建设,提升海外基地的交付能力,迎接更多海外项目在当地落地。通过实施生产制造过程与工艺技术优化、强化过程管控,加大节能设施应用,落实降本增效具体措施。公司合肥新工厂于2024年底投入生产,当期产能逐步爬坡。公司申请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拟使用募集资金对苏州本部的扬声器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升级,全面提升公司智能制造能力,提升客户满意度。
(四)强化企业人力资源战略
公司坚持以人为本,人才优先的战略。结合企业自身发展阶段的实际情况,扩大用人视角,坚持内部培育与外部引入并举,广泛吸引行业优秀人才。公司高度重视人才梯队的建设,积极引入年轻人才,不断壮大各职能的人才队伍。积极组织干部培训,将管理人员的培训任务与年度绩效挂钩,督促管理干部学习提升。
公司将继续推进整体管理能力提升,通过管理干部层级培训全面提升管理水平。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