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祥和实业(603500)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公司主要业务为电子元器件配件、轨道交通相关产品、高分子改性材料、无人机配套产品等研发、生产和销售。
1、电子元器件配件:主要研发、生产和销售应用于铝电解电容器的橡胶密封塞、端子(牛角)电容器盖板,表面贴装铝电解电容器用底座、汽车专用贴片电容耐振动底座,以及空调压缩机过电保护器用电子底座等。
铝电解电容器是使用铝外壳、正极铝箔、负极铝箔、电解纸、电解液、橡胶密封塞(或盖板)、引出线、底座等材料制造而成的储能元件,在电路中用于调谐、滤波、耦合、旁路、能量转换和延时等。橡胶密封塞、盖板是铝电解电容器的主要密封和绝缘材料,是影响电容器寿命和可靠性的重要部件。底座产品是将片式电容器牢固坐立在线路板上防止振动,同时给电容器散热的一个重要基础部件。相关产品如图所示:
2、轨道交通相关产品之轨道扣件:轨道扣件是将轨道上的钢轨和轨枕(或其他类型轨下基础)联结的零件,又称中间联结零件,其作用是将钢轨固定在轨枕或轨道板上,保持轨距和阻止钢轨相对于轨枕纵横向移动,具有减振和绝缘的功能,给整个轨道结构提供弹性,防止轨道因热胀冷缩产生变形。扣件对于保证车辆在额定的最大载重和最高速度运行时保持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平顺性、安全性和合理的维修周期具有重要意义,是保障列车安全运行的关键零部件,因此铁路扣件系统产品实行严格的准入认证制度,供应商在获得中铁检验认证中心出具的铁路产品认证证书后方可向铁路建设方供货。轨道扣件主要包括铁路轨道扣件和城市轨道交通扣件,具体包括高速铁路、重载铁路、普铁和客货共线等;以及城际、市域、地铁等城市轨道扣件系统。
公司轨道扣件业务有:
一是主要研发、生产和销售高速铁路、重载铁路等轨道扣件非金属部件。轨道扣件非金属部件是保证轨道精度和平顺性的核心部件,对整体扣件的绝缘性能和使用寿命起决定性作用。
以高速铁路轨道扣件为例,非金属部件分为尼龙件、橡胶件、塑料件和WJ8铁垫板下弹性垫板。其中,尼龙件主要包括轨距挡板、绝缘轨距块、预埋套管等;橡胶件主要包括橡胶垫板、复合垫板、绝缘缓冲垫板等;塑料件主要包括轨下调高垫板、微调垫板、铁垫板下调高垫板等。我国自主研发的高速铁路轨道扣件主要包括弹条Ⅳ型、弹条Ⅴ型、WJ-7型和WJ-8型。
二是主要研发、生产和销售可适用于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不同线路、不同场景的轨道扣件,以及提供包括枕木在内的整套解决方案。适用于城际、市域、地铁、有轨电车等城市轨道扣件系统。
3、轨道交通相关产品之铁路轨道综合检查仪:铁路轨道综合检查仪是一款为铁路轨道和道岔检测设计的高精度智能化检测设备。其集成了多种传感器和智能算法,能够实现轨道的几何尺寸及钢轨廓形检查,同时兼具不同类型道岔的框架尺寸、尖轨和心轨检测、轨道巡检等多种检测功能。具有代替人工,检测功能多,效率高,精度高等特点。
4、高分子改性材料:主要研发、生产和销售工程塑料、EVA等改性材料。公司生产的工程塑料具有优良耐磨、机械强度、刚性和耐热等性能,EVA改性颗粒具有质轻、环保、高弹低收缩等特点,主要应用于高端鞋材、公路项目、医疗辅助器材、汽车零部件、轨道交通等领域。
5、无人机配套产品:公司生产的无人机配套产品具有轻质、高强度、耐高温等特点,能够有效提升无人机的飞行效率和续航时间。
(二)经营模式
1、研发模式
公司的研发模式主要有两种:内部自主研发、与科研院所及行业内企业联合研发。
内部自主研发方面,公司在多年积累的研发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已经形成了一套系统的自主研发系统,公司研究院(技术中心)根据下游客户需求并结合自身的技术优势组织研发工作。公司电子元器件配件、高分子材料产品、无人机配套产品以自主研发为主。
轨道交通相关产品联合研发方面,公司与铁科院等科研院所积极展开合作,实现产研无缝对接,充分利用公司技术力量雄厚、开发迅捷、试产能力强、检测设备齐全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参与铁科院各类研发课题,并积累了技术创新和技术管理方面的丰富经验,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特别是海外扣件业务,根据不同项目专门设计研发,包括单个零部件、整套扣件以及含轨枕的成套解决方案。
公司与行业内企业强强联合,研发轨道智能检测装备,应用铁路轨道等不同场景的工业高端检测装备或智能机器人。
2、采购模式
为了防止原材料资金占用过高的现象,公司采用“以销定采为主,适量储备为辅”的采购模式。原材料采购主要是以产品订单情况和基础库存情况为参考依据,根据产品订单的实际情况确定采购量和采购日期,保证为客户按时供货。为避免下游客户约定交付周期短而存货不足的情况,公司一般都会预备一定的安全库存量,并规定每种采购品的备选供应商不少于3个,从而满足在库存量不足时原材料的采购。公司采购业务流程主要包括确定采购需求、通过询价及对比筛选原材料供应商、进行采购审批、与供应商签订合同、原材料检验入库、结算等步骤。
公司在执行整套扣件以及含轨枕的成套解决方案合同时,还采用向联合体成员方和合格供应商询价采购等模式。
3、生产模式
公司轨道交通相关产品、电子元器件配件、高分子改性材料、无人机配套产品均采取“接单生产为主,适量备货为辅”的生产模式。公司现有轨道扣件(含弹条)、铁路轨道综合检查仪、橡胶密封塞、底座、盖板、改性材料、无人机配套产品等生产线,各生产线承担不同的生产工序和生产任务。公司严格控制各生产环节的配合情况及衔接进度,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质量、工艺及岗位操作等管理制度,保证订单产品的质量与交货期。生产部门每月和节日举行安全大检查,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检查安全基础管理工作。
公司轨道扣件产品的生产过程中须接受扣件集成供应商的驻厂监造,监造过程包括产品从原材料进厂到产品出厂的全部环节,监造内容包括对采购的原材料品类、生产使用的设备设施、生产工艺及参数、产品检测、包装与储存等项目的验证和监督。
4、销售模式
(1)轨道交通相关产品
(a)国内高铁业务
在高速铁路轨道扣件业务上,轨道扣件金属部件供应商和非金属部件供应商组成联合体,提供各自产品组成整套扣件系统,由一家企业作为轨道扣件集成供应商代表联合体参与投标(各零部件以及扣件集成组合均需要通过中铁检验认证中心的CRCC认证,方有资格参与投标)。
以公司所在的中原利达轨道扣件集成供应商为例,中国铁路设立专线项目公司,中原利达参与其根据中国铁路甲供物资目录举行的招标采购活动,并在中标后与其签订轨道扣件供货合同,与公司签订轨道扣件非金属部件采购合同。中原利达根据铁路专线项目公司的订单要求向公司发出采购订单,公司生产备货后将产品直接发往铁路建设项目现场,在铁路专线项目公司签收后确认销售收入。
铁路轨道综合检查仪产品向国内各铁路局采用直销方式销售。
(b)出口业务
在出口业务上,公司主要通过新加坡富适扣对外销售铁路器材和装备。
(c)国内城轨等业务
主要为国内城际、市域等城市轨道交通等市场。
(d)国内维养业务
轨道扣件维修养护方面,公司自主参与各铁路局的零部件招投标。
(2)电子元器件配件、高分子改性材料、无人机配套产品
公司电子元器件配件、高分子改性材料、无人机配套产品,为保证对下游客户的需求反应迅速,公司采用直销方式。在业务拓展阶段,由电子产品业务负责人选择、确定潜在客户,委派业务人员对意向客户进行调研,分析客户对产品的核心需求及服务诉求。入选客户合格供应商名录后,与对方签订供货合同或订单。对于多年合作的客户,在保证产品质量与交货周期的前提下,公司根据订单要求直接进行生产、出货。
(三)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1、电子元器件需求强劲
近年来,数字经济不断发展,特别是机器人、新能源、人工智能等行业快速发展带来的电子元器件需求增长。
铝电解电容器是电子元件关键基础部件,其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工业控制、新能源等多个领域。根据格隆汇的报告,2024年全球铝电解电容器市场规模达到546.5亿元人民币,中国铝电解电容器市场规模达154.06亿元。中国凭借产业优势成为主要生产消费国,但高端产品对外依存度高。根据海关总署统计数据,2024年中国铝电解电容器进口总额达87.89亿元人民币,出口规模为78.37亿元人民币,贸易逆差9.52亿元人民币。
根据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发布的数据,预计到2027年全球铝电解电容器需求量将达1630亿只,市场规模将达到808.1亿元,未来五年全球铝电解电容器行业复合增长率约为4.6%。前瞻保守估计,到2029年中国铝电解电容器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532亿元,年均复合增速约5.5%。
2、铁路建设及维护市场持续增长
根据国铁集团公布信息,2025年1至7月,铁路建设优质高效推进,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330亿元,同比增长5.6%。根据国新办“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信息,到2025年底我国高速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5万公里。新藏铁路有限公司成立,以及新建上海至杭州高铁等项目经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新建铁路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随着既有高铁线路运营年限逐年增加,高铁扣件逐渐老化,为了确保铁路运行的安全,根据现行标准,高铁线路经7亿吨通货量及经10年运行后,需要对铁路扣件进行更换和维护。以及随着常态化按时速350公里高标运营的推进,高铁扣件的更换维护需求市场将逐步扩大。
3、铁路智能化检测装备需求大
根据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对《中国制造2025》关于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要求的解读,我国要借助大数据系统和云服务技术,促进研究设计、生产制造、检测检验、运营管理等各个环节向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开展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基础研究和绿色智能装备研制,提升轨道交通加工、检测装备国产化、自主化水平。《“十四五”铁路科技创新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探索具备全面感知与泛在互联能力的智能装备关键技术。探索基于无人机、检测机器人等的智能巡检技术。
截至2024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6.2万公里,其中高铁4.8万公里,庞大的铁路线路设备,需要大量的养护工作。轨道检测设备作为我国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保障之一,在我国不断深化交通强国建设的过程中,上述国家及产业政策对于轨道检测设备不断推进高端化、智能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线路轨道检测机器人等智能化轨道检测设备能够自动完成轨道几何尺寸检测、轨道病害检测、轨道动态性能检测等工作,凭借高效、准确、安全等优点,解决了人工检测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主观性强等问题,成为了铁路检测设备的发展方向,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市场容量较大。
4、高分子改性材料市场持续向好
高分子改性材料是新材料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我国重点发展的科技领域,是制造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政府主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鼓励高分子改性材料行业发展的产业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进一步提到,要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应用,培育壮大相关产业发展新动能。因此,高分子改性材料作为国家重点鼓励和发展的行业,近年来受到多项国家产业政策支持,利于行业的整体发展。2024年,全球高分子改性材料PA66消费量约228万吨,主要用于工程塑料等领域。预计到2030年,国内PA66消费量将提高到115万吨,2024-2030年年复合增长率为8%。
5、无人机市场持续看好
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无人机行业发展与创新,《“十四五”民用航空发展规划》《“十四五”通用航空发展专项规划》《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等政策,为无人机行业提供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和市场前景。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中国无人机行业市场研究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中国民用无人机市场规模将达1691亿元。
无人机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技术进步显著,政策环境良好,应用领域广泛。无人机在多个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展和深化。在军用领域,无人机已成为侦察、打击和通信中继等任务的重要装备;在民用领域,无人机则广泛应用于农业植保、地理测绘、巡检应急、物流运输等多个领域。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应用场景的拓展,无人机行业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并为各行业带来更多的创新和变革。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在公司董事会的正确领导下,公司经营管理层围绕年度经营计划,以“以稳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为工作指导思想,贯彻“锚定目标不放松,规范管理提绩效,灵活策略拓市场,数智建设增动力”的经营方针,实施扩张的市场策略、积极的产品策略、灵活的价格策略,狠抓年度重点工作和重点项目建设。公司全体员工齐心协力,奋勇前行,2025年上半年经营工作取得良好成绩,各项管理卓有成效,整体运转健康有序,公司竞争力进一步提高。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38074.9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4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非净利润为6304.6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1.02%。
1、市场拓展有力。
报告期内,公司以市场为牵引联动推进,采取多渠道、多措施营销手段,深挖老客户订单,开拓新客户。电子元器件配件业务,继续保持并提高老客户市场份额,开发新客户。积极拓展锂电池胶塞及超级电容胶塞等新市场。轨道交通相关产品业务,重点做好广湛铁路、西十铁路、襄荆铁路等国家级重大项目的供货。同时,公司主动开拓其他业务,如大秦重载铁路供应专用垫板,襄荆、沪渝蓉高铁项目轨道精调件,中标取得穗莞深城际等铁路项目。铁路轨道综合检查仪实现交付试用,为后续推广打开良好局面。
轨道交通相关产品业务增长较快,扣件业务实现收入16818.2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5.16%,电子元器件配件、高分子改性材料业务板块营收均较上年同期增长。
2、公司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
报告期内,公司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上市公司章程指引》等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的最新规定,完成公司章程修订,选举职工董事,监事会职权向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转移,同时完成相关配套制度修订。持续、渐进推进绩效管理,降本增效和提质增效效果明显。借力推进人才培养体系搭建,相关制度逐步完善。
3、数智能力得到提高。
公司启动“数智祥和”三年行动规划,数字化管理在办公系统中的覆盖面得到提高,公司获评国家先进级智能工厂。
4、重点项目推进顺利。
年产1.8万吨塑料改性新材料生产线建设项目,新厂房已通过验收,搬迁扩能工作按计划正常有序推进。祥和智能装备生产基地项目建设安全有序,已完成厂房初验,市政工程启动建设。重点项目的实施为公司进一步发展拓展了空间。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技术领先,研发创新能力强劲
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承担国家级项目3项,省市级项目11项。建有省级轨道扣件研究院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公司包括子公司拥有授权专利100余项。
公司掌握橡塑配方及生产工艺核心技术。自主研发能力强,成功研发橡胶密封塞产品,实现国产替代;参与联合研发高铁扣件,打破德日法等技术垄断,实现中国高铁技术遥遥领先。负责多项电子元器件配件和轨道扣件非金属部件的国家与行业标准、行业协会团体标准起草。公司研发的无人机配套产品,具有轻质、高强度、耐高温特性,提高无人机飞行效率和续航时间。
公司以智能检测为中心,成功研发铁路轨道综合检查仪等新产品,其技术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二)资质齐全,生产制造工艺优良
公司生产的电子元器件配件、铁路轨道扣件非金属部件种类齐全、生产历史悠久、工艺先进。
电子元器件配件(橡胶密封塞、底座、盖板)通过国际知名电容器厂家资质认证,并大量使用。
高铁、重载铁路、城市轨道交通扣件零部件15大类别145个系列产品通过CRCC认证。
铁路轨道综合检查仪取得技术评审证书,无人机配套产品采用自主研发的先进生产工艺,实现批量供货。
(三)质量过硬,行业龙头地位稳固
公司自成立初就研发成功铝电解电容器用橡胶密封塞产品,取得替代进口认证,承担行业标准起草,并牵头起草了中国电子元器件行业协会团体标准,在业内具有良好的口碑,产品主要销往日本、韩国、台湾地区及国内知名电容器厂家。
公司是高速铁路轨道扣件非金属部件研发试制单位,质量在业内享有较高声誉,非金属部件市占率相对较高。
铁路轨道扣件产品已在甬台温客运专线、哈大客运专线、大西客运专线、郑徐客运专线、蒙华重载铁路、牡佳铁路、郑许市域铁路、郑济铁路、连徐铁路、商合杭铁路、玉磨、丽香、大临重载铁路、荷兰铁路、广湛铁路、宜万铁路、沿江铁路、佳木斯铁路等50余项国家重点铁路工程中使用,产品质量得到客户的高度认可。
(四)客户稳定,合作伙伴关系悠久
公司囊括了行业最优质客户群体,拥有丰富的客户资源,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电子元器件配件产品与贵弥功(日资)、尼吉康(日资)、三莹(韩资)、立隆(台资)、艾华集团(证券代码:603989)、江海股份(证券代码:002484)等全球知名电容器公司形成长期稳定合作,产品广泛应用到航天、军工、新能源汽车、智能电子等领域。轨道交通相关产品与中原利达等国内各大集成供应商建立良好合作关系。无人机配套产品与国内知名厂家建立了合作关系。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