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惠云钛业(300891)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行业的发展情况及趋势
我国既是钛白粉生产的大国,也是钛白粉消费的大国,钛白粉广泛应用于塑料、涂料、橡胶、化纤、陶瓷、食品、医药、化妆品、建筑新材料、光伏、电子工业、微机电、汽车、新能源、环保工业和催化领域等,新的应用也不断增加,市场景气度和发展态势与经济发展大环境息息相关。
受全球经济形势的影响,2025年上半年钛白粉市场需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压力加剧。2025年上半年我国钛白粉产量约239万吨,与去年同期接近,国内具备资源、成本、环保、质量及市场等优势的钛白粉生产企业的产能利用率较高,具有较强竞争力,反之,不具备优势的钛白粉生产企业,产能利用率较低,将面临被市场淘汰的风险。从中长期来看,随着钛白粉应用领域拓展,需求量仍将持续增长。根据涂多多数据统计,2025年1-5月国内钛白粉表观需求量128.19万吨,同比增加4.37万吨;此外,受欧洲、印度等地区反倾销政策叠加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影响,根据海关数据统计显示,2025年1-6月中国钛白粉出口量累计约91.66万吨,较去年减少5.60万吨。以上数据显示,短期内钛白粉下游需求恢复不及预期,表现平淡,但从长期来看,钛白粉的需求受下游行业消费量的直接影响,对于国内钛白粉生产企业而言,近年来虽然传统的下游行业建筑建材等板块的总需求在下滑,但随着钛白粉的优点和作用不断被发掘、新技术的产生、电子工业不断迭代,钛白粉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推广,新的应用领域不断增加,其需求带来了增量。如:光伏行业中的太阳能电池板,钛白粉作为原材料之一,具有反射和分散太阳光线,提高太阳能电池效率的作用。在新能源行业中,硫酸法钛白粉生产出来的副产品硫酸亚铁可作为生产磷酸铁的主要原材料之一。锂电池中添加钛白粉能提高电池的容量、循环寿命和能量密度,提高电池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从而提升电池的整体性能。在催化领域,钛白粉作为一种催化剂载体,增加催化剂的稳定性和活性,被广泛应用于环保领域,如空气净化和废水处理等。另外,得益于国内钛白粉生产企业技术水平的提升使产品质量提高,钛白粉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在国际市场占据优势,成为支撑行业景气度的关键因素;随着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发展,新应用领域增加,钛白粉需求仍有较大增长空间;再有,国内老旧小区改造、汽车消费升级以及经济持续增长等因素的推动下,下游产业对钛白粉的需求预计将持续增长。
2025年上半年中国钛白粉市场价格虽有短暂的上涨,但整体呈下降趋势。
当前,中国钛白粉行业正经历着严峻的挑战,然而,挑战与机遇并存,受原材料成本支撑,钛白粉市场价格下行空间有限。钛白粉企业需通过加强内部管理,提高运营效率,注重节能低碳减排降成本,强化自身抗风险能力。同时,钛白粉企业要持续提高创新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产品以满足市场客户不同的需求,努力实现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二)公司主营业务、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公司是具有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的现代精细化工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钛白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金红石型钛白粉、锐钛型钛白粉系列产品及相关副产品,公司配备硫酸生产线,其主要产品为硫酸、蒸汽和铁精矿。钛白粉是目前性能最好的白色颜料,约占全部白色颜料使用量的80%,具有高折射率、理想的粒度分布、良好的遮盖力和着色力,广泛应用于塑料、涂料、橡胶、化纤、陶瓷、食品、医药、化妆品、建筑新材料、光伏、电子工业、微机电、汽车、新能源、环保工业和催化领域等,涉及人们日常生活的众多领域,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有着紧密联系,是第三大无机化学品。由于钛白粉有众多与国民经济息息相关的用途,因此钛白粉消费量的多寡,可以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被称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
(三)主要经营模式
1、盈利模式
公司主要通过对技术、工艺、产品的研发、产能的投资扩大,以及生产并对外销售金红石型钛白粉、锐钛型钛白粉系列产品、硫酸、硫酸亚铁等副产品获取销售收入。报告期内,公司盈利主要来自于钛白粉产品的销售收入与成本费用之间的差额,此外,公司清洁联产硫酸法工艺生产钛白粉形成了“硫-钛-铁-钙”循环经济产业链,除钛白粉产品外,该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其他产品亦对报告期内公司的盈利有所贡献。
2、采购模式
公司生产钛白粉的主要原材料为钛精矿和硫酸,辅料主要包括铁粉、氢氧化钾、片碱等。公司生产所需硫酸主要由硫铁矿制酸和硫磺制酸生产线提供,少量就近直采。
公司日常生产所采购的原、辅材料主要为矿产和大宗化工原料,针对相关原、辅材料的供应量和价格变化趋势等特征,公司主要采取大宗采购的采购模式。公司下设采购部,主要负责跟踪原材料价格变动趋势、维护及筛选供应商、制订采购计划以及根据公司产销规模和原材料库存情况实施采购。
公司制定了《采购管理程序》,形成了完善的采购过程内部控制流程,主要包括:制订采购需求计划、复核实际库存、供应商筛选、向供应商询价、供应商报价、购销合同签署、收样检验、收货入库或退换货等程序。公司原则上每种原、辅材料选定3家左右供应商,以满足供应的稳定性和及时性以及保证采购价格的相对最优。此外,公司在与供应商签订的购销合同中详细约定了质量考核事项,并通过第三方检验和来货抽检等方式保障所购原材料符合生产需求。
3、生产模式
公司采用化工企业典型的生产模式,依据生产计划结合实际产销情况以大规模连续化方式组织生产。对于生产过程的管理,公司制定了完整的《生产过程管理程序》,由公司生产部根据销售订单评审结果,考虑库存情况,结合车间的生产能力,于每月月底制订下月的生产计划并根据市场变化动态调整。
4、销售模式
公司钛白粉的销售由销售部门统一管理,采取直销和经销相结合的销售模式。其中,直销模式下,公司将产品直接销售给终端用户,终端用户根据其采购需求,按批次与公司分别签订购销合同;经销模式下,公司与合作时间较长、信誉较好、采购量较大的主要经销商签订了年度框架协议,通过年度框架协议约定产品品质标准、产品交付周期、产品定价方式、货款结算方式和回款信用政策等主要业务条款,后续在每次销售时单独签署购销合同具体约定产品售价和数量,对于其他未签订年度框架协议的经销商,采取每次采购时单独签订购销合同的方式。此外,对于国外销售,客户一般通过订单下达采购需求并指定承运方,公司根据合同约定发货。除此之外,公司硫酸除给公司生产钛白粉(自用)外,多余外销。
5、研发模式
公司设有专门的研发部门,主要负责包括公司中长期技术发展规划的执行,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和实验,以及技术成果管理、工艺技术及改进、解决工艺与技术难题等。公司的研发分为信息收集、信息分析整理后项目立项,立项后制定研发方案、进行研发后开展项目评审及项目验证,最终进行项目成果确认并归档资料管理。
报告期内,公司上述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
(四)公司的市场地位
公司产量规模在行业中处于中上水平,产品质量领先,凭借着产品的良好性能,在中高端应用领域具有重要的市场份额。随着公司持续的研发投入、技改及募投项目的顺利实施,公司规模逐渐扩大,产品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公司的竞争优势将进一步凸显,公司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地位将不断提高。
(五)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
受全球经济形势的影响,2025年上半年钛白粉市场需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钛白粉价格下行。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83,487.47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5.1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9.84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73.17%,主要原因是主营产品钛白粉销售单价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1.41%、发行可转债费用化利息增加所致。针对钛白粉市场价格下行的影响,公司积极采取应对措施:首先,公司围绕扩产、提质、降本、安全、环保开展技术攻关,加强采购供应链管理,优化采购流程,通过集中采购、招标采购等方式,降低采购成本,缓解市场价格波动对公司成本的压力;另外,公司抓紧募投等技改项目的投产,随着公司募投项目“60万吨/年钛白稀酸浓缩技术改造项目”一期20万吨/年的工程项目正式投产,稀酸回用有效降低了成本;其次,公司秉持“精益求精”的战略导向,贯彻实施“精品战略”和“个性化定制生产”等差异化策略,持续优化产品质量,致力于完善售后服务体系,显著提高客户满意度和美誉度,在市场竞争激烈的形势下,仍实现钛白粉产销量的增长。
报告期内,公司布局上下游产业链,在新加坡参股设立营销公司,旨在加强在海外市场的开拓,提升公司未来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同时,收购了辰翔矿产控股股权,启动矿山资源的开发和运营业务,以实现关键原材料的部分自供,对公司未来经营业绩有积极影响。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区位优势
公司所在地广东省云浮市属于资源型城市,有着“中国硫都”“中国石都”之称,是广东省三大水泥基地之一。云浮是中国重要的多金属矿化集中区之一,其中硫铁矿储量、品位均居亚洲首位,依托区位资源优势配套生产硫酸为公司提供了充足的原料,节省了危化品硫酸的运输费用,为钛白粉生产提供了综合循环利用和生产的便利。云浮位于广东省中西部,水陆交通发达,区域内有西江黄金水道内河枢纽港——云浮新港和广州云浮国际物流港,利于公司产品、原材料的运输以及产品的外销。
(二)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产业链优势
公司以“发展循环经济,创造绿色未来”为使命,采用清洁联产硫酸法工艺生产钛白粉,是具有独特循环经济优势的区域龙头钛白粉企业。公司坚持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依托云浮市当地丰富的硫铁矿资源,紧密结合当地水泥、石材等支柱产业,首创并形成了完整的“硫-钛-铁-钙”循环经济产业链,实现以废治废和资源综合利用,提高经济效益和环境正效应,是中国“硫酸法钛白粉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产业链示范基地”。在报告期内,公司荣获了由云浮市云安区发展和改革局与广东省清洁生产协会共同授予的“云浮市云安区低碳示范企业”称号。此外,公司“60万吨/年钛白稀酸浓缩技术改造项目”中一期20万吨工程的顺利投产,项目成功攻克了浓缩效率低、能耗高以及设备易腐蚀等一系列阻碍废酸浓缩产业化的技术难题,该技术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初步运行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随着后期40万吨工程的建成,公司清洁生产、循环经济产业链优势以及规模效应将得到更好的显现。
(三)产品品质和品牌优势
公司主营产品为金红石型钛白粉和锐钛型钛白粉,产品商标为,具有良好的品质和品牌效应。公司钛白粉产品广泛应用于塑料、涂料、橡胶、化纤、陶瓷、食品、医药、化妆品、建筑新材料、光伏、电子工业、微机电、汽车、新能源、环保工业和催化领域等行业。公司产品具有“粒度分布均匀、高白度、带蓝相、高亮度、高纯度、高遮盖力、高分散性、高稳定性”等优点,还通过了欧洲法规REACH的认证,尤其在塑料应用领域表现突出,在部分中高端应用领域占据重要市场份额,像R-666、R-K95等产品受到国内外客户的认可和好评,产品畅销世界各地。面对市场需求结构变化,公司实施“精品战略”和“个性化定制生产”等差异化策略。
(四)人才和创新研发团队优势
作为大型化工生产企业,公司拥有高素质的技术研发、生产和管理团队。其中,技术研发人员是企业技术研发骨干,总经理何明川先生拥有30余年的专业工作经历,长期致力于与钛白粉相关的研究和实践,是中国涂料工业协会钛白粉行业协会和钛白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家组成员。公司还拥有一批经验丰富的生产人员、复合型的营销和售后服务人员,博士站的设立为公司引进全国各地的高端技术人才提供了平台支撑。研发、生产和销售等各个团队彼此分工协作,保障公司的高效运营。
同时,公司视技术创新为生存和发展壮大的根本,持续不断加大投入,从国内外购置了较为先进的研发、生产和检测设备,不仅从硬件上提升了公司在研发各类钛白粉生产、工艺技术和产品应用的能力,更为公司研发技术创新、生产连续性和产品稳定性提供了有力保障。
公司始终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公司是全国“硫酸法钛白粉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产业链示范基地”,分别于2012年、2015年、2018年、2021年、2024年连续5次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于2011年被认定为“广东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017年被认定为“广东省‘硫-钛-铁-钙’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由公司与深圳市长隆科技有限公司、中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联合完成的“基于硫化工钛白副产物深度开发与应用”项目获“广东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23年,公司获准设立“广东省博士工作站”、获得“粤港清洁生产优越伙伴”标志企业称号,获评“2023年广东省循环经济示范单位”等荣誉,入选“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荣获2023年度云浮市优秀制造企业的称号以及获得云浮市2023年度高质量发展先进集体证书。2024年,公司入选“广东省制造业500强”,位居第233名;获评2024年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24年度大湾区上市公司ESG100绿色发展大奖—环境守护奖。未来公司会紧跟国家政策,积极学习和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涵要义,坚持以创新作为发展根基,不断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公司始终将研发创新置于首位,汇聚了以总经理何明川为核心的高素质专业研发及技术人才,构建了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广东省博士工作站等一流研发平台。在持续研发投入下,报告期内,公司新增发明专利2项,如“一种高耐候二氧化钛及制备方法和应用”“一种改性金红石型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和应用”等专利技术,显著提升了产品的质量,拓展了应用性能,对公司在中高端市场的拓展意义重大。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现行有效的发明专利14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这些知识产权对提高产品质量和产品技术水平起到重要作用。多年来,公司在连续酸解技术、MVR钛液浓缩技术、硫酸低温余热回收技术、连续结晶技术等绿色低碳技术上的应用,提升了生产装置节能环保水平,进一步凸显在产品创新、工艺改进、提高制备效率和产品质量、安全绿色生产等方面的核心优势。
公司依托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广东省博士工作站平台,采取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相结合的方式,全方面地加强自身的技术储备和技术研发实力。公司通过专利技术的运用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先进性得到大幅提升。核心技术的开发、保护和运用,提高了企业科研创新能力以及核心竞争力,使公司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通过专利形式有效保护主营产品的关键技术和成果,避免知识产权的流失、规避侵权风险。以上人才和技术优势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