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数据解析 - 财报审计 - 正文

深圳能源(000027)2025年半年度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来源:证星财报摘要 2025-09-01 13:04:14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证券之星消息,近期深圳能源(000027)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电力行业经营情况

    2025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提出推动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面进入电力市场,通过市场交易形成价格,并完善现货市场和中长期市场交易及价格机制。该通知区分存量项目和增量项目,建立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这一改革有助于新能源产业的市场化发展,稳定企业收益预期,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2025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全面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的通知》,明确2025年底前基本实现电力现货市场全覆盖并全面开展连续结算运行。

    2025年1-6月,全国全社会用电量4841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7%,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67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7%;第二产业用电量3148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4%;第三产业用电量916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1%;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709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9%。2025年1-6月,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4537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8%。其中,水电5398亿千瓦时,同比下降2.9%;火电29410亿千瓦时,同比下降2.4%;核电236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3%。

    2025年1-6月,广东省全社会用电量4333.2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81%。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78.21亿千瓦时;第二产业用电量2540.1亿千瓦时(工业用电量2510.24亿千瓦时);第三产业用电量1019.9亿千瓦时;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695亿千瓦时。2025年1-6月,广东省发电量3312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50%。其中:火电2327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9%;水电97亿千瓦时,同比减少30.6%;风电194亿千瓦时,同比增加0.74%;核电61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4%。

    (二)公司经营情况

    1.主要业务概述

    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是各种常规能源和新能源的开发、生产、购销,以及城市固体废物处理、废水处理和城市燃气供应等。

    2025年是“十四五”决战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谋篇布局之年,公司将2025年确定为“能力建设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1.39亿元;归母净利润17.05亿元,其中低碳电力业务实现归母净利润12.00亿元(包括煤电业务3.29亿元、气电业务3.48亿元、水电业务1.23亿元、风电业务3.33亿元、光伏发电业务0.66亿元),生态环保业务实现归母净利润6.31亿元,综合燃气业务实现归母净利润0.78亿元。

    (1)低碳电力

    2025年上半年,公司新投产装机容量共158.54万千瓦,其中:天然气发电新增116.79万千瓦;风力发电新增10万千瓦;光伏发电新增30.85万千瓦;垃圾发电新增0.90万千瓦。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可控发电装机容量为2531.44万千瓦,其中燃煤发电装机容量为601.90万千瓦,包括在珠三角地区的452万千瓦以及新疆、河北、内蒙古地区的149.90万千瓦,占比23.78%;天然气发电装机容量为1021.93万千瓦,包括在广东省的965.93万千瓦及实施“走出去”战略在西非加纳投资发电的56万千瓦,占比40.37%;水力发电装机容量为101.30万千瓦,主要分布在浙江、福建、四川、广西和云南地区,占比4.00%;风力发电装机容量为392.95万千瓦,占比15.52%;光伏发电装机容量为296.16万千瓦,占比11.70%;垃圾发电装机容量为117.20万千瓦,占比4.63%。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清洁能源装机占比76.22%,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35.85%,所属燃煤电厂所有机组均实现烟气超低排放,指标实测值优于国家标准。

    (2)生态环保

    2025年上半年,公司成功中标河源市龙川县能源生态园项目;深耕环卫一体化发展,成功取得深圳市龙岗区坪地街道城市管家服务项目、兰溪市城区及开发区环卫市场化服务项目、汕尾市海丰中心区(附城镇、城东镇)环卫一体化服务项目等10个环卫项目;成功中标化州市垃圾焚烧飞灰填埋场运营服务项目;获取了东莞市污泥集中处理处置项目-智慧化系统采购及安装项目轻资产业务。此外,为深化战略布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公司所属环保公司于2024年底在深圳联合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引战,于2025年3月成功引入5家国内头部投资机构作为战略投资者,募集资金人民币50亿元,为公司发展生态环保业务注入重要的战略资源和资金支持。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在广东、广西、湖北、福建、河北、山东、辽宁等省份建成投产固废处理厂42座(含厨余项目),业务拓展至环卫、餐厨、工业废水、污泥处理、建筑垃圾资源回收等领域,投产的综合固废日处理能力达到50515吨(其中餐厨、生物质、污泥、建筑垃圾等日处理能力达到7565吨),2025年上半年累计完成垃圾处理量717.98万吨,同比增长6.32%;另有多个固废处理项目在建或已核准,截至报告期末在建和已核准项目综合固废日处理能力为12475吨(其中餐厨厨余、污泥日处理能力为975吨)。在深项目垃圾日处理能力16300吨,助力深圳在全国超大型城市中率先实现生活垃圾零填埋。公司具备固废处理研发、设计、设备制造、投资、建设、运营全过程产业链能力,主编参编城市固废处理国家、行业、地方、团体标准71部,项目单体规模全球领先,排放指标领先欧盟,创造了行业最优的“深圳标准”。

    (3)综合燃气

    2025年上半年,公司进一步夯实城市燃气、城市高压管网、LNG接收站和天然气贸易业务上中下游全产业链布局,产业协同和规模效应进一步体现。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经营广东惠州、潮州、新疆巴州、克州、浙江舟山、河北赵县、湖南湘乡等城市燃气供应,控股8家城市燃气公司、1家燃气增值业务公司、1家天然气贸易公司和2家综合能源公司,参股3家LNG接收站、1家LNG销售公司和1家高压支线管网公司,居民用户近114万户,工商业用户近2.3万户,燃气管网7890公里。2025年上半年,公司燃气板块实现销售气量19.06亿标准立方米,同比增长16.22%。

    (4)数智服务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完成数智服务板块整合,以原深能智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公司信息技术分公司及环保公司信息化团队为基础,组建了新的深能智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将培育打造“产业技术化”载体,抢占数智服务市场高地。

    数智化转型方面,公司全年安排366项数智化建设及服务项目,深化管理数字化、产业数字化水平;深入推进“人工智能+能源”工作,与华为联合研发了新能源功率预测大模型,并在2025年6月的华为开发者大会上重磅发布。该系统气象预测准确率提升15%,风力发电功率预测准确率提高10%,提升了新能源发电经济效益。储能方面,深能云梦EPC总承包项目、河源一期火储联调项目、天津武清及云南景洪项目均按期高质量交付。已投运的河源二期储能项目综合调频性能指标优异,收益良好。综合能源方面,光明国际汽车城智慧能源项目成功入选国家(深圳)气候投融资项目双库,首创“机理模型+数据驱动+运维经验”三维融合控制体系,持续优化完善智能控制技术提升能效管理水平。科创服务方面,深能源(深圳)创新技术有限公司完成入驻河套科创中心园区,加速建设公司科技创新平台。

    6.售电业务情况

    公司所属售电公司成立于2015年9月,是广东省首批获准开展电力市场化交易的售电公司。作为公司统一的电力市场化平台,售电公司统筹公司市场化电力的营销业务,以购售电为核心业务,同时积极拓展电力增值服务,包括电力需求侧管理、合同能源管理、综合节能及用能咨询服务、基于互联网的电力用户服务等。2025年上半年,售电公司代理用户购电量101.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9.6%;代理公司广东省内控股子公司电量80.4亿千瓦时,占公司广东省内控股子公司上网电量比重为53.71%。

    7.涉及到新能源发电业务

    2025年上半年,公司紧抓配套外送通道及消纳条件好的项目资源,维持好开发基本盘,通过传统申报、竞争性配置、联合开发等多种形式,新增核准或备案新能源项目9个,容量合计61.89万千瓦,涉及陆上风电、分布式光伏等项目,主要包括贵州省册亨县40万千瓦集中式风电项目、云南省禄劝县阿巧1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西藏自治区巴青县10万千瓦光伏+构网型储能项目等。

    未来公司将顺应能源发展趋势,积极适应电力体制改革形势,加快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持续做好绿电绿证销售工作,加快建设碳资产管理信息平台;积极探索新能源与绿氢绿氨等产业协同发展;积极研究海上能源岛、海洋牧场等应用场景,为深度挖掘海洋能源资源做好技术储备,推动公司新能源产业发展壮大。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多元广泛的产业布局

    公司注重多产业布局,构建了低碳电力、生态环保、综合燃气及数智服务的“四核”业务格局,各产业板块发展成熟且相对独立,风险分散,整体具备较强的抗周期性和盈利稳定性。公司电力资产涵盖煤电、气电、风电、光伏、水电、氢能等多种能源形式,截至报告期末清洁能源装机占比76.22%,转型发展成效明显。业务遍布全国29个省、市,较早实施“走出去”战略,在海外加纳、越南等地投资建设项目,其中在加纳投资建设的非洲第一个中资电厂,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典范项目,能充分有效利用国内外资源和市场。

    2.优势突出的环保业务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垃圾焚烧发电运营商,致力于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在全国建成42座垃圾焚烧发电厂,垃圾日处理能力超5万吨,规模居行业前列。通过引进吸收和自主创新,掌握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垃圾焚烧发电自主知识产权,具备固废处理全产业链参与能力,是国务院国资委“科改示范企业”标杆和“创建世界一流专业领军示范企业”。公司垃圾焚烧项目单体规模全球领先,烟气排放的关键指标达到全球最优的“深圳标准”,优于欧盟标准。主编参编国家行业地方及团体标准71部。具备含盐废水、高浓度有机废水等环保项目产业化运用的能力。

    3.良好的产业协同

    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围绕城市综合运营服务形成了产业协同优势,在重点地区滚动布局电力、热力、燃气、垃圾处理、综合能源等业务,强化产业协同机制,推进区域一体化管理,在新疆、河北、粤东、河源等地形成了较强的区域发展优势和贡献能力。注重发挥产业的横向协同及上下游联动效应,如燃气贸易与城市燃气、燃机电厂运营协同,环保板块的垃圾焚烧发电与污泥处理、危废处置业务协同,发售电一体化协同等,有效提升了成本控制力、业务竞争力与整体运营效率。

    4.稳健的经营水平

    公司坚持战略引领,较早启动清洁低碳转型,不断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经营业绩稳健,自1991年成立以来每年均实现盈利。重视股东回报,上市至今已累计30年、连续24年进行现金分红,累计现金分红金额超过124.97亿元,累计现金分红占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比例为34.39%。

    5.较强的区域优势

    公司作为深圳市国资委控股的能源企业,深度参与深圳“无废城市”建设,助力深圳成为国内第一个生活垃圾零填埋的超大型城市。所属主力燃煤电厂及境内燃机电厂均在粤港澳大湾区,辐射经济高增长区域,资产质量优良,具备较强的区域优势。

    6.良好的市场形象

    公司在行业内和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保尔森大奖、深圳市长质量奖等,在资本市场树立了诚信、稳健、绩优的良好品牌形象。因信用良好,银行信贷、证券融资等渠道通畅,发债利率多次创同期同行业最低,具有明显财务资源优势。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深圳能源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优秀,盈利能力较差,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