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明志科技(688355)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根据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GB/T4754-2017),公司高端制芯装备业务属于通用设备制造业(C34)中的“C3423铸造机械制造”,高品质铸品业务属于金属制品业(C33)中的“C3392有色金属铸造”。
根据《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公司高端制芯装备和高品质铝合金铸件两大业务分别属于制造业中的“C34通用设备制造业”、“C33金属制品业”。
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高端制芯装备业务属于“2.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中的“2.1.3智能测控装备制造”,公司高品质铸品业务属于“3.新材料产业”中的“3.2.1.2高品质铝铸件制造”。
1、制芯装备行业
砂型铸造作为应用最广泛的铸造工艺,我国铸件产量位居全球首位,砂型铸造装备市场空间较大。根据《精密组芯造型工艺的应用及展望》,全球应用砂型铸造生产的铸件占铸件总产量的80%以上,我国铸造企业中采用砂型铸造的企业占比也达80%以上。我国2018年砂型铸造装备市场空间已达50亿元,预计2035年市场空间可达100亿元以上,整体呈现持续增长态势。
我国制芯装备研发始于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随着中国制造的崛起,铸造技术发展迅速,制芯装备制造水平快速提升。通过自主研发及借鉴国外先进技术,以明志科技为代表的国内制芯装备企业陆续研发出国产自动化制芯单元、制芯中心、精密组芯造型生产线等高端制芯装备,产品竞争力逐渐增强,高端制芯装备进入“进口替代”阶段。
制芯装备作为砂型铸造的核心装备,是国民经济众多行业铸件生产的基础,具有稳定的市场需求。应用领域包括汽车、内燃机及农机、工程机械、矿冶重机、铸管及管件、机床工具、轨道交通、发电及电力、航空航天、热能暖通、船舶海装等。公司制芯装备产品主要应用领域为汽车、工程机械、船舶等行业,可用于生产汽车发动机缸体、缸盖、涡轮增压器壳体、新能源汽车电机壳体、刹车盘、副车架及其它底盘件,商用车离合器壳体、变速箱体、缓速器壳体、桥壳,轨交及高铁驱动、制动及底盘系统零部件,以及工程机械、船用发动机、航空航天零部件等。
铸造行业受国家双碳政策影响,面临向低碳化、绿色化方向趋势,迫切需要升级绿色铸造工艺,对绿色铸造工艺装备,以及节能、智能化铸造装备需求增长。
近年来,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推进,“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对中国装备需求呈现增长趋势,我国铸造装备相对欧洲铸造装备具有性能具备同等水平,性价比高优势,这是对我国铸造装备拓展海外市场的新增长机遇。
2、高品质铝合金铸件行业
全球铝合金铸件市场持续发展。铸造行业是制造业的基础,铸件市场发展与全球经济运行情况密切相关。铝合金具有质量轻、机械性能好、耐腐蚀性强、易于加工等优点,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目前占全球铸件产量的17%左右。全球铝合金铸件产量自2010年至今基本呈增长态势。在汽车轻量化趋势下,铝合金铸件在汽车零部件制造上的应用仍将逐步增加。中国铸造协会预计,到203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用铝的比例(占铝消费总量)将升至29.4%,每辆客车用铝达283.5千克。
铝合金铸件是目前我国应用最广泛的三大铸件材质之一。我国是氧化铝、电解铝第一生产大国,且下游制造业发达,为铝合金铸件原材料供应及市场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与广阔的市场空间。中国作为世界上铝合金铸件生产和使用大国,铝合金铸件已成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铝合金铸件行业的主要特点为产品定制化、客户黏性强、落后产能过剩高端产能紧张等。
(二)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1、主要业务
公司专注于砂型铸造领域,践行“做强铸造装备、做大铸件生产、做精铸造服务”的发展策略,以高端制芯装备和高品质铸品为两大业务,为客户提供高效智能制芯装备、铸件产品的研发与制造,致力于引领和推动我国铸造行业技术更新与产业升级,为铸造产业绿色智能发展赋能。
公司拥有丰富的装备和铸件生产核心技术,依托自主研发能力快速响应铸造工艺革新需求。公司凭借装备及铸造工艺优势积极推动铸件业务发展,并以铸件工艺开发和生产实践带动装备技术优化升级,装备业务与铸件业务相互促进、协同发展,已成长为装备制造与铸件生产联动发展的综合创新型铸造企业。
公司制芯装备核心技术已有深厚积累,射芯机性能居行业前列,拥有广泛的客户基础及较强的市场影响力。公司是国内无机工艺、冷芯工艺高端制芯设备的主要生产商,与德国兰佩、西班牙洛拉门迪等国际品牌竞争,与中国重汽、潍柴动力、广西玉柴、一汽铸造等知名企业保持长期合作关系。公司制芯装备产品已出口法国、墨西哥、塞尔维亚、土耳其等国家及地区,直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公司从事铝合金铸造领域二十余年,在铸造工艺尤其是精密组芯铸造工艺、高稳定性模具及夹具技术等方面建立了核心技术壁垒。公司铸件业务定位高端产品、面向国际市场,依托装备业务基础,建成自动化、智能化铸造车间,为客户提供“高难度、高品质、高精度”的铸件生产制造服务。《铸造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将精密组芯造型技术列为先进铸造工艺,公司运用精密组芯铸造工艺,结合材料应用技术、制芯及组芯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视觉识别技术、激光在线监测及信息化等技术,开发了铸件绿色自动化生产系统,构建高效智能车间,实现高品质铝合金铸件自动化生产,被工信部授予第一批绿色工厂称号。公司与世界主要暖通集团威能、喜德瑞、Ideal等,以及克诺尔、福伊特、西屋制动等汽车零部件或轨道交通零部件制造商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2、主要产品及服务情况
(1)公司制芯装备业务产品
公司制芯装备可用于生产铸铝件、铸铁件、铸钢件等绝大部分材质铸件,尤其适用内腔结构复杂铸件砂芯的生产,如车用发动机缸体缸盖、变速箱壳体、涡轮增压器壳体、汽车底盘件、工程机械液压件、热交换器、各类泵壳、阀体等铸件的砂芯。公司射芯机既可用于精密组芯工艺砂芯及砂型的生产,也可用于传统潮模砂工艺砂芯及树脂砂工艺中部分砂芯的生产。公司可提供从射芯机至智能铸造车间的全套制芯设备开发制造服务。
(2)公司高品质铸品产品
依托精密组芯铸造工艺、自动化生产及智能化控制系统,公司铸件业务采取差异化竞争策略,秉持高端定位,为热能工程、汽车、轨道交通、机械装备、新能源等领域的客户提供冷凝式壁挂炉热交换器、商用车变速箱壳体、轨交及高铁列车泵阀壳体、工程机械阀体、氢电池底板、机器人零件等高品质铝合金铸件。公司所生产铸件具有产品结构复杂、技术要求高、工艺难度大、精密度高等特点。公司同时为客户铸件新产品提供同步工程开发、试制、铸造工艺改进等增值服务,逐步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依托公司自动化砂芯生产线,公司砂芯业务可以提供从砂芯设计、工艺策划、样件试制、小批量生产、专业化批生产和合作生产的全面解决方案。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5年上半年,国际形势严峻复杂,国内经济复苏缓慢,市场需求疲软。明志科技从公司的愿景和使命出发,聚焦铸造行业发展,抓住“中国式现代化”以及铸造产业升级发展和新产业蓬勃发展的新机遇,充分发挥高端制芯装备业务与高品质铸品业务的协同发展优势,利用各项技术优势以及上市公司的资源优势,着力创新发展新业务,推动铸造生产的新模式,积极开发新产品,提升精益运营的新能力。公司具体工作开展情况如下:
1、业务发展
2025年上半年,外部环境压力依然存在,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204.26万元,同比下降14.76%,其中装备实现销售5,846.98万元,同比下降38.75%。铸件实现销售17,552.67万元,同比下降8.38%。上半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360.7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20%。
2、企业管理
2025年,公司围绕“共克时艰拓成长,科学求实迎发展”主题,持续推进企业的精益运营,将精益运营扩展深入到公司运营的各个层面,减少浪费产生。公司进一步细化业务的模块化管理体系,完善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以业务管理扁平化激发团队创新力和执行力;公司通过ERP系统等手段不断提升企业运营的数字化管理水平,以精细化的项目成本核算和团队绩效考核降本增效,夯实企业发展基础。2025年上半年,公司和全体员工共同度过多重艰难,尽全力保证了公司客户的各项交付需求,公司的发展实现了进一步的成长;凭借公司上市的募投资金来建设和拓展了企业未来的发展空间;制定了上市后的未来发展战略;进一步规范明确了各级员工岗位说明书及调整全面薪酬体系管理;快速推进了明志装备国际化业务等。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完善风险控制和信息披露体系。公司持续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强化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严格贯彻执行相关制度,及时发现风险并予以解决,切实保障公司和股东的合法权益,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基础。公司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监管机构规定,严格执行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制度,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地履行信息披露义务,通过上市公司公告、业绩说明会、上证e互动、电话、邮件等诸多渠道,保持公司运营透明度。
3、研发成果
公司以研发创新驱动企业发展。经多年技术积累与研发投入,在射砂控制、砂芯固化、精密组芯、制芯装备智能控制系统及低压充型等砂型铸造关键领域,公司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体系。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3,290.02万元,占营业收入的13.05%。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授权专利217件,其中发明专利111件(含4件德国发明)、实用新型专利104件(含8件德国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2件。报告期内,公司参与修订的国家标准《绿色制造通用技术导则铸造》(GB/T28617-2024),于2025年1月1日正式实施;作为第一起草单位的机械行业标准《JB/T14750-2024无机工艺芯盒技术规范》,于2025年5月1日正式实施;参与编制的行业标准《射头移动式射芯机》(JB/T8785-2024),于2025年5月1日正式实施;新立项1项团体标准《无异味工厂(园区)创建技术指南》。报告期内,公司荣获优质铸件金奖特别奖、“江苏省先进级智能工厂”称号,MLD2000超大型冷芯盒射芯机进入2025年度长三角区域创新产品应用示范案例名单,新能源行业用精密组芯高性能集成化铝合金铸件制备技术通过新技术鉴定。公司掌握“精密组芯铸造工艺”等众多创新工艺,具有核心技术优势及可持续研发能力。
公司基于对装备技术和铸造工艺的深刻理解以及多年技术积累,以精准控制为目标自主设计完成了对“智能制芯控制系统软件”技术升级开发,并形成了“明志智能制芯控制MiCL—eco系统v1.9”软件著作权。针对市场对装备可靠性需求,减少设备运营和维护少人化、无人化趋势,持续进行制芯装备功能模块可靠性优化,对砂温控制装置、混砂装置、加热器、胺定量装置、涂料装置的可靠性以及长寿命模具材料进行优化设计、仿真和验证,降低装备故障率。
针对国内外集成式铝合金铸件研发需求,开发多模态集成式轻量化铝合金铸件研发技术,从铝合金产品“功能-材料-工艺-结构”方面进行集成化研发,通过下游产品功能和性能的需求进行收集,结合铸造铝合金材料、铸造工艺和结构设计进行优化,提出集成式产品概念设计,运用热-力学-流体等多模态仿真技术手段对“数字概念产品”进行验证,提出结构、功能、性能优化设计方案,符合新产品开发目标预期后再进行铸件研发试制;公司研发了超薄砂芯制芯技术、高强韧铝合金、铸件集成设计和拓扑优化设计技术、数字化浇注充型技术等多技术融合应用,开发超薄精密组芯铸件成型技术,这些技术可为产品功能和性能的赋能,实现几个到几十个零件等集成为一个“集成铸件”,替代传统产品通过壳体、管路、盖板等零件组装、焊接、锻造的工艺,提升新产品迭代速度、成本优化空间和性能、可靠性。报告期内,公司先后完成了新能源行业充电模块壳体、新能源智驾控制单元液体热交换器、光伏装备行业腔体、电动自行车马达座壳体等超薄集成铸件研发和测试,可实现最薄成型壁厚3mm,降低产品重量30-40%,性能提升同时,大大节约了零件成本。该技术服务可以结合“三材”柔性化平台解决方案,可以实现新产品“概念设计-样件研发和试制-检测和验证-工程验证”一站式解决方案,助力国内大型制造企业实现从“OEM”到“ODM”转型,提升制造价值含金量。
为拓展不同批量铸件砂芯的技术布局,公司整合了“增材-减材-等材”三材柔性化制芯造型的技术优势,在单个铸件样品研发采用“减材”技术基础上,进一步开发应对小批量(几件以上)多品种制芯场景,开发小批多品种柔性化制芯单元,采用集成一体的混砂-制芯-开模单元,采用柔性化成套制芯单元解决方案,只需要低成本投入快速简易芯盒,这些简易芯盒是用来成型砂芯形状的必要部分,便可达到柔性-便捷-高效的合理平衡。此系列“三材”制芯技术可以满足航空航天、风电、光伏装备、电子贴片等专用设备、大型装备等行业中大型铸件,中小批量多品种场景,解决传统制芯模具投入大、周期长、铸件精度低、生产方式落后和效率不高的痛点。
4、人力资源
公司一直高度重视技术、管理人才的储备,注重内部人才梯队的建设。在高端人才方面吸收引入外部/外籍高级人才,提升公司吸收新技术的能力,并加快提升公司技术实力;在基层员工方面扩大对应届生的招聘,提升公司对员工的培养能力。公司在以上两个方面的持续努力,以应对行业和市场的快速发展,为公司未来业务发展以及项目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研发人员127人,占员工总数的比例为18.30%。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