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数据解析 - 财报审计 - 正文

光明肉业(600073)2025年半年度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来源:证星财报摘要 2025-08-30 17:22:34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证券之星消息,近期光明肉业(600073)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公司主要从事猪肉类食品、牛羊肉类食品及品牌休闲食品行业,是国内最大的食品生产、销售企业之一,在肉类罐头食品、牛羊肉、蜂蜜、奶糖等细分行业居行业龙头,在生鲜肉品和深加工肉制品销售及流通领域在长三角地区占据重要地位。

    行业情况说明

    (一)猪肉行业情况说明

    在猪肉类食品方面,公司打造了包含生猪养殖、屠宰分销、肉制品深加工及分销的全产业链。近年来,虽然我国肉类消费总量巨大,但与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相比,中国人均肉类消费水平仍然较低,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从中国居民的肉类消费结构来看,我国2023年人均肉类消费量为39.81千克,其中猪肉30.48千克,占居民人均肉类消费量比例的76.56%,达到近年来最高值。中国居民的人均肉类消费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猪肉消费量仍占据主导地位。

    1、生猪养殖

    猪周期是由供需跨期错配导致的猪肉价格周期性变化,我国生猪养殖行业周期性特征明显,生猪价格周期性波动明显。在供需关系的支配下,猪肉价格一旦上涨,生猪养殖意愿上升,猪肉供给量上升;供过于求后猪肉价格下跌,生猪去产能化,供给量下降,直至供不应求猪价再次上涨。自2003年以来,国内猪价经历五次明显猪周期,近年来波动幅度显著增强,尤其是下行周期中,养殖成本不占优势的产能被逐步淘汰,导致行业集中度和规模化率显著提升。生猪养殖行业的规模化程度随着一次次猪周期的洗炼逐步提升,抗风险能力提升,去产能需要的时间更长,拉长了猪价波动周期。

    2025年上半年,生猪养殖行业整体呈现供应宽松、价格下行趋势。从供给端来看,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043万头,同比增长0.1%,为正常保有量103.7%,总体保持高位但仍处于政策调控的“绿色区间”上限。二季度末,尽管政策引导淘汰母猪,但行业整体去产能动力不足。从需求端来看,终端需求符合季节性规律,春节后需求回落,消费复苏力度较弱,餐饮业恢复缓慢。尽管节假日带动短期消费,但整体需求增长有限。

    2025年上半年,农业农村部等部门针对生猪产业通过多维度政策工具实施精准调控,围绕能繁母猪存栏量预警、抑制二次育肥投机等措施展开,将行业产能控制在绿色合理区间,抑制二育投机行为,鼓励养殖端合理调节出栏体重,防止集中出栏对猪价造成过大冲击。2025年下半年生猪供应将较为充足,预计生猪价格整体呈下行趋势,政策将延续“调产能、稳价格”主线。

    2、生猪屠宰分销

    我国生猪屠宰行业正处深度转型期,呈现规模化提速与结构性矛盾并存的特点。一方面,历次猪周期使得规模以上养殖企业在成本效应、管理效率和防疫水平等方面较散户和小规模养殖场体现出了较大优势,养殖行业本身的集中度在加速提升。另一方面,国务院办公厅2019年印发的《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促进转型升级的意见》和《关于加强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的意见》鼓励生猪就地屠宰,引导大型养殖企业就地就近配套发展生猪屠宰加工业,以“调猪”向“调肉”转变的方式降低生猪流动对非洲猪瘟疫情的影响,推动完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同时,还要求加快推进生猪屠宰标准化示范创建,支持全产业链发展。该政策将持续影响未来国内的屠宰行业布局,提高与屠宰加工相配套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要求。2025年农业农村部推动实施屠宰质量管理规范,地方淘汰落后设备,且环保与疫病防控趋严。而品牌化经营的屠宰加工企业更能够实现标准化屠宰、可追溯管理、全程冷链配送,在上游与生猪养殖企业对接,下游与零售商、批发商对接,实现产业链垂直整合,确保肉品供应稳定及质量安全。生猪屠宰行业的全产业链发展趋势将导致市场份额将持续向规模化、规范化及标准化水平高的企业集中。

    3、肉制品深加工

    受传统饮食习惯影响,我国肉类消费以鲜肉为主,目前我国肉制品产量占全部肉类生产总量的比例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较低。我国肉制品存在初级加工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少的特点,肉制品科技含量与加工水平不高。市场端来看,深加工肉制品行业的市场参与者众多,具有市场规模大,但竞争格局分散的特征。同时,由于目前尚未出台统一加工标准,部分企业冷链物流、仓储、中央厨房等技术不够发达,影响深加工制品的产品品质,使消费者对于深加工制品的接受度有所降低。总体来说,行业总体尚处于发展初期,各企业区域特征较为明显,全国市场的发展潜力仍十分巨大。

    202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文中提出“提升净菜、中央厨房等产业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以及“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从政策层面推动预制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加速深加工产品的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进程。2024年3月21日,市场监管总局、农业农村部等六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首次明确了预制菜定义和范围,并对强化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推进预制菜标准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行业标准的不断规范、强化,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在烹饪、保鲜和运输等各个环节的食品安全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具有品牌优势的规模化企业将更易被消费者青睐。

    随着政策不断支持、餐饮行业的蓬勃发展以及我国消费者饮食习惯的改变,具有较高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的产品将成为肉制品的重点发展方向,市场对肉制品的细分需求越来越多,种类要求越来越丰富,深加工制品的生产量和多样性将逐步提高,行业整体将进入快速发展期。

    (二)牛羊肉行业情况说明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3年以来,我国居民人均食品消费量中的牛肉消费量持续上升,已从2013年的人均1.51千克增长到2023年的人均3.15千克,但是目前我国人均牛肉消费量仅为人均肉类消费总量的7.9%,人均牛肉消费水平尚未达到世界人均牛肉消费量,拥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相较于猪肉而言,牛肉在相同质量下含有更高的优质蛋白质含量及更少的脂肪,并富含全品类氨基酸、维生素B群、易被人体吸收的铁质和低脂的亚油酸,是优质的蛋白质来源。近年来国人更加注重自身免疫力的提升、更加关注食材的绿色安全,无不与以牛肉为典型代表的健康高蛋白畜产品消费息息相关,给牛羊肉产业带来更大的发展机会。现代消费理念的改变也使得牛羊肉消费市场活跃度加强。

    2025年上半年,国内牛肉市场呈现供需结构调整、价格波动回升的态势。从供应端来看,产量方面,虽过去七年我国牛肉产量稳步增长,但当前面临产能去化,基础母牛存栏量自2023年中开始调减,预计2025年下半年肉牛供给进入收缩期。进口层面,近年来我国牛肉进口量呈增长态势,进口依赖度不断提高。2024年底商务部对进口牛肉启动保障措施调查,一定程度减少了进口冲击。2025年上半年中国牛肉进口贸易出现历史性转折,结束了连年增长周期,首次呈现萎缩态势。2025年上半年,国际牛肉市场呈现供应收缩、价格高位波动的态势。从供应端来看,全球牛存栏量因多重因素下滑。受干旱影响,巴西、阿根廷等南美主要产牛国牧场退化,饲料成本大幅增加,导致养殖利润缩窄,牛群存栏走低,出口量下滑。在需求层面,全球牛肉需求较为稳定且有增长趋势。随着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发展与居民生活水平提升,对牛肉等高蛋白肉类需求攀升,即便因价格因素有所调整,但整体需求韧性较强。价格方面,强劲需求支撑拉升全球牛肉价格普遍加速上涨,各主要消费市场价格均创下历史或阶段性新高。

    (三)品牌食品行业情况说明

    受益于国家扩大内需政策、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等因素,品牌食品行业持续稳定发展,产业规模稳步扩大。随着国家品牌战略的推进,涌现出更多全方位、多层次、创新型、国际化的食品行业品牌运营平台。品牌食品间的竞争从价格和种类向品牌、形象、口味、健康、促销、渠道等多层次领域延伸,产品从温饱型为主逐渐向营养型、风味型、享受型、功能型等方向转变。糖果、蜂蜜等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压力加大,功能化、健康化、休闲化、高端化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新兴的电商渠道和网络营销、口碑营销等营销模式得到广泛应用,产品品类升级、包装创新、品牌宣传、渠道整合依然是发展关键。

    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公司主要从事猪肉、牛羊肉类食品及品牌休闲类食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等业务,围绕食品制造与食品分销,以优良的产品品质为基础、推进品牌建设为抓手,始终致力于为老百姓提供“安全、优质、健康、美味、便捷”的食品,在家庭、餐饮企业及其他食品加工企业供应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与百姓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公司主要产品包括猪肉、牛肉、羊肉、罐头食品、肉制品,及糖果、蜂蜜和饮用水等,主要品牌包括:梅林B2、银蕨、苏食、爱森、联豪;冠生园、大白兔、正广和等。

    公司核心业务板块为肉类业务和品牌食品业务。肉类业务包含猪肉和牛羊肉,涉及养殖、屠宰分销、肉制品深加工及分销三个环节。

    (一)生猪养殖业务

    生猪养殖业务主要由子公司光明农牧科技有限公司从事,通过自繁自养和外购仔猪相结合的养殖模式,采取公司定价和竞价相结合的销售模式,直接向下游屠宰企业以及肉制品加工企业销售生猪。光明农牧通过在江苏、上海等地规模化养殖场布局,实现规模化效益,提高生猪养殖及育种水平,维护食品安全。

    (二)屠宰分销业务

    公司屠宰分销业务包括猪肉和牛羊肉屠宰分销业务。猪肉屠宰分销业务主要由子公司江苏淮安苏食肉品有限公司和上海爱森肉食品有限公司从事,产品为“苏食”和“爱森”品牌的各类分切冷鲜猪肉及冷冻猪肉。公司聚焦中国长三角区域,是长三角地区大型现代化生猪屠宰加工分销企业之一,屠宰分销业务向下游延伸,专注于华东地区冷链物流和市场体系建设,专注于特色化、功能化、专业化的渠道网络和新模式的建立,积极推行“集中分割,成品包装,冷链配送,连锁经营”的经营模式,积极探索“连锁专卖、市场批发、卖场配送、伙食单位直供”四种肉品流通渠道。

    牛羊肉屠宰分销业务主要由子公司新西兰银蕨农场有限公司从事,产品主要为“银蕨”品牌的牛肉、羔羊肉、绵羊肉、鹿肉以及相关产品。新西兰银蕨是新西兰最大的牛羊鹿肉屠宰企业之一,拥有14家屠宰加工厂,超过16000户牲畜供应商,产量约占新西兰牛、羊、鹿肉总产量的30%,产品向全球60多个国家出口,也是中国市场最大的新西兰红肉供应商之一。公司牛羊肉屠宰分销业务布局牛羊肉资源丰富的新西兰,通过境外投资掌控海外优质资源和全球化的市场渠道,将其以质量和安全著称的产品引入国内,加快国内销售通路对接的同时开发适合国内市场的零售产品,通过经销商渠道和线下结合电子商务平台零售渠道两种方式进行销售。

    (三)肉制品深加工及分销业务

    公司肉制品深加工产品包含罐头食品和调理半成品两类。子公司上海梅林食品有限公司和上海梅林正广和(绵阳)有限公司从事梅林罐头的生产和销售,产品为“梅林B2”品牌的肉类罐头、鱼类罐头和蔬菜及番茄沙司类罐头。目前梅林罐头的国内肉类罐头市场占有率第一,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在国内同行业处于领先地位。梅林罐头始终保持产品质量优良和价格稳定。公司建立了覆盖全国的梅林罐头经销商网络,拥有遍布全国32个省级行政区的稳定经销商客户,除在国内销售外还远销东南亚、北美等国际市场。

    子公司江苏淮安苏食肉品有限公司、江苏省苏食肉品有限公司和上海联豪食品有限公司从事肉食调理半成品的生产和销售,产品包括“苏食”品牌的各类腌制、酱卤、预烹饪深加工产品,例如“苏食一桌菜”、“苏食炖炖养”等系列产品;以及“联豪”品牌的牛排及中餐便捷菜深加工产品,例如各式调理牛排、火锅和烧烤系列产品。苏食肉品依托华东地区最大单体中央厨房项目之一的淮安肉品二期工厂项目,作为中央厨房定制加工平台,除自有品牌产品外,根据客户需求提供肉类深加工产品的定制生产服务;分销业务上精耕华东区域市场,大力发展自有特色“苏食肉庄”销售平台,通过丰富产品品类、规范品牌形象、强化服务功能成为长三角地区放心肉品牌。联豪食品以牛排及肉牛产品为主导,集加工、销售、服务于一体,在稳定传统西餐及家庭牛排的基础上,开发火锅及烧烤产品开拓餐饮新市场;立足上海,辐射全国,在全国各地设有办事处以及高效方便的电子商务销售网络。

    (四)品牌食品业务

    公司品牌食品业务主要由子公司上海冠生园食品有限公司从事。冠生园是百年历史的中华民族名牌老字号企业,拥有冠生园、大白兔、华佗、佛手四个中华老字号,冠生园、大白兔两个中国驰名商标,产品主要有大白兔奶糖、冠生园蜂蜜、华佗保健酒、冠生园面制品及佛手调味品等。其中大白兔奶糖畅销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国奶糖品类细分市场排名第一;冠生园蜂蜜全国市场占有率第一位。在糖果、蜂蜜等品牌休闲食品领域,公司通过技术升级提高生产效率,通过集约化采购严控产品成本,通过品牌IP运营、联合促销等措施提高品牌知名度;通过以消费者为导向开发新品迎合年轻消费者口味;同时,结合品牌和业务的市场发展潜力、产品核心竞争力、以及所处细分市场的竞争地位,集中优势资源、优秀人才,立足现有业务,推进商业模式转型升级,构建线下商超卖场为主、互联网营销为辅的营销业务模式。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5年上半年,全球经济总体保持温和复苏态势,但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国际经贸秩序遭受重创,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加,外部压力明显加大;虽然内部结构性矛盾还没有根本缓解,经济运行的基础还需要加固,但上半年中国消费市场在一系列扩内需、促消费政策带动下趋于活跃,发展态势向好。光明肉业把握“聚焦肉业战略、优化链路布局、加快价值创造”的年度工作总要求,以降本增效和价值创造为年度工作目标,加速新营销体系重构、突出供应链协同、强化企业精益管理、持续发力新质生产力、全力推动产业安全健康高效发展,打造肉类产业发展引擎。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0.70亿元,比上年116.02亿元同比增加4.68亿元,增幅4.0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603.36万元,比上年25334.83万元同比减少7731.47万元,降幅30.5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非后的净利润16938.93万元,比上年17619.7万元同比减少680.77万元,降幅3.86%;实现每股基本收益0.19元/股,较上年同期0.27元/股降低29.63%。

    (一)重点经营举措

    1、加速推动肉业板块协同发展

    着眼战略顶层设计,深化高质量蛋白肉类一体化战略,深度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分工发展,整合资源全力推进肉业一体化建设,打造肉业引擎核心赛道。

    猪肉业务上游养殖业务一方面加大力度推动饲料板块业务整合,改进配方质量,持续压降饲料成本,一方面聚焦管理提升养殖精益运营,切实激活闲置资源、减轻历史包袱,提升牧场效率;深入推进养殖板块“对标对表”工作,通过关停低效牧场、调整管理模式、优化精益养殖等方式降低养殖成本。

    中游屠宰方面,加快发展品牌白条业务,突出品牌和区位优势,通过新增批发客户,持续夯实销售网络,拓展多元化客户。品牌与质量共同提升,强化“申森”热气白条品牌形象,通过质量管控和冷链优化,提升终端客户满意度。并逐步拓展分销商业务,积极拓展屠宰端其他分割品及猪副产品。

    肉制品深加工方面,上海爱森积极推进新品开发,自主研发豆苗猪肉馅、粉蒸肉、叉烧、福满系列粽子、常温烤肠等9款产品;江苏苏食加大深加工肉制品创新和市场深耕,采用全球领先的“锁鲜+自动排气”专利包装技术,自主开发了苏食鲜卤系列产品,成功打入开市客、大润发、三江等系统;抓住“苏超”热度,让观众在观赛中体验风味。

    面对全球红肉供给收缩、价格高企的情况,针对新西兰全国屠宰量低于5年均值,新西兰银蕨农场一方面通过抓住市场契机积极拓展市场业务发展,另一方面通过优化工厂经营、成本削减计划进行成本控制。中国市场报告期内推出了首款银蕨品牌即热汉堡产品,并正式上市。

    2、深化分销体系建设

    打造适应市场和消费需求的分销体系是提质增效以及增强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报告期内公司全力构建四五线经销体系,全力培育发展上海梅林“搭饭”、苏食“鲜卤”、“大白兔太妃糖”、“大白兔牛轧糖”等单品销售。上海梅林渠道方面,加快空白市场开拓,成功完成21家空白市场网点的开发;开拓休闲零食类市场;联豪食品重点聚焦山东、四川、安徽区域经销商焕新;上海爱森“一店一策”活动成效显著,通过在门店开展个性化活动显著提升门店业绩;拓展多元化场景业务,门店抖音小时达直播提升累计曝光,流动购物车在45个小区开展181场活动,有效带动冷鲜肉礼包等产品的销售;全力培育发展上海梅林“搭饭”等“大单品”销售,采用全渠道营销模式抢占市场,线上平台同步上线,截止6月线下在全国69个主流商超零售系统逐步铺货,开展约148场买赠试吃活动。

    3、厚植品牌企业资源优势

    品牌管理方面,围绕“品牌创新、品牌推广、品牌协同”多方开展各项品牌工作,报告期内不断提升品牌曝光度,在武汉良之隆食材电商节上,光明肉业展位吸引近800家意向客户。冠名“HADO2025世冠杯”,植入大白兔、上海梅林品牌元素,线下赛场设体验专区,强化与年轻消费者互动。“搭饭”系列推出三款新品,4月正式发布会获,10城巡展带与腾讯综艺《一饭封神》合作开发“黑金卤肉”等联名产品。参与“光明好市”等市集活动,不断展示新品,增强社区消费者黏性

    4、建立配套发展机制

    按照战略规划定位,调整公司组织架构设置,清晰划分、明确部门职责和权限,确保业务流程顺畅;不断完善绩效激励约束机制,激发一线团队创新力,落实业绩导向管理;强化专业能力培训,完成SAP基础知识、质量检测实务、精益生产管理培训等,赋能业务创新与效能提升。同时由上而下做好人力资源数字化框架搭建,指导各企业统一执行标准。

    运营管理方面,构建“重点任务+约束指标+基础工作”的三维考核体系,聚焦生产端吨能耗、吨人工成本精细化考核,强化供应链高蛋白板块协同效应评估,推动考核导向从“规模导向”向“质量效益导向”转变。

    财务管理方面,持续推进财务共享中心和资金集中支付管理平台建设,深化业财融合分析模式,并通过优化融资方案、进一步强化财务管理精细化水平。

    加快推进光明肉业技术中心新质创新工作,初步完成多个专项小组,并依托项目制培养年轻技术人才。围绕预制菜领域重点开发差异化新品,通过清洁标签、锁鲜工艺等技术突破,强化产品核心竞争力。

    5、着力构建大安全格局

    持续努力防范化解各类风险,坚决守住食品安全和生产安全红线底线,确保不发生系统性的风险,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动态平衡。加强对生产现场和门店的食品安全飞行检查,加强对OEM企业监管,加快老旧设备的更新,增加产品检测设备,有效降低和防范食品安全风险发生。严抓安全主体责任落实,推动各企业进一步健全生产安全和食品安全责任制和绩效考核机制,逐级建立“责任清单”,严格落实各层级安全绩效考核工作。同时提高安全防范工作意识,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有效预防各类安全事故发生,确保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安全管理方面,报告期完成52次安全检查,整改隐患212条,整改率100%;国家及市级抽检合格率100%;开展“安康杯”“安全生产月”活动,提升全员安全意识。

    (二)生产经营分业务情况

    1、生猪养殖

    2025年上半年,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处于产能调控绿色区间上限。由于能繁母猪存栏量领先生猪出栏约10-12个月,预计全年生猪供应将维持高位宽松态势,供需宽松压制了生猪价格。公司生猪养殖业务上半年多措并举推动生猪养殖板块提质增效:优化资产配置,关停低效牧场;集约化调整优化管理模式,牧场实行分类管理策略,清理关停牧场冗余人员及二线低效岗位;优化精益养殖,引入专业第三方寻找问题、制定并推行改进方案,例如种猪优化与繁殖提升、优化疫病综合防控体系、精细化管理落地等;优化生猪养殖科技赋能,探索数字化养殖等新技术可行性。报告期内公司生猪养殖业务营业收入8.75亿元,净利润-4.07亿元。其中子公司河北众旺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涉诉导致固定资产减值的影响金额为2.66亿元,减少报告期内归母净利润1.28亿元(详见公司于2025年8月30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披露的《光明肉业关于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公告》,公告编号:2025-040)。

    2、生猪屠宰、深加工及分销

    2025年上半年,国内消费市场整体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但肉类消费市场整体呈现供需宽松格局,消费增长趋缓。屠宰及肉制品加工行业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生活水平提升以及生活节奏加快,肉类消费结构渐变,深加工产品占比提升,行业主体朝着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迈进,品牌意识渐强,销售渠道也呈多元化发展。面对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公司及时分析具体情况和自身资源,调整销售渠道建设方向,积极应对市场结构变化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主要品牌子公司经营情况如下:

    苏食肉品坚持技术创新、产品创新、营销创新、渠道创新,不断优化渠道结构,持续优化产品结构来适应市场变化。在屠宰分割业务方面,优化屠宰加工工艺,降低分割损耗,深挖老客户潜量同时开发新客户,提高产品品质及客户满意度。肉制品加工方面,以客户需求为导向,致力于新品开发和市场开拓,自主开发原切牛肋片、黑猪肥肠、黑猪猪肚、虎皮凤爪、爆胶猪蹄、照烧马蹄小肉丸六款氮气自排气“鲜卤”系列新品;对接盒马等定制化大客户,开发20款新品。渠道营销方面,年度重点新品“苏食鲜卤”在开市客、三江、大润发等线下商超、便利店、电商平台等多渠道拓展成效显著;同时全力聚焦白条肉批发业务,显著提升自产白条肉的市场竞争力;积极开展客户对接,大力拓展团购业务规模;抓住“苏超”热度,赞助本年苏超联赛,现场试吃推广新品。

    上海爱森在持续抓好爱森优选自有门店、商超专柜和线上自营电商平台等以终端零售为主的渠道的基础上,发展以精细化服务为特色的经营模式,更注重品牌引领市场。爱森优选自有门店结合节庆通过个性化营销活动以及试吃活动提升销量提高门店业绩。商超条线深挖白条业务市场潜力,开发食品配送公司、批发市场经销商多元化客群;优化和调整卖场布局提升销售效率。电商团购方面,抓住直播风口,实现多场景直播带货,同时拓展团购客户及渠道产品。报告期内完成了无抗猪肉的认证工作,在上海地区为消费者提供优质安全的本地生猪冷鲜肉和深加工猪肉制品。

    上海梅林罐头面临行业内同质性产品竞争加剧、市场份额和盈利空间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针对这一现状,积极调整策略,一方面大力加强常规渠道的销售渠道建设,不断提升品牌露出度;另一方面,全面梳理产品线,加大对重点产品的销售力度,并持续推出新品,抢占市场份额。一方面坚持把新品开发作为提升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报告期推出“搭饭”系列新产品,使用利乐包锁鲜技术,首批推出卤肉饭、咖喱牛肉、罗宋汤3款产品,第二批绿豆汤、银耳汤、黑金卤肉饭也已于7月上市,结合抖音、小红书等平台线上宣传活动,采用全渠道营销模式抢占市场。另一方面优化渠道建设,通过增加合作单品、挤压竞品等措施扩大终端市场占有率;与零食很忙展开合作,大力开拓休闲零食类市场。同时积极参与线下展会、品牌嘉年华、城市巡展等品牌线下活动,将品牌及产品全方位地展现在消费者面前。

    3、牛羊肉

    2025年上半年,从供应端来看,受到干旱、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全球主要牛肉出口国的产量和出口量增长乏力,需求端则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受供需不平衡作为主要驱动力因素影响,报告期内国际牛肉价格呈现持续上涨趋势。主要品牌子公司经营情况如下:

    报告期内银蕨农场面临高度不确定的宏观经济环境。一季度凭借强劲需求支撑下普遍上涨的全球牛肉价格以及在羊肉和鹿肉产品上的份额扩张,银蕨农场取得了较好销量和盈利空间。进入二季度后,新西兰全国牛羊屠宰量因养殖户留养、奶价高企及气候因素出现下滑,牛肉业务出现“价涨量缩”的现象,量缩导致的屠宰产能利用率下滑致使毛利下降,拖累银蕨农场整体表现;相比之下,报告期内羊肉和鹿肉产品的利润空间同比提升部分对冲了牛肉业务下降。面对这一不利客观形势,银蕨农场一方面调整产品全球销售配给,将更多的牛肉货物转至美国、加拿大及日本等价格更具有竞争力的市场销售以实现更好的利润,另一方面持续执行成本与效率提升计划,优化库存周转,探索多元化运输方案以降低运费波动影响。同时通过锁定合约、提前规划应对季节性短缺、加强与牧场长期合作等举措着重稳定供应量和降低采购成本,缓解本地采购竞争压力。得益于牛肉和羊肉价格的上涨及有效的降本增效措施,银蕨农场报告期内实现销售收入72.34亿元,净利润2.53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311.81%。

    2025年上半年,我国餐饮业在整体恢复发展的同时,行业也面临着平台高额补贴引发“价格战”导致行业内卷加剧、人力、房租等刚性成本攀升导致经营压力增大等情况。面对市场的机遇和挑战,联豪食品围绕“扩渠道、聚单品、促增长”的营销策略,通过专注于黄金单品打造并丰富带货形式,在渠道拓展、新品上市方面取得有效进展,成功打开C端市场销售新局面。品牌建设方面,系统推进品牌年轻化战略,强化与优质生鲜类达人建联,实现生鲜领域精准曝光,系统焕新品牌视觉形象与产品体系,升级酱香牛大骨、文火牛肉、雪花和牛粒等6款核心产品,聚焦C端产品规划和品牌价值重塑。通过线上线下全渠道赋能,在助力经销商动销、提升品牌声量的同时,积极打造“专业餐饮解决方案商”和“在家轻松享受星厨美味”的定位,实现品牌价值从餐饮供应链向家庭消费市场的价值延伸

    4、品牌食品

    糖果市场产品结构多元化趋势显著,传统硬糖和软糖增速放缓,而低糖、果冻和功能性糖果成为增长引擎,线上渠道销售占比也在逐年增加。2025年上半年,冠生园多措并举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及消费者需求变化。产品端升级经典并开拓新赛道,开发大白兔太妃糖系列、牛轧糖系列等系列新品。渠道端深度融合线上线下,针对新产品进行全新风格的KV画面设计和短视频的拍摄制作;暑期在上海旅游渠道设试吃促销员触达游客。品牌运营方面,大白兔与手游“明日方舟”跨界合作推出热门IP联名限定款,并通过打造设计独特的形象专卖店,为“大白兔”全品类产品提供集中展示与销售平台,强化品牌推广,提升知名度与影响力,有效扩大品牌传播。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系光明食品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之一,依托光明食品集团强大的综合实力,公司主打品牌产品在细分行业及地域具有较高市场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公司的优秀品牌产品是公司利润的稳定来源,为公司业务进一步拓展提供强有力的后盾;公司控股新西兰最大的牛羊肉企业之一银蕨农场,持续为国内提供优质、稳定的牛羊肉产品。

    (一)品牌价值优势

    光明肉业是一家汇集了“梅林B2、冠生园、大白兔、苏食、联豪、爱森、银蕨”等一批国内外著名品牌,在国际和国内市场上享有较高知名度的百年民族企业。公司在长期品牌经营中,拥有长久积累的市场基础,以良好的产品口味和质量在各自的品牌市场中建立起了产品信誉,形成了自有品牌特色,树立了优良的品牌形象。各类品牌产品口碑好,知名度、市场满意度高,具有扎实的消费群体基础。

    在肉类罐头行业,“梅林B2”为中华老字号品牌,梅林盾牌商标与上海梅林出口编号B2的整合,组成了上海梅林证章LOGO,让消费者轻松鉴别上海梅林品牌产品。以上海梅林午餐肉为代表的罐头食品是公司的核心产品之一,细分市场占有率全国领先。旗下梅林有限作为中国罐头工业协会的理事单位,是国内午餐肉和红烧猪肉等罐头产品的标准制定者之一。在品牌食品行业,拥有梅林、冠生园、大白兔、正广和、华佗、佛手六个中华老字号。大白兔奶糖为全国同类产品市场综合占有率第一,以品牌年轻化为品牌建设导向,探索品牌和文化的融合,创造大白兔品牌IP,一系列跨界合作将大白兔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冠生园蜂蜜为行业龙头企业,有着稳定的客户群,近年来通过包装设计到品种创新,整体提升品牌年轻化体验,进一步满足年轻消费群体偏好和需求。

    (二)全产业链协同优势

    公司猪肉业务建立了从生猪养殖、屠宰加工、肉制品深加工到冷链物流及分销的全产业链。我国生猪养殖行业周期性特征明显,生猪价格周期性波动剧烈,导致猪肉食品产业链上的每个单独环节都有可能受到生猪价格波动影响而出现大幅度的销售价格降低或生产成本上升。而全产业链养殖端、屠宰端和深加工端环环相扣,互相形成对冲,当生猪价格下行养殖利润被压缩时,屠宰和深加工业务的原料成本下降,利润空间增大,且深加工业务增加产品附加值,能够适度消化猪肉价格下降对公司的整体影响,有助于提高抵御行业风险的水平。公司猪肉业务全产业链在猪周期下行阶段积极践行各环节的产业协同,如光明农牧向江苏苏食供应生猪,落实生猪屠宰框架协议;光明农牧根据上海爱森要求定向提供特定规格生猪,保持爱森产品质量稳定等。猪肉业务全产业链通过产业协同发挥了稳定经营业绩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平滑了猪周期带来影响。(三)技术及产品研发优势

    公司致力于打造企业技术中心,为肉类主业和品牌食品产业提供技术改良和新产品研发的坚实能力支撑。目前公司拥有三家市级技术中心:上海光明肉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技术中心主要承担肉与肉制品的研究开发、中试、转化以及信息收集分析和标准化管理等研究工作;上海冠生园食品有限公司企业技术中心主要提供糖果等品牌综合食品的技术研发支持;上海冠生园蜂制品有限公司企业技术中心主要基于蜂制品食品安全控制和智能化加工技术提供研究支持。2024年光明肉业共申请专利39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21项、外观专利12项。依托技术中心的强大研发能力,公司精细化加工水平提升,产品线不断延伸,使公司产品能够长期保持相当的市场竞争力。

    (四)牛羊肉资源优势

    新西兰作为畜牧大国,是全球人均养殖牛羊数量最多的国家,牛羊肉产品以质量和安全著称,产品90%出口到世界各地。公司牛羊肉业务立足牛羊肉资源丰富的新西兰,控股的银蕨农场是当地最大的牛羊肉屠宰企业之一,也是全球红肉市场的主要供应商,经验丰富的公司团队与客户建立了可信赖的合作关系,拥有稳定的牲畜市场份额,专业的研发团队可充分了解各国当地市场需求并根据客户需求不断开发新产品。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光明肉业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一般,盈利能力一般,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