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数据解析 - 财报审计 - 正文

鲁北化工(600727)2025年半年度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来源:证星财报摘要 2025-08-30 13:11:12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证券之星消息,近期鲁北化工(600727)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主营业务和主要产品基本情况

    公司所处行业为化工业,主营业务细分为钛白粉业务、甲烷氯化物业务、化肥业务、水泥业务、盐业业务。产品广泛应用于化工、农业、建筑、医疗及生产、生活等领域。

    1、钛白粉业务

    钛白粉的化学名称为二氧化钛,商用名称为钛白粉,化学分子式为TiO2。钛白粉具有高折射率,良好的遮盖力和着色力,是一种性能优异的白色颜料,应用领域十分广泛,涵盖了涂料、油漆、橡胶、塑料、造纸、印刷油墨、日用化工、电子工业、微机电和环保工业等行业,具有不可替代性。

    公司全资子公司金海钛业和祥海科技共同组成公司钛白粉业务板块。其中,金海钛业拥有年产超20万吨的硫酸法钛白粉生产线,主要产品有纳米钛白、化纤钛白、涂料钛白、塑料钛白、造纸钛白等系列产品。祥海科技目前拥有年产6万吨氯化法钛白粉生产装置,主营氯化法钛白粉的生产、销售及服务,产品主要分为高档装饰专用型、涂料油漆专用型、塑料专用型和通用型等系列种类,具有流动性好、耐黄变性强、调色稳定性佳、品质高等优点,可代替进口产品用于高光泽、高遮盖力的行业。

    2、甲烷氯化物业务

    甲烷氯化物是包括一氯甲烷(也称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也称氯仿)、四氯化碳四种产品的总称,是有机产品中仅次于氯乙烯的大宗氯系产品,为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有机溶剂。公司控股子公司锦亿科技生产的甲烷氯化物包括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一氯甲烷主要用于有机硅生产,商品量根据市场情况灵活调整;二氯甲烷主要用作稀释、清洗、胶水、油墨、医药、农药、聚氨酯发泡、黏结等有机溶剂及生产R32制冷剂原料;三氯甲烷主要用于生产HCFC-22制冷剂原料、医药、染料和农药行业。

    公司旗下锦亿科技是一家坐落于广西田东锦江循环经济产业园内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拥有年产超37万吨甲烷氯化物产能,在全国市场占有率约为10%。锦亿科技是华南、西南地区较大的甲烷氯化物生产企业,其二氯甲烷在华南市场占有率约为80%。

    3、化肥业务

    从产品结构来看,公司化肥业务属于磷复肥行业,主导产品为磷铵、复合肥料。化肥是关乎粮食安全、生态安全与资源可持续利用等国计民生的产品。公司利用拥有的多项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专利技术,依托公司磷铵、硫酸、水泥联产装置,协同处置各种工业副产石膏和废硫酸、废渣,是典型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循环利用型现代化磷化工企业。公司鲁北牌化肥产品在全国享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特别是山东、河北、河南、东北、西北市场,拥有较为明显的销售渠道优势。

    4、水泥业务

    水泥是建筑、公路、铁路等工程的主要应用材料。水泥产品有效销售半径在200公里左右。公司凭借石膏制硫酸联产水泥的循环经济产业链专利技术优势,依靠公司自身装置生产的熟料,能够保证主要原材料的稳定供应和水泥装置的正常运行。

    5、盐业业务

    公司主要的盐化工产品是原盐、溴素。原盐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此外,原盐又可作为基本的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生产纯碱、烧碱、氯酸钠、氯气、漂白粉、金属钠等。原盐产品在陶瓷、医药、饲料方面也有广泛用途。溴素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之一,是海洋化学工业的主要分支,在阻燃剂、灭火剂、制冷剂、感光材料、医药、农药、油田等行业有广泛用途。

    公司所在地有较长的海岸线,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海水资源,依托资源与区位优势,公司打造了集“冷却、淡化、提溴、制盐”于一体的海水资源深度梯级综合利用产业链。

    (二)公司主要经营模式

    在具体的经营活动中,公司采购、生产和销售模式如下:

    1、采购模式

    公司钛白粉业务生产的主要原料有钛精矿、浓硫酸等。在采购过程中,主要采取公开招标、议价等方式。大宗原材料采购实行统一批量采购,以有效降低采购运营成本,减少原材料价格波动带来的经营风险,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保障原材料的充足供应。同时,在供应商相对集中的采购模式下,公司备选了若干家供应商,并制定了《供应商管理制度》、《供应商资格预审、选用和续用风险评价表》等相关制度,以加强供应商的选择与管理,应对材料采购风险。

    甲烷氯化物生产的主要原料为甲醇和液氯,甲醇通过有相关资质的贸易商采取货到付款的模式自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广西等地区购进,液氯通过合作方锦盛化工以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并动态结算的模式采取管道输送的方式直接提供。

    化肥生产主要原料为磷矿、磷矿粉、液氨等;水泥主要原料为熟料、原煤、焦沫等,由公司统一采购。磷矿、焦沫采取货到付款模式;煤炭主要自国家能源集团预付款采购;熟料主要为公司磷铵生产装置副产的磷石膏和钛白粉生产装置副产的钛石膏废渣利用循环经济技术烧制而成。

    2、生产模式

    金海钛业钛白粉生产采取先进的连续酸解、结晶浓缩、水洗水解、煅烧等工艺,流程长、工艺复杂,生产需保持连续稳定长周期运行。祥海科技氯化法钛白粉生产采取先进的沸腾氯化、气相氧化、表面处理等工艺,具有流程短、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生产需保持连续稳定长周期运行。金海钛业生产线产出的富钛料可作为原料用于祥海科技氯化法钛白粉生产线的生产,钛白粉生产过程产生的钛石膏废渣可用于上市公司联产装置生产水泥,降低公司总体的生产成本。

    公司甲烷氯化物生产采用氢氯化和氯化法生产工艺,生产保持连续稳定长周期运行,甲烷氯化物产品比例根据市场情况适时调整。

    公司盐业生产采用“冷却-淡化-提溴-制盐”海水梯级综合利用的生产模式,借助沿海天然海水优势,发展了电厂海水冷却,再依靠海水淡化提高溴素与原盐的产出。公司溴素生产受气温和卤水供应限制,采取季节性连续生产模式;原盐生产采取长年结晶、分季扒盐生产模式。

    公司化肥产品根据市场情况适时调整生产经营计划。磷铵副产磷石膏、钛白粉副产钛石膏用于生产硫酸和水泥。石膏制硫酸联产水泥装置工艺复杂,循环利用了钛白粉生产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硫酸与钛石膏废渣,生产需保持连续稳定长周期运行。磷铵、硫酸、水泥联产并协同处置危废产业链提高了资源化利用率,集经济效益、社会环保效益于一体,符合国家循环经济产业政策。

    3、销售模式

    公司钛白粉的境内销售主要采取经销模式和直销模式。经销模式下,公司以国内大中型经销商为主要销售渠道,利用渠道优势快速占领市场。公司加大力度开发下游终端客户,扩大终端市场份额。直销模式下,公司将产品直接销售给终端客户,客户根据其采购需求与公司签订购销合同。海外销售模式主要为直销模式,海外客户下达订单需求并指定货代承运方,公司根据合同约定发货。

    公司甲烷氯化物产品主要采取贸易商款到发货的销售模式,区域计划内代理为主,计划外每周招标为辅,并通过有条件的经销商销往无代理区域或新开发区域。

    公司原盐、溴素产品主要采取直销模式销售。

    公司化肥、水泥产品主要采取经销模式,通过销售渠道成熟的经销商占领市场。以终端直销和线上网络销售为辅,向有条件的厂家和终端客户直接销售,获取部分终端市场份额。

    (三)公司行业情况说明

    公司位于山东省北部,地处环渤海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公司长期致力于资源节约、循环利用、环境保护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依托区位优势、技术优势、资源优势,创新性地打造了钛白粉清洁生产、磷铵、硫酸、水泥联产并协同处置危废、海水资源深度梯级利用等循环经济产业链。报告期内的公司所处行业主要分为钛白粉行业、甲烷氯化物行业、原盐及溴素行业、化肥行业、水泥行业。

    1、钛白粉行业

    钛白粉通常可应用于涂料、油漆、塑料、油墨、橡胶、包装、建筑、建材等领域。随着近几年工艺技术的不断升级,钛白粉也可运用于食品、陶瓷、化纤、玻璃等领域,起到增亮、增色和降低聚合物材料透明度的作用。凭借良好的亮度和可吸收紫外线的特性,钛白粉在造纸、化妆品行业也拥有旺盛的需求量。长期来看全球涂料、油漆需求呈增长态势,同时我国房地产行业庞大的存量与翻新需求量,也拉动了我国涂料、油漆需求增长,成为了钛白粉市场增长的额外推动力。

    随着钛白粉行业的不断发展,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钛白粉生产国,达到了世界总产量的一半以上。根据涂多多及钛白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处统计数据,2018-2024年期间,钛白粉行业总产量由2018年的295万吨增加到2024年的477万吨,年复合增长率达8.32%。据涂多多数据统计,2025年1-6月我国钛白粉累计产量为239.53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0.36%。

    随着国家对钛白粉产能的宏观调控,目前钛白粉制造行业已经基本向大型化、集约规模化、智能自动化发展。硫酸法钛白粉生产工艺技术较为复杂,生产工序较长,三废治理难度大,使其成为国家限制类项目;氯化法钛白粉相较硫酸法钛白粉具有生产流程短、生产过程易控制、可实现高度连续化与自动化、“三废”排放小、产品质量高等优势。随着我国供给侧改革的推进和对环保要求的持续提升,钛白粉行业生产工艺正逐步向氯化法倾斜,产品呈现出向专用型、高端化发展的趋势。同时,近年来国内钛白粉行业凭借成本优势基本替代了国外大部分硫酸法产能,氯化法也取得了极大成功,出口需求稳步增长。

    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25年1-6月中国进口钛白粉累计约3.97万吨,较去年同期减少16.69%;2025年1-6月中国出口钛白粉累计约91.66万吨,较去年同期减少5.76%,出口量减少约5.6万吨;期间钛白粉净出口约87.69万吨。

    我国钛白粉最大的消费市场是涂料行业。涂料作为一种中间商品,其景气度与下游汽车工业、房地产、基础建设和家居业等终端消费市场密切相关。2025年上半年,中国钛白粉市场价格呈现“先涨后跌”的走势,行业一季度经历了三次调价,价格累计涨幅显著,主要是由成本压力、出口策略调整和短期供需错配共同推动的结果;而二季度市场迅速降温,多轮价格调整受供需关系、成本压力、国际贸易环境等多重不利因素影响迫使市场价格不断走低。根据百川盈孚统计数据,截止2025年6月30日,硫酸法金红石型钛白粉市场主流报价为12800-14500元/吨,锐钛型钛白粉市场主流报价为11500-12700元/吨,氯化法钛白粉市场主流报价为16000-17500元/吨。

    综合来看,房地产市场的政策调整效果将是后续的重要观察点,若城中村改造及收储存量房等政策加快落实,居民置业意愿提升,或将对钛白粉市场带来一定的利好。此外,工业领域的需求,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光伏等新兴产业的增长,有望部分抵消传统建筑涂料市场的疲软。

    2、甲烷氯化物行业

    甲烷氯化物作为制冷剂原料,因氟制冷剂具有良好的热力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冰箱、家用空调、汽车空调等消费领域,占据了制冷剂市场的主导地位。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居民消费升级,空调、电冰箱、汽车等的产量、消费量、保有量均稳步增长,新增消费和维修累计增长的市场将直接拉动氟制冷剂的消费需求,间接推动甲烷氯化物的需求量增加。

    2025年上半年,受下游制冷剂行业开工率逐步下调影响,终端需求环境持续走弱,二季度末甲烷氯化物价格较年初有所下降。展望后市,随着国内空调产销量的稳步增长,此前在快速发展阶段所生产的空调也逐渐进入维修期,这使得维修领域对制冷剂的需求有望持续增加。同时,在政策的持续推动以及新能源汽车产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汽车产量有望继续保持稳步提升的态势,将进一步拉动汽车空调对制冷剂的需求增长。

    3、化肥行业

    我国化肥产品在过去几年整体供过于求,同时受新型肥料推广应用、种植结构调整、国家化肥零增长及有机肥代替化肥战略等因素影响,行业处于调整变革期。国内复合肥市场需求整体较为稳定,近十年来我国化肥复合化率保持小幅增长。2025年上半年,国内聚焦春肥及夏肥两个主要用肥季节,呈现出“销售氛围火热、量价齐增”及“交投持续僵持、发运不温不火”的局面,出现阶段性供需错配情况。具体来看,一季度国内复合肥市场先弱稳,后在春节假期归来,氮磷钾原料强势上涨的支撑下,2月中旬以来复合肥价格持续追高,肥厂调价追涨频繁,并伴随短暂停报停收的操作,打破去年冬储以来弱稳僵持的局面。二季度正值国内夏肥收单发运季节,场内交投氛围不尽如人意,持续不温不火,补仓提货延后,供需两端出现阶段性僵持。展望后市,新增装置的投产将进一步加剧复合肥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而缺乏核心竞争力、陷入亏损的老旧装置将逐渐退出市场,经历一个阶段的阵痛期后,复合肥行业有望恢复良性发展。同时,在耕地面积、粮食稳价保量、化肥向绿色高效化方向转变的基础下,复合肥的整体需求有基础刚需支撑。

    4、水泥行业

    2025年上半年我国房地产投资持续下降,房地产行业延续下滑趋势,新开工面积及旧房改建维修端对水泥的需求不断减少,成为水泥需求走弱的主要拖累因素。水泥行业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价格持续低位运行,行业整体呈现出“需求萎缩、竞争激烈、价格低迷”的运行特征。2025年6月30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水泥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细则将水泥产品划分为通用水泥、硅酸盐水泥熟料、特种水泥等3个产品单元,29个产品规格,并规定了各产品单元应执行的产品标准。在此情况下,预计规模较小企业的产品成本将有较大幅度的上升,有助于规模较大企业进一步巩固自身竞争力,促进行业集中度提升。7月1日,中国水泥协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推动水泥行业“反内卷”“稳增长”高质量发展工作的意见》,旨在优化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推动水泥行业“反内卷”“稳增长”,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整体来看,尽管上半年水泥市场受到行业竞争和需求不足等影响而有所承压,但随着行业协同加强和政策支持,上半年尚未启动的项目在下半年开始启动,后续水泥需求或将逐步回暖。

    5、原盐、溴素行业

    2025年上半年,原盐下游两碱市场表现较不乐观,市场运行相对承压影响下,国内原盐价格整体呈持续下跌趋势。根据百川盈孚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大工业盐出厂含税均价为254元/吨,较年初均价水平326元/吨相比,下调72元/吨,降幅在22.09%。进出口方面,综合海关数据分析,2025年1-6月份,中国原盐进口总量为740.16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了144.23万吨,增加幅度24.20%,进口均价在34.42美元/吨,较去年同期下降了6.66美元/吨,下降幅度16.21%。2025年1-6月份,中国原盐出口总量为31.73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了13.84万吨,增加幅度77.36%,出口均价在74.51美元/吨,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6.56美元/吨,下降幅度18.18%。整体来看,2025年下半年烧碱企业计划检修多集中在内蒙古地区,工业盐需求量或将减少,其余地区需求量维持稳定,叠加下游两碱均有较多新增产能,预计下半年国内工业盐市场需求增多。

    溴素在我国属于第8类危化品,属一级无机酸性腐蚀物品,也有毒性。但与此同时,由溴素衍生的种类繁多的无机溴化物、溴酸盐、溴系阻燃剂和含溴有机化合物在国民经济和科技发展中有着特殊的价值,随着我国主导工业的发展,正在渗透到各个行业和领域之中。受到资源枯竭及生产管制带来的影响,近年来我国溴素产量存在一定程度的降低,而下游市场需求相对稳定。2025年一季度国内溴素市场价格持续上涨,企业货源供应偏紧,整体需求在过年后逐渐释放,成交氛围表现温和;二季度需求端无明显变化,货源供应紧张状态尚未缓解,二季度末溴素成交价高于年初。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内,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内卷式”竞争加剧,有效需求不足,国际地缘政治局势复杂多变,贸易壁垒加剧冲击全球经济格局。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公司在董事会和管理层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稳健经营方针,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强化成本管控、安全管理、市场开拓,稳步推进公司各项经营计划。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7,821.55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23,726.84万元,降幅为8.43%;实现利润总额15,606.3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7,449.88万元,降幅为32.3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819.35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6,828.42万元,降幅为46.62%。

    全面降本增效,提升经营业绩。公司采取科学组织生产、优化生产工艺、加大内部挖潜、全面降本增效、研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等一揽子举措,实现了成本的显著降低和效益的稳步提升,有效对冲产品价格下行影响。其中金海钛业采取黑泥二次过滤、窑尾滤液回用、高温尾气喷淋改造、亚铁离心机洗涤改造等降本增效措施,累计降本近八百万元。祥海科技通过氯化车间尾气塔填料技改、实时匹配最优结算方案、蒸汽冷凝水回收再利用等措施,累计降本近四百万元。盐化分公司硫磺焚烧炉出口管道全部增加余热利用,降低溴素生产成本。硫磷科技分公司磷矿石、磷矿粉采购方面多渠道开发客户,累计降本近二百万元。

    优化市场配置,实现市场营销突破。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公司加强市场研判,持续深耕市场,细分市场客户需求,加大新产品、新客户开拓,全力拓展销售渠道,努力实现收益最大化。其中,原盐、溴素、甲烷氯化物等产品基本保持稳定;钛白粉产品新增30多家客户,外贸终端用户钛白粉销量同比增长;盐化分公司凭借溴素价格上涨拉动整体利润;化肥通过内外销结合,销量同比增长40.82%。

    加强项目过程管理、确保项目有序推进。公司制定了《项目建设考核方案》,按照项目管理模式进行月调度与考核,推进项目落地。其中,祥海科技6万吨氯化法钛白粉扩建项目土建工程完成80%,设备安装及管线、仪表施工严格按节点推进;公司年产60万吨硫磺制酸及余热发电项目在上半年已顺利完成项目备案、环评、用地规划等关键手续办理,目前正全力推进施工许可证办理工作;锆钛新材料年处理60万吨锆钛矿精选项目土建工程已完成75%,设备开始进场安装,正在按计划节点推进;源海科技联产法钛白粉绿色生产项目完成立项、环评审批、能评审批、稳评备案等环节,项目正在办理规划用地建设许可证,进入EPC招标前期准备阶段。

    稳步实施产业谋划、描绘未来发展蓝图。祥海科技参股内蒙古域潇蒙达钛业有限责任公司及与济南域潇集团有限公司等签署战略投资合作协议,稳定公司高钛渣、钛精矿原料供应,实现“技术加资源”的协调发展模式。未来,公司将继续加快实施资源储备,积极寻找国内外优质钛矿资源和合作机会,通过并购、参股合作,协议采购等组合方式,构建多元化供应体系。

    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培育钛白粉新品种。研发创新是驱动企业持续成长和提升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是企业实现跨越发展的利器。公司持续秉承技术创新的精神,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公司与鲁北集团、鲁北建材设计院、金海钛业等共同完成的“含硫钙废弃物协同处理新技术及硫磷钛钙锂联产生态工业模式产业化”项目荣获2024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公司第贰位)。公司钛白粉新产品进展顺利,金海钛业钛白粉产品R6638已开始向造纸企业供货,实现产品销售;油墨专用钛白粉产品各项应用指标经外部专业机构检测均达标,待价格确定后可对外销售。祥海科技CR-758高端塑料专用钛白粉产品通过工艺优化实现规模化生产;祥海科技CR-728高耐候性专用钛白粉产品实现量产,性能已接近进口国际高端钛白粉水平,同步推进市场拓展以提升品牌价值;祥海科技CR-738高端造纸专用钛白粉产品实现量产。公司持续加强低碳循环经济企业建设和“绿色工厂”建设,全力推动绿色技术迭代升级。

    深化品牌质量建设,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品牌质量建设,不仅有利于产品质量的提高,更有助于提升品牌的市场认可度和消费者的满意度,更能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公司凭借科技创新,荣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贰位);公司凭借在质量管理、技术创新及社会责任领域的表现,再度荣膺“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会员单位”;公司荣获中国盐业协会“企业信用评价AAA”级信用企业;公司肥料产品成功入选“好品滨州”目录。

    优化管理机制,确保公司规范运作。公司深化党建引领核心作用,重大事项党委前置审议,再由董事会讨论决策,实现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有机统一。公司按照最新法律、法规推进《公司章程》及配套制度修订,设置职工董事席位,推进治理结构优化,取消监事会设置,将监督职权整合至审计委员会,通过专业化分工强化内控监督效能。顺利完成2024年度现金分红,以真金白银维护股东权益,增强投资者信心;召开投资者业绩说明会,与投资者深入沟通交流。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1、区位与资源优势

    公司位于山东省北部,紧邻黄骅港,坐落于渤海西南岸,距港口仅25公里,使得公司产品及原材料在到岸后和离岸前的运输成本较低。公司地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叠加带,在京、津、冀、鲁都市圈的结合部,毗邻天津滨海新区、沧州渤海新区,东接滨州北海新区,具有承接各级政策支持、带动周边经济快速辐射的区位优势。公司所在地有较长的海岸线,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海水资源,拥有的百万吨盐场,使公司得以进行“冷却-淡化-提溴-制盐”的海水梯级综合利用生产。同时有“西煤东运”至黄骅港的下海煤,丰富的海洋及煤炭资源,可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原料、燃料保证。

    2、循环经济优势

    公司长期致力于资源节约、循环利用、环境保护技术的应用,不断加大装置改造、产品研发、技术创新的力度,形成了具有技术优势和自身特色的石膏制硫酸联产水泥生产装置。公司依托鲁北集团授权使用专利建设了钛白粉废酸、石油化工装置烷基化废硫酸资源化利用技术应用装置,不仅提高了石膏制硫酸联产水泥装置的经济效益,还实现了废弃物硫酸的资源化利用,避免了废酸的二次污染,减少了废酸的处理成本,实现了一举多得,为公司发展循环经济奠定了技术基础。公司控股股东鲁北集团“废硫酸煤粉炉与石膏分解水泥窑协同制酸技术及产业化”荣获2021年山东省循环经济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目前金海钛业副产的钛石膏、废硫酸、硫酸亚铁全部实现了资源化利用,同时利用废酸还原钛精矿生产富钛料技术,使得公司氯化法钛白粉产品与硫酸法钛白粉产品能采用同种钛精矿,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在钛精矿端与硫酸端同时压缩了原材料成本。2018年10月、11月金海钛业获得工业和信息化部、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颁发的“绿色工厂”称号,鲁北化工于2019年9月获得工业和信息化部颁发的国家级“绿色工厂”称号。

    3、技术优势

    公司依托技术创新平台和专业高效的团队,确保公司技术水平和产品研发创新能力始终处于行业领先水平。经过多年研发创新和技术积累,公司拥有国内先进的钛白粉生产工艺,生产主体装置全部实现自动化控制,同时公司旗下祥海科技已有效掌握了氯化法钛白粉生产核心技术工艺,并拥有特色还原钛工艺,使氯化法生产线使用的高钛渣可使用与硫酸法生产线同等品位的原材料进行进一步还原提纯,有效控制生产成本。依托公司发明及授权使用的“钛白废酸综合利用”、“磷石膏制硫酸联产水泥”和“废脱硝剂综合利用”等专利技术,积极实践钛、硫、氯、磷、钙联产,并回收废旧脱硝剂,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循环和综合利用。

    4、品牌及营销优势

    公司实行产销研一体化,生产、销售、研发紧密衔接。密切关注国家政策和市场变化,扩大针对下游需求的多样化生产。销售人员能与国内外终端厂家紧密沟通,实时掌握下游厂家生产经营动态,在行业内拥有信息差优势。同时通过产销研一体化及精细化营销管理,深耕市场,使公司拥有了较好的市场认可度。公司“鲁北”商标历史悠久,早在2013年初就被认定为了中国驰名商标,获山东省政府授牌;旗下“金海”品牌于2019年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品牌优势为公司满产满销提供了有力保障。金海钛业于2018年获得欧盟Reach认证,为未来开拓欧洲市场奠定了基础。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鲁北化工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较差,盈利能力良好,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