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航天信息(600271)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2025年上半年,国家持续推动财税数字化改革,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财税数字化纳入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核心任务,明确“以数治税”方向,提出构建财税数字化生态体系,推动税务监管智能化、精准化。国家财政部、国务院国资委、国家税务总局等九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推广应用电子凭证会计数据标准的通知》(财会〔2025〕9号),标志着电子凭证会计数据标准已完成试点推广,打通了电子凭证全流程处理“最后一公里”,有力推动了财税数字化行业的规范化发展。金税四期工程全面推广,以电子发票为突破口,实现税务全流程数字化穿透式监管。与此同时,伴随着《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规的深入实施,财税数据跨境流动合规标准尚待细化,企业需要进一步构建完善财税与数据合规体系。国家持续强化数字政府建设的顶层设计,推动政务服务标准化、便利化,智慧公安、口岸、粮食领域进一步聚焦数据共享、跨部门协同及监管创新发展,国家公共数据开放平台的建设进一步加速,高价值数据集的开放将为企业提供更多应用场景。
基于上述行业情况,航天信息充分发挥公司“懂企业”“善服务”“有数据”等综合优势,按照依托核心技术和关键产品,面向政府端和企业端提供综合性信息技术服务的定位,精准发力拓市场。
(一)数字政府领域。一是认真研究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九部委印发的相关政策性文件,主动拜访重点客户,了解政策要求,调整业务策略。同时,助力国家“金税四期”建设,已累计签约19个地区省级可信运维和15个地区省级安全管理平台运维任务。二是集聚资源、重点突破,新承揽国家移民局相关重点项目任务,服务国家出入境边防检查系统建设,巩固提升行业地位。三是落实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进一步发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技术创新中心(人工智能仓储装备与服务)作用,与辽宁省粮食发展集团签订合作协议,共建“一分中心两试验基地”。四是积极开拓信创专项市场,累计承接部委和区域咨询设计任务35家,中标河北、山东、湖北、四川等多地重点建设实施项目。
(二)企业数字化领域。一是紧抓电子凭证改革机遇期,快速抢占集团型企业市场,新中标中国移动、中国中车、农业银行等行业头部企业财税信息化建设任务,截至2025年6月30日乐企市场占有率达到55.12%。二是从用户需求出发,优化电子发票多场景化解决方案,为大中型企业提供全流程、一体化、数智化解决方案。三是爱信诺
诺企服平台强化51发票、诺企服代理版等基础产品推广,提升与小微企业用户粘性,夯实财税业务。四是产教融合业务稳步推进,组织完成6期信创认证考试,重庆电讯现场工程师项目入选“2025信创中国重点行业成功实践案例”。
(三)国际化领域。立足粤港澳大湾区,积极服务港澳地区数字政务建设,业务已从通关查验拓展至交通、企业注册服务等领域,各项目均按计划顺利履约并回款,其中贸易单一窗口项目已完成设计阶段验收。同时,签署航运贸易区块链单证管理平台项目合同,培育的“云链贸运”产品得到市场认可。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5年上半年,公司按照“认清现实、看透问题、空杯心态、从零出发”要求,强化斗争精神、坚定信心决心,全力推进各项经营工作,经营态势逐步好转。
(一)深化改革调整。
一是制定公司机构改革调整方案,推动本部经营管理实体化改革,减少管理层级,整合资源。二是按照“三个一批”的总体原则,逐家推动“一企一策”改革,相关单位股权融资、产权转让、清理退出等按计划推进。三是有序推进计划单列市单位与省级区域公司、三级及所属四级单位的压降管理成本、统筹区域业务。
(二)重塑研发架构。
一是重新梳理年度研发投入立项计划,避免重复、低效投入,提高投入产出比。二是按照依托核心技术和关键产品,以局端加持、企业端盈利为主要模式,进一步聚焦技术产品和业务体系。三是以财税业务为切入点,梳理确定市场需求大、商业模式好、带动作用强的重点产品,聚焦集团型企业、大中企业和小微企业三大客群,打造4款核心财税产品,目前正在集中资源进行产品迭代研发。
(三)激活营销体系。
一是构建供需双核驱动的营销策略管理体系,实现需求洞察与价值传递的高效统一。二是构筑高效协同的营销队伍,通过拉通生态伙伴体系,促进体系营销能力全面提升。三是全面塑造专业、有影响力的品牌形象,实现品牌价值与业务增长双向赋能。四是打造数智化的营销赋能工具,构建“步调统一、高效便捷、响应快速”的营销赋能资源矩阵。
(四)严控成本费用。
一是夯实业务基础,以业务实现决定成本费用支持,严控各项费用支出,提高精细化管理能力,降本增效。二是在充分征求相关单位意见基础上制定人员结构优化调整的指导意见,各单位分别制定细化到具体岗位人员的工作方案,整体人员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是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穿透式管理能力,加强成本费用过程管控,对执行率出现较大偏差的单位及时预警并加严管控,对存在问题的单位进行警示,压实主体责任。
(五)强化风险管控。
一是大力提升集中管控水平。有计划、分步骤地将全级次单位纳入财务共享中心集中核算,通过对财务、业务进行集中化、流程化、标准化处理,提高信息透明度和控制力,切实促进全级次单位重规则、提效率、降成本。二是对重点单位涉及的相关费用支出提级至本级审批,加强穿透式监管。三是印发《航天信息项目管理与风险防控有关工作要求(V1.0)》,对项目进行严格管控,细化项目管控机制和具体措施,同时对供应商准入和变更进行严格审核,业务结构进一步向高质量转变。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