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8月28日收盘,中信重工(601608)报收于5.4元,上涨1.31%,换手率2.14%,成交量97.21万手,成交额5.16亿元。
资金流向
8月28日主力资金净流出4169.86万元,占总成交额8.08%;游资资金净流出3102.76万元,占总成交额6.01%;散户资金净流入7272.61万元,占总成交额14.09%。
机器人产业是前景广阔的万亿级黄金赛道,公司深耕特种机器人领域,依托国家级科研平台推动技术迭代,在消防应急、矿山安全等高危环境智能化解决方案中形成显著优势。产品种类包括130余款,覆盖矿山、消防、电力等30余个场景。自主研发的智能防爆机器人凭借防爆、耐高温等特性,荣获“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
公司构建“4+6+N”机器人产业体系:4个核心零部件技术(中信微机器人操作系统、中信智机器人控制器、中信能机器人电池和机器人核心算法);6大机器人通用平台(人形机器人平台、四足机器狗平台、轮式机器人平台、履带式机器人平台、低空飞行装备平台和重载机械臂平台);N个场景(智慧矿山、核电作业、智慧农业、反恐防暴、安全应急、工业机械臂等)。“中信微”操作系统已完成自研微内核原型开发,并在实验室主机设备、数控机床、特种机器人等场景开展适配应用;“中信智”智能控制器已完成样机开发及试制。智能作业人形机器人应用于工业自动化生产、设备智能运维及狭窄空间巡检等工业场景。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81亿元,同比增长2.35%;净利润2.01亿元,同比增长5.7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3亿元,同比增长6.39%;扣非归母净利润1.91亿元,同比增长17.37%,连续保持增长态势。
公司坚持“能源开发方案+装备研发制造”商业模式,构建轻资产运营模式。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装备产业市场拓展成果显著,营业收入同比大幅增长,毛利率保持稳定。公司将通过技术创新、工艺优化和精益化管理,推动产品向高端化、集成化发展,提升综合盈利能力。
矿山装备国际市场订单量质齐升,主机设备销往全球五大洲,出口近百台。成功签订国外重点项目直径11.6m半自磨机、直径7.9m球磨机合同,实现超大规格矿业装备在海外大型矿山新应用;签订某铜矿项目9台批量磨机设备供货合同,实现中东市场新跨越;南美维保服务基地获得16台磨机液压站订单,验证海外属地化服务能力价值。
公司持续关注产业链整合机会,围绕“补链、延链、强链”推进外延式发展,如有并购重组计划将依规履行审议程序和信息披露义务。
中信重工依托18500吨自由锻造油压机等核心装备,为多个重大水电工程提供关键部件。500兆瓦冲击式水电机组转轮中心体锻件用于西藏大唐扎拉水电站;150兆瓦级大型冲击式水轮机转轮用于四川雅安田湾河金窝水电站;门轴底枢“蘑菇头”锻件用于大藤峡水利枢纽船闸。公司正推进800MW超大型冲击式水轮机转轮研发项目。系统装备方面,为三峡、小浪底、溪洛渡等水利水电工程研制门机、启闭机、升船机等关键设备。
公司高度关注新藏铁路建设项目,依托在大型矿山建材、重型装备、特种机器人及智能装备领域的技术积累,将积极寻找与自身业务契合的合作机会。
公司已建立多元化投资者沟通渠道,包括定期报告、上证e互动平台、业绩说明会、投资者热线和邮箱等,致力于实现从“单向披露”向“双向互动”转变。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