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中闽能源(600163)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1.报告期主要行业数据
2025年上半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4.84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7%。电力生产供应方面,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29332万千瓦,同比增加14056万千瓦,其中,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合计新增装机26360万千瓦,占新增发电装机总容量的比重近九成。上半年新能源发电量合计占全口径总发电量比重为26.0%,比上年同期提高4.4个百分点,电力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持续实现新突破。
可再生能源继续保持新增装机的主体地位,接近全国总装机的六成。今年上半年,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2.68亿千瓦,同比增长99.3%,约占新增装机的91.5%。其中,水电新增393万千瓦,风电新增5139万千瓦(陆上风电新增4890万千瓦,海上风电新增249万千瓦),太阳能发电新增2.12亿千瓦,生物质发电新增71万千瓦。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21.59亿千瓦,同比增长30.6%,约占我国总装机的59.2%,其中,水电装机4.4亿千瓦,风电装机5.73亿千瓦(陆上风电5.28亿千瓦,海上风电4420万千瓦),太阳能发电装机11亿千瓦,生物质发电装机0.47亿千瓦。
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再上新台阶。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接近全国总发电量的四成,超过同期第三产业用电量与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之和。风电、光伏新增发电量超过全社会用电量增量。今年上半年,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17993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5.6%,约占全部发电量的39.7%,超过同期第三产业用电量(9164亿千瓦时)与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7093亿千瓦时)之和;其中,风电、太阳能发电量合计达1147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7.4%,在全社会用电量中占比达到23.7%,较去年同期提高4.4个百分点。风电、光伏合计发电量较去年同期增加2470亿千瓦时,超出全社会用电量增量。
2.报告期内重要行业政策
2025年2月9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推动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面进入电力市场、通过市场交易形成价格,并区分存量项目和增量项目,建立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保持存量项目政策衔接,稳定增量项目收益预期。
2025年2月27日,国家能源局印发《2025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国能发规划〔2025〕16号),对2025年度能源工作的重点任务做出部署。其中,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方面,提出要保持非化石能源良好发展态势,积极推进第二批、第三批“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和主要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基地建设,科学谋划“十五五”“沙戈荒”新能源大基地布局方案,积极推动海上风电项目开发建设,加大光伏治沙、光热项目建设力度,推动抽水蓄能装机容量达到6200万千瓦以上;在深入推进能源改革方面,提出推动新能源全面参与市场,实现新能源由保障性收购向市场化消纳转变,并提出要深化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加强国家、区域/省等多层次市场协同,持续完善关键机制设计,进一步健全电力市场“1+N”基础规则体系,推动电力中长期市场连续运营,完善辅助服务市场机制,实现省级电力现货市场基本全覆盖。
2025年4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关于全面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的通知》(发改办体改〔2025〕394号),要求全面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全面开展连续结算运行,充分发挥现货市场发现价格、调节供需的关键作用,明确了各地区电力现货市场建设的关键时间节点。
2025年5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首次在国家层面明确定义了“绿电直连”模式,即绿电直连是指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等新能源不直接接入公共电网,通过直连线路向单一电力用户供给绿电,可实现供给电量清晰物理溯源的模式,同时指出绿电直连项目以满足企业绿色用能需求、提升新能源就近就地消纳水平为目标,按照安全优先、绿色友好、权责对等、源荷匹配原则建设运行,公平合理承担安全责任、经济责任与社会责任。
(二)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情况
公司的主要业务为新能源发电项目的投资开发及建设运营,包括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三个板块。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控股并网装机容量95.73万千瓦,其中,风电项目装机容量90.73万千瓦(陆上风电装机容量61.13万千瓦、海上风电装机容量29.6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装机容量2万千瓦,生物质发电项目装机容量3万千瓦。
公司主要经营模式为通过新能源发电项目的开发、建设、运营等流程,将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进行开发并转换为电力后销售,取得收入。
公司业绩主要来源于风力发电、光伏发电业务,利润主要来源于发电量的增加和其他管理及运行成本的控制,公司业绩主要受装机规模、上网电价、利用小时、风力资源、光照资源、资金成本等因素影响。
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要业务、经营模式和主要业绩驱动因素未发生变化。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一)主要生产经营情况
2025年上半年,公司福建省区域风电项目发电量较上年同期略有上升,但由于新疆哈密与黑龙江区域限电率上升,导致公司整体发电量与上网电量较上年同期略有下降。因发电量、上网电量较上年同期减少及个别项目电价补贴到限,报告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9,410.57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2.95%。
(二)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2025年上半年,公司压茬推进福建省内在建海上风电项目、光伏项目和集中统一送出工程项目前期工作,同时稳步推进老旧风场设备改造工作,对符合条件的项目启动相关前期可行性论证工作。公司充分发挥国有资本优势,审慎、精准地寻找符合公司发展战略、能够补链强链的优质项目并购机会,积极寻求国内外并购标的,力争实现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公司继续推进以扁平化、集约化、专业化改革为重点的组织机构改革,实现专业化运维公司即福建闽投新能源管理有限公司的实体化运作,完成福建省内各陆上风电项目公司运行、检修、技术管理等核心业务的整合,实现业务集中管理、资源统一调配,促进扩规模提效益。为应对新能源全面入市交易的新形势,公司成立电力市场化交易小组,强化交易人员培训,积极提升市场化交易能力。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