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数据解析 - 财报审计 - 正文

东岳硅材(300821)2025年半年度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来源:证星财报摘要 2025-08-28 21:24:2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证券之星消息,近期东岳硅材(300821)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主要从事有机硅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硅橡胶、硅油、硅树脂、气相白炭黑等有机硅下游深加工产品以及有机硅中间体等。有机硅是一类性能优异、形态多样、用途广泛的高性能新材料,因其独特的结构,兼备无机材料与有机材料的性能优势,具有耐高低温、耐腐蚀、绝缘性好、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使用寿命长等优异性能,终端应用领域广泛,被称作“工业维生素”。根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上市公司行业统计分类指引》,公司所属行业为“C2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一)所处行业情况

    2025年上半年,受上年度新增产能集中释放、下游终端需求乏力、出口增速放缓等多重因素影响,有机硅行业呈现供需关系错综复杂、价格震荡下行、企业盈利下滑等态势,其中,作为核心产品的有机硅DMC,价格走势“先扬后抑、冲高回落”,平均价格约1.27万元/吨,较上年同期下降12%左右。

    供给端,2025年上半年国内有机硅DMC无新增产能,但受2024年新增产能基数影响,产量仍呈增长态势。随着国内有机硅企业产能和规模扩张,成本、价格及产业链优势更加明显,海外企业陆续关闭部分工厂或缩减产量,更加注重下游产品的深入开发。截至目前,国内有机硅DMC产能约为344万吨/年,占全球70%以上,上半年国内有机硅DMC产量122万吨左右,较上年增长约20%。

    需求端,上半年有机硅市场需求整体呈增长态势,但不同下游领域需求表现分化。建筑是有机硅的传统需求领域,上半年房地产投资和施工面积呈现下滑趋势,导致传统建筑领域密封胶、幕墙胶等下游产品需求减少,但电子、新能源汽车、光伏等新兴领域发展为有机硅需求带来增量,成为拉动市场的主要增长点。2025年1-6月我国有机硅DMC表观消费量约100万吨,较上年同期增长约24%,较2024年增速加快。

    进出口方面,据国家海关总署统计,2025年上半年,国内初级形状的聚硅氧烷累计出口量为27.87万吨,较上年同期增长3.55%,进口量为4.84万吨,较上年同期下降11.97%。上半年,中国有机硅出口整体呈增长态势,但是受海外市场需求回落及贸易环境等因素影响,增速放缓。随着国内有机硅技术升级、质量提升,国产替代不断深化,有机硅进口量进一步减少,但部分高端产品仍需进口。

    (二)主要产品及用途

    公司专业从事有机硅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具备从硅粉加工到有机硅单体、中间体以及下游硅橡胶、硅油、硅树脂、气相白炭黑等系列深加工产品的一体化生产能力,并对相关副产物进行综合利用,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配套,主要产品包括硅橡胶、硅油、硅树脂、气相白炭黑等有机硅下游深加工产品以及有机硅中间体等,产品主要用途如下:硅橡胶作为粘合剂、密封剂、灌封和制模材料用于建筑、电子、电力、汽车等领域,作为灌封和制模材料用于医疗、日用品、电子电器、新能源等领域。硅油广泛应用于纺织、日化、机械加工、化工、电子电气等行业,主要用作纺织印染助剂、日化助剂、高级润滑油、防震油、绝缘油、真空扩散泵油、脱模剂、消泡剂、抛光剂和隔离剂等。硅树脂是一类具有高度交联网状结构的热固性聚硅氧烷,具有优异的耐热性、电绝缘性及良好的防水效果,主要作为绝缘漆浸渍H级电机及变压器线圈,以及用于浸渍玻璃布、玻布丝及石棉布后制成电机套管、电器绝缘绕组等。气相白炭黑主要作为硅橡胶的补强填料,也用于油墨涂料工业、复合材料、黏合剂、化学机械抛光等领域。

    (三)经营模式

    1、研发模式

    公司的研究开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坚持自主研发、自主创新的研发策略,同时积极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增强研发能力。公司聚焦有机硅产业链,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工艺升级和新产品研发,努力实现研发创新成果的市场转化。

    2、采购模式

    公司原材料主要包括金属硅以及一氯甲烷、甲醇等化工原料,其中金属硅主要向金属硅生产加工企业采购,其他化工原料主要向生产厂家直接采购或通过贸易商采购。公司拥有独立的供应链体系,设立物资采购部负责对采购过程的控制与管理以及对供应商的选择、控制和评价工作。

    3、生产模式

    公司生产运行中心下设生产管理部全面负责公司的生产运行管理工作,各生产车间负责按计划组织生产,质检中心负责对产品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和管理。

    4、销售模式

    公司设置国内销售部和国外销售部分别负责有机硅产品的国内外销售业务,并在国内主要市场区域设立销售服务机构,实现了客户服务的快速化、个性化、本地化。由于有机硅产品属于工业品,公司采用直销模式,主要将产品直接销售给下游有机硅制品加工企业。公司通常通过行业会议、客户拜访及电话承揽等方式进行产品推广和客户开发,由于有机硅下游产业链较长,产品应用领域广阔,因此公司下游客户结构较为分散,且聚集了大量小规模企业,为开拓市场、稳定销售并分散风险,公司采取了大客户和中小客户相结合的客户开拓策略。公司在客户维护过程中高度重视客户服务,公司销售和技术部门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收集行业和市场信息,紧密跟踪技术和市场发展趋势,及时了解客户新动向和新需求,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赢得客户的信赖。公司在销售过程中采取了严格的信用管理制度,控制货款风险,货款结算以银行承兑汇票为主。

    (四)公司所处行业地位

    公司具备从硅粉加工到有机硅单体、中间体以及下游硅橡胶、硅油、硅树脂、气相白炭黑等系列深加工产品的一体化生产能力,并对相关副产物进行综合利用,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配套。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硅橡胶、硅油、硅树脂、气相白炭黑等各类下游产品牌号520余个,其中上半年开发新牌号产品40余个。

    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山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山东省有机硅材料技术创新中心,并与山东大学合作共建山东省先进有机硅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曾先后承担国家工信部“工业强基”工程、山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山东省自主创新及成果转化专项以及淄博市创新发展重点项目计划等一系列重大科研项目。

    公司还参与起草了《工业用二甲基二氯硅烷》《甲基二氯硅烷》《二甲基二氯硅烷水解物》《羟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线性体》《十甲基环五硅氧烷》《甲基低含氢硅油》《端含氢二甲基硅油》《端乙烯基硅油》《高沸硅油》等十余项国家或行业团体标准。2025年上半年,公司新取得授权专利12项,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有效授权专利共102项,其中发明专利97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公司牵头完成的“基于产业基础共性技术创新的高纯/特种有机硅材料制备与产业化”项目荣获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公司建立了完善的营销网络和售后服务体系,在国内市场拥有广泛的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公司国内外客户数量2000余家,广泛分布于全国大部分省市,并出口韩国、阿联酋、美国、比利时、香港地区、印度、台湾地区、土耳其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五)主要业绩驱动因素

    2025年上半年,有机硅行业面临空前的市场压力,受新增产能集中释放、下游终端需求乏力、国际贸易环境等多重因素影响,市场供需严重失衡,价格螺旋式下跌并创近几年历史新低。面对严峻的形势和挑战,公司全力保障生产高效稳定运行,凭借装置规模化生产能力、精细化的管理手段以及优化的生产经营体系,实现满产满销目标。同时,公司持续提升产品质量,加速新产品开发与应用,新牌号及中高端应用产品收入占比进一步提升。此外,通过深挖内部效益潜力、推进副产品转化减排、强化成本费用管控等措施,有效降低运营成本,实现了逆势盈利。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27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4.9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219.41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35.30%。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规模和产业链优势

    公司具备从硅粉加工到有机硅单体、中间体以及下游硅橡胶、硅油、硅树脂、气相白炭黑等系列深加工产品的一体化生产能力,并对相关副产物进行综合利用,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配套。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公司在原材料采购、生产管理、能源消耗、副产物综合利用、市场开发等方面的规模优势进一步凸显。公司持续拓展有机硅产业链的强链、补链,加强有机硅副产物综合利用,有序推进各项精细化学品研发,开发新产品、新牌号、新应用,截至目前,公司拥有硅橡胶、硅油、硅树脂、气相白炭黑等各类下游产品520余个牌号。

    (二)研发和技术优势

    有机硅单体合成反应机理复杂、副反应多,反应过程受到流化床结构、原料纯度、催化体系、反应温度等多种因素的复杂影响,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公司深耕有机硅行业十余年,通过长期生产实践和技术创新,掌握了多项核心技术和关键生产工艺,参与起草了《工业用二甲基二氯硅烷》《甲基二氯硅烷》等十余项国家或行业团体标准。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山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山东省有机硅材料技术创新中心,并与山东大学合作共建山东省先进有机硅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曾先后承担国家工信部“工业强基”工程、山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山东省自主创新及成果转化专项以及淄博市创新发展重点项目计划等一系列重大科研项目。公司牵头完成的“基于产业基础共性技术创新的高纯/特种有机硅材料制备与产业化”项目荣获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有效授权专利共102项,其中发明专利97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

    (三)行业经验和管理优势

    公司深耕有机硅行业十余年,经历了我国有机硅产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对所处行业的产业政策、行业环境变化、产品发展趋势以及行业特有的生产模式、工艺管理、成本控制等都有着十分深刻的理解,行业经验丰富,被评为“中国氟硅行业领军企业”、“中国氟硅行业优秀创新型企业”荣誉,入选全球有机硅企业TOP10、全球新材料500强、石油和化工企业500强、基础化学原料企业百强等。

    (四)营销服务和客户优势

    有机硅材料拥有十分广泛的客户群体,涉及国民经济各行各业,为此公司不断加强营销服务网络建设,逐步建立了覆盖全国主要有机硅产业集聚地的营销服务网络。公司不断完善国内外营销网络和售后服务体系,目前已在广东、山东、江苏、浙沪、河北、四川等主要市场区域共设立十几个销售服务机构,为客户提供售前、售中、售后全方位服务,实现了客户服务的快速化、个性化、本地化。公司国内外客户数量2000余家,广泛分布于全国大部分省市,并出口韩国、阿联酋、美国、比利时、香港地区、印度、台湾地区、土耳其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五)安全和环保优势

    随着环境保护、生态文明等政策深入推进,安全和环保管理水平已成为企业重要的竞争力体现。自成立以来,公司始终高度重视安全环保能力建设,以先进的安全环保技术和管理为支撑,持续强化安全环保能力建设。在环境保护方面,公司依据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理念设计,建设了副产综合利用装置,配备了完善的三废处理设施和在线检测、监测设备。公司通过有效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确保污染物排放符合国家和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清洁生产政策,提高单体纯度,降低能耗,提高利用效率,实现污水零排放,并获得“山东省清洁生产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在安全生产方面,公司从安全工程建设及安全管理两方面确保企业生产安全,一方面,公司配备了集现场信号采集、动态显示、联锁保护等功能于一体的安全仪表系统(SIS)、泄漏检测报警系统及各类安全防护设施和防火、防爆设施。另一方面,公司建立了严格的安全管理组织网络、制度和操作规程,并通过安全文化建设加强员工的安全责任意识。

    (六)产品质量优势

    公司自成立以来即专注于有机硅材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公司已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对产品的质量要求贯穿于采购、生产和销售的全过程。公司对进厂原材料实行分类管理和严格品质检验,从源头控制产品质量。在生产过程中,公司根据ISO9001、ISO14001、ISO50001、ISO45001、ISO10012等管理体系的要求,严格按照相关国家、行业和团体标准、出口标准或客户的特定要求组织生产。公司还制定了一系列企业内控标准,强化产品质量管理控制,严控生产流程和工艺。公司建有独立的实验室和质检中心,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和完备的检测设备,公司产品经内部检测合格后方可发货,以确保产品质量的高标准和稳定性。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东岳硅材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一般,盈利能力一般,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