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数据解析 - 财报审计 - 正文

捷荣技术(002855)2025年半年度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来源:证星财报摘要 2025-08-28 21:23:58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证券之星消息,近期捷荣技术(002855)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和经营模式在报告期内无重大变化,主要业务仍为面向3C行业客户提供精密模具、精密结构件及高外观需求的硬件组件的设计、研发、制造和销售服务。公司不断优化提升生产制造工艺水平,实施降本增效策略,优化人员结构,调整产品结构,提升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的竞争力,拓展如无人机等新客户新需求,多措并举努力做好消费电子精密结构件业务。公司不断加大配套3C新产品的开发应用并拓展发展新业务,为客户提供更多高附加值产品。

    (一)公司主要产品、工艺及用途

    公司主要产品为精密模具、精密结构件及高外观需求的硬件组件,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智能可穿戴等产品的精密结构件;智能手机、无人机、智能平板、智能可穿戴等产品的无线充电器整机、PC的无线皮套键盘整机、AR/VR的充电器整机、PC触控板及键芯组件;智能家居的组件、各种高精密连接器、摄像头等精密零组件。

    公司具有较强的生产制造工艺能力,在精密零组件方面,可对各种材料(塑胶、五金、玻璃、蓝宝石等)进行高标准、高要求的表面处理(注塑、涂装、真镀、丝印、组装、镭雕以及料带式连续遮蔽喷砂、高速精密冲压、精密连续冲锻成型等),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在整机方面,可提供无线充电产品、无线蓝牙键盘等全集采的整机生产销售业务。此外,公司也涉足设备散热技术解决方案领域。

    (二)公司经营模式

    在采购管理方面,公司有完善的采购管理体系,自主采购与生产相关的原材料、机器设备、模具、夹治具及其它生产辅料,满足下游客户业务及新技术发展需求。针对公司产品的非标准特性,根据客户提供的销售预测和生产计划,对成品展开物料需求计划,采购部门和计划部门结合存货库存水平进行采买;对于共用物料,根据通用性及客户提供的预测需求设置安全库存。

    在生产方面,公司采取以销定产、按单定制的生产模式,生产制造可以满足客户的多机种、多品种、多地域、全球化的高品质、高效率的交付需求。接到客户的订单后,公司组织评审,综合评估包括人力配置、设备、模具、工装夹具能力、相配套的材料及配件、预计交付周期、产品良率和效率要求等条件,然后制定生产计划表并按照生产计划表组织、合理调配相应资源。

    在销售方面,公司主要直接面向客户销售,客户主要是全球知名消费电子终端品牌客户及ODM厂商。公司与主要客户签订产品销售的框架协议,约定供货方式、结算方式、质量保证等条款;客户根据需求在实际采购时向公司发出订单,约定产品规格、数量、价格、交期等信息,供需双方根据框架协议及订单约定组织生产、发货、结算、回款。同时,公司积极开发海外市场,已在韩国、越南、印度及美国等地设立海外分支机构,配套客户海外市场发展需求。

    (三)业绩驱动因素

    1、夯实业务竞争力,探索布局新业务

    公司一直是3C行业多家头部企业的一级供应商。在与手持移动终端行业头部客户的长期合作过程中,公司在产品设计、研发、生产、质量控制及服务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行业内留下了良好的口碑。公司将紧跟消费趋势变化,在稳定发展手机类业务的同时,积极拓展与新兴智能硬件相关的业务,例如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智能家居及无人机等领域。

    2、围绕客户需求,坚持“服务大客户”战略

    公司多年来一直专注于智能终端领域精密结构件的研发及生产制造,与全球消费电子终端品牌商中的多家头部企业建立了一级核心供应商关系,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一体化服务方案,形成了长期稳定的深度合作关系。公司作为消费电子产业链核心的配套供应商,紧跟大客户布局,落实服务大客户战略。

    3、提升自动化水平,加快推进智能制造

    根据行业发展变化,引进符合公司实际需要的高精密度、高准确度、高效率的先进设备,并持续对关键制程的核心设备进行改造,不断健全完善工艺体系;同时积极寻求产学研相结合,强化新材料、新技术、数字化管理的开发。通过自研与外购相结合的方式,稳步推进自动化、智能化,提升各工序的自动化加工程度,节约人力成本,提升产品良率,不断提升公司产品的竞争力。

    与此同时,公司积极进行信息化、数字化转型,对现有的ERP、OA等管理系统进行升级优化,同时也加大了对MES、WMS等生产系统的投入;对生产各环节的人力、设备、物料、工艺流程、作业条件等进行数字化管控,建立数据分析模型,细化成本分析,实现精细化管理;积极推进与自动化生产方案供应商的合作,从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车间管控系统等几个方面着手打造智能制造车间。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重视技术研发,紧跟市场趋势

    公司密切跟踪市场趋势,掌握前沿技术,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实现新产品的研发、迭代与生产,能与上下游厂商更好地达成有效沟通协作。在生产过程中,公司能够高效满足客户产品的研发设计、交货周期、产量供应等需求,并根据生产的实际情况,提供包括方案变更、订单调整在内的各项技术支持服务。

    在精密模具、快速成型、表面处理、新材料应用等方面,公司拥有多项核心技术,例如合金模内注塑工艺、NMT成形、热流道多穴模具开发、精密金属端子镀金、塑胶金属化及陶瓷化处理技术、特种织物复合材料(玻纤、碳纤和芳纶纤维)成形技术、高强度和高热传导性新材料运用、超薄成形、IP6/7防水技术、玻璃面板加工、特色真空电镀PPVD、光学镀膜技术(OPVD)、大尺寸外观件双色硬胶成形、金属表面喷涂、精密薄材连续拉伸、精密连续冲锻成型、高速精密冲压模具、料带式连续遮蔽喷砂及自动化学镀镍等。其中,精密薄材连续拉伸可适用于高精度的摄像头模组金属支架及金属屏蔽罩、Type-C等盒形产品;精密连续冲锻成型模具技术可提高产品零件抗压强度、疲劳强度和承载能力,实现复杂的外观曲面;高速精密冲压模具可适用于连接器、天线等精密冲压产品;连续喷砂技术可增加支架在模内注塑后的气密性,使手机防水等级达到IP68;自动化学镀镍可实现镀层高导通(在高温高湿环境250小时后仍能达到300毫欧以内)、镍层达无磁,更好满足手机摄像模组功能需求。

    公司拥有多项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及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对产品的关键技术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使得公司产品的技术优势得到了保护,在竞争中占据先机。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共拥有国内专利152件,其中包含发明专利53件,已进入实质审查阶段的发明申请18件;公司还拥有51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公司已经通过ISO9001、ISO14001、ISO13485、ISO27001、ISO45001等体系认证,先后获得了高新技术企业、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企业技术中心、东莞市大型骨干企业、东莞市职能型总部企业等荣誉资质。

    2、生产工艺完整,智造能力持续提升

    公司能够提供包括模具制造、注塑成型、冲压、压铸、锻造、蓝宝石制造和加工、CNC加工、涂装、真空镀、化镀、电镀(含自动化电镀钌铑)、贴皮、植绒和组装在内的全工序解决方案以及各种设备散热技术的解决方案,具有强大的规模化精密结构件(大件、小件、组件)的制造与交付能力,既能生产各类标准品,也能按照客户需求研发生产各类定制产品,可实现多个客户、多个机种的同时开发、量产、交付。

    在精益生产方面,公司推行按节拍生产的连续流生产模式,科学安排和控制各生产工序的加工时间;在智能制造方面,公司不断推进制造全流程的信息化管理,重点加强项目管理系统、SRM系统、模房管理系统(MES及电极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和BI系统升级建设,不断提升数字化水平,改善生产流程;全面导入HR管理系统,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与生产管理系统有效对接,大大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平,有效控制人力成本。通过自研与外购相结合的方式,加大产线自动化的升级进程,稳步推进自动化、智能化,最大程度发挥各车间有限产能,提升效率及在行业中的核心竞争力。

    3、积极响应需求,不断加强客户服务

    公司长期耕耘精密模具、精密结构件行业,聚焦主业,贴近重点客户开展生产,并在核心地区进行布局。目前,公司在东莞、深圳、重庆以及境外的越南、印度打造海内外供应链生产服务体系,同时在北京、上海、香港、韩国及美国等地设有办事处或子公司,具备全球化的供应链服务能力,有效缩短了响应客户供应链需求的时间。

    通过先进及完整的生产工艺和技术,持续为3C行业全球知名客户提供优质产品与服务,公司获得了牢固的客户关系和长期的信任,形成了快速响应和匹配客户需求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更好保持生产效率和服务能力的行业领先性。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捷荣技术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一般,盈利能力较差,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