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一致魔芋(839273)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业务概要
商业模式报告期内变化情况:
(一)主要产品和服务
公司主要从事魔芋精深加工以及魔芋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主要产品分为魔芋粉、魔芋食品及魔芋美妆用品三个大类,包括各种魔芋亲水胶体、魔芋膳食纤维、魔芋休闲食品、魔芋预制食材、魔芋茶饮小料以及魔芋美妆洗护用品等若干个小类。其中核心产品魔芋亲水胶体凭借其独特的凝胶性、增稠性、保水性、成膜性及吸附性等理化特性,广泛应用于食品制造、保健品生产领域。
公司致力于为全球用户提供安全、天然、定制的魔芋亲水胶体应用解决方案和优质膳食纤维产品。膳食纤维是人体必需的七大营养素之一,据《魔芋学》记载,从魔芋中提取的膳食纤维(葡甘聚糖)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利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降低血脂、调节糖代谢、改善大肠功能、减肥的作用。魔芋膳食纤维可用作食品配料开发具有特殊健康效果的食品,从而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二)主要商业模式
1.盈利模式
公司为魔芋食品制造企业,其上游主要为农副产品加工业,下游为食品制造商、品牌运营商(ODM、OEM)及直接消费者。报告期内,公司采购魔芋原料粉、魔芋干片,对原材料进行精深加工并制成魔芋粉和魔芋食品,最终通过销售产品获取利润。
2.采购模式
公司原材料主要分为魔芋原料粉、魔芋干片等,供应商主要分为专业合作社、初加工厂等。公司每年参照当年度销售计划及生产计划制定原材料采购计划,并集中于每年的原料上市季节采购魔芋原料粉、魔芋干片等。公司通过向主要供应商出租初加工设备以及提供技术指导等方式稳定原材料供给和质量,与主要供应商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公司从原材料质量、交货期、价格、地理位置等多方面定期对供应商进行综合评价,以此选定合格的供应商,并严格按照验收标准对原材料进行检验。
3.生产模式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为主的模式来组织生产,魔芋食品分为自有品牌生产和受托生产两种模式。
(1)受托生产模式下,魔芋食品销售中心取得订单后,生产中心按照客户确定的产品规格、数量需求、供货时间和质量要求制定相应的生产计划;
(2)自有品牌生产模式下,公司根据近期实际销售状况、对未来销售情况的预计以及库存状况制定相应的生产计划。
生产计划下达后,车间领取所需物料并按产品质量标准进行生产,经质量安全管理中心检测合格后入库。
4.销售模式
公司销售包括内销和外销。公司内外销客户主要为大中型食品制造企业,其中内销客户主要通过参加或承办食品展会、B2B类网站发布、搜索引擎投放以及行业专业平台广告等形式开发,签订合同订单后依据客户需求生产、供货。外销客户主要通过行业展会等形式开发,签订合同订单后依据客户需求生产、供货。
5.研发模式
公司高度重视研发,采取自主研发和合作研发相结合的模式进行产品研发和技术革新,深度开发魔芋特性,不断丰富产品类别。公司针对新产品开发及产品工艺优化进行了大量研发投入,先后被各级主管部门评定为“湖北省食品胶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魔芋葡甘聚糖深加工及综合利用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湖北省中小企业技术中心”。除自主研发外,本着优势互补的原则,公司多年来与华中农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武汉轻工大学、三峡大学、上海君石生命科学研究院、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等高校和研发机构建立了良好的研发合作关系。
(三)公司关键资源
公司在生产产品过程中使用了12项关键技术。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取得85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28项,实用新型46项,外观设计11项。公司先后被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为“第二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被农业农村部等5部委联合认定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被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认定为“湖北省支柱产业细分领域隐形冠军示范企业”。在聚焦主业的同时,公司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制定工作,公司是原农业部《魔芋粉》(NY/T494-2010)和《食品安全地方标准魔芋膳食纤维》(DBS42/007-2021)的起草单位之一,实际控制人吴平是上述两个产品标准的主要起草人。
报告期内,公司商业模式未发生变化。
二、经营情况回顾
(一)经营计划
1、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359232904.86元,同比增长37.17%,主要系公司通过有效营销策略,提升了客户对魔芋健康价值和应用特性的认知,促进了销售,魔芋粉及魔芋食品销售额增加所致。
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921349.10元,同比增长23.0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4929826.24元,同比增长18.71%,主要原因:在普通魔芋精粉、纯化魔芋微粉和魔芋食品等的数量、价格和品种结构的综合推动下,实现了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稳步增长。此外,公司通过加强市场推广,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竞争力。
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797198951.75元,较上年末增长1.62%,主要系进口原料预付账款增加及在建工程完工转固所致。
报告期末,公司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626756563.60元,较上年末增长1.23%,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实现的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及盈余公积增加、资本公积转增股本后导致资本公积减少及股本增加等综合影响所致。
2、研发情况
公司坚持以创新驱动发展,持续深化研发体系建设,通过“自主创新与协同创新”模式推进技术革新与产品升级。围绕魔芋功能成分特性开展基础性研究及产业化应用开发,着力构建多维度产品矩阵。同时,公司积极深化产学研合作及第三方战略协作,重点针对魔芋胶理化特性、应用场景拓展以及魔芋膳食纤维在健康食品领域的功能性研究,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产品创新体系。通过完善技术研发平台建设,全面提升魔芋精深加工技术研发能力与对外技术输出服务水平。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13422525.77元,同比增长26.84%。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知识产权85项,其中发明专利28项,实用新型专利46项,外观专利11项。
3、业务发展情况
公司主要产品为魔芋粉及魔芋食品,涉及魔芋亲水胶体、魔芋膳食纤维、魔芋休闲素食以及魔芋茶饮小料等多个品类。
(二)行业情况
1.基本情况
(1)魔芋种植产业
公司主要原材料来源于魔芋。魔芋又称蒟蒻,属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喜阴植物,需要在阴凉湿润的环境中生长,不耐高温强光,主要分布于中国、日本及印度尼西亚等地区。我国为全球魔芋核心产区,形成了以武陵山区、秦巴山脉、云贵高原等为代表的三大产区。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市场对魔芋及其精深加工产品的需求持续增长,上游种植产业迎来重要发展机遇。
作为特色山地经济作物,魔芋具有不与主粮作物形成用地竞争的显著优势,附加值高于其他经济作物,已成为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优质农业产业化项目。当前,主要产区通过构建“种植+初加工”产业链,有效带动农户逐步实现增收致富。基于魔芋产业显著的经济价值与社会效益,各主产区政府持续强化产业扶持力度,通过政策倾斜、财政扶持及产业引导等多维度举措,为魔芋种植及初加工产业的规范化、规模化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魔芋加工行业发展概况
我国是魔芋的主产国和利用最早的国家。长期以来,我国的魔芋加工停留在初加工状态。1986年,刘佩瑛教授团队协同西南农业大学(现西南大学)及原航天部第七研究院7317研究所开展产学研联合攻关,成功研制我国首台魔芋精粉机,突破制约产业升级的核心设备瓶颈。生产效率的提升带动了我国魔芋产业的发展,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中国魔芋产业以市场为导向,形成从种植加工到制品开发和市场营销的产业链。伴随产业化进程加速,国家相继制定并实施《魔芋精粉》(GB/T18104-2000)、《魔芋粉》(NY/T494-2010)等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标志着行业步入标准化、规范化发展阶段,为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奠定技术基准。
(3)魔芋粉的现实意义
魔芋粉的主要成分葡甘聚糖是一种由D-葡萄糖和D-甘露糖残基作为主链的高分子杂多糖,魔芋中葡甘聚糖含量约占干重的50%~60%,其分子式为(C6H10O5)n,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0-200万道尔顿(Da)。葡甘聚糖是一种大分子量可溶性膳食纤维,一般而言可溶性膳食纤维为具有粘性的胶体,且随分子量和亲水基团数增加,其粘性也将提升。魔芋葡甘聚糖主要功能作用有减肥及预防心血管疾病,润肠通便、防治便秘和癌症,降血糖及防治糖尿病。同时它还具有益生元活性,被宿主微生物选择性利用,促进有益菌的代谢和增殖,干扰致病菌生长代谢。魔芋粉在不同酸碱度情况下可呈现热可逆凝胶和热不可逆凝胶两种截然不同的属性,且反复加热情况下对凝胶强度影响较小,这使得葡甘聚糖相较于其他可溶性膳食纤维具有更强的可加工性,在食品制造业应用场景丰富。魔芋葡甘聚糖作为一种结构及理化性质独特的天然多糖,还广泛用于生物医药、工农业等领域。
(4)魔芋产品的市场潜力
根据中国魔芋协会数据显示,在魔芋应用领域,国内市场消费规模逐渐扩大,魔芋深加工产品的市场逐步被挖掘,近十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6%,但现阶段原料种植及出口环节仍占据产业链价值量的70%。对比日本等产业化成熟度较高的市场(据日本魔芋协会2020年统计数据显示,其人均魔芋制品年消费支出达40元),我国当前人均消费水平仍存在显著差距,潜在市场扩容空间可观。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将迎来跨越发展,魔芋深加工产品依托其天然健康属性与功能延展性,具备引领健康食品新消费周期的产业潜力。
2.行业技术的发展趋势
公司属于食品制造业。近年来,我国对食品科技研发的支持力度明显增强,食品工业技术迭代速度不断加快,食品装备行业整体技术水平显著提高,食品安全保障能力稳步提升,有力支撑了食品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管理层密切关注行业动态和技术发展趋势,积极应对市场环境和行业变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以B端原配料为主,同时发展C端食品业务,保证公司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