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新疆众和(600888)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公司所处行业基本情况
公司主营产品为高纯铝、电子铝箔、电极箔,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属于“C3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之“C398电子元件及电子专用材料制造”;根据原国家信息产业部(现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产业行业分类》,公司所属行业为电子信息产品专用材料工业行业中的电子元件材料制造行业之“电容器用铝箔材料”;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公司铝电解电容器用铝箔材料是电子信息产品专用材料工业行业的细分行业,属于电子新材料产业的范畴,高性能铝合金材料是公司主要以铝为基础进行的精深加工,均是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电子新材料产业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深度契合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需求。该产业下游的电子信息领域不仅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更是驱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核心引擎,在推进新型工业化与数字中国建设的战略布局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聚焦核心材料领域,高纯铝及高性能铝合金制品凭借其卓越的物理特性,已形成覆盖高端制造的全产业链应用图谱:从轨道交通轻量化车体到特高压输变电系统,从精密仪器加工到结构部件,其技术渗透率持续提升。特别是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开发的第三代高强韧铝合金(抗拉强度≥650MPa)、6N级超高纯铝靶材坯料等产品。
2025年上半年,规模以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1.0%,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9.2%。铝电解电容器用铝箔材料作为基础的电子元器件组成材料,是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家用电器、工业控制等行业,随着经济逐步向好以及消费迭代升级,市场对于电子元器件的需求将逐步提升。
在家用电器及消费电子行业方面,2025年上半年以旧换新成效持续显现,家电手机电脑等产品热销,家电、通讯器材零售额分别同比增长30.7%、25.4%。上半年,空调销量3845万台,同比增长15.6%;彩电销量1375万台,同比增长1.8%;智能手机产量5.63亿台,同比增长0.5%;微型计算机产量1.66亿台,同比增长5.6%;集成电路产量2,395亿块,同比增长8.7%。
新能源行业方面,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87.2万辆和693.7万辆,分别同比增长36.2%和40.3%;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4.3%,渗透率持续提升。上半年,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328.2万个,同比上升99.2%。其中公共充电设施增量为51.7万个,同比增长30.6%,私人充电设施增量为276.5万个,同比上升120.8%。截至2025年6月底,我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总数达到1,610.0万个,同比增长55.6%。新能源行业发展势头并未减缓,铝电解电容器在新能源产业中的规模占比将持续扩大,大容量、高质量的铝电解电容器用铝箔材料的用量也将随之增长。
高性能铝合金制品加工制造产业作为现代工业体系的重要支柱,是以电解铝为原材料基础,通过精密熔铸、塑性加工及热处理等先进工艺,生产具有优异物理化学性能的铝合金材料及其深加工产品的战略性产业。该产业链涵盖从电解铝冶炼、合金配方设计、精密铸造、挤压成型到表面处理的完整技术体系,其产品深度渗透于国民经济关键领域:在交通运输行业支撑着汽车轻量化革命和轨道交通提速需求,典型应用包括汽车电池托盘、高铁车厢型材;在电力电子行业则为特高压输电线路和5G基站散热器提供关键材料保障。
在"双碳"战略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对铝合金压铸件的需求激增,特斯拉一体化压铸技术推动车用铝合金用量提升40%;国产大飞机C919机身铝合金占比达65%,带动国产化率突破85%;半导体制造设备中超高纯铝合金腔体应用进一步扩大,这些产业变革正重构全球铝加工产业格局。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高端制造领域的突破性发展,市场对铝合金材料的性能要求呈现指数级提升,在技术创新驱动下的产业升级正在打开更大的市场空间。
(二)行业政策情况
电子新材料业务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之一,其下游电子信息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产业发展对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经济运行质量的提升,以及实现信息化、工业化、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高纯铝、铝及合金制品用途广泛,涉及交通运输、电线电缆、工业制造等众多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领域,其中新型高强高韧铝合金、超高纯铝基溅射靶材坯料等产品均是我国先进制造、集成电路工业重点需求的材料,属于国家大力支持的产业。公司所处行业的主要产业政策包括:
2025年3月1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部门关于印发《铝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工信部联原〔2025〕62号)。主要涉及以下方面:
一是产能与资源“双控”。电解铝行业继续坚持4500万吨产能“天花板”,新置换项目须满足铝液交流电耗≤13000kWh/t、环保绩效A级、清洁能源占比≥30%,并鼓励更换500kA以上大型槽。氧化铝行业对新扩建氧化铝项目(包括使用铝土矿生产氢氧化铝的项目)提出了需有与产能相匹配的权益铝土矿产量新的政策要求,并同步建设赤泥综合利用设施。
二是绿色低碳量化目标。方案提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不再新增电解铝和氧化铝产能,鼓励产能向清洁能源富集地区转移;2027年再生铝产量突破1500万吨,电解铝能效标杆产能占比超30%,清洁能源使用比例达30%,新增赤泥综合利用率15%。
三是产业组织优化。铝加工环节实施“反内卷”,推动兼并重组、低竞争力产能退出,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
(三)公司主营业务情况
公司主要从事铝电子新材料和铝及合金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高纯铝、电子铝箔、电极箔、铝制品及合金产品,产品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电子设备、家用电器、汽车制造、电线电缆、交通运输等领域。
电子新材料产品下游行业为铝电解电容器行业,产品在汽车电子、家用电器、工业领域等诸多产业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
铝及合金制品产品下游应用行业广泛,包括电线电缆、交通运输、消费电子及其他工业领域,是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原材料,尤其是高性能铝合金材料在超高压电线电缆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崛起中更承担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四)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公司的主要原材料为氧化铝、动力煤等,采用外购方式取得,公司已建立了稳定的原材料供应渠道,并与主要供应商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生产部门根据原材料安全库存量和各单位报送的原材料需求量制定原材料需求计划,采购部门按照计划安排原材料的采购。
(2)生产模式
由于产品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及专用性,公司实行“以销定产”的订单生产模式,主要根据与客户的订单和生产经营计划来组织当期的生产。
(3)销售模式
公司产品的对外销售为直销模式,销售区域以国内销售为主,对外出口为辅。公司的销售体系由公司销售公司及各分子公司销售部门组成,并在华东、华南地区设立了办事处,形成了包含市场开拓、客户关系维护、售后服务职能,以国内市场为基础、加强国际市场开发的营销网络。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5年上半年,全球经济逐步复苏但呈现出复杂的分化态势,全球经济面临增长放缓与政策不确定性的双重挑战,国内经济则表现出较强韧性,延续“稳中向好、质效提升”的发展态势,工业经济回升向好,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持续释放;但近年来行业产能扩张速度快,市场竞争格局日益激烈,主要产品价格(加工费)持续处于低位。公司紧紧围绕内涵效益和规模效益相结合的战略,积极应对市场变化,优化经营策略,高纯铝、电子铝箔及铝制品销量和收入同比实现增长,氧化铝项目建设稳步推进,核心业务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一)全员服务市场,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
2025年上半年,面对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格局,公司以“抓订单,增收入,控风险”为工作重点,通过深入了解客户需求,及时调整营销策略,聚焦重点客户订单保障与售后服务,深入推动全员服务市场工作,进一步提升技术服务保障能力,根据差异化需求调整产品结构,为客户提供差异化产品和服务,进一步拓展市场份额。2025年上半年实现高纯铝产品销量28,023.09吨,同比增长21.62%,电子铝箔产品销量9,737.26吨,同比增长8.79%,铝制品产品销量19,980.93吨,同比增长12.19%。
(二)聚焦产业需求,创新引领发展新方向
2025年上半年,公司以“聚焦产业需求、深化协同创新”为导向,在IPD(集成管理创新体系)全流程管理体系下,精准开展技术研发工作,确保产品可以快速量产并推向市场,推动IPD从“框架落地”向“价值创造”升级转化。在电子新材料领域,围绕车载、充电桩及AI服务器等领域需求,开发升级高比容、低漏电化成工艺,并在生产线进行工艺调试;在电工复合材料领域,基于工业控制领域需求,开展热传输效率高、成本低、易加工的钎焊铝合金材料验证并开发意向客户,深化创新引领发展。
(三)强化过程管控,构建质量保障新体系
2025年上半年,公司持续优化质量管理体系,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和流程,通过定期专项试验结合客户反馈情况,不断优化工艺参数,保证了产品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质量关键指标提升明显。通过核心生产设备改造和工艺升级,铝合金产品综合成品率进一步提升,电子铝箔成品率提升0.04个百分点。
(四)深化数字赋能,开创降本增效新局面
2025年上半年,公司大力推动业务平台、职能平台、数字底座建设,致力于将业务能力固化在平台中并不断优化,实现业务条块的转型变革和提质增效,彻底打通产业生态链路,形成完整的智能体。在合金、高纯铝等产线全面推进工业物联网建设,在数据采集、设备预测性维护、能源关联管理等方面实现全透明化管理,进一步减少了生产损耗、设备及能耗,提升了废料循环再利用,降低了生产成本。
(五)全面强化风控,筑牢合规经营新防线
2025年上半年,公司持续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坚持合规思维引领下的清单管理,全方位、多层次融入运营管理体系路径,实现从“防风险向防风险、创价值并举”转变,从分散管理、条块分割向“集中管理、协同联动”转变,从被动防控向“主动防控”转变,助力公司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进一步提高合规风险防范与管控能力,切实防范和有效化解各种合规风险。
(六)优化产业布局,氧化铝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2025年上半年,为抢抓上游氧化铝产业发展机会,公司继续实施产业链一体化发展战略,在广西防城港投资建设年产240万吨氧化铝项目。目前项目建设推进顺利,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累计投资8.39亿元,签订施工、设备等合同49.53亿元。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