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数据解析 - 每日必读 - 正文

股市必读:中粮科技(000930)8月27日披露最新机构调研信息

来源:证星每日必读 2025-08-28 06:57:12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截至2025年8月27日收盘,中粮科技(000930)报收于6.17元,下跌2.53%,换手率1.37%,成交量25.36万手,成交额1.58亿元。

当日关注点

  • 交易信息汇总:8月27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807.68万元,占总成交额11.41%。
  • 机构调研要点:中粮科技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07亿,同比增长74.4%;阿洛酮糖产品获得卫健委批准,成为国内唯一获批的酶法生产阿洛酮糖产品。

交易信息汇总

8月27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807.68万元,占总成交额11.41%;游资资金净流入265.56万元,占总成交额1.68%;散户资金净流入1542.11万元,占总成交额9.74%。

机构调研要点

8月25日投资者交流会

中粮科技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07亿,同比增长74.4%;扣非净利润3190万元,同比增长71.5%。主要产品毛利有所提升。上半年,公司各产品开工率和总体销量保持平稳,但受产品价格下滑影响,销售收入同比降低。

公司主要采取几方面措施降本增利:一是加强购销一体化,合理把握购销节奏,在市场下滑时加大销售力度,采取“慢采快销”策略,降低产品库存;在相对低价区建立原料库存,特别是在低价区抢抓国外木薯采购合同,降低成本。二是加强期限结合套期保值,充分利用原料、产品定价关系做好套保,控制风险;三是通过工艺改造和推行系统低成本,持续降低生产综合成本;四是加大小特新产品销售(风味糖浆、无菌淀粉、变性淀粉等)提高产品综合毛利。

上半年在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恢复公司盈利能力的同时,项目建设按计划推进。丙交酯搬迁项目、成都公司15万吨果糖扩建项目、太仓55万吨淀粉糖新建项目、4个热电改造项目均进展顺利;酶法制阿洛酮糖获得卫健委批准,奠定了公司在国内销售阿洛酮糖的市场先发优势。

问:能否按照食品原料、生物能源、生物材料这三个主要子业务维度,对今年上半年的收入和利润做拆分?

答:今年上半年,受原料价格同比下降及下游需求恢复不足影响,主要产品价格下降,燃料乙醇、淀粉糖、味精等产品销售收入有所下降。公司产品总销量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产销率和开工率保持较高水平。利润方面,通过把握购销节奏、推行系统低成本,上半年毛利率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综合毛利率接近8.5%。其中,燃料乙醇毛利率提高近1个百分点,利润贡献保持平稳;淀粉毛利率略降,利润贡献较小;淀粉糖产品毛利率提升幅度较大,约提高4个百分点,目前达到12.7%,是利润的主要贡献来源之一,此外,食品原料板块的泰国公司柠檬酸业务利润贡献较大。生物材料板块的丙交酯产品目前处于项目建设期,还没有利润贡献。

问:请介绍燃料乙醇业务上半年的运行情况及下半年展望

答:近两年燃料乙醇业务整体保持平稳,收入和利润贡献无太大波动。燃料乙醇市场需求维持在300到350万吨水平,总体变化不大,中粮科技燃料乙醇销量平稳,一直保持较高的市场占有率。价格方面,上半年原料采购均价同比下降10%左右,燃料乙醇销售价格受原料端成本降低影响也出现下滑,综合来看,公司燃料乙醇利润贡献仍保持平稳。下半年及未来,预计市场需求会保持平稳,长期发展需关注两个方向一是原料端突破非粮原料(如纤维素等),二是市场需求拓展,未来随着种植技术提升及提高农民收入的考量,燃料乙醇业务仍有进一步发展的机会。

问:请介绍淀粉糖业务的经营进展,包括成都、太仓等地产能建设阶段、投产时间及投产后产销率预期

答:淀粉糖业务(食品原料板块)是中粮科技大力发展的方向,今年重点推动了多个项目。成都公司15万吨二期扩建项目进展顺利,已进入收尾阶段,预计九月底投产,公司淀粉糖业务技术成熟且团队经验丰富,投产后将在较短时间内达到满负荷生产,明年会进入平稳运行期。江苏太仓项目总投资近十亿元,是华东地区重点布局的淀粉糖业务,年产能55万吨,目前正进行前期项目准备工作,今年四季度会开工建设,预计明年底左右试车。后续公司将在现有业务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区域布局,并逐步向下游产品延伸。

问:能否介绍一下公司在风味糖浆、特种糖浆等方面的进展情况?

答:公司在特种糖浆领域已深耕多年,2024年,小特新糖浆产品销量占淀粉糖总销量的15%左右,是淀粉糖业务的重要利润来源。今年公司持续推进业务发展,应用领域在聚焦茶饮细分领域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公司通过应用配方研发、技术服务及全国淀粉糖厂布局的优势,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式产品供应,目前销量较去年同期进一步提升。

问:请介绍中粮科技在阿洛酮糖业务上的布局历程、当前业务定位、获批后的经营举措,以及未来三年对公司经营和业绩的贡献预期。

答:公司在阿洛酮糖产品研发已布局多年,早期重点投入酶制剂研发,2023年自主知识产权“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酶制剂获批,随后推动工艺技术专利开发及新食品原料申报工作,申报过程历时约两年,期间进行了大量毒性、病理、人体安全性等方面的实验,在几年来的研发和申报工作中,联合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积累了大量自有知识产权和技术。公司将阿洛酮糖定位为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之一,目前主要通过合作生产、现有装置线改造、新建生产线三种方式分阶段推进产品生产,形成短期、中期、长期的产品投放节奏,以实现快速占领市场、客户开发及销量逐级递增。未来2-3年,阿洛酮糖作为非常友好的功能糖产品,凭借其丰富的功能性和应用性能优势,会在饮料、烘焙、乳制品等领域广泛使用,若下游出现市场接受度高的爆品,需求可能实现超预期增长,公司对其发展空间持积极乐观态度。

问:下游食品饮料、茶饮等企业对阿洛酮糖的态度如何?以及在国内放开后有何反应?

答:下游客户对阿洛酮糖产品一直持积极态度。获批前,公司已通过中试产品与饮料、乳制品及烘焙食品等行业的客户开展了一些配方研究,但因未获批仅处于实验阶段。今年7月初卫健委批准后,客户接触及配方研发进入快车道,部分企业积极推进配方应用研发,旨在行业内率先推出含阿洛酮糖的新型产品。

问:为何中粮科技是国内唯一获批阿洛酮糖的上市公司?如何理解卫健委公告的指向性?

答:目前卫健委公告酶法生产阿洛酮糖作为新食品原料的获批具有唯一指向性,那就是批准生产阿洛酮糖所用的酶及菌种是中粮科技和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共同拥有的知识产权,这一点就表明目前国内唯一获批的酶法生产阿洛酮糖产品只有中粮科技。

问:丙交酯项目的最新进展如何?

答:丙交酯项目因市场和客户情况发生变化而搬迁至安徽蚌埠产业园,目前进展顺利。项目建设所在的中粮蚌埠产业园配套良好,装置已基本安装完毕,计划于2025年12月底试车,2026年上半年产品会投入市场。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中粮科技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良好,盈利能力较差,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