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大连重工(002204)发布2025年中报,证券之星财报模型分析如下:
营收与利润
大连重工(002204)发布的2025年中报显示,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营业总收入为74.53亿元,同比上升6.38%;归母净利润为3.12亿元,同比上升13.88%;扣非净利润为2.65亿元,同比上升14.23%。按单季度数据看,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为39.45亿元,同比上升3.34%;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为1.33亿元,同比上升0.91%;第二季度扣非净利润为1.05亿元,同比下降6.94%。
主要财务指标
- 毛利率:18.46%,同比增7.11%
- 净利率:4.19%,同比增7.05%
- 三费占营收比:7.1%,同比增2.79%
- 每股净资产:3.92元,同比增6.35%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02元,同比增105.3%
- 每股收益:0.16元,同比增14.44%
应收账款与现金流
报告期大连重工公司应收账款体量较大,当期应收账款占最新年报归母净利润比达1450.08%,应收账款为72.2亿元,同比上升28.27%。货币资金为33.38亿元,同比上升69.45%。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105.3%,表明公司在加强经营现金流管控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主营收入构成
- 物料搬运设备板块:主营收入23.22亿元,占比31.15%,毛利率24.22%
- 冶金设备板块:主营收入19.48亿元,占比26.13%,毛利率15.86%
- 新能源设备板块:主营收入17.34亿元,占比23.26%,毛利率4.42%
- 核心零部件板块:主营收入10.14亿元,占比13.61%,毛利率27.93%
- 工程总包项目板块:主营收入2.95亿元,占比3.96%,毛利率30.33%
- 其他:主营收入1.41亿元,占比1.89%,毛利率39.31%
经营情况评述
公司财务指标大幅变动的原因包括:
- 在建工程变动幅度为85.03%,因大兆瓦风电齿轮箱+研制项目投资增加
- 短期借款变动幅度为-30.11%,因银行借款减少
- 交易性金融资产变动幅度为-80.92%,因结构性存款理财产品到期
- 应收票据变动幅度为-33.91%,因收到银行票据减少
- 应收款项融资变动幅度为-40.1%,因持有的供应链金融产品减少
- 其他流动资产变动幅度为33.31%,因留抵税金增加
- 应付职工薪酬变动幅度为-44.65%,因支付员工2024年计提的年终奖
- 应交税费变动幅度为-32.06%,因支付增值税税款
- 其他应付款变动幅度为132.33%,因收到暂未支付的保险理赔款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变动幅度为264.5%,因一年内到期的银行借款增加
- 长期应付职工薪酬变动幅度为34.12%,因一年以上的辞退福利增加
- 专项储备变动幅度为210.29%,因根据营业收入规模新增计提安全生产费
- 财务费用变动幅度为-21.12%,因折扣损益较上年同期增加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幅度为211.42%,因结构性存款理财产品到期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幅度为-106.62%,因取得银行借款收到的现金减少
- 利息收入变动幅度为-41.13%,因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减少
- 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变动幅度为337.36%,因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变动
-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变动幅度为34.31%,因支付的职工薪酬增加
- 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变动幅度为59.91%,因支付的保证金等增加
- 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变动幅度为74.42%,因结构性存款理财产品到期
- 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收回的现金净额变动,因处置大起宾馆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变动幅度为78.91%,因结构性存款理财产品到期
-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变动幅度为-55.94%,因固定资产投资支付的现金减少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变动幅度为-84.67%,因银行借款减少
- 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变动幅度为-88.76%,因偿还银行借款减少
-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变动幅度为33.33%,因分配股利增加
- 支付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变动幅度为-99.62%,因上期公司回购股份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变动幅度为-72.93%,因偿还银行借款减少
- 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变动幅度为59.95%,因汇率变动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变动幅度为89.46%,因结构性存款理财产品到期
发展回顾
公司是国家重型机械行业的大型重点骨干企业和新能源设备制造重点企业,具备重大技术装备机电液一体化设计、制造、总装发运、安装调试及工程总承包能力。主要从事物料搬运设备、冶金设备、新能源设备、传动与控制系统、船用设备等领域的大型成套设备及核心零部件的开发、研制和销售。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4.53亿元,同比增长6.38%;利润总额3.66亿元,同比增长13.1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2亿元,同比增长13.88%。
商业模式与核心竞争力
公司业绩主要依靠研发驱动,建有国家级技术中心,拥有有效专利713项,软件著作权103项。与70多家重点顾客签订长期战略合作协议,产品和服务远销96个国家和地区。公司拥有技术制造、产品结构、市场品牌、人力资源、顾客资源、国际化经营等多方面的核心竞争力。
财务健康度
尽管公司营收和利润有所增长,但需关注其现金流状况(货币资金/流动负债仅为32.7%、近3年经营性现金流均值/流动负债仅为1.41%)和应收账款状况(应收账款/利润已达1450.08%)。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