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8月26日收盘,首钢股份(000959)报收于4.19元,下跌2.56%,换手率0.79%,成交量51.33万手,成交额2.15亿元。
资金流向
8月26日主力资金净流入3054.28万元,占总成交额14.18%;游资资金净流入918.7万元,占总成交额4.27%;散户资金净流出3972.98万元,占总成交额18.45%。
问:公司电工钢今年的产量预计有多少?后续产品结构有何规划?
答:公司上半年电工钢产量同比增长约30%。高磁感取向电工钢产量同比增长约14%,其中0.20mm及以下超薄规格高磁感取向产品产量继续保持国内领先;无取向电工钢产品结构持续优化,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产品产量同比增长约37%,其中新能源汽车用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产品产量同比增长约33%,为全球及国内销量前十的新能源车企稳定供货。今年电工钢产量预计220万吨左右。公司聚焦下游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需求,加快新产品研发与推广。上半年公司首发两款取向电工钢产品,应用于高能效变压器领域;8月首发两款无取向高磁感产品,助力机器人、新能源汽车性能提升。公司将大力推进高端产品在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等新质生产力行业的应用,稳步提升高牌号无取向与高磁感取向产品产量占比。
汽车行业反内卷是否促进公司汽车板产品盈利改善?
今年6月份钢协座谈会倡导“三定三不要”原则,坚守“没有订单不生产、低于成本不销售、不付款不发货”的行业底线,杜绝恶性抢单竞争。公司汽车板销售价格总体平稳,反内卷对钢材价格起到一定改善作用,进而改善汽车板产品盈利状况。
请问公司中厚板产品在报告期内有哪些成果?
公司持续推进中厚板作为第四大战略产品。报告期内,中厚板在结构调整、制造能力提升、新渠道开发方面取得进展,“制造+服务”能力增强,经营利润持续向好。风电用钢产量同比增长约33%,海洋风电用钢占比创历史新高;管线钢产量同比增长约67%,抗酸管线进入国际市场;容器钢产量同比增长17%,实现15万m3储油罐万吨级供货。
随着钢铁行业纳入碳排放交易市场,低碳冶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公司在低碳冶金方面有哪些布局?有哪些竞争优势?
2025年3月,生态环境部发布方案,钢铁行业纳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碳排放将增加企业履约成本。公司早在2020年迁安钢铁成为世界首家实现全流程超低排放的钢铁企业,迁钢、京唐公司连续五年获评环保绩效A级。公司成立绿色制造委员会,设立低碳管理中心,发布绿色低碳产品系列企业标准,构建低碳商标与标识体系。
低碳发展四大核心优势:一是长流程极致减碳,通过高炉大球团比、大废钢比冶炼技术,实现产品碳排放降低40%以上,相关产品已批量供应头部车企;二是推进短流程降碳,迁钢新建160吨电炉及配套系统,建成后可实现降碳70%以上的高品质绿色低碳钢生产;三是开展前沿降碳技术研究,包括高炉富氢喷吹、生物质喷吹、钢渣固碳工艺,取得积极成效;四是推进产业链降碳,完成10份产品EPD发布,建立低碳产品体系与专有标识,与沃尔沃共建废钢闭环回收体系,推动27家供应商开展原材料碳足迹认证。
公司的电炉钢项目进展如何?公司在技术上面有哪些突破或优势,才能够将使用电炉生产汽车板或硅钢等高端产品?
公司新建一座电炉用于绿色低碳高品质钢生产,目前项目处于建设施工阶段,预计2026年一季度投产。同步开展电炉生产工艺研发与试验,重点包括电炉控氮技术、流场模拟及与现有长流程耦合工艺路线研究。同时,针对废钢来源与成分实施精准分级管控,开展模拟冶炼试验与客户端应用评价,为投产后工艺贯通、质量达标、生产顺行做好准备。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