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数据解析 - 财报审计 - 正文

西麦食品(002956)2025年半年度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来源:证星财报摘要 2025-08-26 16:22:01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证券之星消息,近期西麦食品(002956)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主营业务及主要产品

    报告期内,公司专注于以燕麦为代表的健康谷物食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矩阵日渐丰富,公司主要产品有热食燕麦:纯燕系列燕麦片(纯燕、有机、燕麦麸皮等)、复合系列燕麦片(牛奶燕麦、中老年燕麦、燕麦+、谷物粉、燕麦主食、功能性食品等),休闲系列燕麦片(烘焙燕麦、减脂燕麦等)。

    公司的主要品牌为“西麦”,借助现代化的生产基地,依托全国性的高效销售体系,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绿色、营养、健康的食品,是中国燕麦行业知名品牌,在消费者中拥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

    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营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

    (二)公司拥有的业务资质

    品牌运营情况

    公司旗下的“西麦”品牌,是中国燕麦行业的知名品牌,曾荣获食品产业成长之星评选中的年度投资价值品牌,广受消费者认可,拥有较高的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作为细分品类领军品牌,公司长期推广“西麦”品牌,施行以绿色、健康为内涵的品牌战略。

    公司持续加大品牌建设投入,夯实燕麦第一品牌地位,围绕“好燕麦﹒吃西麦”的用户认知,持续推动品牌升级,强化“全球第一的中国燕麦谷物品牌”的占位。在内容营销方面,公司加大数字媒体的投放,在微博、微信、小红书、知乎等多个平台,进行多维度品牌营销,邀请优质KOL助力,提高品牌传播声量,达到品效结合。

    公司的销售模式

    主要包括经销模式与直营模式。

    具体如下:

    经销模式

    经销模式是指公司与经销商签订年度经销框架合同,由经销商在双方经销合同约定的框架内,根据销售需求向公司下达订单,由公司负责发货、运输,经销商负责销售给最终客户的买断式销售模式。公司的大部分经销商客户均采用“款到发货”的结算方式,部分长期合作、每月多次进货、信誉度高的经销商客户采用“赊销”的结算方式。

    直营模式

    直营模式主要是指公司直接与部分大中型商超签订销售合同达成购销关系,约定供货方式、结算方式等,公司根据其采购订单配送货物,由各商超直接向终端消费者销售产品的销售模式。除此之外,直营模式还包括自营电商以及B2B模式,其中自营电商是指公司通过自营电商平台直接对外销售产品,B2B模式指的是公司直接与部分食品类企业签订销售合同销售部分燕麦片半成品及配料等,公司根据其采购订单配送货物。

    电商是公司重要的直营渠道,公司的纯燕系列、复合系列、休闲系列产品通过天猫、抖音等电商平台在线上销售。公司合作的电商平台均为知名度高、资金实力强的大型企业,对其销售时,公司根据与客户合作的具体情况,给予了一定的信用期,合作情况一直保持良好。

    主要生产模式

    公司的生产模式主要为自产。公司根据总体发展战略规划下达年度生产计划至生产制造中心,制造中心结合市场需求灵活制定季度和月度生产计划,在满足产品市场需求的前提下保证公司生产部门的协同高效。各级生产部门根据季度和月度计划编制生产计划表,并下达对生产工厂的生产安排,生产工厂根据该表调整生产计划、完成排期并组织生产。

    公司的营业成本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及其他业务成本。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成本占营业成本总额保持在95%以上,营业成本构成基本保持稳定。公司的主营业务成本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制造费用。

    (三)业绩驱动因素

    2025年上半年,公司锐意进取、奋楫笃行,充分发挥全产业链优势及“全球第一的中国燕麦谷物品牌”影响力,布局多细分品类和打造大单品,内生增长、外延合作、多轮驱动、释放西麦品牌的用户价值、品牌价值、渠道价值、平台价值,围绕企业发展的核心战略,实现持续、优质、稳健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49亿元,同比增长18.07%,经营业绩创历史新高,半年度营收首次突破10亿大关。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7776.61万元,同比增长24.24%。公司营收规模持续扩大,盈利水平提升,核心竞争能力进一步夯实。

    公司通过深化市场洞察和精准营销策略,不断提升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黏性,公司持续保持中国燕麦谷物市场第一的领先地位,市场第一地位稳固,领先优势进一步扩大。同时,公司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加强研发能力,确保产品在营养、健康及口感等方面的持续升级,满足日益多元化的消费需求。此外,公司在供应链管理方面持续发力,强化上下游协同,提升整体响应速度与灵活性,进一步降低运营风险。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西麦品牌自创立以来,深耕燕麦谷物市场三十多年,“执信和、健康道”的企业价值观深入人心。公司旗下的“西麦”品牌,是中国燕麦行业的知名品牌,广受消费者认可,拥有较高的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其品牌核心价值“全家人的健康选择”也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认同。公司始终专注于主业,稳健经营,稳步发展,依托优质的原材料,采用业内领先的生产和加工工艺,通过全国性的高效营销网络,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绿色,健康,营养的燕麦食品,是中国燕麦行业的龙头企业。

    公司持续保持中国燕麦谷物市场第一的领先地位,领先优势进一步扩大。

    1、产品矩阵多元化

    西麦,作为深耕燕麦领域多年的领军品牌,始终以燕麦产品为核心,凭借卓越品质与创新工艺,在市场中稳健前行,实现了燕麦品类的持续增长。为满足消费者日益多元的健康饮食需求,公司积极拓展产品版图,在燕麦谷物盖、蛋白质粉、药食同源产品等新品类上实现突破,逐步实现燕麦谷物细分领域优势积累。公司以内生推新+外延并购发力大健康领域和燕麦谷物细分领域,长期锚定燕麦谷物和健康食品行业领导者。

    2、中国第一燕麦谷物品牌,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

    (1)“西麦”,中国燕麦行业的标杆品牌

    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作为燕麦食品推广和产业发展的见证者、推动者,已经成为市场领先的中国燕麦品牌,致力于成为居民健康生活方式的倡导者。“西麦”品牌也已成为中国燕麦行业的标杆品牌。公司长期推广“西麦”品牌,强化“好燕麦﹒吃西麦”的用户认知,持续推动品牌升级工作。连续四年被欧睿信息咨询评选为“全球第一的中国燕麦谷物品牌”,自2022年以来,西麦被欧睿信息咨询评选为“中国第一燕麦谷物品牌”;西麦线上线下全渠道市场份额全国第一。在中国,亿万家庭享用着西麦的燕麦产品。

    (2)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深受消费者信赖。

    公司已先后获得了“广西名牌产品”“全国工业品牌培育示范企业”“全国营养科学先进营养促进贡献奖”“广西民营企业制造业100强”“宿迁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第五届贺州政府质量奖”“全国轻工行业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

    公司顺应媒体渠道从线下到线上的变迁,充分利用线上的微信、微博、抖音、快手、小红书等社交平台,积极进行西麦品牌的传播和消费者沟通与互动,进一步扩大在消费者中的影响力。公司已开展品牌国际化布局,西麦品牌的产品已出口至荷兰、意大利、美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迪拜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正在逐步成为具有较高知名度、广泛影响力的全球领先的中国燕麦品牌。西麦品牌以较高的知名度、美誉度及消费者的忠诚度有力推动了公司销售持续增长。

    3、完善的线下、线上全渠道矩阵,积极尝试出海业务

    ①公司拥有全国性的线下终端销售网络,市场响应迅速,销售规模稳居行业第一

    公司注重营销渠道的建设,采用直营和经销相结合的营销模式,与大型连锁商超形成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凭借与大型商超的合作,公司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市场口碑。同时建立了庞大高效的经销商网络,与区域内经销商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产品进入了众多地区性中型连锁超市、小型超市、便利店、批发市场及其他渠道。面向全国市场形成了多层级、广覆盖、高效率的立体线下营销网络体系,将产品销往城市社区、广大乡镇和农村地区。销售网络遍布国内除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省以外的所有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②电商渠道布局完善,主流电商平台继续保持品类TOP1

    公司注重全域运营,积极拓展货架电商、兴趣电商、私域运营等多元化销售场景,持续提升投放效率,实现降本增效与利润改善。公司持续加强对新产品上市的支持和推广,优化产品结构,积极拓展年轻消费群体,迎合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公司拥有完善的电商渠道,现已覆盖天猫、京东、拼多多等B2C平台,京东京喜通、阿里零售通等B2B平台,抖音、快手、小红书等兴趣电商平台。报告期内,公司在主流电商平台继续保持线上燕麦品类TOP1。入驻了兴盛优选、美团优选等热门社区团购平台,与京东到家、美团、多点等O2O平台展开深入合作。

    ③快速拥抱新零售渠道,积极布局创新渠道,打造全渠道矩阵。

    在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布局创新渠道,如零食渠道、社区团购、直播带货、B2B、O2O等各类渠道。未来将持续探索创新渠道,寻找新的增长引擎。

    ④公司积极探索海外市场。

    公司组建国际业务中心,设立了境外公司西麦国际澳洲有限公司,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公司携两大全新国际品牌——国际西麦(SEAMILD)与威廉姆斯食阁(WILLIAMS’PANTRY)产品参加了海外大型国际行业展会,提高了品牌的海外曝光度,拓展了海外客户。海外业务落地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荷兰、意大利、澳大利亚、阿联酋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公司海外业务仍处于探索、培育阶段,未来,公司将继续拓展海外市场,增加海外销售渠道和销售规模。

    4、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研发带动产品升级、品类创新

    公司坚持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以研发带动产品升级,全面推动燕麦产品作为健康食品的品类发展。坚持聚焦大单品战略,纯燕、有机、牛奶燕麦、燕麦+系列等明星产品持续稳步增长。公司从解决消费者痛点出发,持续推出新产品并迈进大健康领域,持续提升了客群跨度和消费粘度,公司产品品类得到进一步丰富。

    公司积极开展燕麦品种及营养成分研究和检测,依靠大数据分析和文献检索,展现公司产品核心差异化竞争优势,推动燕麦行业良性发展。积极推进“食养结合”项目研究,以燕麦杂粮产品代替部分普通精制谷物作为主食,促进心血管健康的干预管理研究,充分验证燕麦产品的健康改善功效。同时,加强对产品研发的投入,持续开发燕麦及大健康等专业产品。

    5、全产业链优势加持,高品质产品助推公司高质量发展

    公司是中国燕麦行业唯一一家全产业链的A股上市公司,从燕麦的育种和种植开始介入,研发、生产、销售,全程参与从田间到餐桌的各个环节,确保产品的高品质始终如一。西麦全球布局燕麦产区,拥有澳洲绿色燕麦专属农场、中国张北坝上有机燕麦基地、呼伦贝尔绿色燕麦基地;全国布局生产基地,拥有广西贺州、河北定兴及张北、江苏宿迁——南北东四大生产研发基地。公司拥有较强掌控力,具备长久的发展后劲。

    从创立之初,公司就坚守质量和诚信,建立国际化品质标准——从品种、产地、种植、营养、工艺、监控6个维度实施《好燕麦》标准,构建燕麦全产业链,形成了“从田间到餐桌”完整的产业链闭环。公司实施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并以此为基础,获得中国有机认证、欧盟有机认证、美国有机认证、绿色食品认证,同时践行BRC《食品安全全球标准》、《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等多维度的质量安全控制体系,从采购和生产制度上建立完善的产品质量管理体系,为生产过程管理树立严格的标准。其次,公司拥有现代化的生产设施,并进行了多项技术改造和升级,能高效可控的进行生产。全过程实现体系管理,现场管理采用7S及TPM等管理手段,持续改进生产效率和品控力度,助推公司高质量发展。

    6、健康的财务状况提升了公司抗风险能力和盈利能力

    公司的规模化优势能够增强公司抵御风险能力,巩固和扩大市场影响力。公司拥有燕麦产品产能13万吨,是目前全国范围内规模最大的燕麦生产企业,产业规模优势明显,赋予公司在采购和销售环节中较强的议价能力。相较于竞争对手,公司在采购、生产、销售各环节均具备规模化带来的综合成本优势。此外,公司长期专注于燕麦食品业务,获得了明显的专业化、规模化生产优势,产品标准化程度较高,质量稳定。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大规模生产有利于发挥规模效应,能够有效降低单位产成品的原材料成本与能耗成本,具有突出的经济性与环保性,从而增强盈利能力。

    同时,公司优秀的财务状况,更增加了公司的抗风险和盈利能力。公司良好的资产状况和充足的现金储备,使公司有足够的能力抵抗经济波动风险,同时有能力继续深耕燕麦谷物产业及大健康产业。

    7、优秀的公司治理水平及资本平台优势

    公司是目前为止燕麦行业唯一一家A股上市公司,上市提升了公司的治理水平,提高了公司的透明度,增强了公众特别是消费者对公司的信心,同时也提高了公司以及西麦品牌的知名度。

    另一方面,公司依托资本市场,获得了充足的资金,稳定高效的融资渠道,为企业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公司可以通过投资、并购、孵化等多种手段,选择在产品、品牌、渠道等方面与公司存在互补和高度协同的企业进行多形式、全方位的合作,继续扩大和延伸公司业务边际,将公司打造成为燕麦谷物和健康食品行业的绝对领导者。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西麦食品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较差,盈利能力一般,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