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国科军工(688543)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深耕于国防科技工业领域,专注于导弹(火箭)固体发动机动力与控制产品及弹药装备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以军用产品为主,辅以少量民用产品业务。公司产品涵盖各种导弹、火箭弹固体发动机动力模块、安全与控制模块,多型主战装备的主用弹药、特种弹药及其引信与智能控制产品;广泛应用于防空反导、装甲突击、火力压制、空中格斗、空面(地、舰)与舰舰攻防等作战场景;承担了军方多项重点型号的科研生产任务和国家重点工程任务,是我军重要的武器装备供应商之一。面对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公司始终聚焦主营主业发展和核心技术研发,持续加强能力建设、保障产品顺利交付。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743.92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3.37%;实现利润总额8,624.63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7.2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711.11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18%。
(一)所属行业情况
公司的军工产品直接应用于国防军事领域,行业主管部门为国防科工局。鉴于行业的特殊性,国防科工局统筹行业布局,对武器装备承制单位的监管采用严格的行政许可制度,主要体现在军工科研生产的准入许可等方面,存在一定的资质壁垒,行业内竞争主要集中在中央军工集团和地方军工集团之间。由于军工定型产品产业链上下游相对固定的特点,已定型军工产品的竞争压力较小,而军工定型产品的覆盖数量是军工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此外,军品总装和军品配套企业需通过参与新型军品研发竞争,取得新型军品的研制资格并最终获得产品的定型列装,以此增加自身军品的覆盖数量,增强企业持续盈利能力。
武器装备是国防建设的基础,军方按照军费开支计划进行采购,年度采购量一般比较稳定,但也因军方根据国内外局势、部队需要及预算盈余情况进行补充订货、专项订货和应急订货而存在一定程度的波动。总体而言军方的军品采购随着军费中装备费的增长而稳步增长,受经济周期性波动影响较小。
公司业务主要涉及兵器工业的弹药领域,航空工业的机载武器之空面(地、舰)、空空导弹领域以及航天工业的运载器领域。以上这三个行业都是国防科技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综合性的高技术产业之一,历来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
预计未来以精确制导弹药、智能化装备为代表的先进武器装备的列装速度将加快,精确化、信息化、无人化、智能化弹药需求量将迎来高速增长。公司一直非常注重智能化、信息化等前瞻性技术的研究与布局,随着国际形势和军事需求的变化,公司也将迎来更多新的机遇与挑战。
(二)主营业务基本情况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深耕于国防科技工业领域,专注于导弹(火箭)固体发动机动力与控制产品及弹药装备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以军用产品为主,辅以少量民用产品业务。
公司产品涵盖各种导弹、火箭弹固体发动机动力模块、安全与控制模块,多型主战装备的主用弹药、特种弹药及引信与智能控制产品,广泛应用于防空反导、装甲突击、火力压制、空中格斗、空面(地、舰)与舰舰攻防等作战场景,承担了军方多项重点型号的科研生产任务和国家重点工程任务,是我军重要的武器装备供应商之一。
在导弹(火箭)固体发动机动力与控制产品领域:公司是国内少数从事导弹(火箭)固体发动机动力模块产品科研生产的企业之一,动力模块产品广泛应用于各类导弹、火箭弹系统动力,凭借多年自主研发积累,在高性能材料技术与安全高效制备技术等产品研制与生产全领域形成了完善的自主技术体系,具有全产品自主研发技术能力,掌握多项核心技术,部分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公司承担了多项国家重要列装导弹和军贸系列导弹火箭弹等多项固体发动机动力模块的研制批产任务,与各大军工集团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同时,依托公司技术储备及火工产品研制经验,研发扩充导弹(火箭)固体发动机控制模块业务,研发的新型固体发动机点火控制装置及导弹安全保险装置应用于某新型空空导弹及战术导弹。报告期末,公司主要导弹(火箭)固体发动机动力与控制产品包括军方定型列装批产产品43型,型号研制项目26项。
在弹药装备领域:公司是国内重要的弹药装备研制生产企业之一,主要产品包括主用弹药、特种弹药和引信及智能控制产品,广泛应用于防空反导、装甲突击、反恐处突、海洋调查等多个领域。通过长期研发及型号迭代,公司围绕弹药建立并完善了自有技术体系,拥有各类型弹药的完整研发技术能力。在弹药总体设计、精度控制、毁伤效果等核心环节积累多项研发成果和核心技术,在小口径防空反导弹药方面具备国内先进水平,多项关键技术和产品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形成持续性竞争优势,在军队产品升级换代“科研择优竞标”进程中连续中标。报告期末,公司主要弹药装备类产品包括军方定型列装批产产品13型,型号研制项目21项。
同时,公司成熟军品技术应用于民用领域,生产的炮射防雹增雨弹系行业首型B级弹,具备消雹效果好、性价比高、安全可靠性高等优良特性,产品已应用于云南、贵州、四川等多个省份。
公司产品与技术历获国家国防科工委、兵器工业部、航天航空工业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及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等国家、省部级奖项;公司产品在多次对外防御作战中因表现突出、保障有力而受到表彰,参加了包括“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建军90周年”、“建国70周年”及“建党100周年”等在内的多次阅兵、专项展示、军事演习任务和保障重大活动。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5年上半年,公司持续聚焦主营业务发展和核心技术研发,围绕公司年度工作目标,持续加强能力建设、保障产品顺利交付,上半年保持了较好发展态势。报告期内,受上游专用原材料供给不及预期影响下,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743.92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3.37%;实现利润总额8,624.63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7.2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711.11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1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186.61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8.59%。报告期内,增加股份支付费用1,852.26万元,剔除该因素影响,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528.3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9.64%。
(1)研发创新方面
报告期内,公司重点围绕主战装备、主用弹药,积极参与竞标、扩点或单一来源等项目开发,明确年度重点/重要项目研制计划,积极推进项目管理,新增中标项目7项、走程序拟中标1项、扩点1项,现有型号项目共47项,完成了10型产品状态鉴定/设计定型;期末正在进行预研项目近60项,关键技术研究40项,多个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公司报告期内新增授权专利8项,累计授权专利184项,其中:实用新型153项,发明专利31项(含国防专利20项);公司下属有5家企业为高新技术企业,拥有5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省级工程研究中心、3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其中1家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公司始终坚持产学研合作的发展思路,2025年上半年在技术领域方面与国内多家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了深层次合作交流,其中与科研机构C在“战略合作协议”的框架下,新增2509/JK项目合作,进一步推进了协同创新的实践探索;有序推进与科研机构O项目合作,确定了6个科研项目合作意向,包含3型弹药和3型引信研制,标志着在智能化制导弹药研制领域有新突破。
(2)市场拓展方面
报告期内,公司与军工单位F3、军工单位B1、军工单位C11、军工单位B4和军工单位D5在原有项目合作基础上,新增多型预研项目合作;新增与军工单位C15和军工单位C16开展了多型新领域预研项目合作;新增与军工单位C22、科研机构L、科研机构M和科研机构N,持续扩宽客户范围,提升公司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
(3)体系建设方面
报告期内,公司HSE及质量、保密、平安建设等基础管理体系平稳有序运行,共计完成4项资质扩项/变更工作。始终坚持“安全本质抓源头,安全保障抓管理”思路,紧紧围绕现场一线、设计源头、管理提升三个方面抓实抓细HSE体系,为加强涉危涉火车间安全管理,压实安全责任,公司在各涉危涉火车间新配置9名专职安全管理员,通过日常巡查,强化生产一线反“三违”排查力度,及时劝阻和制止他人违章行为;借助信息化手段,大力推动视频监控回放检查,涉火工序100%覆盖,建立“违者必查”机制,杜绝侥幸心理;持续加大安全生产投入,继续改进手工危险作业工序,开展雷管自动焊锡改造、民爆器材生产智能化数字化改造等,通过在统筹规划建设项目B区试点建设智能化(AI)安全生产监控系统,采用智能化生产和监控手段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4)产能建设方面
报告期内,随着统筹规划建设项目A区、B区专业化产线产能逐步释放,自动化产线生产模式已见成效,生产效能得到快速提升,公司弹药产能以及生产效率将不断的得到提升;积极实施对动力模块现有产能的改造优化,努力实施提升20%以上产能,确保动力模块扩能项目建设中产能瓶颈期所需产能;同时,积极推进动力模块扩能建设项目,提前筹划做好项目前期准备工作;通过与政府部门的积极沟通,已完成航天动力建设项目中土地的置换及增购方案的确定。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