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海南机场(600515)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1、机场管理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控股7家机场,包括:三亚凤凰国际机场、琼海博鳌国际机场、安庆天柱山机场、唐山三女河机场、潍坊南苑机场、营口兰旗机场、满洲里西郊国际机场。公司通过子公司参股2家机场,包括:宜昌三峡国际机场、东营胜利机场。公司管理输出2家机场,包括:松原查干湖机场、三沙永兴机场。
公司的机场管理业务主要分为航空性业务和非航空性业务,航空性业务包括起降、停场、客桥、旅客服务及安检等,其余类似延伸的地面服务、免税商业、有税商业、广告、货运、办公室租赁、值机柜台出租等都属于非航空性业务。
2、免税与商业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的免税与商业业务主要分为免税商业业务与商业地产运营业务。
免税商业业务方面,公司通过参股投资、自持物业提供场地租赁形式参与5家海南离岛免税店业务;公司还持有海南海航中免49.9%股权(口岸免税),海南海航中免拥有海口美兰国际机场、三亚凤凰国际机场2家机场口岸免税店及多家机上免税店。此外,三亚凤凰国际机场、琼海博鳌国际机场、海口日月广场还为免税运营商提供免税提货点场地租赁。
商业地产运营业务方面,公司管理地产类商业项目共6个,其中,投入运营项目有海口日月广场、国兴里商业街、海控国际广场、长春荣御国际大厦;筹备期项目有儋州望海国际广场、沈阳泰和龙庭项目。海口日月广场为公司旗下核心商业地产项目,由海岛商业负责经营,综合出租率约77%,海口日月广场为中免海口日月广场免税店、海控全球精品(海口)免税城提供免税经营面积5.7万平方米。
3、房地产业务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建及土地储备项目25个,土地面积逾3,650亩。其中,在建项目14个,面积约1,237亩;土地储备项目11个,面积约2,416亩(其中非建设用地约96.6亩)。公司持续推动海口大英山片区等存量项目开发建设,存量住宅、写字楼和公寓等开发库存的销售,以及投资性房地产的出租与管理。
此外,公司积极推动传统房地产业务转型,培育打造临空产业新业务,以海南自贸港大封关航空物流及加工产业示范基地项目为抓手,加快推动航空特货货站核心区、物流仓储分拨区、高端加工制造区、综合研发与配套区四大功能区域投资建设,探索“以机场流量带动临空产业、以临空产业促进区域发展”的临空产业新模式。
4、物业管理业务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管物业及餐饮项目166个,在管项目面积逾2100万平方米,管理面积同比增长41.64%。深耕临空临港类、商写与住宅类、政府公建类三大业态:立足空港业务,发挥集团优势,致力于成为“国内最懂民航管理的物业服务企业”;利用科技赋能,拓展业务外延,向“区域综合服务能力最强的物业服务企业”方向迈进;深耕团餐领域,利用物业和餐饮组合拳,以打造“海南省第一团餐品牌”为目标。
5、其他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其他业务主要为酒店及飞行模拟机训练业务。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自有自管酒店1家,为三亚凤凰机场酒店;委托管理酒店4家,分别为:海口希尔顿酒店、儋州福朋喜来登酒店、琼中福朋喜来登酒店、海南迎宾馆;共计客房近2,000间。酒店业务主要包含住宿服务、餐饮服务、休闲娱乐服务及其他配套服务(会议、宴会及酒店物业出租等)。
公司飞行模拟机训练业务主要以飞行员、乘务员及其他航空特业人员的模拟机训练为主。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1、机场管理行业
2025年上半年,民航业整体呈现出“总体局面稳、国际增速快、货运韧性强、效率效益增”的特点。上半年,全行业完成运输总周转量783.5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3.7亿人次、货邮运输量478.4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1.4%、6%、14.6%,运输规模再创新高;在飞行量同比增长5.6%的情况下,运输航空严重征候和一般征候万时率同比分别下降68.4%、21.2%,安全态势总体平稳;国际客运航线净增123条,国际旅客运输量同比增长28.5%;国内、国际货邮运输量同比分别增长8.9%、23.4%,新增国际货运通航点16个;飞机日利用率9小时,同比提高0.2小时,正班客座率84.2%、载运率72.6%,同比分别提高1.9、1.6个百分点。
根据中国民航局发布的统计公报,全国运输机场共完成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量、起降架次分别为7.38亿人次、1029.9万吨、606.2万架次,分别同比增长50%、9.2%、0.1%,客货运市场均稳健增长。
综合来看,2025年上半年千万级机场的分化,标志着中国民航业的竞争已从过去单纯追求规模和吞吐量的“量增”阶段,转向了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率的“质升”阶段。机场间的竞争维度变得更加多元,涵盖了航线网络质量、区域经济的深度绑定、特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综合服务能力的全面比拼。
2、免税与商业行业
据海口海关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海口海关共监管离岛免税销售金额167.6亿元,同比下降9.2%。免税购物248.2万人次,同比下降26.2%。免税购物1,487.5万件,同比下降24.8%。截至2025年6月底,海南离岛免税经营主体共7家,离岛免税店12家,免税店经营面积超过50万平方米。
3、房地产行业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46,658亿元,同比下降11.2%(按可比口径计算);其中,住宅投资35,770亿元,下降10.4%。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45,85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5%;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3.7%。新建商品房销售额44,241亿元,下降5.5%;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5.2%。
根据海南省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年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518.43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7.2%。其中,住宅投资417.5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6%;办公楼投资19.93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4.2%;商业营业用房投资31.9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41.3%。房屋施工面积7,334.11万平方米,比上年同期下降5.9%,其中本年新开工面积319.86万平方米,比上年同期下降29.4%。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475.48万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增长15%;新建商品房销售额791.6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7%。
4、物业管理行业
据有关机构发布的《2025物业管理行业营业收入规模500样本企业研究报告》,营收规模方面,2024年全国物业管理行业营收规模预计达1.797万亿元,同比增长5.97%,预计2027年整体营收规模将跨越2万亿元大关,2030年将接近2.40万亿元,2024-2030年间年复合增长率保持在4.74%的稳健水平。管理规模方面,2024年末全国物业管理面积预计达395.04亿平方米,同比增长3.26%。在新型城镇化战略推进、城市更新行动实施,以及产业园区、公共服务等多元业态拓展的合力推动下,预计2030年管理规模将突破450亿平方米,年均增长率稳定在2.35%左右。
5、其他行业
根据国内居民出游情况抽样调查统计结果,2025年上半年,国内居民出游人次32.85亿,同比增长20.6%。其中,城镇居民出游人次24.52亿,同比增长17.5%;农村居民出游人次8.33亿,同比增长30.6%。
出游花费方面,上半年,国内居民出游花费3.15万亿元,同比增长15.2%。其中,城镇居民出游花费2.60万亿元,同比增长12.5%;农村居民出游花费0.55万亿元,同比增长30.1%。
飞行模拟机训练行业是航空业支持性产业,对地理位置、配套服务等都有要求。大型航空公司培训资源一般按照飞机引进计划配备,飞行训练市场产能增长与航空业发展息息相关。目前国内飞行训练市场竞争激烈,共有约49家飞行训练机构。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重要非主营业务的说明
2025年3月4日,公司全资成立了海南领航低空产业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经营范围包括通用航空服务、民用机场运营、飞行训练、旅游业务、航空运营支持服务等。目前该公司业务处于筹划阶段。
2025年6月27日,公司控股股东海南机场集团完成海南通航飞行服务站收购,该服务站是国内首个通过军民航“双认证”的飞行服务站,是自贸港低空飞行活动的“一站式”服务窗口,也是控股股东大力布局低空经济的重要一步。后续公司将充分依托控股股东资源优势,积极谋划在低空经济领域布局。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十五五”规划谋划的承上启下之年,也是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扩大开放之年。公司将紧密围绕创建世界一流机场运营集团的战略目标,以深化改革和科技创新双轮驱动企业战略转型,进一步聚焦“机场建设运营管理”这一主业,辅以临空开发、免税商业、空港物业、酒店等特色服务,打造空港经济一体化,推动专业化、现代化、市场化建设,助力海南自贸港高质量发展。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11亿元,归母净利润1.28亿元。
1、机场管理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的机场业务实现营业收入9.78亿元。2025年上半年,公司旗下控股及管理输出9家机场完成运输旅客1,337.11万人次,运输航班起降8.45万架次,货邮吞吐量完成8.05万吨;其中,三亚凤凰国际机场为公司旗下核心机场,全年实现飞机起降7.0万架次、旅客吞吐量1,181.38万人次、货邮吞吐量6.96万吨。
2、免税与商业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免税和商业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07亿元,为海岛商业运营收入,其中海岛商业通过向中免海口日月广场免税店、海控全球精品(海口)免税城提供免税店场地租赁实现收入0.40亿元。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参股投资、自持物业提供场地租赁的方式间接参与的5家离岛免税店线下销售额约27亿元,占海南岛内12家免税店免税销售额比例约16%。
3、房地产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房地产业务实现营业收入约5.41亿元;项目投资完成13.41亿元,新增完工面积4.22万平方米;签约销售面积4.85万平方米,签约销售额6.66亿元。公司高质高效抓项目,重安全保进度,重点加快存量地产项目去化,目前已完成海口江东F07(海控翰林府一期)项目的第一批楼栋工程竣备,海南自贸港地标建筑海南中心项目突破330米高度、大封关航空物流-航空特货“超级运营人”项目及航空科技研发基地项目工程基本完工,现正在集中力量推动海南中心项目、江东F05地块开发建设。
4、物业管理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物业管理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60亿元。海南物管顺利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能源管理体系及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等的监督审核,并新增完成设施管理体系认证,持续保持体系运行有效性。
5、其他业务
报告期内,酒店业态荣获21项行业殊荣。锦润酒管获得第二十五届中国文旅金马奖“年度突出发展潜力酒店管理公司”、三亚凤凰机场酒店荣膺海南省旅游饭店协会“2024海南省旅游饭店行业产品最具创意奖”、海口希尔顿酒店获得海口酒店协会“最佳口碑酒店”三项行业认证;海南迎宾馆获海南省旅游饭店协会“2024海南省旅游饭店行业TOP10”;儋州福朋喜来登酒店荣获儋州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2024年度儋州市十大精品酒店”称号。此外,酒店业态还斩获携程、美团、直客通等资深平台颁发的多项行业奖项。
飞行模拟机训练业务方面,报告期内飞行训练合作客户42家,2025年上半年训练小时数约7.9万小时,较2024年同期增长约8个百分点。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海南自由贸易港政策优势
经党中央批准,海南自由贸易港全岛封关运作将于2025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近年来,零关税、低税率、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海南自由贸易港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EF账户)、免签、增值电信业务试点等关键核心政策接续落地,并持续扩容、优化升级,政策红利加速释放,为公司未来“做强做优做大”提供政策支持。此外,海南自贸港用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与自贸港政策叠加优势,积极开展《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规则先行先试,深化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探索推动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大力推进制度型开放;加快建设“两个基地”“两个枢纽”“两个网络”,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联动,主动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努力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交汇点,这也将为公司提供发展机遇。
公司立足海南,拥有自贸港空港枢纽码头优势,核心主业机场运营管理受益于地理位置和免签政策,客流量持续攀升。旗下免税商业享有机场流量优势,叠加海口日月广场的标杆商业资源优势,经营稳步提升。同时,三亚凤凰国际机场三期改扩建项目与琼海博鳌国际机场三期扩建项目正有序建设,项目建设法人主体均为公司控股股东海南机场集团,投运后将提供更多商业经营面积。此外,物业管理、临空产业等多项业务均可享受自由贸易港政策红利。公司将积极把握封关运作带来的新机遇,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专业化管理能力优势
公司具备较强的专业化管理能力。旗下机场管理品质获得国际化认证,服务能力得到旅客高度认可。旗下三亚凤凰国际机场、满洲里西郊国际机场为SKYTRAX四星机场,三亚凤凰国际机场荣获2024年民用机场服务质量评价“1000万以上量级投诉管理优秀机场”,在第八届民航创新大赛决赛中《以友相识·美好相伴—三亚机场创新打造老年人友好型机场》荣获旅客服务类创新奖,服务品质获业界高度认可。同时,公司推动成立民航海南区域运行协调委员会,打造成海南地区唯一区域层级民航各运行主体的协同运行平台。上半年,岛内三场放行正常、起飞正常率分别提升4.25%、7.76%,全面提升海南民航运行效率和运行品质,实现了航班“增量提效”的目标。
公司旗下海口日月广场是海南唯一集合2家大型免税店的商业综合体,拥有快时尚组团、全球潮流运动、精品零售、国际快餐、休闲娱乐等多元业态。2025年上半年海口日月广场持续深化文化艺术IP活动的挖掘与打造,致力于品牌质量提升,累计开展人气引流活动52场,实现客流量稳步增长。
公司旗下海南物管是“中国物业”“中国团餐”双百强服务企业,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ISO14001环境管理等标准体系审核。多年来,秉承"将世界级SKYTRAX五星机场服务标准延伸至多元业态物业管理"的经营理念,深度布局临空临港类、商写及住宅类、政府公建类三大核心业态,依托多元化协同发展战略,深度融合AI及智慧化科技手段,全面推动管理服务升级。凭借持续强化的核心竞争力,加速市场份额拓展,以创新驱动全力塑造行业标杆品牌。
(三)多业态协同优势
公司基于机场运营和资源优势,搭建规划、开发、投资、运营、服务、孵化一体化的自贸港临空产业园区平台,助力自贸港形成“以机场流量带动空港产业、以空港产业促进区域发展”的模式。
公司围绕机场运营服务主业,依托机场和核心物业等优势资源,紧抓离岛免税新政积极布局免税商业,充分发挥海口美兰国际机场、三亚凤凰国际机场、海口日月广场“三个码头”优势做大免税市场规模;空港酒店不断提升管控能力和服务品质,服务主业运营;布局低空经济业务,借助海南通航飞行服务站国有化契机,拓展低空经济应用场景;物业业态为旗下机场、持有型物业、酒店等业态提供高质量的物业管理服务,致力于成为“国内最懂民航管理的物业服务企业”、向“区域综合服务能力最强的物业服务企业”方向迈进,努力打造“海南省第一团餐品牌”。
(四)市场资源与体制机制优势
作为海南省体量最大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公司围绕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以改革促发展为主线,坚定落实世界一流企业创建行动,深化市场化改革,着力增强核心功能和提高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和品质,服务海南自贸港“两个基地”“两个网络”“两个枢纽”建设,助力海南自贸港打造成为引领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公司充分发挥国有资本引领作用,撬动引导社会资本全面加大对自贸港机场建设、临空开发、商业物业等业务的有效投资,聚集优势资源实现跨越式高质量发展。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