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国机重装(601399)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1.公司所属行业情况。
公司所处的重型机械行业作为国家基础行业,主要为冶金、能源、工程建设、矿山开采、交通运输等领域提供大型成套技术装备和服务,代表着国家机械工业的极限制造水平,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着战略性、基础性重要作用,为国家制造强国作出了突出贡献。近年来,行业坚持稳中求进,锚定新型工业化目标,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经济实现了健康稳定发展。2025年上半年,全国重型机械行业实现营业收入5358亿元,同比下降1.7%;实现利润总额352亿元,同比下降3.9%。
2.公司主营业务情况。
公司主营业务主要包括研发与制造、工程与服务、投资与运营三大业务,积极构建以研发制造为主体、工程与服务、投资与运营为支撑的“一体两翼”发展格局。
研发与制造业务:公司紧跟国家战略及市场需求,积极推进技术研发、市场开拓、精益化管理,先后签订了多项核能装备、冶金成套设备、大型石化容器、能源发电装备等项目制造合同,主导产品市场份额、市场优势得到了巩固和发展。
工程与服务业务:以EP、EPC等模式面向国内外市场,在能源、冶金、矿山、化工、建材等领域提供设备供货、工程建设、工程总承包服务,积极带动公司制造产品“走出去”。同时充分发挥制造服务优势,积极开展技术咨询、检测计量、工业安装、物流运输等制造服务类业务。
投资与运营业务:以BOT为主要模式,充分发挥国机重装在融资、设计、建造、运营管理一体化上的集成优势,积极拓展投资类业务。投资建设并运营的柬埔寨达岱水电站连续10年超额完成发电目标,为柬埔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已成为“一带一路”共建共赢、中柬两国互利合作的标杆典范。
公司践行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锻造国机所长、服务国家所需”,牢牢把握国内新一轮政策机遇期和市场窗口期,推进重大技术装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提升国际化经营能力和业务拓展能力,着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继续为推进我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贡献力量。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扣高质量发展主线,扎实推进海外市场开拓,积极推进全员精益、全面数智,创新超越、臻于至善,经营发展延续向上态势。
1.主要经营指标持续保持增长。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利润总额3.07亿元,同比增长15.14%;营业收入70.73亿元,同比增长13.21%;实现合同签约额165.02亿元,同比增长43.57%。
2.市场开拓多点开花,海外拓展稳步推进。
签订广西白龙核电稳压器设备、山东海阳堆芯补水箱、中核华龙一号SG锻件等合同,核能装备市场份额持续提升。签订中海油大榭舟山、中石化九江、神华榆林煤液化项目反应器等一批重型容器合同,压力容器市场拓展取得新成效。Cr12转子、FB2转子、CB2汽缸等电站铸锻件实现批量订货,高端大型铸锻件市场份额稳步提升。签订梅钢1422热轧产线机组、河北津西钢铁1880mm带钢热连轧机组、金威铜业800mm铜带四辊粗轧机组等重大项目,冶金成台套装备多点开花。
产品出口订单大幅增长,公司装备制造和服务“走出去”再创佳绩。大件物流、理化检验等制造服务业务市场开拓成果丰硕。柬埔寨上达岱抽水蓄能电站BOT项目成功签署三大协议,中柬能源合作迈入崭新阶段。土耳其萨菲港口4台集装箱岸桥项目实现生效,重点国别市场滚动开发取得新成果。
3.项目执行高效有序,客户满意持续增强。
金陵石化、敬业1780、呈钢1250、晨曦湿法冶炼、信德环保燃料及新材料等重点产品高效交付,有力满足了用户需求;广西柳钢中金不锈钢有限公司冷轧机组项目包钢RH精炼炉机械抽真空系统改造项目快速投产达效;华峰铝业2400、洛阳炼化、核电锻件及主管道、各类电站铸锻件等重点项目在制有序推进。老挝南俄4水电站全部机组设备全部投入商业运行。检验检测、仓储物流、工业安装等制造服务项目有序推进。
柬埔寨达岱水电站运行状况良好,已连续安全生产3975天,累计发电量105.65亿度,累计实现碳减排562.4万吨。上达岱水电站项目建设完成75.23%,满足节点计划要求。北京口腔医院屋面光伏BOT项目投入商业运营。
4.科技攻关持续发力,平台建设蹄疾步稳。
国内最宽幅高性能钛板生产线——3000mm钛合金板材生产线粗轧机组完成总装发运。世界首件630℃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C630R高压转子锻件成功发运,标志着我国超超临界机组材料研制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历史性跨越。突破冲击式转轮水斗锻件近净成形锻造技术、百吨级大型飞轮转子锻件全流程制造技术,成功实现500MW级冲击式转轮水斗锻件、国内首件百吨级飞轮转子锻件等产品开发。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肩负国之重器的责任和使命,围绕研发与制造、工程与服务、投资与运营三大板块,坚持创新驱动,深化企业改革,强化管理提升,增强核心功能,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切实体现科技创新国家队、产业发展领头羊、安全支撑主力军的作用。
1.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发挥重要作用。
公司是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制造基地,是世界重大技术装备领域少数具备极限制造能力的企业,柔性制造优势突出,可为航空航天、能源、冶金、石油化工、矿山、交通、汽车等重要行业提供系统的制造与服务,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着战略性、基础性的重要作用。公司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勇担新型工业化建设主力军,推动装备制造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连续取得重大突破,持续在解决国家“有与没有”“受制于人”的难题上发挥作用,展现了“国之大者”“国之重器”的担当作为。
2.创新驱动厚积薄发,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
公司拥有以金属成形技术与重型装备全国重点实验室、大型铸锻件先进制造技术及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为代表的32个科技创新平台,汇聚了以中国工程院院士、行业领军人物为代表的一大批顶尖人才,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内的600余项科技奖项,创造了400余项“中国第一”,授权专利2000余件。牵头组建“旌湖实验室”成功注册事业单位独立法人,通用机械关键核心基础件创新中心德阳分公司加快推进创新能力建设,强力支撑国家战略和地区产业发展,护航国家高端装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公司在高端大型铸锻件、核能装备、石化装备、冶金锻压成套装备等多个领域形成了一系列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成果。报告期内,世界首件630℃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C630R高压转子锻件成功发运;500MW级冲击式转轮水斗锻件、国内首件百吨级飞轮转子锻件等产品关键核心技术难题成功突破。
3.极限制造能力全球领先,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和发展。
公司极限制造、柔性制造能力突出,具备从关键材料研制、加工工艺研究、检验检测、成套设备系统集成的全技术链能力,拥有以大型锻造压力机、重型精密数控加工设备等为代表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极限制造装备,可一次性提供900吨级优质钢液、浇铸700吨级真空钢锭、铸造500吨级铸件、锻制400吨级锻件。报告期内,国内最宽幅高性能钛板生产线——翔云3000mm钛合金板材生产线粗轧机组完成总装发运,彰显了国机重装在高端重大技术装备领域极限制造“硬核”实力。
4.内部协同合力持续巩固。
公司是国家高端重型装备旗舰平台,具有产品研发、设计与制造、工程项目总包与贸易的全业务链优势,实现科技创新、装备制造和工程贸易的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公司发挥在冶金、锻压挤压等重大成套技术装备和高端大型铸锻件等传统领域的技术优势和能力优势,积极推动所属企业加强业务协作,在冶金、能源、化工、环保等领域形成了协同联动的发展优势,既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又推动整个产业的升级和发展。
5.海外市场拓展能力持续提升。
公司积极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在海外设有30个代表处、子公司,在全球50多个国家(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中,以EPC模式承建了百余项海外重点工程,并以BOT模式进行海外投资。报告期内,公司总承包的上达岱抽蓄电站项目成功签署三大协议,中柬能源合作迈入崭新阶段。土耳其萨菲港口集装箱岸桥项目等实现签约或生效,重点国别市场滚动开发取得新成果,国内工程承包项目开发取得新进展。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