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交大铁发(920027)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业务概要
商业模式报告期内变化情况:
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轨道交通智能产品及装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并提供专业技术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自设立以来一直专注于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安全领域,经过多年发展具备了较强的技术研发、生产能力和服务实力,致力于保障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提升运营效率。公司主要产品和服务包括轨道交通智能产品及装备、轨道交通专业技术服务,具体为安全监测检测类产品、铁路信息化系统、新型材料、智能装备、测绘服务、运维服务等。
公司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四川省企业技术中心。公司与西南交通大学联合共建了“国家铁路局运营安全保障铁路行业工程研究中心”,与香港理工大学联合共建了“轨道交通安全监测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基地平台。公司拥有“工程勘察—工程测量”甲级资质、测绘甲级资质、计量认证CMA资质和国家安防一级资质,通过国家ISO9001、ISO14001和ISO45001体系认证以及CRCC认证。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共参与制定行业及地方标准3项,拥有已授权发明专利27项、已授权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专利共58项、已登记软件著作权76项,已注册商标权11件。
公司产品和服务广泛应用于高速铁路、普速铁路(含重载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领域,包括:京张高铁、京沪高铁、京广高铁、哈大高铁、兰新高铁、雅万高铁、川藏铁路、大秦重载铁路、广州地铁、深圳地铁等。主要客户为国铁集团、中国铁建、中国中铁等与铁路相关的大型国有集团的下属企业等。
(一)销售模式
公司采取直销的市场销售模式。公司主要客户为国铁集团、中国铁建、中国中铁等与铁路相关的大型国有集团的下属企业。公司主要通过参与科研课题、国家工程项目,定期客户拜访,市场信息调研跟踪等方式与重点目标客户建立联系,再根据客户的要求参与市场招投标、竞争性谈判与单一来源采购等方式获取业务,签订业务合同,并按照合同约定及客户需求提供产品和服务。部分客户根据其采购管理制度,会采取内部邀标或委托的形式,在完成内部审批手续后,与公司签订业务合同。
(二)研发模式
公司采用自主研发为主、合作研发为辅的研发模式。为满足市场需求,提高技术水平,公司设有研发中心,负责项目孵化、产品研发、技术升级、技术支持等实际研发工作,不断研发前沿技术、开发新产品。公司各事业部通过产品汇报或技术交流的形式,了解客户关注点及产品功能需求,经事业部、技术中心、研发中心商讨评估技术可行性及现场实际踏勘后进行研发工作。
(三)采购模式
公司采购种类主要包括原材料和劳务。公司制定了《物资设备采购管理办法》,对供应商选择、管理、采购流程等进行了明确要求,严格、稳定、有序、有效控制产品质量。公司严格按照办法执行,根据采购物资的市场情况、供应商情况及公司采购需求数量及金额等,综合采用市场公开询价、网上电商平台、竞争性谈判及招标等方式进行采购。公司制定了《委外业务管理办法》,根据项目规模分级管理劳务采购项目,针对不同级别的项目分级审批和管理,明确规定了劳务供应商的选择要求,严格把控和管理劳务供应商资质。公司劳务采购业务按“公平、公正”的原则以议价和招标方式为主。
(四)生产模式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各事业部根据客户需求,前期进行产品方案设计、技术文件交付,确定产品的技术标准和要求,并在合同或业务订单中明确供货要求、铁路部门技术标准要求,再综合现有生产情况,下达生产计划。生产部门根据产品生产物料清单,按照生产工序图及操作手册,完成原材料领用、制造、模块组装、整机组装等生产环节工作,生产全过程同步实施质量控制。产品生产完成后,经联调测试、检验合格后办理完成进销存系统成品入库。业务部门凭发货需求单完成成品领用及货物发运。
报告期内,公司的商业模式未发生变化。
经营情况回顾
(一)经营计划
2025年上半年,公司紧紧围绕稳增长、高质量发展主题,锚定年初制定的总体发展目标,积极拓展市场版图,持续提升研发技术能力,着力提高品牌影响力,实现长期稳定发展。
一是公司积极推动各经营区域与业务部门的深度协同,上下联动、信息互通、合力经营,坚持用业绩说话、用数据说话,深耕厚植区域市场,压实片区经营责任,强化属地责任担当意识,进一步提升整体市场营销能力。
二是公司持续推动研发创新与业务开拓的深度融合,强化市场导向作用,加强技术团队与业务团队紧密结合,敏锐捕捉行业新趋势,全面洞察客户痛点与潜在诉求,驱动高效精准研发,进一步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业务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三是公司继续强化质量管控全流程覆盖,以QES内部指标为抓手、ISO三体系外部审核为依托,监督产品研发、生产、质检、验收全过程,同步推动“持续改进质量环”,形成问题闭环管理,增强安全质量管理规范水平。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为792438214.88元,较上年年末增长24.61%;负债总额为370894355.17元,较上年年末增长0.45%;资产负债率为46.80%,较上年年末下降11.2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为411814883.97元,较上年年末增长59.86%。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5278670.22元,同比增长26.4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590451.76元,同比增长7.84%。公司业绩整体稳定增长。
(二)行业情况
1、所属行业
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轨道交通智能产品及装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并提供专业技术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自设立以来一直专注于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安全领域,经过多年发展具备了较强的技术研发、生产能力和服务实力。主要产品及服务包括轨道交通智能产品及装备、轨道交通专业技术服务,具体为安全监测检测类产品、铁路信息化系统、新型材料、智能装备、测绘服务、运维服务等,致力于保障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提升效率。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从事的业务属于“C37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下的“C3716铁路专用设备及器材、配件制造”;根据《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公司从事的业务属于“C37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公司从事的业务属于“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下的“轨道交通装备产业”。
2、行业法律法规对公司经营发展的影响
公司产品和服务主要应用于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领域。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行业政策鼓励我国轨道交通行业的发展,我国轨道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均保持在较高水平。首先,国家推进整体交通强国战略,加速推进普速铁路、高速铁路、地铁、市域(郊)铁路等现代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这不断增长的需求对于公司的轨道交通产品和专业技术服务有着积极影响,帮助公司提升业务规模,实现进一步发展。其次,在国家政策的要求下,公司致力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国家鼓励健全轨道交通技术标准和装备体系,并鼓励采用智能化手段提升轨道安全运营保障水平,如地震预警、道岔监测等对行车安全直接影响的设备。公司的研发方向主要服务于国家轨道交通先进技术,系列行业政策为公司进一步研发和掌握核心技术提供了有力保障。
3、行业发展情况
(1)铁路行业
我国幅员辽阔,煤炭、石油等战略资源的分布与主要消费区域极不平衡,且不同区域的经济联系和交往跨度较大。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铁路运输凭借其覆盖面广、运输量大、运费较低、速度较快、能耗较低、安全性高等优势,在现代交通运输中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我国铁路大多是客货混运的线路,不同速度等级列车共线运行,长距离运输较多,呈现出“行车密度大、运输载重大、地面信号制式混杂”等运输特点。为加快铁路建设,缓解长期以来铁路运输紧张局面,铁道部于2003年提出了铁路跨越式发展战略,其主要目标是快速扩充运输能力和快速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并分别于2004年、2005年、2008年、2011年、2016年和2021年发布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铁路信息化总体规划》《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铁路“十二五”发展规划》和《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6-2025年)、《“十四五”铁路科技创新规划》等,国务院于2021年发布了《“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大规模推进铁路线路建设和信息化建设已成为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工程。
根据国铁集团官方发布的有关数据,2024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506亿元,同比增长11.3%,创投资历史新高。根据《“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十四五”期间我国铁路运营里程将从2020年的14.6万公里发展为2025年的16.5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营业里程将从2020年的3.8万公里发展为2025年的5万公里,主要采用250公里及以上时速标准的高速铁路网,对50万人口以上城市覆盖率达到95%以上。我国铁路行业仍将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2025年上半年,铁路建设优质高效推进,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59亿元,同比增长5.5%,累计投产新线301公里,现代化铁路基础设施体系加快构建。
(2)城市轨道交通行业
随着中国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传统路面交通压力日渐增大。与此同时,汽车数量的增加加剧了城市环境污染。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具有大运量、高效率、低污染等特点,能够有效缓解路面交通压力并促进环境保护,成为中国城镇化建设的必要市政设施之一。
中国是目前全球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最长的国家。根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发布的《城市轨道交通2024年度统计和分析报告》统计信息,截至2024年底,中国大陆地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361条,运营里程12160.77公里。其中,地铁运营线路9306.09公里,其他制式城轨交通运营线路2854.69公里。2024年运营里程净增长936.23公里。2024年,44个城市在建线路总长度5833.04公里,在建项目的可研批复投资额累计44979.55亿元。随着中国各城市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蓬勃发展,中国将进入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快车道。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