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数据解析 - 财报审计 - 正文

海陆重工(002255)2025年半年度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来源:证星财报摘要 2025-08-25 19:32:57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证券之星消息,近期海陆重工(002255)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1、主要业务

    公司主要从事工业余热锅炉、大型及特种材质压力容器和核安全设备的制造销售业务,以及固废、废水等污染物处理和回收利用的环境综合治理服务及光伏电站运营业务。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未发生变化,主要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

    2、主营业务所属行业发展情况

    (1)主要产品余热锅炉所属行业发展情况

    余热锅炉行业是节能环保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应用于钢铁、石化、有色金属冶炼、焦化、电力等高耗能行业,通过回收工业生产中的余热资源,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近年来,国家政策继续鼓励余热回收利用,国务院《中国制造2025》提出,加强节能环保技术、工艺、装备推广应用,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3.5%、18%,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推动绿色转型实现积极发展,进一步壮大节能环保、清洁生产等产业,推动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推进钢铁、石化、建材等行业绿色化改造;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指出,要推进重点用能设备节能增效。

    《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度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工作的通知》中提到,以支撑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为导向,择优推荐节能降碳效果明显、技术成熟可靠、具备经济效益和推广潜力,能够实现全流程系统节能降碳或跨行业、领域融合创新的技术装备。

    (2)主要产品大型及特种材质压力容器所属行业发展情况

    大型及特种材质压力容器行业具有政策驱动性强、与下游行业关联度高、技术升级周期明显等特点,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应用于大型石化、炼化、煤化工等行业。

    国家“十四五”石化装备产业发展目标为通过发展高端设备,推进大型成套设备国产化,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技术装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等,推进石化装备产业由大向强转变,努力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在“十四五”期间,我国还将重点开展煤制油、煤制天然气、低阶煤分质利用、煤制化学品、煤炭和石油综合利用等5类模式以及通用技术装备的升级示范,推动煤炭深加工产业向更高水平发展。

    (3)主要产品核安全设备所属行业发展情况

    核电以其经济性、低碳环保特性和运行稳定性,在新兴能源体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意见》及《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两份碳中和顶层设计方案中,均将核电作为非化石能源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2025年上半年度,我国共核准10台核电机组。《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5)》蓝皮书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商运核电机组总装机居全球第三。2024年,核电发电量4447亿千瓦时,居全球第二,占全国总发电量的4.72%,等效减排二氧化碳3.34亿吨;核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7797小时,福建、辽宁省核电发电量占比超过20%;在建核电机组28台,总装机容量3370万千瓦,在建机组装机容量连续18年保持全球第一。

    根据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发布的《全国核电运行情况》,截至2025年6月30日,我国运行核电机组共58台(不含台湾地区),装机容量为61007.74MWe(额定装机容量)。2025年1-6月,全国累计发电量为45308.7亿千瓦时,运行核电机组累计发电量为2300.86亿千瓦时,比2024年同期上升了8.06%,占全国累计发电量的5.085%。

    2025年4月28日,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指出下一步会大力支持第四代核电技术、小型模块化反应堆、核聚变等前沿技术的研发攻关。

    经过30年发展,我国核电设备国产化率已大幅提升。在核电设备部件中,反应堆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堆内构件控制杆燃料装卸料设备、一体化安全壳顶盖等均已实现100%国产化。核电作为中国高科技和高端制造业走向世界的一张“国家名片”,以华龙一号、高温气冷堆技术为代表的我国核电技术已经走在世界前列。

    (4)主要业务固废、废水等污染物处理及回收利用的环境综合治理服务所属行业发展情况

    近年,国家先后出台了《“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强化危险废物监管和利用处置能力改革实施方案》、《危险废物转移管理办法》、《关于加快推进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等一系列文件,明确了全面提升环境基础设施水平、提高固废处置能力,补齐处理设施短板,并构建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强化废物源头减量等产业政策导向,资源化综合利用成为危废处理行业的发展方向。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构建集污水、垃圾、固废、危废、医废处理处置设施和监测监管能力于一体的环境基础设施体系,形成由城市向建制镇和乡村延伸覆盖的环境基础设施网络。推进城镇污水管网全覆盖,开展污水处理差别化精准提标,推广污泥集中焚烧无害化处理,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到90%,地级及以上缺水城市污水资源化利用率超过25%,建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系统,以主要产业基地为重点布局危险废弃物集中利用处置设施,加快建设地级及以上城市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理设施,健全县域医疗废弃物收集转运处置体系。

    由此可见,行业面临全方位提质增效、精耕细作、系统化建设运营等更高机遇和挑战,在固废与污水的资源化领域存在新增市场机会。

    (5)光伏电站运营业务所属行业发展情况

    《2025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提出2025年能源工作的主要目标包括:风电、光伏发电利用率保持合理水平,光伏治沙等综合效益更加显著。

    国家能源局发布的《2025年1-6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6.5亿千瓦,同比增长18.7%;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1.0亿千瓦,同比增长54.2%;风电装机容量5.7亿千瓦,同比增长22.7%。

    光伏作为可再生能源的主要电力方式,将在实现碳中和的各类领域和场景中扮演关键角色。

    3、主要产品及用途

    (1)工业余热锅炉

    余热锅炉作为回收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余热、废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节能减排的关键设备。余热锅炉的热源来自于工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气体、液体及固体物料的高温余热,以及工艺流程中所发生的高温废热等。通过余热(废热)的回收过程,余热锅炉可以对烟气排放和废气中污染物进行减排处理,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公司已形成以节能、降排、环保的新型余热锅炉为主导的系列产品,产品覆盖钢铁、有色、焦化、建材、石化、化工、造纸、电力等各个应用领域,市场占有率高。

    (2)大型及特种材质压力容器

    公司生产的大型及特种材质压力容器,主要用于煤化工、石油化工、炼油、精细化工等领域。主要产品包括:换热器、分离器、反应釜、储罐、塔器、过滤器、蒸发器等。

    (3)核安全设备

    公司自1998年起涉足核电领域,而后取得民用核承压设备制造资格许可证,经过20多年在核电领域的深耕与发展,创新智造先后完成多个项目的国际、国内首件(台)制造任务。

    公司核安全设备包括:安注箱、堆内构件吊篮筒体、堆内构件吊具、乏燃料冷却器、硼酸冷却器、冷凝液冷却器、再生式热交换器、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稳压器卸压箱、硼酸贮存箱、容积控制箱、应急补水箱、柴油机主贮油罐、安全壳内换料水箱返回槽等。

    (4)固废、废水等污染物处理和回收利用服务

     公司全资子公司格锐环境主要从事固废处理、废水处理、区域集中供热及环保工程建设等。通过对环保工程的整体设计和优化,为客户提供包括方案设计、设备集成、工程施工、设备调试以及后续运营服务于一体的整体化服务。

    (5)光伏电站

    公司全资子公司张家港海陆新能源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光伏电站运营,主要产品为电,产品用途有两种:一种是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即电站所发的电一部分用于企业自身的生产、制造,剩余部分出售给国家电网;另一种是全额上网,所发的电全部售给国家电网。

    4、经营模式

    (1)对于工业余热锅炉、大型及特种材质压力容器及核安全设备,公司在经营上采用以销定产的模式,即根据客户订单进行定量生产,根据生产任务的需要进行采购,产品直接销售给预订的客户。具体模式如下:

    1)销售模式

    由于本公司主营产品属非标准大型机械设备,客户针对性强,客户主要为钢铁、有色、焦化、建材、石化、化工、造纸、电力等行业的大、中型企业,在业务模式上公司采用订单生产的模式,在销售模式上公司采用直销的模式,由公司市场部负责根据公司经营目标制定营销计划、协调计划执行,并进行客户管理,长期跟踪客户的动态,并最终通过投标的方式获取客户订单。

    2)定价模式

    产品或服务定价一般通过对所需的设备、人工和材料进行成本预估,并根据合理利润率水平确定最终的对外报价。

    3)设计模式

    作为非标准产品,公司与客户签订的合同中包括技术协议,根据技术协议的内容公司进行图纸设计,设计完成后经国家规定的省级图纸鉴定机构审核通过,具体为:一是根据客户提供的具体工况条件和工艺参数,公司进行方案设计和施工设计,并分别提交公司内部技术评审(自行设计);二是根据客户或设计院提供的方案设计资料,公司进行详细设计(联合设计);三是根据客户提供的全套图纸,公司按国家相关标准要求进行转化设计,对不符合制造工艺要求的部分,与客户协商确认(转化设计)。

    4)采购模式

    由于公司产品覆盖范围广,且为非标准化生产,除原材料采购外,公司需要采购相当部分的结构件和外购件,上述采购由公司采购部根据生产任务向供应商直接采购。公司采购部根据市场状况,通过招标方式决定交易价格。在此基础上,本公司选择与信誉好、有竞争力的供应商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并建立供货方名录,对供应商的基本情况、资信、质保能力、价格、供货期等进行跟踪考察并记录。上述采购模式既能稳定长期合作关系,又能有效降低市场波动风险。

    5)制造模式

    本公司的生产组织模式为严格的“以销定产”模式,即完全根据客户的订货合同来安排、组织生产。由于公司产品为大型设备,涉及的工艺流程较为复杂,且为非标准化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公司设计、工艺和生产部门的紧密配合。此外,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满足产能和产品特殊工艺的需要,公司对主要部件进行专业化生产,并选择了部分外协厂商。公司对外协厂商进行外协质量管理和定期考核,以确保质量符合公司产品要求。

    (2)对于固废、废水等污染物处理及回收利用的环境综合治理服务,经营模式如下:

    1)整体运营模式

    BOO业务模式:即“建设-拥有-运营”模式。根据地方政府的批准,投资建设和运营污水处理厂,并拥有污水处理厂的产权。格锐环境下辖的集中供热设施、固废处置场属于此种运营模式。

    EPC业务模式:根据污水的处理难度和污水排放量、工艺要求、是否需要再生水循环利用等因素,为客户提供整体化的解决方案。格锐环境的污水处理环保工程项目主要为此种业务模式。

    EP业务模式:为客户提供方案设计、设备采购及设备安装等服务,一般不涉及工程施工。

    2)销售模式

    一般通过公开招标方式获取项目,或通过良好的品牌形象直接与客户达成合作协议。产品或服务的报价一般通过对所需的设备、人工和材料进行成本预估,并根据合理利润率水平确定最终的对外报价。

    3)采购模式

    在供应商选择方面,采购部门按照采购管理办法对供应商的品质、供货能力进行详细评审,通过评审的供应商才能成为合格供应商,通过优化原材料供应系统,确保原材料的质量水平和供应充足。

    对于BOO等土建工程量较大的项目中,可能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及项目进度,聘请具有相关资质的工程施工企业协助公司进行场地平整、挖掘等基础土建工作。

    4)盈利模式

    通过提供多样化、全方位的环保整体解决方案获取利润,其主要方式有:提供污水处理设施的工程总承包服务、提供污水处理厂建设及运营服务、提供固废处理服务、提供集中供热服务。

    (3)对于光伏电站运营,主要产品为电,该产品主要出售给国家电网,极少部分出售给企业自用,采用电量销售结算经营模式。公司持有的电站是已投入运行的电站,后续发电量并入指定的并网点,实现电量交割,电价执行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复的上网电价及补贴电价;另一方面,绿电政策、碳交易有望落地将增厚电站的盈利,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增厚了电价。

    5、产品市场地位及竞争优势

    (1)主要产品余热锅炉

    在余热锅炉制造业务方面,公司所持有的产品制造资格证书及资质认可证书居国内同行业首列。公司被评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海陆”品牌为江苏省著名商标;同时,公司是国内研发、制造特种余热锅炉的骨干企业,工业余热锅炉国内市场占有率一直保持前列;公司产品“干熄焦余热锅炉”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冶金科学技术一等奖、国家重点新产品,并被列为国家863计划。公司是国家干熄焦余热锅炉国家标准的起草、制定单位之一,在转炉余热锅炉、有色冶炼余热锅炉、催化裂化余热锅炉、硫磺制酸余热锅炉等领域也始终保持市场领导地位。

    (2)主要产品大型及特种材质压力容器

    在压力容器制造业务方面,公司持有A1、A2级压力容器设计资格证与制造许可证。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在大型及特种材质压力容器制造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成功完成了多个国内首台(套)重大设备的研制任务,进一步巩固了行业领先地位。

    (3)主要产品核安全设备

    在核安全设备制造方面,公司先后与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合作完成全球首台高温气冷堆堆芯壳及余热排出系统水冷壁制造任务,并对余热排出系统水冷壁提出改进建议,并被清华大学接受采纳;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合作完成全球首台2MWt液态燃料钍基熔盐实验堆安全专设余热排出系统及上下安全容器的制造;与国核工程合作全球首次完成CAP1400示范工程复合板球型安注箱制造任务。

    公司先后完成第二代压水堆堆内构件吊蓝筒体国产化首件制造;美国西屋公司AP1000堆型堆内吊具国产化首件制造;快中子堆试验项目及示范项目堆芯围桶、大栅板联箱国产化首件制造;“华龙一号”高温取样冷却器双螺旋盘管换热器的国产化首件制造任务。2021年,公司承制的2MWt液态燃料钍基熔盐实验堆(TMSR-LF1)安全专设——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及安全容器顺利通过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专家组的验收。

    多年来,公司在民用核能领域累积了丰富的制造和管理经验,并完成多个项目的国际、国内首件(台)制造任务。

    服务堆型包括但不限于二代+堆型、三代堆型(华龙一号、国和一号、AP1000、VVER、EPR)、四代堆型(高温气冷堆、钠冷快堆、钍基熔盐堆)以及热核聚变堆(ITER)等,涵盖了国内外的各核电机组。

    (4)主要业务固废、废水等污染物处理及回收利用的环境综合治理服务

    公司全资子公司格锐环境主要从事固废、污水处理、环保工程等业务。

    格锐环境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为支撑的发展道路,拥有雄厚的技术储备和技术团队。经过多年实践,形成了以印染废水处理技术、化工废水处理技术、污泥干化处理技术、洗毛废水处理技术、电镀废水处理技术为核心的污水处理技术体系,保证了格锐环境提供的污水处理整体解决方案更加节能高效,运行更加经济、维护更加方便,技术优势已成为保持公司行业领先地位的重要保障。格锐环境拥有建设部颁发的环保工程专项设计证书、环保工程专业承包证书,多年来为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提供过污水处理工程设计及承建服务。

    格锐环境在自主研发创新技术的同时,十分注重对外技术交流与协作,长期与污水处理技术先进的企业保持着密切的交流与合作。基于自身的技术优势,格锐环境能够有效应对行业竞争,为客户提供高效、经济的污水处理整体解决方案,避免了低端市场的恶性竞争,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是格锐环境发展的重要动力。

    (5)光伏电站运营业务

    公司全资子公司张家港海陆新能源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光伏电站运营。截止报告期末,海陆新能源持有地面分布式、屋顶分布式、地面集中式等类型电站共约156MW。目前电站发电量稳定,现金流量和运营情况良好,为公司利润提供了稳定支撑。

    6、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

    (1)行业驱动

    制造业是我国的核心经济支柱产业,在国家积极稳妥推进“双碳”目标实现的背景下,公司所处的节能环保装备制造行业前景广阔。

    报告期内,公司紧盯产业发展政策,在聚焦能源化工行业核心装备制造、巩固传统市场的优势地位、保持传统核心产品市场份额的基础上,积极拓展精细化工、新能源装备制造领域市场开拓力度,重点加强同优质大型客户的合作,拓展海外市场,为公司经营业绩增长开辟新的航道。

    (2)研发驱动

    公司一直注重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为公司持续稳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报告期内,公司聚焦主业,积极组织技术研发,2025年半年度研发费用4108.14万元,通过科技创新,切实发挥其对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截至半年度报告披露日,累计取得有效专利181项,其中73项发明专利。新产品的研制成功和科技成果转化为公司经营业绩增长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凭借科技创新,持续开发新产品、新工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保持了原有的核心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公司资质、品牌、市场地位来看:公司是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江苏省科技创新优秀企业,充分体现了公司在科技创新领域的领先地位。此外,公司被认定为省首批重点企业研发机构、国家机械工业百强企业、工业锅炉十强企业,彰显了公司在行业内的强大影响力和综合实力。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江苏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公司在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和新颖化方面表现突出,进一步巩固了其市场地位。

    公司“海陆”品牌被评为江苏省著名商标,这一品牌不仅代表了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还承载着深厚的市场信任和客户认可。在资质方面,公司持有的产品制造资格证书和资质认可证书在国内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公司拥有A级锅炉、A1级和A3级压力容器设计和制造许可证,以及民用核安全设备制造许可证(2、3级),这些资质充分证明了公司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合规能力。此外,公司还获得了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ASME)颁发的"S"、“U"、“U2”钢印和授权证书,这不仅是对公司产品质量的国际化认可,也为公司拓展海外市场提供了有力支持。

    综上所述,公司在资质、品牌和市场地位方面的显著优势,为其在节能环保装备制造行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为公司在国内外市场的进一步拓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2、从主要产品余热锅炉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来看:公司是国内研发、制造特种余热锅炉的骨干企业,工业余热锅炉国内市场占有率一直保持前列。公司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为驱动,高度重视自主研发能力的提升,在余热锅炉领域取得了多项重大技术突破和行业荣誉。其中,产品干熄焦余热锅炉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冶金科学技术一等奖、国家重点新产品,并被列入为国家863计划、获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扶持,充分体现了公司在余热锅炉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

    此外,公司产品催化裂化装置的高温高压脱硝余热锅炉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大型催化裂化装置高参数CO补燃式余热锅炉成套技术,通过江苏省首台(套)重大装备认定;配套于硫磺制酸装置的高温高压余热回收系统入选“2023年苏锡常首台(套)重大装备认定”,“高温高尘煤气余热回收新技术与装备”项目评为第四届锅炉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彰显了公司在复杂工况下余热回收技术的前沿实力。

    公司在余热锅炉行业深耕多年,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和行业资源。近年来,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深入推进和“双碳”目标的实施,公司紧抓行业发展机遇,依托自身的技术优势和行业地位,积极拓展焦化、石化、有色、化工等领域的余热利用市场。公司与多家行业龙头企业合作,成功实施了多个重点项目,包括焦化行业脱硫废液焚烧、有色行业稀贵金属回收利用、石化行业含盐废液焚烧、钢铁行业转炉煤气全干法显热回收等,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赢得了客户的高度认可。

    未来,公司将继续依托自身的技术优势和行业经验,紧跟国家环保政策导向,持续提升余热锅炉产品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为客户提供更加高效、环保的余热利用解决方案,助力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推动行业绿色低碳发展。

    3、从主要产品大型及特种材质压力容器的核心竞争力来看:公司自2007年起就在高端压力容器制造领域崭露头角,成功研制了美国SES公司低压煤气化装置中的气化炉(DN4400/H18500)和余热锅炉;2009年,公司进一步获得壳牌煤气化关键设备气化炉和合成气冷却器内部废热锅炉的授权供应商资格,成为国内少数能够参与国际高端煤气化设备制造的企业之一,充分体现了公司在特种材质压力容器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近年来,公司在大型及特种材质压力容器制造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成功完成了多个国内首台(套)重大设备的研制任务,进一步巩固了行业领先地位。如中海油宁波大榭重蜡油裂解制烯烃项目28万吨/年苯乙烯装置为国内最大、山东枣庄400/天煤气化制甲醇为国内首台自主研制、福建联合石化公司IGCC装置气化装置合成气冷却器管束为国内首台替代进口。公司为宁煤二期、宁煤煤制油项目、山西潞安煤制油项目等新型煤化工超限设备配套制造,前期公司参与承制的神华宁煤400万吨/年煤间接液化成套技术创新开发及产业化项目被授予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随着近年来稳定的订单及设备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公司承接的设备逐步向大型化、复杂化方向发展,制造难度显著增加。在这一过程中,公司通过不断优化工艺流程、提升制造技术水平,逐步培养了一支专业化的技术团队和项目管理团队,进一步增强了核心竞争力。未来,公司将继续依托在大型及特种材质压力容器领域的技术优势和市场积累,紧跟国家能源化工产业的发展趋势,持续提升高端装备制造能力,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助力我国能源化工产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4、从主要产品核安全设备的核心竞争力来看,公司自1998年起涉足核电领域,而后取得民用核承压设备制造资格许可证。公司为上海第一机床厂加工的堆内构件吊篮筒体,是制造核反应堆的心脏设备,该产品的成功研发与生产,替代了一直依赖国外进口的状态,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国内生产的吊篮筒体均为公司制造。公司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华龙一号”、CAP1400三代核电技术、具有四代安全特征的高温气冷堆核电技术应用上均获吊篮筒体、安注箱、堆内构件吊具等重要订单。截至到本年度报告披露日,公司核安全设备相关的专利共20项(发明专利13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其中“核电吊篮上出水口管嘴的焊接方法”获中国专利优秀奖,进一步证明了公司在核电设备制造技术上的创新能力。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公司在核电产品的制造、总结与经验积累方面形成了独特的优势。依托优质的产品和良好的信誉,公司已成功为国内外各大核电工程公司及相关涉核单位提供了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目前,公司已成为中国核动力研究院、中核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国核工程有限公司、中核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核四0四有限公司、法国ITER(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项目、中核集团中国中原对外工程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合格供方,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多年来,公司在民用核能领域累积了丰富的制造和管理经验,并完成多个项目的国际、国内首件(台)制造任务。

    服务堆型包括但不限于二代+堆型、三代堆型(华龙一号、国和一号、AP1000、VVER、EPR)、四代堆型(高温气冷堆、钠冷快堆、钍基熔盐堆)以及热核聚变堆(ITER)等,涵盖了国内外的各核电机组。这一广泛的服务范围不仅体现了公司在核电设备制造领域的全面技术能力,也为公司进一步拓展国内外核电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年以来,随着全球可控核聚变产业的迅猛发展,公司紧密追随行业发展潮流,密切关注行业政策导向,持续提升自身的产品制造实力。

    5、公司全资子公司格锐环境作为一家环保技术成熟、运营经验丰富的环境综合治理服务提供商,凭借其专业化的技术团队和系统化的管理体系,能够为客户提供从咨询、设计、施工到运营维护的一站式环保整体化服务。格锐环境拥有一支高素质的综合性技术人才和管理团队,涵盖了环境工程、化学工程、机械工程等多个专业领域,能够针对不同行业客户的环保需求,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确保项目的高效实施和稳定运营。

    在资质方面,格锐环境持有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资质(工业废水乙级)、环保工程专业承包三级资质、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等重要资质,这些资质不仅体现了格锐环境在环保领域的专业能力,也为其开展环境综合治理业务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和技术保障。凭借这些资质,格锐环境具备了从环保工程设计、设备制造、工程施工到运营维护的全产业链服务能力,能够为客户提供覆盖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综合解决方案。

    近年来,格锐环境紧抓环保行业快速发展的机遇,积极开拓新市场,扩大业务覆盖范围。公司通过与地方政府、工业园区、大型工业企业等客户的深度合作,成功实施了多个环境综合治理项目,赢得了客户的广泛认可和信赖。同时,格锐环境还注重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积极探索环保领域的前沿技术,以提升核心竞争力。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海陆重工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一般,盈利能力一般,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