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德众汽车(838030)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六、业务概要
商业模式报告期内变化情况:
本公司是一家聚合多汽车品牌矩阵与全链条汽车后市场服务生态的综合性服务平台。企业以标准化4S服务体系为核心,构建涵盖整车销售、售后维保、零配件供应及汽车精品配套服务的完整解决方案,通过全国性授权区域布局,为终端客户(含个人及机构用户)提供全周期服务。其核心盈利模式依托新车销售服务与后市场增值服务双轮驱动形成战略协同。
公司以豪华汽车品牌和新能源汽车品牌为核心,通过集群宝马、凯迪拉克、沃尔沃、大众、别克、本田、长城哈弗、领克、问界AITO、长城欧拉、广汽埃安等汽车4S店以及特斯拉授权钣喷中心,构建起覆盖豪华、合资、国产、新能源四大领域的品牌矩阵。这种立体化产品架构既实现消费客户群体的全维度覆盖——精准匹配差异化购车预算与品牌偏好的消费需求,又形成风险对冲机制。通过品牌互补有效规避单一品牌市场波动,同时依托渠道网络协同效应持续提升区域市场渗透率。
公司深耕湖南市场,战略布局贵州及西南诸省,构建起以湘黔双核驱动的业务版图。作为区域汽车服务领航者,我们在湘黔两省运营多家4S店,以前瞻性的市场洞察率先布局三、四线城市,形成以怀化、岳阳、衡阳、贵阳、铜仁、凯里等多个城市为支点的立体化经销体系。依托先发优势和规模效应,公司在怀化、黔东南等战略要地已筑就深厚的市场护城河,品牌认知度与客户忠诚度持续领跑区域市场。湘黔区域汽车保有量增速连续十年超过全国均值,当前千人拥车率仍存显著提升空间,为业务持续增长注入强劲动能。
通过“渠道下沉+品牌升级”双轮驱动战略,我们不断完善大湘西汽车服务生态圈,构建起覆盖售前咨询、智慧购车、售后维保的全周期服务体系。在新能源转型浪潮中,公司前瞻地布局多家新能源专卖店,率先搭建“整车销售+充电生态+电池回收”的价值链。伴随国家“双碳”战略的深入推进,我们正加速构建新能源产业共同体,通过头部企业战略协同实现技术共享、渠道互补,打造绿色出行解决方案的新标杆。
作为循环经济创新实践者及湖南省报废汽车行业协会会长单位,公司投资建设的报废汽车再生循环经济项目自2021年11月正式投产以来,营业收入快速增长,2025年上半年公司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业务营业额较上年同期增长299.92%。这座现代化拆解中心具备年处理10万辆汽车的产能规模,创新应用一系列尖端技术,金属回收再利用率突破95%。该项目不仅填补区域产业链空白,还通过“回收-拆解-再生-制造”的闭环体系,为区域绿色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公司新筹建的10万吨级动力电池循环经济项目已完成《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综合利用项目备案证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综合利用项目节能报告的批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综合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湖南省排污权证》《新能源动力综合利用项目(一期工程)安全条件申请审查》等项目行政审批事项。项目规划构建“梯次拆解-破碎分选-再生提纯”三位一体的循环体系,计划分两期进行建设:一期工程聚焦年处理5万吨三元/磷酸铁锂退役电池的智能拆解线、高精度破碎分选线及碳酸锂再生系统建设;二期工程在深化电池处理能力基础上,增设年处理5万吨退役电池的柔性产线,并同步构建动力电池拆解与贵金属萃取系统。该项目预计2025年12月进行试运营。项目建成投产后,将通过全流程闭环再生模式,打造覆盖电池全生命周期的绿色价值链,对行业技术革新及标准化体系建设形成标杆示范效应。
本报告期内,公司商业模式无重大变化。
公司全资子公司思车网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于2022年10月18日获得由湖南省科学技术厅、湖南省财政厅、国家税务总局湖南省税务局颁发的《高新技术企业证书》,证书编号:GR202243003380。
2023年4月13日,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示认定湖南德众汽车销售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思车网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为2023年湖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七、经营情况回顾
(一)经营计划
1、战略发展理念与实施
公司始终秉承“以怀化为中心,构筑大西南汽车服务产业生态圈”的战略发展理念,在董事会战略指引下,通过管理层科学决策与全体员工通力协作,聚焦主营业务精耕细作,强化技术人才梯队建设,持续优化智慧运营管理体系,实现了经营质量与规模效益的协同发展。
公司以整合高端豪华汽车品牌4S店作为战略支点,系统推进多品牌矩阵优化及产品体系升级,战略性布局新能源汽车销售服务、报废汽车绿色拆解及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等新兴领域,着力打造“研-产-销-后市场”全生命周期产业链闭环。
2025年6月30日成立全资孙公司凯里旭达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引入新能源新品牌。截止到本报告期已收到该品牌授权用户中心准入通知邮件,公司在拓展新能源汽车服务网络建设方面进一步向前推进。
公司将以全资子公司思车网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为载体,在应用软件开发及服务方面夯实自身实力,并强化营销网络建设和营销力度,培养公司新的盈利增长点。该公司目前拥有专职研发人员30人,年均研发投入300万元以上,已经完成汽车经销市场多项应用APP及DMS/ERP/OA信息系统集成开发,具备市场化赋能的技术输出能力。
2、战略转型与新兴领域布局
作为战略转型的重要支撑,以旗下孙公司湖南金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为载体的动力电池循环再生项目已进入建设快车道,当前工程技术调试与设备安装进展顺利,为2025年12月试运营提供了必要保障。
与此同时,公司在2025年6月27日成立孙公司湖南广拓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00万元,拟拓展再生资源销售市场,强化产销一体化体系。
(二)行业情况
2025年上半年,中国汽车行业呈现出高速增长与深度调整并存的复杂局面。新能源汽车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但行业也面临产能过剩、利润率下滑、政策监管趋严等挑战。同时,市场竞争格局发生显著变化,自主品牌崛起,合资品牌承压,新势力车企加速分化。
1、上半年产销概况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分析,2025年上半年产销较同期均实现10%以上增长。具体情况如下:
2025年1-6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562.1万辆和1565.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5%和11.4%。
2025年1-6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352.2万辆和1353.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3.8%和13%。
2025年1-6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1.4%和40.3%。
新能源汽车凭借显著降低消费成本(如充电费用远低于传统燃油支出)和推动生态文明绿色消费转型(如减少碳排放、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优势,延续快速增长态势,持续拉动产业转型升级,带动供应链优化和技术创新。
2、市场竞争格局:自主品牌崛起,合资品牌承压,新势力车企加速分化。
(1)自主品牌主导:根据乘联会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自主品牌零售份额达64%,新能源渗透率高达75.4%,而合资品牌新能源渗透率仅5.3%。
(2)新势力分化:零跑(22.17万辆)首次登顶新势力榜首;小米SU7成现象级爆款,半年交付15万辆,生态整合优势显著;理想L6(9.64万辆)凭借增程技术在中大型SUV市场领先;问界M8、M9在高端市场突围,挑战BBA。
(3)合资品牌下滑:德系、日系、美系销量同比分别下滑5.3%、9.0%、9.6%。上汽大众(52.3万辆)和一汽大众(43.6万辆)仍居合资前列,但增长乏力。
3.价格战持续,技术战成为新焦点
价格战反噬利润:行业利润率降至4.3%,低于工业平均水平(5.7%),中汽协倡议转向“技术战、品质战”。
智能化加速:比亚迪全球首发媲美L4级的智能泊车技术,并承诺事故兜底。华为、小米等科技公司推动“人车家生态”整合,影响消费者选择。
技术路线分化:纯电重新主导新势力市场。插混/增程:比亚迪DM-i、理想增程仍具竞争力,但窗口期因充电设施完善而缩短。
4、下半年趋势:智能化下沉,高端市场争夺加剧
随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兴起,用户需求发生了根本变化,汽车已从单纯的代步工具演变为承载个性和情感的移动伙伴(如通过个性化设计和互联功能满足用户情感连接)。深刻理解并精准满足用户的情感需求、提供情绪价值(例如智能交互系统带来的愉悦体验),已经成为当前汽车产品定义和开发的核心竞争力,推动行业向更高智能化水平迈进。其中年轻消费群体展现出鲜明的“科技原生代”特征,智能座舱日均使用时长超90分钟(涵盖娱乐、办公等多场景应用),高阶驾驶辅助系统激活率达78%(反映用户对自动驾驶技术的信任度),这些数据凸显数字化生活方式的深度融入。新能源汽车与年轻消费群体的科技化出行需求紧密结合,使其成为主流解决方案,中高阶智能辅助驾驶的拐点已经到来(如L3级自动驾驶逐步商业化),标志着行业进入智能化新纪元。
同时“两新”政策(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支持措施)将继续有序实施,新能源免购置税优惠面临退坡(可能短期影响购车意愿),叠加企业新品供给持续丰富(如更多续航长、智能化的车型上市),有助于拉动汽车消费增长,刺激市场潜力释放。下半年,智能化、高端化、全球化将成为关键战场。
5、中国汽车后市场:催生万亿级民生明星赛道
中国新车市场增速有所放缓,但存量市场正在崛起,新能源汽车销量的显著增长和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的提升,预示着全球最大“存量”市场即将易主中国。中国汽车后市场重要的万亿级民生经济市场初长成,规范化发展任重道远。维修保养业务需求刚性、消费频次高,潜力巨大,是后市场明星赛道。
本报告期,公司除凯里区域引入新能源品牌外,铜仁地区收到授权中心准入通知邮件,成功引入2个优质新能源品牌,前期筹备工作正有序开展中。
公司管理层满怀信心,引领全体员工披荆斩棘,稳步发展,力求在结构优化的关键阶段后,实现经营业绩的稳健增长,为股东缔造持久而稳固的价值增长,推动企业迈向更高的发展阶段。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