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数据解析 - 财报审计 - 正文

中航高科(600862)2025年半年度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来源:证星财报摘要 2025-08-23 18:22:16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证券之星消息,近期中航高科(600862)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主营业务及产品

    公司主营业务分为“航空新材料”和“航空先进制造技术产业化”,业务范围涵盖航空新材料、商用发动机关键零组件、通用航空装备复合材料及制品、民用航空复合材料及构件、航空专用装备、航空零部件、工装模具等战略性领域,拥有中航工业复材、深圳轻快世界、优材百慕、航智装备、万通新材五家全资或控股子公司。

    (二)经营模式

    公司实行“集团管控型”经营管理模式,总部职能定位于“战略管控、投资管控、财务管控、资源配置”,是成果转化统筹规划和资本运作的平台。各业务板块以专业化子公司形式独立经营,子公司在其业务范围内进行研发、生产、销售,具备独立完整的研发能力、生产条件及营销体系。

    公司聚焦航空新材料和先进制造技术产业化双核主业,锚定“成果转化载体、产业控制实体、资源配置主体”三体定位,通过建立高效的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途径,在巩固军品业务龙头地位的基础上,培育产业新增长点,强化资源配置作用,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开拓民用航空和低空经济产业,加大拓展国际市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做强、做优、做大航空新材料主业,做活航空先进制造技术产业化基地,做好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做精公司治理和内部管控体系,实现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的航空新材料和先进制造技术产业化领军企业”。

    (三)公司所属行业情况

    1.航空复合材料行业

    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能、形态的材料,通过复合工艺组合而成的新型材料。复合材料在继承原有材料的主要特征的基础上,也能够通过复合效应克服单一材料缺陷,提升整体性能。目前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新能源、eVTOL/无人机等各领域,已成为国家科技与装备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在复合材料国际竞争市场,美国和欧洲在复合材技术和市场上占据领先地位,特别是在高端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研发和生产上,美国Hexcel和日本Toray是全球最大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生产商之一,欧洲的重要企业包括Gruit和Syensqo(原Solvey集团拆分),此外,SpiritAeroSystems等为复合材料结构件关键企业。中国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起步较晚,近年来已在产品品质、产线规模等方面迅猛发展,正逐步缩小与国外产品的差距。

    当前,我国正处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随着新型工业化的加速推进,复合材料产业作为新材料的发展重点,必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材料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这既是对新材料产业过去发展成绩的肯定,也为新材料产业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国际形势存在不确定性,中美大国博弈复杂性增强,美国将持续对我国包括复合材料产业在内的高科技产业进行技术封锁和战略遏制,影响我国复合材料产业发展。结合国家政策及市场分析,未来5-10年复合材料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军用航空市场对复合材料的需求也保持稳定;民用航空市场对复合材料的需求面临新的机遇;低空经济有望成为复合材料下一个增长点;新能源等其他行业复合材料市场也将迎来新发展。

    中航工业复材作为航空复合材料专业化供应商,目前是我国航空领域唯一一家专业从事复合材料研发工程化的单位,技术力量雄厚、创新基础扎实,在复合材料研发和成果转化方面居于国内领先地位,承担航空复合材料原材料的生产与交付、部分型号研制及攻关任务,突破了多项关键制造技术,支撑了航空工业发展的需要。

    2.低空经济产业

    中国民航局预测2035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3.5万亿元。摩根士丹利数据显示,2025–2030年全球eVTOL年产量将从500架激增至15,000架,其中小型吨级单机预浸料用量为300–500平方米,大型2吨级单机用量达3000–4000平方米。据数字产业网预测,2030年全球载人eVTOL产业的整机、复材结构件和复材原材料市场规模将分别突破106.7亿元、34.1亿元和7.1亿元;工业无人机产业规模更为突出,对应市场预计达142.7亿元、35.7亿元和22.8亿元。技术层面,碳纤维复合材料正向T1100级及以上高模量型号升级,同时优化混杂复合材料结构,拓展热塑性复合材料在主结构的应用,并开发电磁屏蔽等功能化材料。制造工艺领域正推广树脂传递模塑(RTM)、真空导入等低成本工艺,应用自动铺丝(AFP)、自动铺带(ATL)自动化技术,实施模块化一体化减重设计,并构建统一认证标准体系与材料数据库。

    在低空经济领域,公司构建了覆盖“上游原材料供应—中游配套加工—下游主机应用”的全产业链生态体系:上游通过与核心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保障原材料稳定供应;中游持续优化成型工艺效率及成本控制;下游依托主机厂商实现产品验证及场景化应用。公司通过技术授权快速拓展市场,并凭借适航认证体系构建“技术门槛+认证周期”的双重竞争壁垒。“十五五”期间,公司将重点突破关键技术,建立规模化生产体系。

    3.大飞机制造行业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大飞机产业发展,将其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予以重点扶持。国务院、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多部门协同发力,围绕产业配套、核心技术攻关、供应链安全等关键环节,出台了一系列系统性政策措施,全面推动大飞机产业链高质量发展。2024年7月,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上海市关于支持民用大飞机高端产业链发展、促进世界级民用航空产业集群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制定了明确的阶段性发展目标,到2026年上海市将实现国产民用大飞机生产能力显著提升,新增引育大飞机高端产业链重点企业60家以上,本地配套供应商及合作单位达到150家左右,累计新增投资超过700亿元,大飞机产业规模突破800亿元。这些政策举措为大飞机产业链企业提供了全方位支持,涵盖发展路径指引以及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保障,预计将有力促进我国大飞机产业集聚与升级进程。

    根据中国商飞最新发布的《中国商飞公司市场预测年报(2024-2043)》,全球航空市场在未来20年将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报告预测,全球旅客周转量(RPKs)将以年均3.75%的速度增长,到2043年将达到20.83万亿客公里;基于全球经济年均约2.5%的增长预期,2043年全球客机机队规模预计达到48,931架,期间共需交付43,863架喷气客机以满足机队更新和发展需求。中国航空市场发展前景更为可观,未来20年中国旅客周转量年均增长率预计达5.25%,机队年均增长率为4.4%。预计中国航空运输市场将接收喷气客机9,323架,其中支线客机821架、单通道客机6,881架、双通道客机1,621架。到2043年,中国民航机队规模预计达到10,061架,占全球客机机队的20.6%,届时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一航空运输市场。同时,中国商飞正在积极推进C919客机的产品迭代,该机型作为波音737和空客A320的同级别替代产品,有望在国际民用飞机市场获得可观的市场份额,推动全球民用飞机市场格局由当前的“AB格局”逐步向“ABC格局”转变。

    4.民航运输业

    根据《中国民航2025年6月份主要生产指标统计》显示,2025年上半年,我国民航旅客运输量为37,168.2万人,比上年同期增长6%,其中,国内航线旅客运输量为33,354.2万人,比上年同期增长3.9%;国际航线旅客运输量为3,814万人,比上年同期增长28.5%;旅客周转量为6,710.4亿人公里,比上年同期增长9.2%,其中,国内航线旅客周转量为5,135.8亿人公里,比上年同期增长4.3%。可以看出,民航市场的发展呈现稳步增长状态。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5年上半年,公司深入贯彻落实国资和证券监管要求,聚焦航空新材料与先进制造技术产业化核心主业,持续完善现代企业治理体系,全面强化合规管理长效机制,发挥成果转化载体、产业控制实体、资源配置主体的作用,守正创新、深化改革,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扎实推进年度经营目标与“十四五”战略规划落地实施。

    公司经营保持稳健发展态势,业务结构持续优化,运营质量与效益同步提升,整体呈现良好发展局面。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74,747.83万元,同比增长7.87%,完成全年经营工作目标的47.37%;实现利润总额72,606.18万元,同比增长3.06%,完成全年经营工作目标的53.27%。

    (一)全力完成生产交付

    公司坚持聚焦核心主业,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及生产管理,确保产品交付,提高产品交付合格率,积极开拓市场,生产经营质量和运行效率稳步提升。

    中航工业复材持续推进均衡生产管理,严格把控项目交付节点,确保型号任务高质量完成;同时,着力支撑重点民用航空装备及发动机等重点产业的高效发展,全力保障民机及发动机研制及按期交付工作。通过优化管理机制、提升运营效能,有效推动了整体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的提升,圆满完成了既定的目标任务。上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262,715.83万元,同比增长9.41%;实现利润总额74,634.18万元,同比增长4.76%;实现净利润63,066.60万元,同比增长1.99%。优材百慕紧紧围绕年度总体发展目标,深入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完成上半年生产制造及市场销售任务。同时,积极拓展国内外民航市场布局,完成了多个型号飞机刹车零部件的取证工作,稳步推进ARJ21-700飞机刹车装置的装机试用工作,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005.38万元,同比减少23.09%;实现利润总额1,495.17万元,同比减少4.18%;实现净利润1,466.77万元,同比增长1.13%。

    航空先进制造技术产业化业务方面,公司始终以年度经营目标为导向,持续推进业务转型升级与深化改革进程。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885.29万元,同比增长83.37%;实现利润总额-681.31万元,同比减亏483.30万元。

    (二)大力推进科技创新

    公司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加大航空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通过强化自主研发能力建设,着力培育新质生产力。报告期内,公司聚焦航空主责主业,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推进产业升级转型,核心竞争优势得到进一步增强。上半年累计研发投入10,219.29万元,为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中航工业复材聚焦未来复合材料技术创新方向和工程实践中的关键技术问题,构建复合材料原材料、民机复合材料结构件、低空经济复合材料的技术平台与产品平台,形成差异化产品谱系、关键与核心技术图谱;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管理模式,推动先进民用树脂、预浸料技术快速孵化与转化,提升预浸料在低空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为巩固军品市场,满足型号需求,与制造院开展先进航空复合材料制造技术成果转化,通过技术授权形式,实现高性能预浸料的生产与应用。优材百慕持续推进刹车盘副国产化替代进程,深化高速列车刹车组件应用推广。在民航制动领域,完成了波音747-400/400F飞机用碳刹车盘副及国产ARJ21-700飞机用碳刹车盘副的取证工作,取得CAAC-PMA和STC证书,正在开展另一型号飞机刹车盘副的适航取证工作;在轨道车辆制动领域,某型号粉末冶金离合器进入样件试制阶段;获得《科学技术成果登记证书——民用航空高性能碳/碳复合材料制动盘的研发和产业化应用》。

    (三)全面优化投资管控

    上半年,公司聚焦核心主业发展,科学谋划年度投资计划,高质量完成2025年度投资方案编制工作。在投资管理方面,公司进一步完善全流程管控体系,严格规范项目审核程序,强化过程监督力度,建立健全动态跟踪及风险预警机制,确保各投资项目按计划稳步推进。在子企业管控方面,公司深化差异化治理模式,对控股企业实施经营月报制度,重点监控财务状况、市场拓展及研发制造等关键指标,有效提升风险防范能力;对参股企业建立季度财务数据报送机制,并通过委派董监事及核心管理人员深度参与企业治理,切实维护国有资本权益。通过系统化、精细化的管理举措,公司实现了对投资业务及下属企业的有效管控。

    (四)系统推进深化改革

    上半年,公司紧紧围绕年度改革发展目标,全面贯彻落实各项改革任务,通过优化工作机制、压实主体责任,确保改革举措取得实质性成效。持续完善战略规划分解落实机制,构建分层责任体系,实现战略规划与年度经营计划、绩效考核体系的有效衔接;科学编制总部及子公司个性化年度经营计划,健全考核约束机制,为“十四五”规划目标和深化改革重点任务的高质量完成提供有力保障;针对重点难点任务实施专项攻坚行动,建立常态化跟踪督导机制,完善风险防范及应急处置预案体系。

    (五)系统开展“十五五”规划论证与编制

    公司高度重视“十五五”规划论证与编制工作,上半年严格按照序时计划系统推进。一是深化专题研讨与形势研判,组织召开领导班子规划研讨务虚会,聚焦问题导向,明确重点发展方向;同步开展专题培训,深入分析宏观背景与技术趋势,夯实规划理论基础。二是扎实推进规划论证,迭代完善复合材料市场分析报告,对接战略性新兴产业应用场景;对标世界一流企业,更新技术趋势与行业逻辑。三是高效完成规划基础支撑材料,完成各级规划通用表及体系表填报,深化业务专项规划研究,重点推进新能源运输装备材料、航空工装模具、树脂基复合材料等产业规划的迭代论证,确保规划编制工作高质量开展。

    (六)扎实提升治理能力

    上半年,公司持续推进中国特色现代企业治理体系建设,着力强化董事会核心职能,通过优化董事履职支撑体系、组织专项调研及开展全级次董事会年度评价工作,有效提升董事会科学决策水平。严格遵循《公司法》《上市公司章程指引》等监管新规,系统推进公司章程及配套治理制度修订工作;规范完成子公司监事会撤销工作,进一步优化公司治理架构;持续完善信息披露管理体系,全面提升信息披露的及时性与准确性;健全股东权益保护机制,规范实施2024年度权益分配方案,创新投资者关系管理模式,通过举办投资者开放日等活动深化资本市场沟通,公司获评中上协“上市公司2024年度投资者关系管理最佳实践”;完善ESG信息披露机制,WindESG评级提升至AA级,ESG治理成效显著;深入推进业财一体化建设,强化“两金”精细化管理,切实提升运营效率与质量;加强“三防一审”体系建设,推进总部法治合规共享中心建设,依托信息技术强化“数据、流程、权责、风险”穿透式监管能力,建立重大风险定期跟踪机制,系统开展国际业务风险排查工作;完成优材百慕中长期激励鉴证审计,完成上发复材和深圳轻快世界的风控体系监督评价。

    (七)加强党建引领保障

    公司党委坚实推进公司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工作机制,党建引领彰显新效能。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探索党建引领产业链建链、补链、延链、强链重要路径,开展了公司重点产业链党建联建工作,并承接了集团公司、制造院关于国有企业党建赋能产业链路径研究的课题;贯彻实施“532”“双融双促”工作机制,持续深耕“一支部一品牌”建设,开展了“争当改革发展排头兵,我是党员我先行”“党员亮诺践诺”等主题实践活动;全级次落实党的建设与改革发展“四同步、四对接”,紧密跟进公司改革进程不断建立健全党的组织体系,确保“应建尽建”,完成直属二、直属五党支部的优化调整,消减了1个联合支部,指导深圳轻快世界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完成了支委选举工作。围绕促进世界一流企业建设,开展讲好中航高科专项;根植实际,深入实施“1+5”“大思政”工作思路,凝聚发展共识。焕新“蔚蓝青年π”团青工作品牌,聚焦青年成长成才、关心关爱,组建“罗阳青年突击队”、开展“青春挺膺担当、青春We志愿”等主题系列活动。工会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在推进职代会提案办理、办公自动化等方面聚力用劲,全面承接中航工业制造院一号文任务,制定公司落实2025年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蓝天关爱计划”10件实事具体措施,将任务清单变成“幸福账单”,广大职工更有收获、更为幸福、更悟使命。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中航高科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良好,盈利能力良好,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