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湖北宜化(000422)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所处行业概述
公司属于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报告期内新增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细分行业包括化肥行业(尿素、磷铵、复合肥等)、化工行业(聚氯乙烯、烧碱等氯碱化工,季戊四醇、三羟甲基丙烷、保险粉等精细化工)及煤炭行业,已形成完整的化工上下游产业链。目前,公司主要产品产能包括尿素216万吨/年、磷铵165万吨/年、PVC90万吨/年、季戊四醇6万吨/年、煤炭3000万吨/年。当前化工行业正处于周期性调整关键阶段,市场呈现供需再平衡态势。公司的磷铵、尿素市场竞争力行业领先,聚氯乙烯、烧碱装置盈利水平目前居于国内同行业中上游,煤矿单矿产能位居国内前列。
(二)行业发展状况
2025年上半年国内经济增速为5.3%,全年预计5%左右,消费升级(新能源汽车、银发经济)与基建投资(新基建、绿色经济)成为核心驱动力。化工行业加速分化,政策围绕“绿色、环保”展开,推动供给侧落后产能出清,中长期供需格局有望改善。
1.化肥行业
根据行业研究报告相关数据,2025年全球化肥消费总量达到2.05亿吨,国内消费量约0.72亿吨,市场规模预计达3200亿元。供需方面,氮肥、磷肥结构性过剩,价格在2024年整体呈下行态势,预计2025年下半年供需格局有望改善。环保政策驱动绿色转型,生物有机肥、精准施肥技术应用加速,复合肥需求扩大,市场集中度提升。
2.氯碱行业
2025年,政策严控电石等行业新增产能,推动供给端优化。氯碱行业因产能集中度高,政策驱动下供给端调整空间较大。预计烧碱产能新增434万吨,总规模突破5000万吨,但需求增量受限于铝土矿紧缺;PVC新增产能260万吨/年,增速达6.31%,供需矛盾或继续扩大。行业通过“以碱补氯”维持微利,节能降耗政策加速电解槽等设备更新,推动向高效、低碳方向升级。
3.精细化工行业
高端专用化学品保持相对稳定的市场需求,生物基化学品、特种化学品等为潜在增长领域。季戊四醇在新能源材料(锂电池、环保涂料)需求进一步释放,高纯度、低污染产品加速替代传统工艺产品,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出口份额或将扩大。保险粉行业受环保法规倒逼整合,中小企业加速淘汰,新能源材料等新兴应用领域不断拓展。
4.煤炭行业
近两年煤炭生产和消费呈现“生产稳增、消费分化、供需趋松”的发展趋势。2024年,煤炭市场供需整体平衡,价格呈区间震荡、重心下移走势。综合来看,预计2025年煤炭实际供需依然保持平衡。
(三)主要产品及用途
1.尿素
尿素为白色颗粒或结晶状的固体化肥,是目前含氮量最高的中性速效氮肥,适用于各种土壤和农作物生长。农用尿素不但可以做单一肥料,还可以与磷肥、钾肥等其它营养成份一起制成混合肥料和复合肥料,起到平衡营养、促进作物增产的作用。尿素还可以作为牛、羊等反刍动物的补充饲料。工业用尿素主要用于高聚物合成材料,还可以作为添加剂、软化剂、炼油脱蜡剂、林业的木材处理剂等,并且用于医药和试剂生产中,如酰脲、造影显影剂、止痛剂、漱口水、甜味剂等。
2.磷铵
(1)磷酸二铵(DAP)又称磷酸氢二铵,是含氮、磷两种营养成分的复合肥。呈灰白色或深灰色颗粒。磷酸二铵是重要的高浓度氮磷复合肥料,可用作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及果树的基肥,也可作为追肥,对粮食作物和其他经济作物有明显的增产作用。
(2)磷酸一铵,又称磷酸二氢铵,是一种白色晶体、粉状或颗粒状物,具有一定的吸湿性及良好的热稳定性。肥料用磷酸一铵可做种肥和基肥,也可用作复合肥(复混肥)产品的原料。消防用磷酸一铵是指用于生产ABC干粉灭火剂的粉状、晶体状磷酸一铵。
3.聚氯乙烯(PVC)
聚氯乙烯(PVC)是一种热塑性树脂,由于它具有优良的耐化学腐蚀性、电绝缘性、阻燃性、质轻、强度高、且易加工、成本又低,因而PVC制品广泛用于工业、农业、建筑、电子电气以及人们生活中的各个领域。PVC硬质制品可代替金属制成各种工业型材、门窗、管道、阀门、绝缘板及防腐材料等,还可作收音机、电话、电视机、蓄电池外壳及家具、玩具等。PVC软质品可制成薄膜、雨披、台布、包装材料及农用薄膜,还可制成人造革、电线、电缆的绝缘层。
4.煤炭
新疆宜化矿业五彩湾矿区一号露天煤矿采出的煤炭属于不粘煤,可作为优质的动力、化工用煤,主要用于发电、供热、化工原料、冶金等用途。
(四)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通过多年的经营发展,公司已形成一套完整的采购管理系统和成熟的采购模式。目前公司及下属子公司生产所消耗原材料的采购主要由公司统一管理,其中,电石、天然气、磷矿石、硫磺、兰炭、原料煤等主要生产原料由公司结合生产经营备货需求集中采购,其他物资燃油、蒸汽及其他临时性需要的耗材、耗件则按照各部门需求情况统一采购。公司以满足生产经营需求为基础,通过研究市场、预判趋势,灵活调整库存。
2.生产模式
公司购买电石、天然气、磷矿石、硫磺、兰炭、原料煤等主要原料,以水、电力、蒸汽作为能源,通过脱硫、转化、变换、脱碳、压缩、合成得到中间产品合成气、合成氨(液氨);再以其为原料,经过压缩、结晶、蒸馏或与其他原材料等进行物理、化学反应,获得产成品氮肥、磷肥以及其他化工产品对外销售。
3.销售模式
公司针对于化肥和化工产品的销售模式有所差异。
(1)化肥产品化肥销售模式主要是贸易商买断式销售,贸易商客户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公司无权对贸易商的自主经营行为进行干涉。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已建立了完善的销售管理数据库以及《产品销售管理制度》《产品出货管理办法》等制度,将贸易商根据销售能力、销售规模等指标进行分级,并根据级别的不同给予不同的待遇。目前贸易商需通过严格的审核后才有资格进入公司销售网络,并由公司销售部门根据年度销售业绩评估决定是否进行升级或降级。
(2)化工产品化工产品销售模式采用贸易商买断式销售和直销相结合的销售模式,其中化工产品买断式销售与化肥产品模式基本一致。公司化工产品直接销售主要是依靠化工产品销售部业务员与客户直接接触的一种销售方式,其主要依靠业务员发掘聚氯乙烯、季戊四醇等化工产品的下游客户,并向客户提供样品、试用、下单、培训等一系列服务。
(3)煤炭公司煤炭销售以长协直销为主。针对长协直销客户,双方于年初签订长期协议,对年度销量及价格进行基本锁定;若年中市场出现大幅波动,经协商一致可对协议内容作出适当调整。
(五)业绩驱动因素
1.报告期内,受宏观经济及下游市场需求波动影响,公司主导产品尿素、磷酸二铵、煤炭、PVC、烧碱的市场价格持续下跌,相关产品盈利能力减弱。
2.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公司积极应对原材料及产品价格波动等风险挑战,不断提升经营管理能力,紧跟市场行情,动态调整生产节奏,严控成本费用,统筹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圆满完成国内化肥市场保供任务,大力推进高附加值产品研发及市场开发力度,同时持续提升主营核心产品产能的集中度和盈利能力,实现二季度业绩环比大幅增长。3.公司严格落实长江大保护战略要求,圆满完成沿江1公里化工企业“关改搬转”任务,并以此为契机,全面实施产业升级与技术迭代战略,全力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资源—产品—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新产品”循环经济优势,推动产业向绿色化、低碳化、循环化、智慧化转型升级。年产20万吨精制磷酸、65万吨磷铵项目部分投产,实现传统磷铵产品向高端化、精细化、高附加值方向延伸,进一步增强化肥产品盈利水平与市场竞争力。4.公司成功实施重大资产重组,所持新疆宜化股权从39.403%上升至75%,不仅有效消除了公司与控股股东同业竞争问题,而且新增煤炭开采业务,尿素、聚氯乙烯、烧碱产能规模扩大,产业链向上游拓展,凸显资源禀赋,有效降低煤化工原材料采购成本,大幅提升上市公司资产规模和盈利能力。
5.完成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729名核心骨干与企业中长期发展深度捆绑,进一步健全了企业激励约束的长效机制。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所处行业涵盖煤化工、氯碱化工、磷氟化工、精细化工领域,主导产品中,尿素产能为216万吨/年,处于行业前列;磷铵产能为165万吨/年,市场占有率位列全国前列;聚氯乙烯产能90万吨/年,位列国内PVC产能前十;季戊四醇产能6万吨/年,产能排名全球第二、亚洲第一。
(一)综合资源优势新疆宜化生产所需核心原材料煤炭、原盐、石灰石均为自有矿山生产,确保生产所需核心原材料自主可控,形成了良好的协同效应,进而打造了具有示范效应的产业体系。新疆宜化矿业拥有新疆准东五彩湾矿区一号露天煤矿,保有资源量为21.08亿吨,该煤矿具有煤炭埋藏浅、地质构造稳定、资源禀赋好、易于开采等特点,平均厚度68米,可作为优质的动力、化工用煤,当前核定产能为3000万吨/年,每年用皮带廊道为新疆宜化供应300余万吨。新疆宜化全资子公司巴州嘉宜矿业有限公司拥有石灰石矿,保有资源量为7002万吨,当前核定产能为370万吨/年,每年为新疆宜化供应100余万吨。新疆宜化全资子公司新疆宜新化工有限公司拥有石盐矿,保有资源量2488万吨,当前核定产能为100万吨/年,每年为新疆宜化供应40余万吨成品盐。
(二)循环经济优势公司采取上下游一体化的运营模式,既保证公司获得利润的稳定性,也保证公司在一体化的经营中有效降低成本。公司充分发挥宜昌磷矿资源优势,利用地处北煤南运大通道的有利区位,通过一体化经营降低成本,原煤加工得到液氨等中间产品,液氨、磷矿用于生产磷铵、复合肥,磷铵生产过程中副产氟硅酸用于生产氟化铝;甲醇用于生产季戊四醇,季戊四醇副产甲酸钠用于生成保险粉,各级产品均能得到充分利用,有效降低运输成本。液氨、硫酸生产过程中副产蒸汽用于其它产品供热。近年,公司利用沿江1公里搬迁契机,实现各产业在同一园区集聚,不断强化对资源的集约化利用,持续完善产业发展循环、余热利用循环、伴生资源和固废综合利用等特色循环链,实现“资源-产品-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新产品”循环发展,努力构建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生态型绿色集群。
新疆宜化充分利用自有的煤矿、石灰石矿、盐矿等属地优势资源,将其转化为尿素、PVC和烧碱等主要产品,同时合理利用生产过程中的中间产品生产其他可外售产品,利用尿素生产三聚氰胺。通过循环生产及资源综合利用过程,有效降低了废弃物排放,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煤-热-电-化”一体化的产业链形成了极强的市场竞争力,打造了准东地区具有行业和区域代表性的循环经济产业园区。
(三)规模优势公司专注于化肥、化工产品及煤炭的生产与销售,是亚洲最大、全球第二的季戊四醇生产企业,主要产品尿素、磷铵、聚氧乙烯产能均位于行业前列,旗下新疆宜化露天煤矿单矿产能位居国内前列,具备一定的规模优势。
(四)技术优势公司高度重视技术研发,围绕产业链发展需求,组建产业研究院,对内为研发人员技术创新提供优厚激励机制,对外汇聚顶尖专家与技术骨干,联合16家知名高校共建联合创新平台,启动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公司加快项目研发,承担多项国家和地方重大科技计划项目,获得省级以上科技奖16项,同时聚焦产业痛点开展技术攻关,陆续开发、引进、应用多项先进技术,拥有专利470余项,覆盖公司各主要业务板块。公司加速技术成果转化,并以终端市场为导向,立足产业基础,开展新产品研发,为公司高质量发展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
(五)生产基地布局优势公司在磷资源富集地区宜昌及周边地区松滋设立磷酸二铵生产基地,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优势。在内蒙古、新疆、青海等西部地区设立生产基地,当地煤、电、天然气资源丰富,原材料价格相对低廉,有利于提高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强上市公司持续盈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六)环保优势公司始终保持生态环境保护的战略定力,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并以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为契机,持续加大环境治理和保护方面的投入,提升企业清洁生产水平,降低企业的环境风险,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总体上实现了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效益的统一。随着国家、人民群众对于环保要求的进一步提高,公司这一优势将得到更充分的体现。
(七)品牌和渠道优势公司具有品牌优势和渠道优势,“宜化”牌系列商标属于国家驰名商标,公司产品尿素、聚氯乙烯、烧碱等通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稳定的遍及全国的销售渠道和销售网络,公司主导产品季戊四醇、磷酸二铵出口日本、韩国、印度、巴基斯坦和东南亚地区。公司依靠严格的生产管理保证了产品质量的可靠与稳定,也提高了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形成了市场信誉较高的品牌优势。
(八)管理优势公司构建了完善的管理体系,实施精细化管理,严格预算管理,严控建设成本,强调源头降成本、过程控费用、终端增收益,优化市场运营,实施产销联动,开展战略合作,追求合作共赢,强化绩效考核,提高企业效能,增进员工福祉,相继推出企业年金、股权激励等措施提升凝聚力。
三、主营业务分析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20.05亿元,同比减少8.9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9亿元,同比减少43.92%;每股收益0.3684元。2025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443.05亿元,同比增长0.12%;归属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54.54亿元,同比减少35.64%;公司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7.29%,同比下降1.58%;资产负债率为75.61%,同比增长6.33%。
本报告期,因收购控股股东宜化集团持有的宜昌新发投100%股权,增加煤炭、化工、化肥产品利润来源,其中煤炭产品实现营业收入1430400787.87元,营业成本802470384.02元,毛利627930403.85元。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