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安洁科技(002635)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主要服务于全球消费电子行业、新能源汽车行业以及信息存储行业领先客户,为客户提供精密功能性器件、精密结构件和模组类等产品,以及相关设计研发和生产制造服务。公司产品主要用于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一体机等消费电子产品及新能源汽车和信息存储设备等智能终端。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如下:
1、消费电子行业
报告期内,全球消费电子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随着AI技术的不断成熟与普及,消费电子产品智能化程度将进一步提升,开辟了行业发展新空间,如AIPC、AI手机等创新产品有望引发新一轮消费热潮,创造更多新的消费需求与市场空间。在智能手机领域,折叠屏技术将迎来新的突破,各终端客户推出的新品将聚焦轻薄与抗摔技术;AI技术在中低端机型的加速普及,也将推动市场渗透率进一步提高。
随着终端设备AI化加速升级,消费电子智能终端功能日益复杂、性能和集成度不断提高,供应链专业化、精细化成为趋势。公司需要持续加大新兴领域的研发投入,拓展产品应用范围,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同时,为了应对全球经济不确定性等挑战,公司需合理规划供应链布局,降低外部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
2、新能源汽车行业
近年来,在全球汽车产业向电动化和智能化转型的大背景下,各大整车厂持续推出新车型,汽车零部件行业技术研发向产品电动化和轻量化、辅助驾驶技术、数字化生产等方向发展,给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对企业研发支出、技术储备日趋严格,整车厂对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的供货速度、结算条件等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行业正逐步向集成化、模块化供货方向转变。此外,为规避关税和国际贸易摩擦等风险,贴近全球汽车消费市场,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也积极响应终端车企海外产能布局,大力拓展海外业务。
新能源车市场的蓬勃发展,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行业开辟了全新的增长赛道。未来,汽车零部件行业将继续深度融合新兴技术,智能化水平有望持续提升,要求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不断提升成本控制能力、技术创新和研发转换能力,紧跟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趋势,开发适用于新能源车的高性能配件,提高产品附加值。同时,还需要关注全球供应链的稳定性,优化产业布局,应对地缘政治风险和贸易政策变化带来的挑战。
3、信息存储行业
2025年,机械硬盘(HDD)市场在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动能,尽管面临固态硬盘(SSD)的竞争,HDD凭借其在大容量存储领域的成本优势和持续的技术创新,仍是数据中心、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关键应用的核心支柱。源于大容量、面向企业的近线大容量存储设备需求持续攀升,机械硬盘(HDD)平均销售价格环比有所增长。分析师预测,云计算、AI和数据归档需求的持续推动,机械硬盘(HDD)单位出货量和容量出货量将在2030年前稳步上升。尽管固态硬盘(SSD)在笔记本、个人电脑和高性能存储领域持续侵蚀HDD市场份额,但在近线大容量存储领域,HDD的地位无可替代。短期内可能受到供应链和客户采购节奏的变化以及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影响,导致出货量波动,但从长期来看,HDD市场将继续增长,供应商需要通过技术创新、成本管理和客户关系深化来增强市场韧性。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和产品无重大变化,主要业务仍为面向消费电子终端客户、新能源汽车终端客户提供精密功能性器件、精密结构件和模组类等产品的设计、研发、制造和销售服务。一方面,公司持续聚焦主业,不断加强核心产品工艺研发的投入力度,加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完成工艺验证。在市场业务方面,公司继续坚持“服务大客户”战略,在密切关注且充分理解客户真正需求的基础上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一体化服务方案,及时交付品质稳定、有竞争力的产品;在生产制造方面,持续健全完善工艺流程,不断优化提升生产制造工艺水平,稳步推进各个生产环节的自动化、智能化,实施降本增效策略,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另一方面,公司积极调整经营策略,不断加大配套新产品的开发应用并拓展新业务机会,在巩固发展现有业务的基础上挖掘新客户新需求,推动现有业务与新兴产业的协同发展,为公司后续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二)公司主要的经营模式
公司拥有独立的研发、销售、采购、生产体系和团队,主要通过前期研发、投入生产并直接销售产品获得营收并实现盈利。
1、研发模式
公司研发部以及各子公司下属的研发部门负责公司的技术研发相关工作,根据公司目前主要产品的技术方向以及未来产品规划进行研发。公司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开发,紧跟客户战略创新的步伐,布局新的产品领域并进行前瞻性研究,还致力于对现有产品的性能进行持续优化和升级,巩固公司的产品领先优势。除依靠自身技术力量进行研究开发以外,公司还主动与行业技术优势企业、主要客户和供应商合作研发的模式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技术和产品体系,注重与院校、科研院所等外部机构进行“产、学、研”合作。
2、销售模式
公司销售围绕订单进行,主要根据与客户签订的产品销售框架协议、采购合同及订单需求,向客户提供相应的产品及售后服务,针对不同客户、不同市场区域和销售模式建立专业的销售团队,各销售团队既针对性布局又可协同作战,共同促进公司销售目标的实现。同时,公司持续开拓新市场、开发新客户,为公司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3、采购模式
公司采购采取订单驱动模式,包括自主采购和指定采购,主要根据客户所下订单进行采购,技术部门及生产部门根据订单项目提出采购需求,采购部门根据要求编制采购计划文件并实施采购,形成采购合同。公司建立了智能化的供应商开发管理系统(SRM系统),积极拓宽采购渠道,不断完善采购机制,并在原材料采购过程中逐步优化供应商资源。此外,公司各子公司均设立了各自的采购部门,并各自制定了合格供应商体系,以满足生产的需要。
4、生产模式
公司主要采取“以销定产”“定制生产”的形式来满足不同产品客户的需求,并根据市场预判在综合考虑订单交货期、需求数量及运输周期等因素的基础上进行适量的备货,主要生产程序包括生产准备、首件生产、小批量试投产、批量量产、生产过程监控以及成品检验入库等。公司生产部门根据销售订单情况制定生产计划,按研发部、生产部提供的技术图纸、加工工艺、作业指导书等进行批量生产,并具体组织协调生产过程中各种资源,采用MES系统、PDM系统进行运营管理,确保了公司在多个维度上对产品质量和生产过程的全面管控,保证生产计划的顺利完成。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依托全球优质客户资源布局国际化产能
公司依托多年稳定的生产运行、积极的市场开拓、优质的产品质量、完善的技术服务,在行业和客户中树立了良好口碑和品牌知名度,与一批领先的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信息存储等国内外品牌制造商建立了稳固的客户关系并开展多品类深度合作。通过与优质客户的合作,公司能及时掌握市场需求和行业趋势,为公司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持,有助于公司在市场中保持优势地位。同时,公司围绕客户战略进行国际化业务布局及产能规划,使公司能够灵活调配资源,积极参与客户产品的设计开发,针对不同市场、不同客户特性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确保产品在性能、可靠性上满足客户要求,缩短交付周期,增强市场响应灵活性。公司与品牌客户相互协作、共同进步,为公司长期持续地稳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持续创新的技术研发优势
公司高度重视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持续加大对材料、工艺的研发力度,倡导技术创新,不断推动核心业务产品的技术升级和性能优化,坚持以技术驱动企业发展。在大力开展技术创新的同时,公司非常注重自主知识产权的创造与保护工作,使公司在市场竞争中继续保持了技术领先优势。公司在模组设计制造、精密模具加工、精密CNC加工、精密冲压、精密模切、表面处理、微量注塑、自动化制造等方面拥有多项行业领先的核心技术。公司将持续密切关注终端客户创新需求,保障公司紧跟前沿创新技术的领先以及创新产品技术的持续精进,匹配客户需求进行技术、工艺、产品升级,不断提升客户新产品开发与量产能力,通过更多的创新产品收入保障持续的研发投入,优化研发管理模式,充实研发团队力量,形成技术领先与公司投入的正向促进循环效应。
3、AI+赋能智能制造优势
公司高度重视信息智能系统的建设,实施并持续升级迭代ERP、MES、PDM、SRM、EHR等信息化管理系统,赋能于各关键业务环节,实现产品从设计研发、生产、采购、供应交付至服务等全生命周期管理流程的进一步优化,提高作业与管理效率,切实保障客户项目的按时按质按量交付。在智能制造领域,公司通过多年自动化耕耘,辅以数字化生产系统,实现自动化制造、设备智能化管理以及生产过程的精细化管理,实时展现生产运行进度,提高生产执行能力,建立了公司生产效率优势及快速反应能力。同时,公司顺应全球AI科技发展趋势,积极跟进和布局AI技术,探索AI在生产和数字化运营的积极应用,提高生产效率、赋能终端产品。
4、严格的质量管理优势
公司先后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体系认证、ISO/TS16949汽车产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供应商资格认证、质量体系认证等多种认证构成了公司重要竞争优势之一。以客户价值为导向,公司建立了严格的从采购到出厂乃至售后的全流程质量控制体系和质量检验标准。公司品管部按质量控制流程进行严格的把关,包括原辅材料进厂检验把关、内部各工序检验、出厂产品质量检验以及客户投诉处理和监督改善等,确保了公司产品的质量。高标准和稳定的产品质量,使得公司树立了良好的客户合作形象。
5、精细化运营管理能力
随着公司经营规模的持续扩大,公司不断优化自身的运营管理能力和技术工艺创新能力,从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方面提升公司整体竞争力。公司管理团队日益专业化、国际化,且在消费电子行业、新能源汽车行业积累了丰富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经验,对技术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领悟能力和把握能力,能快速应对市场变化及挑战,对于相关行业的发展、企业的定位都有着较深刻的认识,形成了科学合理的公司发展战略和经营理念。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注重管理方式的创新,通过优化组织架构设计、规范授权管控体系、实施中长期激励、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等多种措施,强化公司组织能力的建设。通过对集团对旗下各事业部、业务单元、各子公司的战略发展规划、业务模式、市场策略和核心管理团队进行资源整合和支持帮扶,提高集团整体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推动公司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