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陇神戎发(300534)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所属行业发展情况
根据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的行业目录及分类,公司所属行业为“医药制造业(C27)”,公司主营业务属于中药细分行业。
医药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保障,与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等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和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历经数千年的传承与发展,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也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中医药以其治未病、早干预、纯天然以及辨证施治、多靶点干预治疗等方面的特有优势,逐渐得到社会的认可和重视。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并将“建成健康中国”作为我国2035年发展总体目标的一个重要方面作出全面部署,把保障人民生命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再次提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机制”,中医药产业迎来难得的历史性战略发展机遇。
2025年3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从中药资源保护利用、中药材产业发展水平、中药产业转型升级、中药药品价值评估和配备使用、中药科技创新、中药质量监管、中药开放发展、中药综合治理能力和保障水平等八个方面提出21项任务,是国家层面针对中医药产业发布的又一纲领性文件,标志着中医药产业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优先”的发展新阶段。
2025年4月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明确中药工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目标,推动AI大模型在药物研发、健康管理中的应用。
2025年4月7日,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十二部门联合印发《促进健康消费专项行动方案》,通过优化健康服务供给、推广中医治未病等举措,持续强化“健康维护”导向。
2025年4月15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医药科研诚信建设的通知》,强化科研伦理和学术规范,既传承了“大医精诚”的伦理内核,也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是中医药领域针对科研诚信的系统性制度革新。
近年来,我国加大对中医药发展的支持和促进力度,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不断出台产业扶持政策与配套措施,推动中医药发展步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中药在预防疾病和治疗慢性病方面优势突出,在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病发病率逐年提升的背景下,中药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进一步促进了中成药产品的需求,推动我国中成药产业快速发展。
(二)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为医药产品、医疗产品、保健卫生产品的研究开发;中成药、保健食品、原料药、少量医药中间体、化学药品的生产和销售。目前共有滴丸剂、片剂、胶囊剂、膜剂、合剂5种剂型,共有产品品种25个,其中:国药准字号品种24个、保健食品品种1个(黄芪当归胶囊)。主要产品元胡止痛滴丸、宣肺止嗽合剂、酸枣仁油滴丸、鞣酸小檗碱膜和七味温阳胶囊均为独家品种,3种药品被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8年版)》,5种药品被列入OTC甲类品种,6种药品被列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4版)。
(二)公司的经营模式
公司作为一家主要从事中成药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公司,拥有独立完整的采购、生产和销售体系,公司根据自身情况、市场动态,独立自主组织生产经营活动。
公司药品生产采购的物料包括原材料、辅料和药用包装材料,均由公司根据生产计划及各类中药材的采收季节特点自行采购。原材料为公司采购的主要物料,包括元胡、丹参、白芷、三七、甘草、紫菀、前胡、荆芥、陈皮、薄荷、百部、桔梗、鱼腥草、罂粟壳等中药材。公司成立了专门的采购管理委员会,制定了严格的采购管理制度,建立了采购业务岗位责任制,对物料的采购流程和质量控制有严格标准,包括供应商的评价及选择程序、采购岗位职责和设置、请购、询价、招标、合同审批、运输、验收、付款等内控关键节点均有严格的管控措施。
公司的全部药品均为自行组织生产。生产部门根据销售部门销售计划、成品库存等信息,制定月度生产计划,并根据月度生产计划及生产设备等情况,提出物料采购计划,由公司分管领导批准后交物料供应部负责采购。同时生产部门根据月度生产计划及原辅料实际库存、设施设备等情况,在每周末确定下周具体生产计划,下发到相关车间执行。成品由质量管理部检验合格后,质量受权人审核放行。质量管理部在生产的中间过程中对生产过程进行监督,对所有物料、半成品严格检验,整个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GMP规范管理。
公司药品主要通过参加省级药品集中采购中标后,通过医药商业流通企业的渠道销往基层医疗机构及医院。公司主要采取经销商模式,市场营销、销售渠道、终端客户拓展等主要由经销商完成。公司的销售队伍主要负责对经销商的货款回笼、流通渠道管控、零售终端的促销拉动、药品作用机理的学术培训、消费需求的培养以及品牌美誉度的培育建设。近年来,公司以全资子公司运营公司作为专业化销售管理平台成立销售中心,全面规范公司及子公司产品销售及管理流程;大力开发空白、薄弱市场,强化省区经理职责,严格落实考核,完善市场化用人机制,促进销售上量;全面推进OTC市场开拓工作,稳步提升产品市场覆盖率,实现销售工作新突破;不断丰富销售模式,紧抓医药电商发展新机遇,持续开展线上销售;持续加强学术推广,加大品牌建设力度,扩大品牌宣传力和影响力,多渠道积极扩大公司业务规模,提升利润水平。
(三)公司所处市场地位
公司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甘肃省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通过了甘肃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型企业等认定,搭建有甘肃省中药固体分散制剂技术创新中心、甘肃省企业技术中心、甘肃省中药新药剂型研究工程实验室等多个省级技术平台,先后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国家重点新产品、甘肃省企业质量信用等级AA级企业、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状”等20多项荣誉和称号。“隴神”和“普安康”商标相继通过“甘肃省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认定。
公司主打产品元胡止痛滴丸、宣肺止嗽合剂均为全国独家品种,以其确切的疗效在专业疾病治疗领域培育了一定的市场认可度和品牌知名度。报告期内,公司主打产品元胡止痛滴丸、宣肺止嗽合剂凭借其产品核心优势和品牌影响力取得多项行业殊荣。2025年第90届全国药品交易会同期论坛上,宣肺止嗽合剂入选“2024中国创新药销售企业排行榜(中药)TOP20”第7位。米内网2025年相关数据榜单中,宣肺止嗽合剂入选“2024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止咳祛痰平喘中成药TOP20品牌”第6位、“2024年中国零售药店终端止咳祛痰平喘中成药TOP20品牌”第14位、“2024年中国网上药店中成药溶液剂产品TOP20”第16位。元胡止痛滴丸入选“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中成药丸剂销售额TOP20品牌”第15位、“2025年Q1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中成药胃药(胃炎、溃疡)TOP20产品”第9位,公司入选“2025年Q1中国三大终端六大市场中成药胃药(胃炎、溃疡)TOP10集团(二级)”第9位。
报告期内,公司凭借在绿色化、智能化领域的突出表现,获评兰州“市级绿色工厂”,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普安制药同时入选2024年甘肃省高技术高成长性高附加值企业名单,控股子公司普安制药先后荣获甘肃省武威市“健康企业”称号及“武威市高质量稳增长工业企业一等奖”,彰显在地方工业经济增长与健康企业建设中的领先地位。控股子公司创新研究院拥有药品研发、检验检测的省级技术平台,其全资子公司国方检测致力于培育打造国内一流的第三方检验检测平台,目前已取得中药材、食品、农产品、生活饮用水、洁净室五个领域1800余项参数CMA资质,报告期内获得CNAS实验室认可证书,表明国方检测实验室的管理能力和技术能力获得国家及国际认可,具备出具全球100余个经济体互认检测报告的资质;公司进一步推进覆盖药品研发、检验检测专业平台建设,积极推动研发资源有效整合与科研成果快速转化。
(四)主要业绩驱动因素
报告期内,在董事会的领导下,公司坚持聚焦主责主业,紧紧围绕年度生产经营目标,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狠抓安全生产与经营管理,努力提升发展质效,各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延续了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的发展态势。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9622.84万元,较上年同期追溯调整后下降8.2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95.61万元,较上年同期追溯调整后增长27.4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048.72万元,较上年同期追溯调整后增长39.93%。报告期内,公司主要经营管理举措如下:
1、营销方面:公司积极应对市场竞争,坚持做强陇药大品种,持续健全完善“大营销”体系建设,推进全国市场合规营销体系建设,持续完善高效的市场反馈机制;多渠道发力开发空白市场,持续拓展终端销售网络,提升产品市场渗透率;加大品牌建设和产品宣传、专业化学术推广,组织参加省级学术年会、开展专业培训会、产品推介会以及高铁、机场、星级景区户外广告覆盖等方式,持续推进品牌塑造及产品力宣传,提升企业影响力和产品知名度。报告期内,主打产品元胡止痛滴丸和宣肺止嗽合剂等级医院覆盖分别达到2858家、2299家,覆盖率分别提升至19.39%、15.56%。
2、项目方面:高效统筹各类项目规划与实施,推动重点工作落地。一是完成创新研究院70%股权收购,整合其覆盖药品研发、检验检测的省级技术平台,快速补充研发人才与技术储备,提升公司在药物研发领域的专业能力与创新效率。二是完成普安制药年产5000万盒宣肺止嗽合剂生产线升级改造项目(二期)设备安装及工艺验证等关键节点目标并通过省药监局GMP符合性现场检查,达到投产运营条件,进一步提升宣肺止嗽合剂的规模化生产能力与市场保障能力。三是三类医疗器械血液透析浓缩液(粉)生产线建设项目稳步推进,注册申报工作稳步推进,项目获批投产后将为公司开拓新的业务增长点。四是公司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工作,不断强化资金管理系统、企业ERP、流向数据、钉钉等多方信息化平台业务数据的统一管理,推进多层次药品流向追溯体系建设,打造“生产-销售-流向-终端”全链条覆盖的数据收集及分析系统,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数字支撑。
3、研发方面: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持续推进大研发平台建设,强化公司及所属企业科技创新要素整合和协同运行,深化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加强与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医疗机构的技术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公司科技创新能力和技术支撑能力,推进新技术与新应用的落地转化。一是公司与普安制药共建技术中心实验室,依托滴丸剂、合剂、膜剂等优势剂型建成产品中试生产车间,提升研发中心硬件实力,打通实验室研发到工业化生产的“最后一公里”。二是主打产品二次开发持续推进,宣肺止嗽合剂针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真实世界研究以及元胡止痛滴丸在新剂型、剂型优势、长期毒性及真实世界研究稳步推进。三是致力于专业化第三方检验检测平台建设,国方检测通过CNAS评审和CMA资质扩项,检测能力大幅提升。四是普安制药在研改良型新药布瑞哌唑口溶膜临床试验申请获国家药监局批准并有序推进试验。经典名方当归六黄汤开发全面启动;通脉口服液、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等产品的生产线改造、药学变更研究、工艺验证等工作分步推进;与兰州大学合作开展保健食品研发及部分产品工艺优化;“7°啡得乐”饮料、薄荷爽口片、黄芪当归饮等大健康产品“线上+线下”同步上市。
4、生产方面:围绕生产经营中心工作,不断加强安全质量管理和日常隐患排查整改,安全环保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常态化开展质量体系运行互检互查,不断加强产品质量管控,保障药品生产质量;持续开展工艺研究,通过优化产品生产工艺,促进产品合格率和产能的提升。严格落实公司安全责任目标,更新完善公司应急预案及安全管理制度体系,持续开展安全标准化复评建设,分级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确保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行以及安全环保、生产质量工作的稳定运行。
5、管理方面:深化合规管理,筑牢风险防线,强化资金管控,积极实行降本增效,保障经营稳健发展。一是严格执行“强内控、促合规、防风险”一体化建设,持续推进流程优化和合规建设,不断完善内部控制体系,优化运营管理机制。二是健全监督检查机制,深化法律风险防范机制,持续提升重大合同、关键制度合规审查力度。三是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完成监事会改革,持续推进公司治理制度体系建设。四是积极实行预算管控和降本控费,通过财务管控、工艺技改及精细化管理等措施,持续降低各项经营成本。
6、党建引领:公司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把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与当前重点工作结合起来,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切实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常态化纵深推进“三抓三促”行动与党纪学习教育;认真落实两个“一以贯之”要求,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不断加强党的意识形态教育与公司文化建设深度融合,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形成“党建引领、文化铸魂、业务赋能”格局,凝聚高质量发展合力。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如下:
1、中药独家品种和基药品种优势
公司多年来专注于中成药在疾病治疗和预防领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现有元胡止痛滴丸、宣肺止嗽合剂、鞣酸小檗碱膜、七味温阳胶囊和酸枣油仁滴丸5个独家品种,其中元胡止痛滴丸、复方丹参片和消炎利胆片连续列入2009版、2012版、2018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公司主打产品元胡止痛滴丸是国家医保甲类药品,连续入选2009年、2012年、2018年国家基药目录,为无成瘾性的纯中药全科用药,临床应用广泛,对于治疗行经腹痛、胃痛、胁痛和头痛疗效显著,临床应用广泛,特别适合于治疗中度及慢性疼痛;既可单独作为止痛类药品使用,也可做辅助类药品综合组方用药,主要销售于医院终端,入选国家中药大品种、陇药大品种。元胡止痛滴丸二次开发研究项目目前已经形成系统性学术论文、发明专利并出版《元胡止痛滴丸二次开发》和《中药大品种质量标准提升研究》2本专著,被《临床路径治疗药物释义》在神经内科分册、消化病分册正式收载,元胡止痛滴丸二次开发项目论文成功入选“第四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发明专利获首届甘肃省专利奖一等奖、中国专利奖优秀奖;元胡止痛滴丸入选2017、2018年度中药大品种科技竞争力排行榜,已构建了一定的品牌知名度及技术保护壁垒。2024年入选“2023年度中国中药企业TOP100排行榜”第71位;2025年2月,元胡止痛滴丸入选“2024H1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中成药丸剂销售额TOP20品牌”第15位,充分体现了公司在医药行业中创新驱动力及专业推广力的大幅提升,公司产品市场认可度的广泛提高。
普安制药是一家依托全国独有特药资源优势,集药品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生产宣肺止嗽合剂、克霉唑药膜、原料药盐酸纳洛酮等产品,主打产品宣肺止嗽合剂为国家级六类新药、中药二类保护品种、全国独家产品、国家医保品种,具有疏风宣肺,止咳化痰功效,产品止咳效果显著、起效快、疗程短,用于咳嗽属风邪犯肺证,症见咳嗽、咽痒、鼻塞流涕、恶寒发热、咯痰等;先后获得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甘肃省药学会发展奖三等奖、甘肃省新产品新技术奖等奖项,2024年8月,宣肺止嗽合剂中药保护期成功延长至2030年7月20日。另外,宣肺止嗽合剂荣膺“2024中国创新药销售企业排行榜(中药)TOP20殊荣”第7位,入选“2024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止咳祛痰平喘中成药TOP20品牌”第6位、“2024年中国零售药店终端止咳祛痰平喘中成药TOP20品牌”第14位,产品市场竞争力持续提升。
2、领先的生产工艺技术优势
公司为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设有甘肃省企业技术中心、甘肃省中药新药剂型研究工程实验室和甘肃省中药固体分散制剂重点实验室,专门研究开发以滴丸剂、凝胶剂、胶囊剂、片剂等剂型为主导的新药品种;公司在现代中成药生产领域,尤其在中药滴丸制剂生产领域,拥有研究基质配比、滴距、滴速、料温、制冷温度等核心工艺参数。在滴丸制剂成型工艺、滴丸脱油、晾丸工艺、滴丸设备的技术改进等领域填补了国内多项技术空白,并获得专利授权;公司与天津药物研究院、兰州大学、甘肃中医药大学、兰州理工大学、甘肃省药品检验研究院、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甘肃省中医研究院、兰州大学白银科技产业研究院等多家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建立了广泛深入的技术合作。
普安制药拥有“甘肃省企业技术中心”“武威市技术转移中心”“武威市止嗽中药技术创新中心”“武威市企业技术中心”“武威市麻精药品重点实验室”五个研发平台,通过甘肃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型企业、绿色工厂、数字化车间等认定,与兰州大学等科研院所共同研究开发化药、高级原料药等产品。主要产品宣肺止嗽合剂采用“水提醇沉”的生产工艺,该工艺成熟稳定,有效成分的提取率高,产品疗效更加显著,并已申请获得相关技术专利。其子公司普迪安制药致力于研究口溶膜系列产品,食用薄荷膜(薄荷爽口片)已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并通过合规检验正式上市;布瑞哌唑口溶膜临床试验申请已获国家药监局批准,项目临床试验研究工作目前正常开展中。
3、陇药资源的整合优势
甘肃是全国中药材资源大省并有丰富的中医药文化,现有中药资源2500余种,人工种植(养殖)中药材约300余种,大宗道地药材30余种,盛产当归、党参、黄(红)芪、大黄、甘草等大宗品种;2017年《甘肃省建设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获得国务院批复,之后《关于支持陇药产业发展政策措施的通知》《甘肃省推进绿色生态产业发展规划》《甘肃省中医中药产业发展专项行动计划》《关于支持陇药大品牌推动龙头企业发展政策措施》《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甘肃省中医药条例》《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及相关规划的发布出台,全面支持将中医药打造成支撑甘肃绿色发展崛起的十大生态产业,实现甘肃省由中医药资源大省向中医药强省的跨越发展。
公司控股股东甘肃药业集团是一家以医药健康产业为主业的省属国有医药企业集团,是甘肃省着力打造十大生态产业之中医中药产业的牵引和承载集团。公司作为甘肃省国资委控制的企业,可依托甘肃药业集团股东背景,优先参与陇药资源的整合,通过收购兼并等市场化手段加强对省内外优质医药企业和上下游药品物流及营销资源的并购整合,不断丰富公司产品结构,打造特色中成药产品梯队,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把公司培育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综合性医药企业。
4、中医药“一带一路”对外合作交流优势
近年来公司积极把握中医药“一带一路”对外合作交流的政策机遇,通过全资子公司新丝路公司开展海外中医药推广、文化交流、中药产品境外注册、中医药产品出口销售等工作。新丝路公司积极开拓东亚、中亚、东南亚、欧洲等地区的中医药市场,先后在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新加坡、泰国完成部分产品注册备案工作,并实现相关产品的出口销售。同时,新丝路公司积极推进甘肃省道地药材“走出去”,积极开发韩国、印尼等国家地区的中药材出口业务,积累了一定的医药出口贸易经验。
5、团队优势
公司拥有一支稳定、具有强大执行力和市场开拓能力以及现代管理意识的专业化管理团队。现有管理团队中,公司董事长康永红先生拥有二十余年的医药企业从业经历,在公司运营管理方面有长期且丰富的经验和技能;团队中其他成员均具有多年的医药或上市公司经营管理经验,在市场开拓、产品研发、质量控制、财务管理、公司治理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同时结合控股股东平台,可进一步强化人才引进与培养,为持续发展提供人力支撑。
(二)报告期内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变化及对公司产生的影响
1、2025年3月24日、3月31日,公司在巨潮资讯网分别发布了《关于现金收购甘肃药业集团科技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70%股权暨关联交易的公告》(2025-023)、《关于股权收购进展暨完成工商变更登记的公告》(2025-035)。2025年3月21日,公司与交易对方甘肃药业集团、创新研究院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拟以自有资金858.494万元的价格收购甘肃药业集团持有的创新研究院70%股权。同日,公司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现金收购甘肃药业集团科技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70%股权暨关联交易的议案》,该收购事项由此进入实施阶段。2025年3月29日,创新研究院完成工商变更备案登记手续,顺利取得换发后营业执照,正式成为公司的控股子公司。
本次股权收购有助于将创新研究院的专业化科研平台及先进的科研成果、专业的研发团队整合纳入公司体系,与公司现有技术研发团队实现资源互补、协同发展,有效补足公司科研人才短板,全面增强公司的科研创新能力;有利于进一步缩短研发周期、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同时也可直接将其前沿的研究成果引入生产、检验检测及工艺改进,推动公司现有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提升。
2、2025年3月28日,公司在巨潮资讯网发布了《关于控股子公司获得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的公告》(2025-034)。公司控股子公司普安制药于2025年3月27日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其在研品种布瑞哌唑口溶膜获得药物临床试验批准,标志着普安制药研发的布瑞哌唑口溶膜可以正式开展临床研究,是该产品研发进程中的一项重要进展。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