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常辅股份(871396)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六、业务概要
商业模式报告期内变化情况:
本公司属于仪器仪表制造业中的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制造业,公司专业从事阀门执行机构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依托自身在阀门专用电机驱动技术、电动执行机构智能化技术、电动执行机构的核电技术等核心技术的竞争优势,提供满足不同工作环境需求的阀门执行机构产品,公司生产的阀门执行机构产品种类众多,主要包括普通产品、智能型产品、核电产品三大类。产品广泛应用于核电、石化、冶金、市政、电力等行业和领域。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专利64项(其中发明专利17项、实用新型专利44项、外观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5项。公司建有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江苏省智能阀门电动执行机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智能型阀门电动装置国家标准(GB/T28270-2012)主要起草单位,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化火炬计划项目单位。公司在行业内较早涉足民用核电领域,是行业内取得民用核安全设备设计和制造许可证(设备类别:阀门驱动装置、电动机,核安全级别:1E级)的首批企业之一。公司拥有独立完整的研发、原材料采购与生产、质量检测和产品销售体系,公司以直销和经销两种销售模式开拓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为产品销售收入。
报告期内,公司的商业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
七、经营情况回顾
(一)经营计划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7,375,578.19元,比上年同期减少9,481,333.82元,下降8.11%;营业成本65,624,422.12元,比上年同期减少2,234,987.76元,下降3.2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415,320.18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469,100.55元,下降9.87%。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为594,611,882.74元,比上年末增加49,057,250.30元,增长8.99%;负债总额为264,123,477.87元,比上年末增加46,442,107.86元,增长21.33%;净资产为330,488,434.87元,比上年末增加2,615,142.44元,增长0.80%。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0,749,584.37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1,770,618.42元,增长40.62%。
(二)行业情况
一、行业产品简介
阀门执行机构:是一种以电能或压缩空气等能源为动力,并将其转化为机械位移的机电一体化设备,一般用来驱动阀门。它可以接收控制系统的开关量、模拟量、现场总线或无线通讯等信号,打开、关闭或将阀门运行到某一位置。尽管大部分执行机构都是用于开关阀门,但是如今的执行机构的设计远远超出了简单的开关功能,它们包含了位置感应装置,力矩感应装置,电机保护装置,逻辑控制装置,数字通讯模块及PID控制模块等。
作为控制系统的执行单元,执行机构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它根据控制系统发出的信号,调控阀门或其他节流装置,实现对生产过程中温度、压力、流量、液位和成分等过程参数的调节控制,被大量用于高温、高湿、腐蚀、有毒、有辐射的工业现场,对生产质量、效率和安全起着关键作用。
在智能化和自动化的工业流程中,执行机构充当了生产流程中的重要角色。工业流程中的温度、压力、流量这三大重要物理信号通过仪表进行监测和信号传输,然后控制设备及装置对三大物理信号进行监测和调节,最终执行机构接受控制系统的指令,完成对各类阀门及风门挡板的控制。这是工业流程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基础,执行机构担任了工业流程中调节控制的必备职能。
二、行业壁垒
阀门执行机构广泛应用于石油天然气、电力、化工、冶金等行业,不同的行业和应用领域对其质量、性能要求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民用阀门和低端工业阀门领域,行业进入门槛很低;而一些应用于高温、高压、深冷、高真空、强腐蚀、放射性、剧毒、易燃易爆等高参数复杂工况的中高端阀门领域,则存在较高的行业进入壁垒,行业壁垒主要体现在前置生产许可、技术、合格供应商资格、产品安全使用业绩、产品质量认证等方面。
三、行业发展概况
在制造行业升级改造上,“工业4.0”对未来发展提出了概念式的创新,在“工业4.0”的三大主题:“智能工厂”、“智能生产”、“智能物流”中,无论是“智能工厂”涉及的“智能化生产系统及过程”,还是“智能生产”涉及的“生产物流管理、人机互动”都将会增加大量的工业化自动控制装置。在欧美、日本等自动化生产程度较高的国家,其单位产能配备的工业自动控制装备均是国内水平的一倍以上。根据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高端装备创新与制造属于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领域之一,《“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中提出,到202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大部分实现数字化网络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初步应用智能化;到203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全面普及数字化网络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基本实现智能化。执行机构是配合工业智能控制器,实现工业自动化、智能化的自动执行功能核心硬件基础,电动执行机构以其取用能源方便容易、传输信号速度快、信号传输距离远、便于集中操作控制的特点,及其智能总线传输功能,在智能控制系统中更具优势,是工业4.0时代必不可少的环节,无论是自动化升级还是智能化改造,智能执行机构都面临市场需求的增长及政策面的大力扶持。
国家已相继出台了调整产业结构、推动技术进步、加强节能降耗、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强化污染防治等相关政策与措施,要求企业提高工艺装备水平,增强竞争力。其中核电、石化、冶金、市政、电力等行业对工业自动化仪器仪表产品的需求占整个市场的比重较高,而大部分相关行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均要求其对生产设备实施技术改造。
固定资产投资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之一,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固定资产投资仍将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2024年7月1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加大力度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措施,进一步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优化设备更新项目支持方式,将支持范围扩大到能源电力等领域设备更新以及重点行业节能降碳和安全改造,相关政策的出台将会促进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阀门广泛的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将会同步带动阀门执行机构需求的增加。
目前国内生产的工业自动化仪器仪表产品对于特殊行业(如核电)或传统行业的高端客户(如60万千瓦容量以上的火电厂)对进口产品有较大的依赖性。随着国内厂商技术不断进步,其产品性能与国外同类产品的差距将不断缩小,而国内厂商在成本、价格、渠道、细分市场、个性服务上的优势将更加明显,同时国内对于工业自动化控制产品的国产化率有明确的政策支持。
2025年4月27日,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发布《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5)》,报告显示:中国在建核电机组共28台,总装机容量达到3365万千瓦,在建机组装机容量连续18年保持世界第一;中国商运核电机组达到58台,总装机容量达6096万千瓦。先进核能技术多领域加速发展,“国和一号”“华龙一号”等先进堆型持续优化,多种新型堆型研发有序推进,核燃料循环技术不断创新。随着“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在国内外进入批量化生产建设阶段,中国的核电工程建设能力也得到持续提升,具备同时建造40台核电机组的工程施工能力。按照当前的建设速度和节奏,2030年前我国在运核电装机规模将跃居世界第一;预计到2040年我国核电装机需达到2亿千瓦,发电量占比约10%。核电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程度日益加深,未来将成为我国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基础性支撑电源,在承担基荷、提供电网安全支撑、应急保障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下游行业技术改造与政策扶持、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高端产品的进口替代及核电市场的发展是推动国内工业自动化仪器仪表行业在未来取得较快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
四、行业发展风险因素
阀门执行机构行业存在的风险主要有:1、阀门执行机构的行业状况与宏观经济形势有较强的关联性,因此,宏观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将影响到下游行业对阀门产品的市场需求,从而影响阀门执行机构生产企业收入的稳定性;2、我国阀门行业相关产品仍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场,行业整体技术水平仍然 偏低,对于高端产品的研发与国外先进企业仍有较大差距,行业技术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