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欣龙控股(000955)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保持稳定,主要包括三个细分领域:1、非织造新材料业务,主要是研发、生产和销售水刺、熔纺等非织造材料;2、医药健康及消费品业务,目前主要包括药品批发与分销以及面向医疗卫生防护、家居清洁、个人护理等领域的无纺深加工终端制品;3、投资与贸易业务,主要是紧密围绕公司主业的适度延伸,包括围绕公司战略开展的相关领域的投资,以及天然橡胶等产品的贸易业务。
(一)非织造新材料业务
公司非织造新材料业务主要产品包括水刺无纺布、熔纺无纺布。
公司是国内第一家水刺非织造材料制造商,主要从事高端非织造材料及其终端消费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定位于高端化和差异化,注重“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围绕市场发展需求持续推陈出新,多个产品曾填补国内空白,在国内外高端非织造材料市场形成了较好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公司已成为多家世界500强企业的供应商和服务商。
公司下属子公司海南欣龙无纺和宜昌欣龙卫材主要负责研发、生产和销售水刺无纺布。水刺无纺布生产原料来源包括天然纤维(木浆、棉花、汉麻、蚕丝、毛纤维等)、天然纤维素再生纤维(粘胶短纤等)、人工合成纤维(涤纶纤维、超细纤维等)以及各类特种功能性纤维(甲壳素、海藻纤维等)。水刺无纺布具有强度高、手感好、吸水性强、透气性好、功能性开发空间广阔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个人护理、防护、家居清洁、美容化妆、工业擦拭等领域。
公司控股子公司湖南欣龙主要研发、生产和销售SMS、SSS等系列熔纺无纺布。熔纺无纺布是用途广泛的新型复合材料,包括熔喷、SMS以及SSS纺粘等系列产品,其中熔喷无纺布产品主要应用于空气净化、高滤效口罩、工业擦拭等领域。公司熔喷无纺布产品的市场定位以中高端为主;SMS无纺布属于纺粘和超细熔喷的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强度和屏蔽性,广泛应用于医疗防护、个人护理、包装材料等领域;SSS无纺布广泛应用于个人护理、高滤效口罩、包装材料等领域。
公司非织造材料一般采取以销定产的经营模式。非织造材料主要以直接销售形式进行,各生产经营基地均下设营销部门,承接国内国际客户的业务需求与定制化服务。
(二)医药健康与消费品业务
公司医药健康业务目前主要是依托广东聚元堂开展的医药批发、分销业务。
公司下属子公司广东聚元堂药业有限公司向药品供应商采购医药产品,通过线上与医药销售平台合作以及线下拓展实体终端门店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批发、分销。公司通过对优质医药品种的把握,以及对下游销售渠道的深度挖掘,以灵活高效的服务模式,获取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消费品业务主要以公司非织造新材料的材料端优势,研发销售面向家庭和个人的中高端健康消费品。公司消费品业务包括家居清洁擦布、一次性棉柔巾、湿巾等,产品类别丰富,适用范围广,主要以OEM和ODM模式开展业务。
(三)投资与贸易业务
公司投资业务主要是围绕“立足海南自贸港,服务健康美好生活”的战略定位,寻找与国家重点产业方向相吻合,与自身资源禀赋相匹配,能够有效利用海南自贸港政策的领域进行投资布局。
公司贸易产品主要包括天然橡胶和油品,其中子公司洋浦方大进出口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天然橡胶贸易业务,子公司大连欣龙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以经营柴油等油品贸易为主。公司开展投资及贸易业务主要是充分利用海南自贸港投资、贸易自由便利政策,结合自身产业和各方面资源优势,通过项目投资、产业整合等为公司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助力。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没有发生重大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品牌和先发优势
公司是国内最先引进水刺无纺材料制造技术的企业,是中国无纺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具有行业先发优势。公司迄今已建成投产的有水刺、复合水刺、SMS、SSS、熔喷、后整理以及无纺深加工等十多条生产线,生产规模在国内非织造材料高端市场领域达到领先水平。经过三十多年积累和发展,公司产品逐步树立起了优质、高端的品牌形象,长期为金佰利、麦朗、贝里国际、澳洲CL等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供应产品,并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2、人才团队优势
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公司培养了一支拥有丰富生产管理经验、技术研发能力和市场销售能力的优秀人才队伍,且结构相对稳定。同时,公司在保持原有核心管理团队稳定的基础上,从北京、杭州等地引进多名具有丰富经验的管理人才,使得现有团队不仅具有完备的生产运营、先进的质量管控和较强的产品市场开拓能力,并且增强了在产业和资产运营、投融资、风险管理等方面的能力,整个团队工作能力更加全面,决策更加科学、高效。公司在自身拥有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专业技术团队的同时,还聘请国内外相关院校和行业专家组成的专家顾问团队,保证了公司能及时地掌握国际非织造材料前沿技术和行业发展动态,及时研判并作出应对。
公司拥有一支经验丰富且具有国际视野的营销队伍,时刻关注国际国内市场的行情变化,深入了解客户需求,掌握细分市场需求的差异化,以市场变动信息及时反馈生产环节,从而最大程度确保公司产品与市场需求相匹配。
公司通过持续优化激励约束机制,明确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以更加市场化的方式严格要求团队,充分激励团队,增强核心团队的责任心和获得感,激发优秀人才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公司积极建立完善“四给”机制,为员工干事创业创造积极向上的发展环境。
公司充分利用海南自贸港人才引进政策优势,进一步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努力打造一支能够满足公司面向未来长期发展和布局需要的高层次、综合性人才团队。
3、科技研发优势
公司拥有国内非织造行业唯一的“国家非织造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亚洲非织造材料工程技术中心”,海南基地被认定为“国家非织造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公司具备较强的持续研发创新能力和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先后承担完成了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并且获得多项奖励。2024年公司和子公司海南欣龙无纺被认定为海南省专精特新企业。
2025年上半年,公司参与3项标准的制定工作,其中确定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2项;承担海南省重点研发科技计划项目1项,其中主持1项;申请专利1项,取得发明专利授权1项。子公司海南欣龙无纺与海南师范大学达成协议共建研究生培养基地。
4、先进完善的管理体系
公司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和管理系统。公司先后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国际认证联盟(IQNET)质量认证和国家“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4A级认证、职业健康和安全管理体系以及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根据业务发展和管理需要,公司持续不断优化管理手段,完善管理制度体系。
5、海南自贸港区位优势
公司作为海南本土上市公司,面临自贸港建设发展的新机遇。经海南自贸港招商工作和促进总部经济发展联席会议办公室评审认定,公司正式获批成为澄迈县首家大企业总部。随着自贸港成形起势,各项政策的逐步释放,全球市场要素将在海南加速汇聚,为国际化业务起步较早的欣龙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公司将充分利用海南自贸港在人才引进、产业引导、投资及贸易自由便利、促进资本市场发展等全方位的政策优势,积极引进高层次技术研发及经营管理人才,布局符合自贸港发展产业引导方向的新业务增长点,探索利用海南自贸港更加开放和灵活的国际化投融资工具,盘活存量、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发展。
三、主营业务分析
2025年上半年,全球地缘政治博弈加剧,经济格局深度调整,全球经济增长承压,分化态势明显,尤其是美国政府关税政策扰动,带来全球产业链重构。在复杂背景下,中国经济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活力,随着积极的财政政策、专项债持续发力和货币政策宽松加码等政策的持续落地,制造业景气度边际改善。依据国家统计局和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数据,2025年1-6月规模以上企业的非织造布产量同比增加4.5%,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1%和8.4%,企业利润水平呈现恢复性增长,但营业利润率仅为2.8%,依然处于较低水平。从前述行业运行指标和数据可以看出,非织造行业整体处于恢复性增长时期,无论产量、销量,还是销售收入或者营业利润均呈现回暖态势。与此同时,美国政府关税政策给国内无纺行业直接带来负面影响,尤其是对美出口占比较大的企业,承受了较大的订单压力。
公司经营层在股东会和董事会的领导下,紧扣“稳存量、拓增量”的企业经营发展核心目标,围绕市场开拓、创新与迭代、降本增效和安全生产等方面做实做细经营基础工作。
(一)把握形势变化,全力拓展客户抓订单
1、根据公司产品相较竞争对手所具有的差异化性能,按细分行业进行梳理,巩固老客户,挖掘潜在客户,把市场工作做细做透;
2、针对美国政府关税政策给产业链带来的不确定性,积极走访重点海外客户,与客户一起商定不确定性的应对方案;
3、持续进行营销系统改革和优化,以客户为中心,以效率和结果为导向,用凝聚共识的“拉”动和激励约束的“推”动共同作用,进一步提升非织造板块的一体化营销工作。
(二)紧贴客户需求,加快产品创新与迭代
1、建立完善共创共赢机制,推动技术研发系统及早介入客户的创新体系,与客户共同识别和满足市场需求,实现与客户的深度绑定;
2、针对目前适应行业的差异化产品,主动走访客户,积极寻求需求反馈,持续性的迭代特色产品。
(三)多管齐下,持续强化实施降本增效
1、科学平衡销售与库存,合理控制采购与库存规模,降低资金占用和减值风险;
2、系统梳理生产质量控制节点,提升产品的制成率和质量,降低原料耗用;
3、以激励机制为指挥棒,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最大程度合理调配人力资源,实现人员精简与产能提升。
(四)压实责任,细化落实安全生产目标任务安全生产无小事,责任落实不容懈怠。各生产基地除认真梳理并前置性的做好潜在风险的化解和处置外,还定期组织对各安全生产责任人员进行培训,从思想上避免懈怠情形。
通过以上举措,公司非织造业务板块整体产能利用率有所提升、收入较上年同期有增长,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减亏明显,公司经营业绩出现边际改善趋势。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