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交建股份(603815)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主要业务
公司以公路、市政基础设施施工业务为核心,打造“投资、设计、施工、养护”一体化的产业格局,主要从事公路、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相关的工程施工、勘察设计、试验检测等业务。
(二)经营模式
公司的公路、市政基础设施施工业务主要以施工总承包、PPP模式、工程总承包为主,主要经营模式如下:
1、施工总承包
施工总承包是指发包方将全部施工任务发包给一个施工单位或由多个施工单位组成的施工联合体或施工合作体,施工总承包单位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施工任务。经发包人同意,施工总承包单位可以根据需要将施工任务的一部分分包给其他符合资质的分包人。
2、PPP模式
PPP模式是指政府为增强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提高供给效率,通过特许经营、购买服务、股权合作等方式,与社会资本建立的利益共享、风险分担及长期合作关系。根据业主的要求,可按照建设-移交(BT)、建设-经营-移交(BOT)、建设-拥有-经营(BOO)、建设-拥有-经营-移交(BOOT)等方式组织实施。
3、工程总承包
工程总承包是指从事工程总承包的企业受业主委托,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项目的勘察、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竣工验收)等实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承包,主要包括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EPC)、设计-施工总承包(D-B)等。
(三)公司所在行业情况
公司所属行业为土木工程建筑业,报告期内,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及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推进,公司所属行业呈现稳步发展态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统筹推进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根据《纲要》内容,“十四五”期间,基础设施仍为重要建设内容之一,投资结构将不断优化,投资空间持续拓展,主要建设领域包括“两新一重”重大工程、城镇化建设、区域一体化、生态环保建设等,基础设施、市政工程、农村建设和民生保障等多个领域补短板仍待加快需求。
上半年,我国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6%。其中,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项目(以下简称“两重”),涉及资金规模大、覆盖面广,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2025年6月底,2025年8000亿元“两重”建设项目清单已全部下达完毕。涉及长江经济带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长江生态保护修复、西部陆海新通道、高标准农田、重大水利工程、城市地下管网、“三北”工程等多个重点领域。
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背景下,安徽省以重大交通工程为牵引,持续扩大有效投资规模。上半年,安徽省基础设施投资增长较快,“两重”建设项目加速推进,基础设施投资增长7.3%。安徽省上半年加速推进53个续建高速公路项目,总里程2,448公里,多个重点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这些项目的集中落地,不仅完善了省内"五纵九横"高速路网结构,更强化了与沪苏浙地区的快速联通能力,在区域交通竞争中占据主动。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5年上半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公司紧紧围绕年度经营目标和战略部署,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统筹推进业务拓展、项目建设、管理提升和创新各项工作,不断深化改革,增强内生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实现全年生产经营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1、利润总额同比增长超50%,核心经营指标完成较好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62亿元,同比增长9.01%;利润总额1.56亿元,同比增长51.7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3亿元,同比增长48.6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1.14亿元,同比增长48.31%。截止2025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100.03亿元,净资产23.92亿元。
2、深化合作伙伴战略协同,省外市场拓展取得突破
2025年,我国基建投资预计突破7.2万亿元,同时,安徽省出台综合交通能级提升行动方案,谋划了400余个总投资约7500亿元项目,释放了巨大的交通投资需求。公司抓住政策机遇,持续加强市场拓展力度,深耕安徽的同时,积极拓展省外市场。公司在华东、西南市场均有突破,成功中标嵊州市越王谷文化旅游区项目、攀枝花大道南段老旧小区改造配套基础设施项目(EPC)等多个重点项目。
公司拓宽业务渠道,深化与合作伙伴的战略协同。报告期,公司与央国企联合体中标合肥市高新区排水防涝工程(EPC)3标段等项目。此外,公司探索营销新型经营模式,制定并实施灵活高效的营销激励机制,精准定位市场趋势,打造个性化营销方案,确保公司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实现持续稳健发展。报告期,公司市场拓展工作取得了不易的成绩,业务承揽保持良好的态势,为公司稳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3、立足“项目管理”,推动项目高质量建设
公司致力于打造精品工程、标杆项目,强化质量、安全、进度、成本“四控”协同,精益求精推进项目全要素、全过程高标准、高效率实施。基于精细化成本核算体系及资源优化配置策略,有效提升项目利润率,达成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协同发展。报告期,公司承建的项目荣获2项“国家市政最高质量评价奖”、6项“安徽省市政工程优质奖”、1项“安徽交通优质工程奖”、2项“庐州杯奖项”等多个荣誉奖项。
4、立足“创新驱动”,激发内生发展动能
公司继续加大了研发投入,技术创新是公司持续发展的关键动力,重点聚焦于项目数字化、智慧建造等领域,推动技术成果转化,通过持续的创新实践,推动管理智能化水平迈上新台阶,增强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今年上半年,公司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各项成果:取得省级工法9项,国家级发明专利7项,国家级实用新型专利11项;荣获安徽省科学技术奖1项,国家级QC成果奖6项、省级QC成果奖9项、市级QC成果奖6项。
5、实施精细化管理,强化执行效能
公司坚持以提升整体运营效率为导向,着力优化管理流程、强化成本管控、深化工作作风建设,推进精细化管理贯穿项目全周期。公司建立健全项目成本预警标准,实行项目分类分级管理机制,完成标准合同范本和结算模板修订及套打开发应用,切实加强项目成本核算与结算锁口管理,有效提升“工、料、机”的核算能力。公司全力破解应收账款清缴难题,通过分账龄管理、分类型处置、精准施策,多措并举提升应收账款清收成效,有效维护公司整体合法权益。
6、股东回报持续优化,提质增效逐步展开
公司高度重视对投资者的合理投资回报,积极推行提升股东回报水平的计划,切实增强投资者获得感。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二十次会议和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分别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的议案》,同意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0.65元(含税),派发现金股利总额为3,980.45万元;截至报告日,上述利润分配方案已实施完毕。回顾过去三个会计年度,公司累计现金分红高达1.54亿元,占同期归母净利润的比例达31.79%。
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预案的议案》,同意以自有资金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进行股份回购,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人民币4,000万元(含),不超过人民币6,000万元(含)。2025年上半年,上述股份回购计划实施完毕,截至报告日,公司已累计回购股份6,546,700股,回购总金额达4,000.88万元。这一举措不仅优化了公司资本结构,还为维护股价稳定、保护中小股东利益提供了有力保障。通过分红与回购并举,公司以实际行动向市场传递了稳健经营与价值回馈并重的经营理念。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