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数据解析 - 财报解析 - 正文

明微电子(688699):2025年中报显示业绩下滑,需关注应收账款及费用增长

来源:证券之星AI财报 2025-08-21 06:43:09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近期明微电子(688699)发布2025年中报,证券之星财报模型分析如下:

经营概况


明微电子(688699)发布的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营业总收入为2.86亿元,同比下降1.64%;归母净利润为-3535.59万元,同比下降616.66%;扣非净利润为-4295.38万元,同比下降386.25%。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为1.75亿元,同比上升6.01%;归母净利润为-207.44万元,同比下降136.47%;扣非净利润为-512.27万元,同比下降5.39%。

主要财务指标


利润与成本

  • 毛利率:24.85%,同比减少7.15%。
  • 净利率:-12.37%,同比减少625.3%。
  •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总计:2603.78万元,三费占营收比9.11%,同比增长37.74%。
  • 每股净资产:10.93元,同比减少2.9%。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58元,同比增长214.09%。
  • 每股收益:-0.33元,同比减少650.0%。

资产与负债

  • 货币资金:7634.4万元,同比减少26.05%。
  • 应收账款:1.22亿元,同比增长8.66%。
  • 有息负债:7335.95万元,同比增长673.19%。

主营收入构成


  • 显示驱动:1.86亿元,占主营收入65.23%,毛利率30.62%。
  • 线性电源:7130.72万元,占主营收入24.95%,毛利率23.66%。
  • 其他:2246.34万元,占主营收入7.86%,毛利率-23.10%。
  • 电源管理:559.82万元,占主营收入1.96%,毛利率40.16%。

经营情况评述


收入与成本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64%,主要由于线性电源产品收入下降。
  • 营业成本:同比上升0.93%,销售数量略有上升。

费用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97.04%,主要因销售人员及产品宣传活动增加。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13.16%,主要因办公租金及长期待摊费用摊销增加。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7.97%,主要因研发人员增加,相应薪酬增加。
  • 财务费用:同比增长504.9%,主要因存款利息减少。

现金流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214.09%,主要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增加,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减少。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156.79%,主要因报告期赎回结构性存款及大额存单减少。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105.16%,主要因上期支付股份回购款。

发展回顾


行业地位与政策

公司技术研发能力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截至2025年6月30日,拥有263项专利技术,其中有效发明专利167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登记286项。公司与行业内头部企业形成良好合作关系,建立了品牌影响力。相关政策如《关于加快推进视听电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持续推动行业发展。

核心竞争力

公司深耕核心技术,拥有丰富的技术积累和专利储备。产品具有显示刷新率高、亮度对比度高、显示清晰、工作功耗低等特征。公司具备稳定的供应链管理能力,与中芯国际、TowerJazz等大型晶圆制造厂建立了合作关系。公司品牌优势明显,二十多年来专注于驱动IC设计研发,树立了优质的品牌形象。

财务分析


业务评价

公司去年的ROIC为0.5%,近年资本回报率不强。公司业绩具有周期性。去年的净利率为1.17%,算上全部成本后,公司产品或服务的附加值不高。从历史年报数据统计来看,公司上市以来中位数ROIC为16.97%,投资回报也很好,其中最惨年份2023年的ROIC为-6.37%,投资回报极差。公司历史上的财报相对良好,公司上市来已有年报4份,亏损年份1次,需要仔细研究下有无特殊原因。

商业模式

公司业绩主要依靠研发及营销驱动。需要仔细研究这类驱动力背后的实际情况。

关注点

建议关注公司应收账款状况(应收账款/利润已达1724.46%),以及费用增长对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明微电子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一般,盈利能力良好,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