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诺普信(002215)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诺普信三十年来深耕中国农村市场,在农资分销、农业技术服务以及现代特色生鲜消
费领域等方面进行持续的探索实践,以蓝莓单品为战略突破,拓展小浆果产业机会,推动特色生鲜消费新业务,企业第二增长曲线呈良好发展势头。
2018年以来,公司积极探索第二增长曲线,设立光筑农业集团,采用“农业工厂”模式,实施规模化、标准化、数据化、智能化的生产方式,坚定以蓝莓为核心战略作物,构建单一作物产业研、产、销的产业链经营,以科技驱动农业产业化,深度切入特色作物生鲜消费领域,探索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型,践行“单一作物产业链”战略落地。
今年进入量产第二年,上半年公司紧密围绕“质量、成本、系统”三大建设,一方面高度聚焦蓝莓、火龙果、燕窝果的种植水平提升,通过蓝莓促早和农场新组织等技术和管理创新,打造一流的农场经营管理系统。一方面积极深耕蓝莓渠道建设和品牌建设,强力打造“爱莓庄”、“迷迭蓝”等蓝莓品牌,营销队伍全线发力,大力拓展KA客户,在京东、OLE、盒马等全线上架,构建全链路质量管理体系与供应能力,打造一个独特的蓝莓生鲜经营体系。
公司一以贯之打造业界强大的分销渠道和技术服务团队,塑造“诺普信”、“瑞德丰”、“标正”等著名农药品牌。一直坚定扎根助销的核心策略,依托渠道和技术服务巩固基本盘,营销和技术服务平台来链接大农户,全力构建服务大农户的系统能力和作战能力。
公司坚定一个大品/方案的品牌战略不动摇,基于产品服务一体化的战略突破方向,聚焦作物,坚定全方位构建工作于大农户的系统能力和组织能力,狠抓产品和渠道经营两个根本点。积极推动营销人员运用抖音等新媒体,重构产品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推广模式,基层营销人员服务大农户的数量和质量及产品综合竞争力大幅提升。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第一部分:特色作物生鲜消费
公司聚焦特色作物生鲜消费领域,主攻蓝莓,以终为始地创建和引领特色生鲜消费产业链高效快速发展,在经营中逐步形成优势。
优势一、全面深化践行单一作物产业链四大事业理论
1、打造2-3倍效率效能的新型农业科研体系。以博士、硕士为主的新型作物科学研究,扎根一线园区,本土专家+科研专家+田间实践的联合科研模式,保持几十项科研课题全面推进。
2、打造2-3倍效率效能的农业教育培训体系。构建农场新组织,优化组织运行,通过学练考赛、比学赶帮的PK机制,在生产中培养新型农业管理人才与农业技术人才,持续迭代现代农业发展新体系。
3、打造制度化、流程化、标准化、数字化的农业经营体系。建立工作数据模型,打通全链路数据化模型,打造200亩顶600亩的一流农业经营管理体系。
4、打造循序渐进的事业合伙体系。实践新型“公司+合伙人”多层次的合伙模式,跟投机制、限制性股票等立体式激励体系,打破农业大锅饭,以奋斗者为本,打造酷爱农业的人才高地。
优势二、小浆果“产学研用”一体化协同驱动,以科技驱动蓝莓产业全链条发展
以小浆果为产业方向,快速打造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基地群,致力新型农业科研体系应用开发。构建组织的系统建设能力、队伍快速成长能力、营销品牌的能力。数十位硕博科研人员扎根一线,将诺普信三十年农业科研成果与小浆果产业的深度融合,通过科技赋能将综合科研成果加快转化应用,打造蓝莓“科研-产业”协同创新生态。
优势三、产业门槛高,不与农争,积极联农带农,共同富裕,构建蓝莓产业健康生态
基质蓝莓,属于典型工业化农业。水肥一体化的以色列等滴灌设施配套,取代传统人工种植劳作,完全自动化和技术化。大棚种植告别传统农业看天看地的依赖,基地建设投入成本高、种植系统化技术高、产后供应链复杂难度高,区隔了传统农业被跟风而上的做法,形成天然产业高门槛。
公司每年为本地提供长期技术落地工、临时工,产季采摘工,包装工等数万人的就业机会,习得蓝莓专业植保技能,在家门口谋得一份体面的技术活,乡里乡亲更能照顾家人,共同富裕。农民朋友们不再是竞争者,更是同行者、合作者和助力者。
优势四、深耕农业三十年,一帮新农人予以蓝莓产业探索强力的赋能和支持
公司专注深耕农村、专注服务三农三十年,论行走田间地头,谈农业植保技术,诺普信人懂农业爱农业。以蓝莓为代表的单一作物产业链模式,承接公司沉淀三十年的人才体系、技术体系和经营管理体系,这帮人热爱农业、倾心农民,从农场场长到技术科研的硕博们等等,一心扎根田头,格物致知,心无旁骛,专注蓝莓产业发展,坚定决心必须探一条农业产业化之道。
第二部分:农药制剂业务情况
在三十年发展过程中,公司持续大力变革、创新三农服务形态,保持独特竞争优势,不断探索和引领行业持续变化,主要体现以下方面:
优势一、聚焦作物、聚焦大农户的系统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依托三十年发展积累,覆盖全国的营销渠道网络、植保技术服务网络,坚持单一作物定位,产品+服务的综合解决方案深入农户人心。坚持传统农资渠道向技术服务驱动转型,通过“技术赋能终端”提升客户粘性与产品动销效率,形成“产品+技术服务”一体化模式。
优势二、丰富的产品资源结构,全方位满足植保需求
保持国内领先、高效、务实的研发体系,公司农药制剂“三证”产品数、发明专利数、国标/行标/企标数、环境友好型农药制剂销售占比等持续多年位列国内制剂行业第一,丰富的产品结构、全天候的产品供应,满足不同地域、不同季节、不同作物的种植生产需求。
优势三、低成本高效率的快速供应链
保持与国内优秀原药供应商长期深度合作,形成领先和丰富的原药供应体系,发挥深度合作的关系作用,形成价格波动缓冲机制,保障供应稳定与成本优势。东莞大岭山、陕西渭南、山东济南三大生产基地,面向全国覆盖的网格化物流布局,建成制剂农资特有的高效物流供应运营体系。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