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合百集团(000417)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主要业务、经营模式
1.主要业务
公司目前的主营业务为零售业、农产品交易市场两大类主业。公司零售业包括百货、家电、超市连锁、电子商务、商贸批发等细分业态。公司百货、家电、超市三业态共有240家实体经营门店,均占据安徽省多个城市的核心商圈、次商圈的有利位置,作为安徽区域市场的零售龙头企业,公司已经初步构建形成立足省会、辐射全省的连锁网络体系。公司农产品交易市场业务主要通过旗下控股子公司合肥周谷堆大兴农产品国际物流园有限责任公司、全资子公司宿州百大农产品物流有限责任公司及合肥百大肥西农产品物流园有限责任公司经营。周谷堆大兴农产品国际物流园为综合型农产品批发市场,是安徽省规模最大的农产品集散中心,是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农业部重点支持的全国定点市场之一。目前,公司的营业收入主要来自于公司旗下各门店的商品销售收入,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370047.90万元,同比上升0.02%,其中各业态销售占比结构中,零售业营业收入占比90.89%,农产品交易市场营业收入占比7.85%,房地产营业收入占比1.26%。
2.主要经营模式
(1)公司百货零售业务的经营模式主要包括联销、经销和物业出租,公司目前采用联销方式经营所涉及的商品品类主要有:男女服装、饰品、珠宝、钟表眼镜、鞋帽、箱包、床上用品、部分化妆品等。目前采用经销模式经营的商品主要为烟酒、化妆品及其他著名品牌商品。物业出租是在公司经营场所里进行的租赁经营,其利润来源于租金收入扣除物业成本后的余额。根据租赁对象的不同,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配合百货门店零售业务,满足顾客其他消费需求的服务补充,例如银行、通信、餐厅、快餐店、娱乐项目等;另一类以百货公司为主营业态,运用购物中心理念,按公司统一规划租赁给其他品牌供应商或代理商用于商品零售服务,以满足各消费群体的不同需求。此外,还包括广告位租赁等。
(2)公司农产品交易市场的业务经营模式主要包括摊位出租、交易佣金。摊位出租是交易市场的主要经营模式,即在各类商品批发区域内,公司根据各租户租赁的摊位面积每年收取固定的租金收入。交易佣金即根据买卖双方在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交易量或交易额按一定比例收取相应的佣金。
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和经营模式没有发生重大变化。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情况以及所处行业地位
2025年上半年,国内经济运行延续稳中向好发展态势,展现出强大韧性和活力,国内生产总值为6605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3%。随着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扎实推进,居民消费需求持续释放,市场供给不断优化,消费活力不断释放,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52.0%,拉动GDP增长2.8个百分点。
报告期内,各项提振消费扩大内需政策落地显效,消费市场活力不断增强,以旧换新相关商品销售增势强劲,升级类消费需求不断释放,线上线下零售深度融合,各类商贸企业积极触网转型、拓展线上销售渠道,网络消费占比持续提高。但是消费市场回升基础仍需巩固,居民消费信心依然不强,性价比导向成新趋势,全渠道竞争加剧,中国零售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与挑战,线上线下融合已成为零售企业在新零售时代实现可持续增长的核心策略。未来,随着消费场景的碎片化、用户需求的个性化以及技术迭代的加速,零售行业竞争逻辑彻底改变,线上线下融合成为零售企业打破增长瓶颈、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必答题”。
报告期内,公司位列中国零售百强第9位、中国连锁百强第49位,旗下周谷堆、百大电器、合家福、合鑫商贸等多家子公司荣获首批“合肥老字号”“以旧换新先锋奖”“年度川酒销售功勋酒商”等,公司先后荣获“上市公司乡村振兴最佳实践案例”“全国文明单位”“安徽省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称号。
(三)报告期内实体门店的经营情况
报告期,公司全力以赴“深改革、精管理、促转型、大提升”,在消费市场复苏基础尚不牢固、居民收入增长信心不足、线上消费不断分流传统实体消费等形势下,坚持扩大总量与优化质量并举、转型升级与优治增效并重,实现营业收入370047.90万元,较上年同期上升0.0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086.11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9.93%。
4、直营门店店效信息
1)报告期内,百货业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较大主要系当前国内有效需求增长动力仍显不足,公司虽积极应对行业环境变化,加强百货业调改转型,但需要一定过渡周期,当前百货业态承压仍较为明显,毛利额较同期减少较大。
2)报告期内,合家福净利润下降较大主要系受市场渠道分流等因素影响,毛利额有所下降;同时公司在报告期内推进新开门店建设,相关费用支出增加;此外报告期以来公司持续推进经营优化举措,包括对老店调改升级、在成熟商圈布局新开门店、关闭扭亏无望亏损门店,以及整合供应链体系等,上述举措的积极效应预计将在后期逐步显现。
(四)报告期内线上销售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自建线上销售平台的交易额(GMV)为10667.74万元,第三方销售平台的交易额为39066.05万元。
(五)报告期内采购、仓储及物流情况
(1)商品采购与存货情况
公司经销商品经营范围主要涉及化妆品、生鲜、日配、食品、超市百货等品类。在供应商的选择上,根据各店所在市场的调研结果,确定适合当地市场的行业领头品牌;同时选取知名度高、信誉好的客户,以确保货品的及时供应及合理的商品结构,以满足顾客需求,创造最大效益,实现双方共赢。
公司实行总部-区域-分店的管理模式。各单位按照各自职能进行分工协作。总部设置百货采购本部、超市采购本部及电器采销中心,下设各品类部及区域采购部,对相应品类进行分类管理和补充性采购地区性产品。在经销品招商工作中,总部、区域、门店合理分工,密切配合,确保招商及进货工作及时有效。
各区域、门店定期分析经销商品销售,及时关注双方合作情况,制定针对性措施,按照自采商品订货管理流程订货,以保证货源稳定。公司在与供应商签订的合同中,有明确的条款要求供应商保证货源稳定,并定期对自营商品的销售及库存情况进行监督跟进。根据营运本部制定的年节促销活动,门店会提前做好备货工作,对于正常商品、促销商品或畅销商品,根据销售、库存情况结合订货周期提前做好备货工作,确保货源充足、库存合理。
经销商品的库存管理由门店负责,门店按照商品进、销、存系列流程进行管理。商品进退货均需通过公司业务系统完成,并定期组织商品盘点,确保账实相符。对于滞销或临期商品,根据合同约定,合同可退的以退货处理;合同不可退的滞销及过季商品,各门店会采取促销方式集中进行清理,并将毛利损失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以保证公司利益。
(2)公司向关联方采购的金额90.69万元,占2025年采购额的0.02%。
(3)存货管理政策,对滞销及过期商品的处理政策
公司对存货管理,对滞销及过期商品的处理等按照相关制度执行,同时结合自身商品属性和特点,拟定各自业态库存商品风控机制,预防和降低库存损失风险,提升商品周转速度,减少资金占压,对滞销及临期商品及时进行换货、退货处理,保障存货商品质量。
(4)报告期内仓储及物流情况
公司拥有多个自建物流中心与租赁仓库,综合运用ERP、GPS、TMS、WMS系统,对公司的物流、人员、资金流、信息流以及仓储和运输车辆进行统一管理,构建集约化、专业化、信息化的物流平台,为公司商超、百货自营、线上平台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竞争保障。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安徽省、江苏省内共有19家物流仓储网点,其中自有网点2家,面积约6.80万平方米,租赁网点17家,面积约6.21万平方米,共计约13.01万平方米,分布于合肥、蚌埠、六安、淮安、南通等公司业务进驻的各个地市。报告期,公司仓储支出1376.3万元,物流支出2747.11万元,其中自有物流支出1520.6万元,占比55.35%,外包物流支出1226.51万元,占比44.65%。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多业态协同的集团化优势。公司零售细分业态更为齐全,百货、超市、家电、电商以及农批等产业互相依托、协同联动、融合发展、组团共进,具有资源叠加和复合成长的核心竞争能力,使公司在市场营销、项目进驻、门店聚客和辐射能力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有利于形成强大的竞争合力。
2.健全完善的连锁体系。作为安徽区域市场零售龙头企业,公司已经初步构建形成立足省会、辐射全省的连锁网络体系,做精、做透、做专区域市场,各业态门店数量多、分布广、类型全,具有定位鲜明、错位互补的独特优势,能够全方位满足区域市场消费需求,形成稳定可靠的消费客群。同时,借助单用途预付卡多业态、多地区、线上线下通用的纽带作用,客户消费更为方便快捷,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商品、服务附加值和客户黏性,彰显竞争优势。
3.稀缺优质的网点资源。优质网点资源具有先天优势、不可复制,公司众多门店占据安徽多个城市的核心商圈、次商圈的有利位置,自有物业比例较高,不仅能够确保经营稳定性、具有成本费用优势,也对潜在竞争者构成进驻壁垒,形成潜在“护城河”优势。
4.人才、品牌、信誉以及本土优势。公司经过多年发展持续壮大,汇聚了一大批具有丰富行业经验、熟悉区域市场环境和较高忠诚度的优秀经营管理团队,具有卓越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应对变化能力;公司品牌、形象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为区域市场消费者所熟知与认可;同时,66年的诚信经营积淀厚重的企业文化和市场信誉,进一步提升了企业无形价值。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