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嘉必优(688089)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公司主营业务情况
公司以合成生物学为底层技术,以细胞工厂为制备方式,通过可持续的生物制造方式,为全球营养与健康领域的客户提供高品质的营养素产品与创新的解决方案。目前主要产品包括多不饱和脂肪酸类花生四烯酸(AR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萜类物质β-胡萝卜素(BC)和虾青素等,糖类物质N-乙酰神经氨酸(SA)和母乳低聚糖(HMOs)等,广泛应用于婴幼儿配方奶粉、大健康食品、动物营养、个人护理及美妆等领域,同时公司基于合成生物学底层技术能力,不断推出新的具有生物活性的高价值分子,持续拓展新的应用场景和新的服务领域。
公司建立了符合国际标准的三大生产基地以及完善的国际供应链与服务体系,产品销售区域覆盖中国、欧洲、澳洲、北美、东南亚等30多个国家及地区,并与雀巢、达能、嘉吉、飞鹤、伊利、贝因美、君乐宝、完达山、新莱特、合生元、圣元、蒙牛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
(二)公司所属行业变化情况
1、生物制造符合国家战略发展方向,人工智能加速合成生物研发
2025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列为重要工作任务,明确提出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生物制造作为新质生产力重要产业领域,一并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标志着我国将把生物医药、生物制造、生命科学放在产业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通过积极培育生物制造等产业新质生产力驱动国家高质量发展。多个省市陆续出台了相关支持政策,加强合成生物学的建设。
人工智能技术结合已知的生物物理、机器学习和强化学习模型,基于海量数据的学习能力和未知空间的探索能力,有效契合了合成生物研发的试错需求。随着中国人工智能的快速爆发式增长,人工智能当前已在元件工程、基因线路、代谢工程、基因组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对合成生物的基因编辑效率、代谢途径及生产过程优化、蛋白质设计等方面具有积极影响。合成生物+人工智能,将加速合成生物领域的研发与应用,帮助提高研发效率,降低研发成本。
2、生育政策加码提振信心,促进母婴消费市场活力释放
为扭转生育率下降趋势,深层次地提高国民生育意愿,提高新生人口规模,国家不断调整政策方向,2025年以来鼓励生育政策持续出台。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制定促进生育政策,发放育儿补贴,大力发展托幼一体化服务,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2025年3月,中办、国办发布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加大生育养育保障力度,研究建立育儿补贴制度。7月28日,《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正式发布,从2025年1月1日起,每孩每年发放育儿补贴3,600元,至其年满3周岁--国家育儿补贴制度突破户籍限制,首次将一孩纳入全国性补贴,面向育儿家庭全国范围全面直接发放现金补贴,有助于缓解家庭养育压力。各省、各地方政府积极响应,陆续制定出台了地方创新性生育补贴,例如,江苏省生育津贴"免申即享",顺产一胎补贴2.8万元(含营养费);呼和浩特市出台一孩1万、二孩5万+年补贴1万(至5岁)、三孩10万+年补贴1万(至10岁)的补贴政策;另有多个省市出台了针对生育的住房、贷款等优惠政策。全社会构建鼓励生育、建立育儿友好型社会,形成一定社会效应,对母婴消费市场包括婴配市场产生了积极影响,一定程度上释放了消费活力。
3、以DHA为核心的Omega-3市场加速兴起,精准营养健康消费升级
Omega-3作为一种人体必需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在心脑血管健康、大脑发育、抗炎免疫等领域具有重要作用,尤其今年以来,以DHA为核心的Omega-3在慢性炎症调节中的作用得到科学验证和广泛关注。随着健康中国战略、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和慢性病负担加重,高纯度Omega-3作为具有多重健康效益的营养成分,其市场价值和社会价值持续提升,成为消费者关注焦点。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全国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达2,460元,同比增长4%,占消费总支出的8.7%,反映出健康消费已成为中国家庭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政策层面,国家卫健委联合15部门启动的"体重管理年"行动与国务院《国民营养计划》形成政策组合拳,构建起全人群健康管理体系。社会变迁方面,长寿时代催生对生命质量的更高追求,应对人口老龄化更是如此。技术创新则体现在保健品行业在纯度、质量和配方上的突破,为精准健康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
应用场景方面,随着我国藻油DHA应用技术不断获得突破,各种剂型产品的溶解性、热稳定性显著提高,以DHA为核心的Omega-3正从单纯的膳食补充剂向功能性食品、特医食品、临床营养等领域渗透,在孕妇营养、学生健康、运动营养、职场抗压、老年慢病管理等细分场景都展现出强劲需求,如烹调制品、酸奶及液态奶制品、各种休闲食品及DHA功能强化食品等。(部分引用来源:未来智库“2025年中国高纯度Omega-3市场分析”)
根据全球EPA及DHAOmega-3组织(GOED)数据,全球Omega-3市场2024年达126,525公吨,预计2024-2027年以5%以上年增速扩张,2027年将达到14.9万公吨,其中藻油DHA市场总量2024年达到5,633公吨,相比2023年增长4.7%。分区域来看,2023年中国的Omega-3成品销售额达108.87亿美元,仅次于美国(154.96亿美元)与欧洲(128.08亿美元)。其中,藻油DHA行业规模不断扩大,从2015年的1.74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4.65亿元,2024年我国藻油DHA行业市场规模仍保持上升趋势,达到5亿元以上(数据来源:GOED、智研咨询“藻油DHA产业现状分析”)。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一)人类营养
国内市场方面,随着新国标奶粉逐步替换老国标产品、生育补贴促进母婴消费市场回暖,市场对ARA和藻油DHA产品的需求稳步提升,且随着头部奶粉品牌行业集中度提升,核心客户销量增长贡献明显。部分大客户藻油DHA替换鱼油DHA进程加快,公司全面配合客户替换需求、积极协同下游客户推进产品升级,报告期内藻油DHA产品持续快速增长。
国际市场方面,2025年上半年达能、雀巢、新莱特、澳优等核心大客户业务合作进展顺利,雅培的部分工厂已完成产品准入并开始商业化合作。藻油DHA产品和HMOs之2'-FL产品也在积极推进国际客户准入。
大健康领域,公司通过打造“嘉必优”要素品牌、布局电商平台、深化终端品牌合作等多元化渠道,重点推动藻油DHA和SA产品的市场拓展。公司开发的EncapDHA藻油乳液,采用乳化技术形成稳定体系,能够作为功能性食品的理想载体,可创新应用于液体制剂(如酸奶和液态奶)等多种场景中。SA产品在组学技术加持下,在口服美容和功能性食品领域快速渗透。
应用技术方面,多款粉剂和油脂产品完成配方升级和优化,公司与澳洲NourishIngredients合作推出的肉味香精项目已完成中试验证,正在加紧布局国内外法规申报,以满足消费者对健康与美味的双重需求。
产能和供应链方面,2025年上半年,围绕着年初工作目标,持续开展组织变革与管理优化,全面落实成本标准化与管控,落地数字化管理目标,持续挖掘与提升发酵产能、精炼产能以及微胶囊产能,做到产能建设与产需精准匹配,上半年各类核心产品产量创新高,新产能得到进一步释放,在质量管控、交付与成本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与收益,为公司市场扩张和业务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二)动物营养
宠物营养领域,2025年上半年,动物营养事业部宠物营养业务板块继续执行“技术研发+品牌营销+供应链管理”的业务发展策略,以“嘉必优+全硕”一体化运营方式,多方位提升全硕品牌C端产品的创新力、功效性和竞争壁垒,实现“嘉必优+全硕”B2C业务的持续增长。全硕宠物食品产品线始终以平衡脂肪酸科技为主要创新路线,结合品牌渠道和消费市场细分需求,构建基于脂质营养创新的全年龄段宠物功能性主食、零食和营养补充剂产品矩阵。2025年上半年,完成了27个脂肪酸系列宠物食品新品(包括膨化粮、乳铁鱼油粉、主食冻干系列、主食猫饭系列、全价奶昔系列、猫条系列、冻干零食系列、烘干零食系列等)的应用开发及产品上市。在B端原料业务方面,构建包括DHA藻油、鱼油微囊粉、裂壶藻粉在内的高端原料矩阵,实现供应链深度渗透,目前已成功导入多家头部宠物企业供应链,如山东乖宝、山东汉欧、青岛王牌、红瑞生物、比瑞吉等。
经济动物领域,公司控股子公司嘉利多持续深化脂肪酸精准平衡技术的研究,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变化,积极拓展蛋禽、猪类、种动物、反刍动物以及高品质肉蛋奶领域的客户,推动脂肪酸精准平衡技术在行业中的应用不断深化。技术研发和供应链方面,嘉利多携手中国农业大学李德发院士成立的院士工作站已在报告期内完成年度验收。动物营养产能已通过ISO9001和FAMI-QS认证,达到高质量稳定生产。
(三)化妆品原料业务
美妆个护领域,2025年6月24日,公司燕窝酸产品(N-乙酰神经氨酸)通过了3年安全监测期,作为首批新原料被纳入《已使用化妆品原料目录》Ⅱ中,也成为我国首个备案被纳入化妆品原料目录的新原料。目前公司燕窝酸产品已与自然堂、韩国SNP、麦吉丽以及欧莱雅集团旗下羽西等知名品牌实现合作,监测期的结束,将促进其在化妆品领域不断扩大应用。
技术平台方面,公司依托合成生物学技术、创新多组学技术、促渗载体技术三大核心能力,进行化妆品新原料的快速筛选与验证,研发布局新产品,通过组学技术进行功效靶点的发现与验证,系统性地研究原料活性成分对生物细胞的影响,例如利用时空多组学技术深度解析燕窝酸在离体皮肤组织上的功效机理,丰富了燕窝酸功效机理的数据,以支持业务发展。同时,公司同步深化产业协同,报告期内与广东康容等企业实现战略合作,开展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原料、市场等多方面合作,为品牌方及终端消费者提供科学完整的解决方案。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核心竞争力分析
1、基于合成生物学全技术平台的研发创新能力
公司坚持以合成生物学技术为核心驱动力,打通合成生物学全技术链条,建立了包括生物信息与生物计算平台、基因合成与基因编辑平台、细胞工厂铸造平台、智能发酵及代谢精细调控平台、高效智能分离精制平台、产品应用技术开发平台、高通量分析测试平台、生物技术成果中试转化平台在内的八大核心技术平台,全面覆盖合成生物学上游使能技术和工具、中游技术产业化平台、下游产品商业化各个环节。基于公司搭建的合成生物学产业平台,大力推动合成生物学成果转化,源源不断地提供高附加值产品,保持核心竞争力,巩固和保持在产业内的领先地位。
2、符合国际标准的体系管理和质量管理系统
食品安全是公司的管理和文化基石,公司始终坚持执行严格的食品安全标准,不断追踪国内外在食品安全和质量管理方面的最新要求和前沿技术,建立了严格、完善的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公司吸收跨国公司的体系管理经验,制定了涵盖研究开发、合同评审、供应商管理、原材料采购、仓储管理、生产过程控制、产品检验、产品发货、标识和可追溯、安全健康环保等方面的管理制度,以确保公司质量、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有效地运行,获得了ISO9001、FSSC22000管理体系认证,也通过了HALAL认证、KOSHER认证监督审核,并通过多家跨国公司长期且严格的国际供应商审查。ARA和藻油DHA产品均通过了美国FDAGRAS的体系认证、欧盟NOVELFOOD认证。
3、先进的工艺技术装备
公司目前是国内最大的ARA产品供应商,也是国际ARA产品竞争最重要的参与者。基于长期的技术积累,公司生产工艺和装备均为自主设计,例如在发酵系统中,公司装配了先进气流分布器的发酵罐,可提高发酵效率和降低能耗;流程气体分析仪器可实时监控菌体的代谢情况,并在线实时精细调控发酵过程的关键参数,保障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另一方面,由于产品生产工艺复杂,为保障产品质量和提高生产效率,公司加大自动化控制系统投入,对全工艺流程的关键参数进行在线实时、自动化控制,将工艺参数判断的准则和自动控制系统相结合,构成了ARA及DHA等产品的精细调控技术。依托公司产业化过程中形成的技术与优势,公司建立起了符合国际标准的工厂,实现天然来源食品营养素的柔性化生产。近年来随着公司新产能陆续投产,新产能建设过程中全面引入了智能制造系统,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智能化制造水平。
4、完善的国际市场开拓体系
公司通过多年来与知名跨国公司的合资合作,吸收全球领先的生产运营和食品安全管理理念与技术,采用先进的工厂设计和建设标准,建成了符合国际标准的“发酵-提炼-微胶囊”生物合成营养素产品生产线和运营管理体系,通过了多个跨国食品企业的食品安全审核和质量验证,成为其全球供应商。随着国际营养健康产业巨头帝斯曼全球ARA专利陆续到期,公司大力拓展国际客户开发,积极提高自身境外销售能力,完善国际化运营团队和客户服务体系,推动公司产品进入全球婴幼儿配方奶粉领域主要跨国公司客户的供应链,同时公司通过与嘉吉等国际经销商合作,借助经销商的全球分销渠道和品牌影响力开拓国际市场,目前产品销售区域已覆盖中国、欧洲、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东南亚、美国等30多个国家及地区。
5、优势的品牌及客户资源
公司是国内ARA产业的领军企业,依托于强大的技术研发实力和优秀的产品品质,公司已形成良好的品牌优势,积累了优质的客户资源,与雀巢、达能、嘉吉、飞鹤、伊利、贝因美、君乐宝、完达山、新莱特、合生元、圣元、蒙牛等国内外知名婴幼儿配方奶粉企业形成长期稳定良好的合作关系,部分客户合作时间已超过10年,产品及服务受到众多客户的一致好评,享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并被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授予服务优秀企业奖。此外,公司已与多家国际知名乳业公司开展前期的业务接洽,预计未来将打开更为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未来随着婴幼儿配方奶粉及健康食品行业的持续增长,客户对于公司产品的需求将进一步扩大,同时,公司基于完善的技术平台不断开发新的营养素产品,发挥市场叠加优势,不断拓展产品应用领域,为公司的长期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三)核心技术与研发进展
1、核心技术及其先进性以及报告期内的变化情况
2025年上半年,公司核心技术和研发整体情况总结如下:
1)智能研发平台一期高通量稳定运行,平台二期方案优化落地
平台一期主要承担DNA元件组装工作,包括基因片段扩增、纯化、酶切、连接、转化及各种生化反应体系的配制等,兼容单克隆挑选、复制和重排功能。上半年通过对相关实验流程进行拆解,并逐步优化实验方法、编写自动化程序,经过大量迭代测试,最终实现自动化流程稳定运行。基于一期搭建经验,平台二期在设计上进行了升级改造,新增系列高通量自动化设备如自动化培养箱、自动化离心机、毛细管电泳、酶标仪和核酸提取仪等,同时增加机械臂数量,拓展了多设备的协同性。二期平台除覆盖一期功能外,还能实现核酸提取、DNA电泳和浓度检测、感受态细胞制备、菌液自动化涂板、平板自动化静置培养、单克隆挑取和接种、菌液震荡培养、诱导表达等。此外,二期还引入了高通量单细胞拉曼流式分选仪,可满足细胞内代谢产物的检测分析和高通量的单细胞筛选。平台二期将以更高效率、更完善的自动化、智能化和一体化特性,为合成生物学提供更加优质的解决方案。
2)生物信息学平台的硬件设施全面升级
目前配备了独立算力平台,可针对不同底盘细胞和DNA生物元件进行高效的生物信息学数据分析与挖掘。该平台能够支持蛋白质建模、蛋白质结构预测、酶的理性设计,以及高通量分子对接进行小分子药物模拟和筛选等工作。同时,平台本地部署了deepseek-R132b、70b大模型,能够配合本地AI模型完成合成生物学模式菌株的基因及代谢相关性知识图谱构建。此外,正在进行生物信息分析方法等相关智能体的开发,目前已成功开发两个生物信息分析专用智能体-“转录组数据智能分析助手”和“蛋白质结构预测和高通量分子对接智能处理助手”。“转录组数据智能分析助手”能够实现自然语言与生物信息软件的无缝交互,用户能够通过自然语言高效完成下机数据的质控、数据比对、数据定量、差异基因分析、富集分析等转录组分析过程,从而显著地提升分析效率。“蛋白质结构预测和高通量分子对接智能处理助手”,该助手能够理解用户的需求并利用预设好的工具使用AlphaFold2等结构预测AI工具配合定向进化技术,设计、筛选及进化高价值系列酶,以提升细胞工厂生物合成效率。
3)生物智能制造技术实现应用扩大
在生物制造过程中引入多组学技术,实现了分子机制到工艺参数的全链解析,并开发了微生物油脂生物制造与调控关键技术。进一步完善基于气液相离子诱变和多模式多维度生物过程智能感知的高通量菌种选育平台,集成了基于在线自动取样结合多传感器与智能发酵调控模型的多层级生物过程自响应调控技术,持续优化胞壁动态调控-低温物理精炼工艺,技术体系更深入地覆盖了婴配乳粉原料生物制造产业化工程全链条,为复杂生物制造体系的精准优化提供了可复用的方法论,大幅提升了工业菌种的筛选通量、生物过程反馈控制的精度与效率,以及产品精制纯化收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DHA藻油产能与品质,缩短发酵生产周期。此外,公司作为参与单位成功获批2025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合成生物学"专项"产油微生物定向进化及应用示范"项目。该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强化公司在微生物油脂领域的技术领先优势。
4)持续完善包括多组学研究平台在内的应用技术平台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完善应用技术平台,通过与欧易生物开展合作等方式,重点完善多组学平台,同时基于已经掌握的细胞培养技术、类器官及器官芯片构建技术、动物模型构建技术、腺相关病毒培养技术、工程化细胞构建技术,结合时空多组学等组学技术,力图多维度、可视化地呈现原料在体内外的功效机理,提升应用技术解决能力,更好呈现产品功效以提升服务下游客户能力。例如,围绕核心产品SA,已开展SA在皮肤中的机理研究,锁定SA抗衰、抗炎、抗氧化、提亮的具体分子机制。围绕核心新产品HMOs,已开展婴幼儿配方奶粉,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等领域的应用研究,同步进行了多种HMOs在肠道微生态、脑部发育及特殊疾病中的功能研究,确定了不同HMOs组合在提升免疫力,改善肠道菌群,促进神经发育和降低肠道炎症风险中的重要作用。
在现有产品线中也在不断挖掘新的应用场景,进一步拓展产品的市场潜力。在燕窝酸相关研究方面,完成了燕窝酸口服美容的临床试验,并验证了其在提亮肤色、去皱和淡斑中的应用潜力。同步也开展了燕窝酸护肝的分子机制研究,并发现其具有与水飞蓟宾相当的护肝效果,为燕窝酸的多元化应用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围绕核心产品DHA,开展规模化动物实验,筛选生物利用度最高的DHA应用方法;在DHA的创新应用场景中,成功开发DHA乳液产品,并在酸奶、液奶等领域中进行了应用测试,目前已进入中试阶段。此外,平台进一步对γ-氨基丁酸、L-岩藻糖等功效分子进行多组学研究,锁定了这些原料的创新应用场景。同时,平台具有对外提供技术服务能力,当前已与客户协同开展研究。
5)新产品创制进展情况
截至目前,公司开展了2'-FL、3-FL、3'-SL、6'-SL、LNnT、LNT、LNFPⅠ、LNFPⅢ、虾青素、EPA、生物基甘氨酸、DHA乳液和纳米载体等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其中,2'-FL已经实现产业化,正在加快3'-FL、3'-SL、6'-SL、LNnT、LNT中试工程化,并同步加速进行法规材料的准备。人工酵母合成虾青素项目完成中试,菌体中虾青素含量获得显著提升;基于气液相离子诱变和光谱检测高通量菌株筛选平台,得到EPA高含量菌株并完成中试;搭建甘氨酸技术研发和生产平台,实现了从实验室小试工艺开发验证到中试生产的高效衔接,显著缩短了从研发到中试生产的周期,完成吨级中试,为客户交付公斤级高纯度生物基甘氨酸产品;开发DHA乳液、DHA纳米载体新产品,已进入配方优化阶段;基于滋气味预测与评价模型,探明影响油脂和粉剂滋气味的关键因素,并完成中试验证,持续提升油、粉剂配方、工艺等,终端产品质量显著提高。
2、报告期内获得的研发成果
截止至2025年6月30日,嘉必优共有授权专利191件,其中中国发明专利172件,澳洲授权发明专利1件,新西兰授权发明专利1件,实用新型11件,外观设计6件,另有软件著作权1件;在审国内发明专利102件,另有PCT申请1件,2件软件著作权申请。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