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8月18日收盘,壹石通(688733)报收于31.44元,下跌3.85%,换手率14.81%,成交量29.58万手,成交额9.47亿元。
8月18日主力资金净流出7197.02万元,占总成交额7.6%;游资资金净流入5072.92万元,占总成交额5.36%;散户资金净流入2124.11万元,占总成交额2.24%。
公司自2020年立项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项目,组建了研发团队进行固体氧化物电池技术开发,从关键材料、电池和电堆三个方向进行研发工作,至今已五年。公司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材料系夏长荣教授是SOFC领域的知名专家,从事SOFC相关科研工作近三十年,积累了丰富的研发经验,并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公司基于在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和陶瓷材料领域的技术优势,已陆续掌握SOFC电解质、阳极粉体、高性能阴极粉体的规模化和低成本制备能力。截至目前,公司在SOFC关键粉体材料、单电池、电堆关键部件等产业链环节,均可实现自主供应,从而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保障品质稳定性。公司SOFC首个示范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计划2025年年底建成并试运行。
答:目前公司SOFC系统的单kW设备成本仍然较高,公司正在逐步推进全产业链自主生产,关键粉体材料、单电池、电堆关键部件,均可实现自主供应,随着量产规模的逐步扩大,该产品的生产成本具有较大下降空间,预计2026年有望实现单kW设备成本降至3万元以下,2030年之前有望进一步大幅下降。
答:目前公司在建的SOFC系统示范工程项目,建设目的不是通过发电来获取收益,而是以示范应用、数据采集、系统优化为主,用来验证电堆的性能,暂未开展发电收益相关的测算。
答:根据已公开的相关数据,国际上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行业平均设计寿命约为5年,常规发电能量转换效率一般为50%~60%。公司首个SOFC示范工程项目设计的运行稳定性及能量转换效率与国际水平基本一致。根据现有测试数据,公司SOFC电堆的发电效率较高,衰减率较低。随着公司示范工程项目的建成,将有利于进一步验证产品的长期运行稳定性。
答:目前公司正在与国内外的目标客户进行接触,但尚不具备承接商业化订单的条件。海外市场将优先布局欧洲,欧洲客户当前主要应用场景为居民家庭的小功率热电联供系统。
答:SOFC凭借高安全性、高可靠性、燃料适应性广,以及高发电效率、冷(热)电联供等优势,是数据中心的理想能源解决方案。目前,国外的SOFC产品已在数据中心电源领域取得了一定的商业化进展,公司SOFC项目当前处于研发中试向产业化过渡的阶段,2025年的重点工作目标是推动示范工程项目建设,在客户开拓方面还处在市场调研以及商务接洽的阶段。
答:SOFC产业在国内起步较晚,关键部件尚未形成完善的产业体系,需要从源头基础材料逐步向下渗透。特别是关键零部件方面,与国外相比,国内的市场供应链成熟度不足,导致SOFC系统造价偏高。公司通过从材料端自主研发阳极、阴极、电解质等核心材料,构建了从原材料→单电池→电池堆→发电系统的完整链条,有效提升了SOFC电堆寿命及一致性、稳定性,在规模量产后可有效降低成本。
答:公司未来将采取多种商业模式,如销售设备和销售能源(电能、热能等)相结合的方式,将有助于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并丰富该产品的盈利模式。
答:参考国外的发展路径以及市场拓展情况,公司达到GW级量产规模预计需要5年。未来市场空间的相关测算,我们采信当前主流的行研报告观点。
答:公司SOFC电池与电堆的产线所需设备,生产周期相对偏长,预计扩产建设周期需要1年左右。公司从材料端进行SOFC阳极、阴极、电解质等关键材料的源头研发和生产,可实现从原材料到单电池、电池堆、发电系统的产业链关键环节自主可控,在关键材料和主设备方面能够实现国产化供应,不存在卡脖子风险。
答:公司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领域拥有自主创新的核心专利积累,在海外市场不存在相关专利壁垒问题。
答:目前国内在SOFC领域,部分地区已出台明确的政府补贴政策,但地区差异性较大。
答: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具有广泛的燃料适应性,是一种“吃粗粮”的发电装置,可以使用氢气、天然气、甲烷、甲醇等多种碳氢燃料,且对能源燃料的纯度要求不高,从而能够更加灵活适应不同的能源需求和环境条件,进一步丰富了其应用场景。
答:公司SOFC产品与美国Bloom Energy公司的产品架构有所不同,支撑体路线的差异导致SOFC核心部件的运行温度、相关金属材料的选择、电堆造价等方面均有不同。整体而言,公司的阳极支撑型电池,降本空间更大。在技术成熟度方面,目前公司与Bloom Energy的差距主要在供应链。国内系统零部件的供应商或加工商,体量相对偏小,供应链完整度相对较低。
答:公司已掌握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的关键核心技术,目前产业化的主要瓶颈在于示范工程的运行数据积累、基于应用场景的性能优化提升,这些工作尚需时间。
答:公司2022年定向增发募投项目“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包含“固体氧化物电池(SOC)系统的研发与试制”),规划投资总额2.03亿元,其中主要投向是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及其逆过程固体氧化物电解池(SOEC)研发项目。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