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桃李面包(603866)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所属行业情况
1、公司所属行业的市场规模和增长趋势
烘焙食品是以面粉、糖、油脂等为主要原料,通过发酵、烘烤等工艺制成的食品,涵盖面包、蛋糕、饼干、糕点等多种形式。满足不同消费场景下的需求。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本公司属于“制造业”之“食品制造业”之“焙烤食品制造”中的“糕点、面包制造”子行业(代码CA1411),根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上市公司行业统计分类指引》属于“制造业”之“食品制造业”中的“焙烤食品制造”子行业(代码CA141)。
烘焙食品作为西方国家的生活必需品,产业历经数百年的发展,市场规模较大并已趋于稳定。2015-2024年间,全球烘焙食品的规模从3,625亿美元增长到5,070亿美元;同期,中国烘焙食品的规模则从1,512亿元人民币增长到2,536亿元人民币。截止至2024年,中国的烘焙食品规模占全球规模的7%。从人均消费金额上,全球烘焙人均年消费金额高达62.5美元,明显高于中国的25美元,中国市场未来增长空间巨大。从消费结构上看,全球的烘焙食品消费以面包为主,其次是蛋糕和糕点;中国市场的消费以蛋糕为最大,其次是糕点、面包。在2021-2024年间,全球烘焙食品和其中面包品类的消费增速均快于中国市场。中国烘焙食品和其中面包品类的消费已在2023年逐步回归正轨,预计在未来几年将小幅回升并超过全球增速。
2、我国烘焙行业发展趋势
中国烘焙行业近年来在消费需求结构方面发生了显著变化,健康化趋势尤为突出。消费者对烘焙产品的关注已从单纯的口味和外观转向对营养成分和健康价值的重视。低糖、低脂、高纤维等健康导向型产品逐渐成为市场主流。中研普华预测,到2030年,功能性焙烤食品的市场规模将突破1200亿元,显示出健康化需求的长期潜力。这一趋势不仅反映了消费者对自身健康的更高要求,也促使烘焙企业加快产品创新步伐,以满足市场的新期待。在这一过程中,企业需要平衡健康属性与口感之间的关系,确保产品既符合健康标准,又能吸引消费者的味蕾。而短保面包以其快捷、新鲜、少添加的特性迎合了消费者对健康与便利的需求。统一工艺和广泛销售网络,确保其稳定的质量与深入的渠道渗透。随着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消费者对于方便快捷的需求不断提高。但在选择食物,尤其是加餐、正餐类食物时,又普遍对“新鲜”有较高要求,认为“新鲜”是“健康”的重要要素。消费者力图在新鲜健康和省时省力中找到一个平衡点,短保面包的快捷、新鲜、可进一步DIY的特性,迎合了当代消费者的理念。与长保面包相比,短保面包添加剂少、新鲜度高、松软的口感更加接近现制产品,有些短保面包的新品也开始主打少添加或不添加,以天然添加剂代替化学添加剂,更符合当下健康化的食品消费趋势。
(二)公司主营业务及产品情况
本公司深耕短保质期面包行业,致力于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新鲜、安全、美味的烘焙产品,属于国内知名的“中央工厂+批发”式烘焙食品生产企业。公司主要产品为“桃李”品牌面包,此外,公司还生产月饼等产品,主要是针对传统节假日开发的节日食品。
(三)公司经营模式
(1)公司的采购模式
公司主要采用自主采购的模式,制定了完善的供应商开发与供应商管理体系。待确定为合格供应商后,公司统一与供应商谈判,确定采购价格、供货周期等主要采购条款,并签订采购合同,各子公司采购专员负责具体采购的执行工作。
在保证产品质量满足生产需求的前提下,公司对原材料的采购价格主要通过市场询价、比价以及议价的方式确定。当货源紧缺或行情上涨时,会提前进行备货及锁定价格的谈判,确保公司较低采购成本的同时保证货源稳定。采购部门根据生产的物料需求计划,制定采购订单,对不同的原材料,每月会进行一次集中采购或分次采购。
公司对采购的面粉、油脂等大宗原材料实行集中定价的方式,并与供应商约定如果市场价格有较大变动,调整价格需要至少提前一个月双方协商确认。对于糖、鸡蛋、腿肉、大豆油等价格波动较频繁的商品,采用随行就市定价方式。
公司不断加强原材料供应商的管理,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考核评估。并根据考核评估结果确定合作供应商,与重要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2)公司的生产模式
公司采用高效协同的“中央工厂+批发”精益生产模式,该模式经过多年精进与数字化赋能,已形成显著的规模效应与敏捷响应能力:
1.全国化战略布局,区域化精益生产:
网络化生产基地:公司在全国核心消费区域建立了数十座现代化中央工厂,形成覆盖广泛、纵深合理的生产网络。各工厂严格遵循统一的高标准工艺流程与品控体系(FSSC22000,ISO9001),确保产品品质如一。
2.辐射式高效配送:
每家中央工厂均具备强大的短保产品日配能力,精准覆盖周边核心销售区域。通过智能物流调度系统,实现“当日生产、凌晨配送、清晨上架”,最大化保障产品极致新鲜度,满足消费者对短保面包的核心诉求。
3.规模化集约生产,成本与品质双优:
3.1自动化与智能化升级:
持续投入自动化生产线(如高速分切、包装线)及智能制造技术(如过程自动化监控)等,显著提升人均效能、降低单位成本,同时减少人为干预,保障生产环境洁净度与操作一致性。
3.2精益供应链管理:
实施集中采购策略,与优质供应商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严格筛选原料(如:专用面粉、乳制品、油脂),并通过规模优势优化采购成本。推行JIT(准时制)生产理念,依托精准销售预测动态调整生产计划,实现“以销定产”,有效降低库存损耗。
4.柔性化生产能力,敏捷响应市场:
4.1模块化产线设计:
生产线具备快速切换能力,可灵活调整产品品类与规格,高效响应不同区域、不同渠道的差异化需求及季节性波动。
4.2产品持续创新落地:
强大的研发能力与柔性生产体系紧密结合,确保新品能快速完成试生产并实现规模化、标准化量产,抢占市场先机。
通过中央工厂的集约化、自动化生产达成规模经济与品质可控,并以强大的终端覆盖能力(商超、便利店、电商等)实现产品的快速流转与品牌价值传递,构筑起难以复制的竞争壁垒。
(3)公司的销售模式
面包行业销售渠道一般分为线下和线上两种渠道,线下渠道又分为大型连锁商超(KA客户)、便利店、生鲜超市、社会店渠道、特渠等;线上渠道包括抖音、快手等兴趣电商和天猫、京东等平台。
针对线下渠道,公司目前主要通过直营和经销两种模式进行销售:一是针对大型连锁商超(KA客户)和中心城市的中小超市、社会店渠道,公司采取直营模式;二是针对外埠市场的便利店、县乡商店、小卖部,公司通过经销商分销的模式运营。
(4)公司的市场地位
自1995年设立丹东桃李以来,公司一直专注于以面包为核心的优质烘焙类产品的生产及销售,经过30年的努力,公司逐步发展成为一家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大型“中央工厂+批发”式烘焙企业。随着公司对全国市场的不断拓展,使公司产品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鉴于公司品牌影响力和公司的技术竞争力,公司还参与起草了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发布的全谷物焙烤食品《团体标准T/CABCI002-2018》,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的《糕点通则GB/T20977-2007》及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的《面包质量通则GB/T20981-2021》等国家标准。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烘焙食品行业品牌竞争与消费需求投资预测分析报告》中对烘焙食品四大上市企业经营情况对比分析中,阐述桃李面包为四大烘焙上市公司中规模最大、市值最高的公司。
(四)报告期业绩驱动因素
一直以来,公司以为社会提供高性价比的产品、“让更多人爱上面包”为使命,通过提供持续创新迭代的产品来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公司的竞争优势在于依托技术研发实力和品质控制能力实现产品的差异化和产业化,并依赖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较为完善的营销网络将产品快速推向市场,在传递让每个人吃上安全、健康、美味面包价值理念的同时实现企业自身的健康、稳定发展。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5年半年度,公司的主营业务和主要产品未发生重大变化。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261142.52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40946.36万元,下降了13.55%;公司营业利润和利润总额分别为26584.16万元和27153.12万元,分别较上年同期下降27.42%和27.00%。
2025年半年度,公司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优化战略性区域销售网络布局,拓展新兴市场
2025年半年度,公司积极应对市场消费趋势的变化,通过深耕东北、华北等成熟市场,进一步提升渠道下沉力度,挖掘细分市场潜力。
同时,在华东、华南等核心市场加快布局优化,逐步形成“核心区域稳中求进,潜力市场强势突破”的双轮驱动战略。
面向西南、新疆等新兴市场,公司持续推进销售网络建设,结合消费行为变化趋势,打造更贴近当地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体系。通过精细化管理和绿色增长策略,公司成功推动了全国市场布局的进一步完善。
(二)强化核心竞争力,打造创新驱动增长模式
公司在优化现有产品结构的同时,聚焦爆款和单品策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研发创新产品。通过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公司显著提升了产品研发效率和市场响应能力,确保了新品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
针对客户服务方面,公司整合资源打造个性化服务体系,提升客户合作深度和黏性,为整体业绩增长注入新动能。
(三)深化数字化转型,提升全渠道运营效率
面对数字化浪潮,公司加快推进电商渠道优化,通过与专业代运营机构合作,结合大数据分析精准投放资源,实现线上线下协同发展的目标。在渠道创新方面,公司持续开发线上专属产品,以差异化策略实现品牌价值提升。
公司还进一步加强大数据赋能,推动订单、配送、库存等环节的精细化管理,降低运营成本的同时显著提升了客户服务效率。
(四)探索新零售模式,加码社区化与即时配送
公司充分利用全国性大型商超的数字化资源优势,探索线下与线上渠道融合的新零售模式,不断强化品牌竞争力。
(五)加强新品研发和推广,不断丰富产品种类
在原有明星单品的基础上,公司不断加强新产品的开发和推广,加快产品更新速度,每年通过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并加以改良形成自身独特的生产工艺,结合新原料,推出与市场上具有明显差异化的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2025年半年度公司推出了芝士肉松蛋糕、碱水面包丁、蔓越莓葡萄软面包、爆浆牛角面包和拉丝蛋糕等一系列新产品,来适应当前消费习惯和消费潮流的变化趋势,保持产品竞争力,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六)有序推进项目建设,加快产能扩张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共有24个生产基地已投入使用,在建生产基地项目2个。
(七)人力资源支撑公司战略发展
桃李始终围绕管理的扁平化、专业的高效化开展人才发展工作。公司坚信“人才是第一生产力”,将提升组织效能作为人力资源的第一要务,为公司战略落地提供有力支撑。
1、管理的扁平化及专业的高效化
实行扁平化的管理模式,简化决策流程,快速落地公司的战略。同时围绕产品创新需求,加大产品研发、消费者洞察等专业人才的引进并匹配定向人才培养机制,通过专项训练营、跨部门项目实践等方式,加速人才成长,力求实现桃李“和谐高效、人尽其才”的人力资源理念。
2、人才培养与数字化相结合
①人岗匹配精准化:公司坚持完善人岗匹配识别机制,建立专属桃李的各条线人才模型,运用数字化人才测评工具,实现“能力-岗位-团队”三维匹配。
②人才运营数据化:公司持续建全人才大数据平台,以实现能力图谱可视化、发展路径智能化,培养内容的定制化,将人才优势转化为组织效能。
3、薪酬激励机制
公司不断探索构建长短期的激励机制,将组织发展需求与个人成长诉求深度绑定,构建“事业+成长+激励”三维留才激励体系。
事业:以为桃李事业长期奋斗为个人目标,以员工愿意在桃李长期发展为企业目标。为员工提供双通道的发展方向,让员工在擅长的领域实现自身价值;
成长:公司基于胜任力模型,运用数字化人才测评工具定位员工发展中的优劣势,为员工提供定制化的培训辅导;
激励:公司不断探索构建长短期的激励机制,将组织发展需求与个人成长诉求深度绑定,同时,建立“业绩导向、多元激励、长效共享”的激励机制。实现个人价值与企业发展的共生共赢。
公司将持续推进人才发展体系建设,为业务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实现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2025年半年度公司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性价比产品驱动市场增长
通过引进先进设备、优化生产流程,公司实现了高品质与高性价比的有机结合。创新型产品的持续推出,不断满足多元化市场需求,助力公司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二)构建健康安全的品牌形象
公司严格遵循国际食品安全标准,持续优化生产、仓储和配送各环节的管控机制,通过高效的质量管理体系赢得消费者信任。
(三)品牌影响力显著增强
公司通过多元化营销活动提升品牌知名度,同时持续创新市场推广策略,进一步强化了桃李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认知与喜爱。
(四)健全且稳定的销售网络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已在全国范围内建立28万多个零售终端,并与主要大型连锁商超和区域性超市保持了长期战略合作,渠道覆盖力行业领先。
(五)“中央工厂+批发”模式的显著优势
公司“中央工厂+批发”模式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提升了供应链效率,为产品竞争力和附加值的提升提供了重要保障。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