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数据解析 - 财报审计 - 正文

亚宝药业(600351)2025年半年度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来源:证星财报摘要 2025-08-15 19:07:35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证券之星消息,近期亚宝药业(600351)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行业发展情况

    公司始终秉持“与健康携手,创生命绿洲”的企业使命,立足医药主业,专注于医药健康产业,主要从事医药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根据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公司所处行业为医药制造业(分类代码:C27)。

    医药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民健康及生活质量息息相关。2025年上半年,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构建“保基本、强基层、多层次”的立体化保障网络,民生保障头等大事的落地政策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国家与地方联盟集采形成的“双轮驱动”格局,将“降价不降质”的理念推向纵深,深刻影响医药市场规模与结构。《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健全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制定创新药目录,支持创新药发展”。医药行业将呈现高质量发展、行业集中度提升的态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1-6月,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营业收入12275.2亿元,同比下降1.2%,利润总额1766.9亿元,同比下降2.8%。

    公司主营业务致力于中药细分领域。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是国家战略之一,中药产业政策不断出台,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慢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而中成药在治疗慢性病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国内对中成药的需求在未来将显著提高。在利好政策的支持与外部环境正向刺激下,中药行业正在加速提升传承与创新的融合度,中药创新正在逐渐迎来收获期,中药创新药申报及获批数量都显著提升。报告期内,国家药监局共批准14款中药新药正式上市,同比增加了8个,覆盖神经系统、妇科、儿科、消化系统等多个治疗领域,为临床用药再添新选择。

    2025年3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了“以提升中药质量为基础、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体制机制改革为保障”的三大核心原则。鼓励经典名方开发、院内制剂转化、中药新药研发。医保目录动态调整,对符合条件的中成药(特别是临床价值高的品种)给予支持。

    2025年3月,国家药监局发布《国家药监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颁布202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公告》,自2025年10月1日起施行。主要内容为以中医临床需求为导向,调整中成药品种,提高中成药标准整体控制水平。

    公司坚持“儿科第一”的战略目标,深耕儿童药领域。儿童作为特殊用药群体,其用药安全性和可及性至关重要。长期以来,儿童药面临品种少、剂型缺乏、研发滞后等问题。为切实破解儿童用药长期存在的“缺药少剂”困境,近年来国家层面密集出台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政策组合拳,积极鼓励儿童用药研发创新,为研发提供清晰路径,精准引导资源投向临床亟需品种,并配套实施优先审评审批通道,缩短儿童新药的上市周期。2025年上半年,国家药监局新批准儿童药品70个,涵盖罕见病、肿瘤等领域。儿童用药上市数量明显提升,进一步满足儿童患者临床需要。

    2025年4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等部门联合印发《“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聚焦社会关注度高、医疗服务需求大的儿科、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领域。扩大儿科服务供给,方便就近就便就医。强化儿科服务能力,提高儿科优质医疗资源可及性。推进儿科医联体建设,构建并实现儿童重大疾病诊疗协作网络全覆盖,确保儿童重大疾病在区域内得到及时救治。优化儿科服务流程,提升就医体验。

    2025年6月,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优化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有关事项的公告(征求意见稿)》,将临床试验审评时限从60日缩短至30日,临床审批大幅提速,罕见病和儿童用药通道优先,药审效率显著提升。

    (二)公司主营业务情况

    1、公司主要业务及主要产品情况

    公司主要从事药品及大健康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拥有300多个品种,涉及片剂、注射剂、贴敷剂、口服液、颗粒剂、原料药等剂型。公司产品目前主要涵盖儿科领域、慢性病领域及特医领域,其中:儿科领域包括以丁桂儿脐贴、薏芽健脾凝胶、儿童清咽解热口服液等为代表的共计36个儿童药;慢性病领域包括甲钴胺片、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红花注射液、硝苯地平缓释片等产品;特医领域包括唯源素、唯源泰、唯源全等产品。

    2、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公司构建了以客户为中心的供应链管理体系,注重满足内外部客户的多样化需求,致力于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提升客户满意度。通过对战略采购相关影响因素的系统分析,持续优化采购流程、控制成本;同时完善内部采购相关制度、缩短采购周期,提升采购效率。在物料管理方面,严格执行标准规范,积极开展供应商审计,通过公平、公正的方式加强供应商管理,增强供应链的稳定性和韧性。针对不同层级(管理层/业务层)、不同类型(战略型/操作型)的岗位需求,制定并实施个性化、差异化的培训计划,全面提升员工的专业能力。

    (2)生产模式

    公司在制定生产计划时,坚持以销售为导向的原则,综合考虑成品库存、历史销售数据及各生产基地的产能情况,科学合理地安排生产任务。在执行过程中,依托PSC(产销协同平台)实现信息化管理,涵盖销售需求填报、生产反馈等环节,确保信息透明、一致,与销售节奏高度同步。生产组织上采取集中生产与柔性生产相结合的方式,并通过周排产进度表和销售缺货报表进行动态跟踪,建立多维度的产销沟通机制,有效应对市场变化,为销售提供有力支持。

    在集团战略指导下,公司各生产基地形成了明确的定位和发展特色:芮城工业园是以小容量注射剂、口服软袋剂、软膏剂为核心的生产基地;风陵渡工业园是以口服固体制剂、贴膏剂为核心的生产基地;四川制药是以口服液、儿科颗粒剂/妇科栓剂为核心的儿科与妇科药品生产基地;贵阳制药是以薏芽健脾凝胶为核心的生产基地;北京生物是以CMO/CDMO合作以及国际化业务为核心的生产基地;一分公司是以大健康产品为核心的生产基地;三分公司、上海清松是以原料药为核心的生产基地。

    (3)销售模式

    根据药品种类及销售渠道,营销中心组建了一体化的商务平台模式、以终端覆盖为核心功能的分销模式、以专业化线下门店维护为重点的零售推广模式、以集采招投标为主的医疗模式、以区域选点合作为主的控销模式、以顾问式营销为主要特色的慢病管理模式以及招商代理模式。公司拥有完善的营销网络,覆盖全国32个省市,与约5400家大型医药经销商合作。零售药店渠道覆盖约4000家连锁公司,连锁门店+单体药店共计覆盖超过41万家终端。通过商业分销、连锁药店、单体药店等医药专业渠道将药品输送到全国各地,同时借助线上O2O(线上到线下)业务,为广大患者购药提供可及、便捷的服务。覆盖公立、民营等各类医疗机构1.28万家(包括540余家儿童专科医院),覆盖基层医疗终端2.18万家。此外,公司设有专业的学术推广团队,定期组织学术会议、研讨会和培训活动,提升医生对产品的认知和使用;积极参与政府组织的药品集中采购和招标活动,确保产品进入医保目录和医院采购清单;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及时响应医生和患者的反馈,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三)公司所处行业地位

    公司是山西省医药行业首家上市公司、山西省首批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和山西省重点产业链现代医药产业链“链主”企业。2025年上半年,公司坚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聚焦儿童健康产品,集中优势资源,聚焦“儿科第一”的经营方针,始终以传承中医药发展为己任,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助力中医药行业发展。报告期内,公司荣登“2024中国医药市场药企排行榜(中药)百强榜单”,位列第90名。荣获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两部委联合评选的“全国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先进集体”称号。公司通过40余年的经营,在医药行业树立了较好的口碑,获得消费者的一致好评。

    (四)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

    报告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39亿元,同比减少21.0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4亿元,同比减少2.99%。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5年上半年,公司坚持“儿科第一、成人药补充、投资&创新”的战略,围绕“儿科引领,奋楫笃行”的年度经营主旨,以创新为第一驱动力,集中目标和资源,将产品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营销创新全方位融合,不断提升公司运营效率,推进产品研发进度,增强儿科产品力和品牌影响力,提高公司的市场占有率。报告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39亿元,同比减少21.0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4亿元,同比减少2.99%。

    2025年上半年,公司具体经营情况如下:

    (一)生产方面

    报告期内,公司生产中心深入贯彻公司战略目标,紧密围绕公司经营主旨,推动思想解放与创新提效,聚焦“质量”和“效率”双提升。坚持“质量第一”,强化安全环保管理,内修外拓提升效益。公司以“质量管理体系2.0”项目为抓手,全面落实质量优先理念,提升质量管理的全面性、联动性、先进性和全员参与性,夯实一线质量基础;技术赋能方面,持续推进重点产品品质升级,加快化药仿制药特色技术平台建设,突破中药新药中试转化关键点,增强研发技术支撑能力;安全管理方面,强化标准化执行和风险防控。识别转化适用法律法规,落实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做到记录检查全覆盖,提升员工安全意识和现场管控能力;生产管理方面,从采购、生产、人工、组织等多维度实施全链条成本控制,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持续降本增效。

    (二)研发方面

    仿制药研发方面,公司持续聚焦优势资源打造仿制药研发技术平台,重点关注高技术壁垒和具有成本优势的高端仿制药产品研发,目前公司已建立透皮贴剂、复杂注射剂、外用软膏剂、缓控释制剂等高难度制剂技术平台,并顺利推进管线内产品研发。2025年上半年,公司间苯三酚注射液获得《药品注册证书》,盐酸普萘洛尔片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三甲基间苯三酚原料药通过CDE审评获得批准;2个仿制药完成注册申报。

    创新药与改良型新药研发方面,公司创新药项目重点围绕临床开展研究,同时拓展新的相关适应症。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创新药研发进程,多个创新药项目在加速研发中,其中,SY-005、SY-009项目处于Ⅱ期临床试验阶段。公司化药研发逐步向改良型新药转型,目前已搭建起微片、干混悬剂、矫掩味等儿科适宜剂型的技术平台,并围绕临床未满足的儿童用药和有特殊需求的成人用药进行改良布局,目前管线内有9个改良新药项目推进中。

    中药新药研发方面,随着新版《药品管理法》和《中药注册管理专门规定》的颁布落地,公司在中药新药研发方面加大投入,已布局的儿科在研项目包括中药创新药、中药改良型新药、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等,此外还有成人同名同方药在研,适应症涉及呼吸系统疾病、皮肤用药、心脑血管疾病等。2025年上半年,上述项目顺利推进,公司主要用于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ZY-A001取得《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1个中药新药项目提交IND(新药研究申请)申报资料,除此之外,还有多个中药新药项目正在立项评审中。

    特医食品研发方面,公司自2013年开始布局,目前已实现特医食品研发、生产、销售全路径打通。报告期内,特殊医学用途蛋白质组件配方食品唯源金泰(TY005)取得《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证书》,TY006项目完成现场核查,其他特医产品按计划不断推进。

    (三)销售方面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销中心围绕战略目标,深化渠道布局,优化资源配置,根据年度计划进行精准营销、资源整合,及时把握政策红利,针对目标消费者和客户,以市场为导向持续构建公司的产品、品牌优势和渠道竞争力。

    报告期内,儿童药方面,公司持续聚焦两大核心单品:丁桂儿脐贴坚持“外用治腹泻”的市场定位,持续加强品牌宣传,围绕“提升经营利润,稳定市场地位”的战略目标,全面推动终端价值链重塑与统一。根据IQVIA数据显示,丁桂儿脐贴2025年上半年地级市市场份额为17.8%,保持儿童止泻品类第一;薏芽健脾凝胶持续围绕“经常不爱吃饭、经常积食”的消费需求,强化药食同源和独家创新凝胶剂型的产品特点,聚焦核心25城,通过开展7000余场丰富的地推活动,持续积累和拓展用户资产。公司加强培育系列儿科新品,在丁桂儿童药旗下不断延伸产品线,涵盖感冒、退热、咳嗽、过敏、抗感染等多个治疗领域,不仅为公司儿科新品培育和快速发展指明方向并提供资源保障,更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健康选择。儿科产品渠道推广方面,公司加强价格体系管理,维护市场稳定,2025年上半年新增儿科终端覆盖超1000家。

    报告期内,成人药方面,公司不断夯实成人系列药品市场:集采医疗紧抓政策红利,在中标地区精耕细作;普药以“扩覆盖、抢份额”为目标,持续优化渠道、巩固连锁、开发医疗;慢病通过聚焦重点连锁、学术体系建设、加强会员管理三项举措不断巩固营销战果;拓展事业部则贯彻“聚焦核心,抢占先机,补弱增效、多元发展”的指导思想。2025年上半年,成人药系列产品整体保持良好势头,其中甲钴胺片、枸橼酸莫沙必利片等多个产品实现较好的增长。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生产质量优势

    质量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和诚信精神的基石。公司恪守“精心设计,健全体系,控制风险,持续改进”的质量方针,秉持“以质取胜、追求卓越”的理念,实施“同一个集团,同一个质量”原则,树立质量零缺陷目标,持续提升药品品质。报告期内,公司依据最新法规推进质量体系升级,打造亚宝质量体系2.0,为质量提升提供保障。实施中注重多系统(质量、技术、生产、设备、采购等)联动,形成质量管控合力,共同把控风险。利用内外审评估发现不足并及时整改完善,通过严格生产过程控制降低市场风险。同时持续提升全员质量意识,深化对质量重要性的认识,使其主动参与质量管理,确保体系有效运行,保证产品安全有效、质量可控,为患者健康保驾护航。

    (二)产品品牌优势

    1.产品方面

    公司拥有300多个品种,涉及片剂、注射剂、贴敷剂、口服液、颗粒剂、原料药等剂型。公司产品目前主要涵盖儿科领域、慢性病领域及特医领域,其中:儿科领域包括以丁桂儿脐贴、薏芽健脾凝胶、儿童清咽解热口服液等为代表的共计36个儿童药;慢性病领域包括甲钴胺片、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红花注射液、硝苯地平缓释片等产品;特医领域包括唯源素、唯源泰、唯源全等产品。

    公司深耕中医药及儿童药领域多年,截至报告期末,拥有儿科产品共计36个、儿科在研产品31个。已从儿童腹泻品类,拓展至儿童消化、呼吸、补益、抗感染、抗过敏等多治疗管线,构筑强大儿科产品集群。丁桂儿脐贴是公司治疗儿童腹泻的独家专利产品,上市34年来持续保持儿童止泻外用品类第一产品的地位。其采用独特中药脐疗方式,健脾温中,散寒止泻,药力直达见效快,使用方便,无需喂药。科学专利配方安全有效治疗儿童腹泻、腹痛。薏芽健脾凝胶是儿童消化类独家专利产品,立足中医小儿脾胃病理论,从根源调理脾胃。首创果泥剂型,酸甜口感,配方经典,双效健脾,药食同源,显著增加儿童食欲、食量,缓解消化不良。上市后广受消费者欢迎,市场逐步扩大。儿童清咽解热口服液是公司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和咽部疾病的独家专利产品,国家中药二级保护品种,为《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流行性感冒与人感染禽流感诊疗及防治技术指南》《中医临床诊疗指南释义·儿科疾病分册》多项指南推荐用药,并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2.品牌方面

    公司成立40余年以来,培育了包括“亚宝”、“丁桂”、“亚宝力舒”、“亚宝唯源”等多个市场认可度较高的品牌。公司全面布局儿童药,打造以“丁桂”、“金色童年”、“春播”等为主的儿科品牌,拥有包括药品、特医食品、保健食品、医疗器械、食品等儿科产品,并拓展包括儿童眼科及儿童生长发育等儿科服务。“丁桂”作为公司的儿科品牌,秉持着“向光而行”的品牌价值观呵护儿童健康,不忘初心、不断探索,至今已帮助超过10亿人次的儿童解决病症、守护健康,拥有三十余年的品牌认知基础。“丁桂”品牌的产品已从儿童腹泻类逐步扩展到消化类、呼吸类、儿童补益类等多个品类市场,构建强大的儿科产品群。报告期内,公司“丁桂”和“亚宝”品牌获得“我最喜爱的山西商标品牌”银奖;在“2025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榜单中位列医药健康领域第24位。

    (三)技术研发优势

    公司以临床需求为导向,聚焦儿科领域,坚持“儿科第一、成人药补充、投资&创新”战略,布局创新药、改良型新药、仿制药、中药及大健康产品,构建中长期产品梯队。采用外部引进、内部研发与合作开发相结合的产品发展策略,以国际化为引领,人才技术为驱动,提升研发效率和成功率为目标,优化资源配置,构建符合临床需求、兼具成本和技术优势的特色产品管线。

    公司不仅分别在北京、山西等地建有药物研究院,开展化学创新药、高技术壁垒仿制药、改良型新药、中药新药及特医产品研发,还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工作站、药物制剂国家工程研究院亚宝分中心,与美国礼来制药、英国国家医学院、南澳大学联合实验室、北京中医药大学、山西中医药大学等多家国内外知名制药公司和科研机构长期合作,通过共同开发和联合攻关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及新药研发水平。

    公司拥有多项核心关键技术,主要产品(如丁桂儿脐贴、消肿止痛贴等贴剂类产品)采用的透皮释药产业化应用技术开创了国内中药透皮制剂的先河,公司建有透皮制剂山西省重点实验室,致力于透皮给药机制研究、透皮给药材料与技术研究和透皮给药制剂创制的研究,同时还引进了多条德国瀚辉全自动化透皮制剂生产线,建立了透皮制剂生产基地;公司拥有中药注射剂全自动化控制技术,确保了公司中药注射剂具有领先业内的质量与品质水平。除此之外,公司还建立中药颗粒剂、片剂、胶囊等剂型的生产线,掌握并运用超临界萃取技术、中药冷冻干燥技术、中药真空带式干燥技术、流化床制粒技术、纳米技术等多种中药新技术。

    专利保护方面,公司在多个类型研发项目进行专利布局,截至报告期末,国内授权的发明专利有69件,已经受理的专利有22件;国际授权的发明专利有41件,已经受理的专利有38件。此外有93件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获得授权。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亚宝药业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一般,盈利能力较差,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