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西南证券(600369)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行业情况说明
2025年上半年,面对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外部压力明显加大的局面,我国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有效统筹国内经济和国际经贸工作,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国民经济运行总体稳中向好,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成长,生产需求持续增长,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居民收入稳步增加,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果。2025年上半年,我国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66.05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3%(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025年上半年,证券行业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的决策部署,全面应对美国关税政策给国内资本市场带来的压力,持续推动新“国九条”及系列政策文件落地见效,市场运行稳中有进。突出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不断深化A股市场“科技叙事”逻辑。推动出台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政策措施,在市场层次、审核机制、投资者保护等方面进一步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发布新修订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和相关指引,更好发挥资本市场并购重组主渠道作用;大力发展科技创新债券,优化发行注册流程,完善增信支持,为科创型企业提供全方位、接力式金融服务。
(二)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证券及期货经纪业务、投资银行业务、自营业务、资产管理业务等。
公司经纪业务主要为接受客户委托,按其要求代理买卖证券并收取佣金。此外还包括金融产品销售、融资融券、股票质押、约定购回、股票期权、机构经纪、投资顾问、期货IB、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行权融资(试点)等业务。公司经纪业务以合规风控为前提,强调做深做实传统业务、坚持财富管理转型、不断提升员工业务创新能力,在系统建设、综合业务平台搭建、产品货架、渠道建设、资产规模、智能投顾、数字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投资者教育与保护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发展。
公司投资银行业务主要为客户提供股权融资、债权融资,以及财务顾问等服务。公司投行业务延续精品投行发展模式,整体实力较强,业务较为均衡。
公司自营业务主要以自有资金及合法筹措的资金开展权益类、固定收益类、衍生品及其他金融产品的投资交易和新三板做市等业务。公司自营业务多年来坚持“稳中求进”的经营原则,以风险收益比作为投资决策的重要参考指标,通过多元化投资交易策略和交易技术降低投资风险并增厚组合收益。经营模式上,公司聚焦以固定收益业务为业绩基石、权益业务为增长引擎的发展模式,并积极拓展做市以及场外衍生品、销售交易等客需业务,助力业务向低风险、非方向和多元化转型。同时,公司努力践行业务创新和数字化建设,以促进自营业务高质量发展。
公司资产管理业务是指公司作为资产管理人,接受客户财产委托,为客户提供投资管理服务。公司可为单个客户提供单一资产管理业务,为多个客户提供集合资产管理业务,为客户办理特定目的的专项资产管理业务,以及为客户提供投资顾问服务。按投向分,目前公司资产管理产品的种类涵盖债券、权益、混合、量化、现金管理、股票质押式回购、资产证券化等品种。
公司亦有新三板业务、场外市场业务等,并通过子公司开展私募股权、直接股权投资、另类投资、跨境及海外融资等业务。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04亿元,同比增加26.23%;利润总额5.14亿元,同比增加65.48%;净利润4.23亿元,同比增加25.76%。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921.04亿元,净资产257.38亿元,母公司净资本167.14亿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63%,每股收益
0.06元。
(一)证券经纪业务
2025年上半年,证券市场震荡上扬,上证综指较年初上涨2.76%,深证成指较年初上涨0.48%,创业板指上涨0.53%;市场交投意愿高涨,沪深两市成交额188.78万亿元,同比增长63.87%;沪深股基日均交易量16,135.28亿元,较年初增长33.32%。
报告期内,公司聚焦打造特色化差异化竞争优势,不断积蓄发展动能。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证券分支机构106家,客户总资产超5,500亿元。上半年公司券结资产规模同比增长超95%;非货公募基金规模和融资类业务期末余额同比增长均超30%;中间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20%。推出首届ETF实盘大赛,助力新客引流、转化;推动客户线上分层分级服务体系搭建,打造集约化、数字化的客户运营体系。联合重庆证监局、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在现有实体投教基地的基础上共建证券期货犯罪警示教育中心,被中国证监会评为年度投资者保护便民服务、机制创新示范案例。
下半年,公司经纪业务将继续以客户为中心,深化服务体系,加强投研服务,提升产品覆盖率;拓展机构合作,强化综合服务赋能;推进渠道合作、APP升级与数智运营;持续打造投资者教育品牌。
(二)投资银行业务
2025年上半年,我国资本市场投融资端改革进一步深化,根据Wind数据统计,A股市场共完成144家股权类项目(含可转债),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募集资金2,428.36亿元(不含银行再融资),较去年同期上涨60%。报告期内,券商共完成债权类主承销项目(公司债、企业债及非政策性金融债)8,958个,同比上升31.39%,募集资金37,761.80亿元,同比上升12.17%。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践行“金融服务实体”的本源使命,培育各个板块的优质企业和储备优质项目,在股权融资、并购重组、债券融资三大类业务上精准发力,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服务*ST松发(603268.SH)资产重组成为“并购六条”意见实施后第一家披露方案、第一家完成注册的上市公司跨界并购项目,交易规模超80亿元,配套募集资金40亿元,创近年来民营企业重组规模新纪录,助力打造“民营造船第一股”;服务渝三峡A(000565.SZ)并购重庆蔚蓝时代节能技术有限公司,是重庆国资上市公司2025年首单并购项目。进一步开拓科技创新债、乡村振兴债等专项债券品种业务,加深对市级平台及各区县级平台的对接和服务。报告期内,公司服务华邦健康(002004.SZ)发行2025年全市场第一只民营企业科创类可交换债;协助长春交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成功发行碳中和绿色公司债券,协助宜昌国有资本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乡村振兴公司债券,协助脱贫地区企业重庆万州经济技术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发行公司债券;协助重庆三峡融资担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可续期公司债券,创同期限、同品种全国担保行业发行利率历史新低,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三农”企业发展相关支出。
下半年,公司投资银行业务一方面持续深耕本土市场,发挥公司市属金融国企禀赋优势,统筹重庆地区股债业务团队协作,全力推进川渝地区并购重组业务、股权债权业务齐头并进;另一方面,面向全国市场继续深度服务现有战略客户群体,力争打造具有市场影响力的标杆性项目,由单一客户向产业链纵向延伸、向所在区域横向延伸,由点到链,由一隅到一域,构建完善公司投行业务“落地一批、推进一批、培育一批”的长效性项目储备体系。
(三)证券自营业务
2025年上半年,在中美贸易摩擦、地缘政治冲突先加剧后缓和以及国内政策逐步发力的宏观背景下,资本市场走势较为震荡。权益市场方面,上证指数上涨2.76%,深证成指上涨0.48%,创业板指上涨0.53%,沪深300指数总体表现平稳,市场情绪较上年同期改善较多。债券市场方面,2025年上半年债市先跌后涨,10年国债收益率前期“大幅震荡”,后续随着货币政策工具释放,资金面总体改善以及中美贸易谈判缓和,后期收益率“窄幅波动”。
报告期内,公司坚持“稳中求进”的经营原则和长期稳健的投资风格,不断深耕优势业务,稳步开拓创新业务,各项业务取得积极成效。权益自营投资方面,逐步建立了“多策略”的配置模式,取得了较为稳健的投资回报;固收自营投资方面,通过合理控制久期、及时调整持仓结构,成功把握市场节奏,持续获取收益;销售交易业务方面,紧扣“资产挖掘”与“服务客户”核心定位,补齐公司非方向性业务抓手;做市业务方面,以新三板做市为着力点,通过积极参与撮合成交为做市股票提供流动性;场外衍生品业务方面,通过搭建品类丰富的创新产品货架,提供包括收益凭证、场外期权和收益互换等各类型产品,服务投资者多样化风险管理和资产配置需求,累计对客发行产品规模约17.21亿元,为多家川渝地区实体企业客户提供多元综合金融服务。同时,公司通过业务创新积极践行国家战略,成功参与标准债券远期和标准利率互换业务新合约上市首日交易,被上海清算所评为2024年标准债券远期代理清算业务优秀参与机构,纳入《西部金融中心(重庆)发展白皮书(2025)》;在重庆碳市场完成公司首笔碳排放权交易;积极参与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及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领域投资,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下半年,公司证券自营业务将继续聚焦稳健经营原则,做实做深非方向性业务并持续深化业务创新,不断丰富投资的品种、区域和策略,依靠资产的全面性、区域的多元性、策略的多样性,致力创造稳定和可持续收益。同时结合“证券业高质量发展28条”要求,完善自营业务逆周期调节机制,稳慎有序发展场外衍生品业务,强化投资行为稳定性和防风险能力,进一步提高竞争力,提升发展质效。
(四)资产管理业务
根据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网站数据,截至2025年6月末,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管产品规模约12.09万亿元,其中,证券公司及其资管子公司私募资管总规模约5.52万亿元,同比下降4.8%;平均管理规模约581.14亿元,同比下降3.8%,管理规模中位数约216.21亿元,同比下降约8.9%。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深化改革,加速优化业务体系,积极扩大朋友圈,资产管理规模实现快速提升。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资管(本部)存续资产管理计划48只,其中,集合资管计划23只,单一资管计划21只,专项资管计划4只,合计管理规模176.59亿元,较去年末增长28%。功能性业务特色化发展,为银海租赁发行第22期ABS,规模7.57亿元,助力重庆市属国企资产盘活;成功发行重庆市知识产权类ABS,首期规模1.05亿元,为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借力资本市场拓展融资渠道开辟创新路径。资管业务客户服务产品持续丰富,推出纯债、固收+、FOF等差异化策略产品,进一步完善产品线。
下半年,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将继续发力做大规模、做强团队、做优服务,加速探索特色产品,积极布局权益产品,聚焦融资租赁、供应链、数据资产等ABS业务,提升重庆辨识度。
(五)研究业务
2025年上半年,在公募降佣、科技赋能等因素驱动下,卖方研究业务分化加剧,人才流动持续活跃,卖方服务逐步从传统模式向综合服务模式转变。
报告期内,公司推动研究所提档升级为研究院,将其职能定位从传统的卖方研究机构向“卖方研究+内部赋能+智库建设”延伸,推进完善对财富客户、产业客户和机构客户的研究服务体系;进一步优化对内服务机制,深挖内部投研需求,推动研究赋能公司业务发展;新组建新发展研究部,利用卖方研究资源开展产业研究服务,积极为地方政府和产业客户提供咨询服务,协同公司打造服务重庆的智库品牌。
下半年,公司研究业务将持续打造专业精进的研究队伍,加大重点研究领域力量配置,继续丰富卖方综合服务内容;注重提升对内服务质效,持续深化产业研究赋能,重点围绕深耕重庆发挥好资本市场功能性作用,努力输出有重庆辨识度的研究成果。
(六)子公司经营业务
西证股权积极面对行业挑战,积极调整战略部署,认真落实“西部领先,全国进位和重庆辨识度”的标准定位,不断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努力提升“募投管退”能力。在基金募集方面,着力推动设立专项基金、并购基金、特色产业基金等新基金。在项目投资方面,深入挖掘投资机会,加强投研能力建设,积极发挥功能性作用。在投后管理和项目退出方面,持续围绕在管基金,紧抓被投企业再融资机遇,推动存量项目逐步合理退出,全力提高业务发展质量。
西证创新积极主动应对市场环境变化,大力推动业务结构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在持续巩固传统股权投资业务优势的同时,拓展强现金流为主的金融产品投资,探索论证不良资产特殊机会投资,推动新业务成功落地,取得明显成效。同时,西证创新立足自身功能定位,不断提升服务重庆的功能性作用,积极深度参与重庆地方产业升级和“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西南期货积极顺应市场经营环境,聚焦服务实体经济,各项业务稳健发展。经纪业务量质齐升,手续费收入同比增长15%,客户规模增长16%,成交额增长20.78%,机构化转型成效显著,法人客户权益同比增长21%,成交额增长120%,客户结构持续优化;资产管理业务成功发行多只期货蝶式跨期套利策略产品,管理规模同比增长191%;风险管理业务纵深推进,持续拓宽基差贸易品种覆盖广度。
西证国际证券持续压缩运营成本,西证国际投资积极推进股权转让及后续相关工作。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全面深化改革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公司以深化国企改革为契机,全面开展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价值创造行动、改革提效增能行动、“三攻坚一盘活”改革突破行动、高质量发展提升专项行动、“三改一加强”专项行动等改革工作,改革攻坚取得良好成果,功能性作用不断增强,服务实体经济和重大战略的能力持续提升,发展动能不断增强。同时,公司聚焦主责主业,深入开展业务能力建设,加快推进主要业务转型,持续探索特色化差异化发展道路,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公司有效把握市场机遇,创造了多个标杆性项目,促进品牌和声誉的提升,为公司持续开拓市场、服务客户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拥有全链条业务能力且业务协同逐步发力,能为客户提供全方位服务
公司拥有财富管理、资产管理、投资银行、证券投资四大事业部,拥有西证创新、西证股权、西南期货、西证国际投资等全资子企业以及银华基金、重庆股份转让中心、西证国际证券等参股控股公司,能够为境内外客户提供全链条金融服务。同时,公司“协同联动”机制逐步发挥效用,各业务条线间、总部与基层、母公司与子公司的业务协同效率不断提高,能够较好地满足客户多层次金融需求,并促进公司经营效益不断提升。
精细化管理卓有成效,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公司持续优化完善精细化管理理念和机制,通过提高财务管理智能化水平,强化预算和考核管理,降本增效成果持续显现,为公司进一步提升经营效益,增强发展后劲提供了重要支撑。
股东的长期支持和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为公司发展提供充足动力
公司主要股东长期关心和支持公司发展,且公司形成了权责法定、权责透明、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现代企业治理架构,确保了公司长期保持市场化运行机制,为公司发展提供了充足动力。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