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8月13日收盘,特锐德(300001)报收于23.15元,上涨0.78%,换手率1.71%,成交量17.63万手,成交额4.06亿元。
投资者: 在特来电连续亏损九年之后,特锐德开启三次创业,目标是通过创新引领、能源革命,打造数字化能源集团。围绕着这一目标目前进展如何,未来会提高盈利水平,提高总体市值,提高股东回报吗,还会出现连续亏损的局面吗
董秘: 您好,公司作为全国最大电动汽车充电网运营商,在充电网技术、产品、规模、资源等方面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近三年公司充电业务板块毛利率持续提升,已于2023年实现扭亏为盈,2024年盈利能力进一步增长,净利润增长超过70%,未来,公司将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引领充电行业发展,助力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感谢您的关注!
投资者: 特锐德充电网业务的城市级扩张是否已进入“政策-人口-车桩密度”三元悖论?在低密度城市扩张是否导致单桩利用率下降,从而触发盈利模型崩塌?
董秘: 您好,公司作为全国最大电动汽车充电网运营商,在充电网技术、产品、规模、资源等方面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近三年公司充电业务板块毛利率持续提升,已于2023年实现扭亏为盈,2024年盈利能力进一步增长,净利润增长超过70%,未来,公司将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引领充电行业发展,助力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感谢您的关注!
投资者: 液冷超充、群充功率池、重卡自动充电机器人等前沿技术已把单枪功率推至600kW-1200kW,但70%存量桩面临推倒重来。三年内,老旧资产减值与新技术CAPEX叠加,会不会触发一次“利润洗澡”式的财务出清?
董秘: 您好,面向电动汽车规模化发展的趋势,公司首创充电网技术路线并创新研发群管群控智能充电系统,能够根据不同车辆需求,灵活调整充电功率,更好匹配不同类型车辆的充电需求,提升用户体验的同时实现智能有序充电。相比单桩模式,公司充电设备面临的更新换代压力和成本大幅下降。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
投资者: 特来电提出“三年赋能5000家合作伙伴、共创500亿元产值”的生态目标。在To B合伙人快速扩张的同时,如何防止终端标准碎片化、品牌失控、数据孤岛这三重生态反噬?
董秘: 您好,特来电“合伙人“合作模式已运行多年,拥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多样化的合作模式,凭借自主产品优势和运营平台研发优势,吸引更多的合伙人加入特来电大家庭,感谢您的关注!
投资者: 特锐德产品已落地56国,海外收入占比也在逐步提升。在未来三年,海外市场拓展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是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政策法规差异、文化差异,还是技术标准不一致?特锐德和特来电将如何制定针对性的策略,突破这些障碍,实现海外业务的快速增长?
董秘: 您好,公司“智能制造+集成服务”业务板块和电动汽车充电网业务板块均有海外业务布局,公司会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需求以及当地政策情况,因地制宜进行业务拓展。其中,“智能制造+集成服务”业务方面,公司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为契机,重点开拓中东非、中亚欧、东南亚及太平洋三大中心区域,深度挖掘新能源、电网、有色金属、油气化工以及数据中心等行业,充分发挥特锐德领先的智能制造与集成创新能力,快速构建覆盖国际业务的本地化营销与服务体系,为海外客户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优质服务与保障;在电动汽车充电网业务方面,公司与海外大型车企、能源运营商、公交集团等客户合作,在中亚、东南亚、俄罗斯、欧洲等地区均有充电设备的出口。未来,公司将会根据海外市场的发展以及自身战略规划,逐步加大海外业务的拓展,具体业务发展情况欢迎查阅公司定期报告,感谢您的关注!
投资者: 轻资产模式下,特来电70%充电电量来自非自营场站(平台分润模式)。随着这种模式的不断发展,如何有效管理和协调与众多非自营场站合作伙伴的关系?如何确保在扩大规模的同时,不降低服务质量和运营效率,避免因合作纠纷影响业务发展?
董秘: 您好,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充电基础设施需求量大幅增长,公司的发展定位是成为充电网生态运营商,因此除了自己布局投建充电站以外,会通过轻资产模式快速扩大充电网规模。公司作为电动汽车充电领域的龙头企业,在充电产品技术、服务等方面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充电运营管理经验,并自主研发搭建了针对充电网运营的业务及技术平台,可以为各类型客户提供成熟的充电解决方案,客户只需将充电设施接入公司平台即可实现充电站运营管理。感谢您的关注!
8月13日,特锐德的资金流向显示主力资金净流出4220.9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入395.61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入3825.29万元。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