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8月6日收盘,正海生物(300653)报收于21.62元,下跌1.77%,换手率3.39%,成交量6.09万手,成交额1.32亿元。
8月6日,正海生物的资金流向显示,主力资金净流出530.52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入1040.48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出509.96万元。
上半年,活性生物骨的入院工作有序开展,整体入院节奏符合预期,销售体量环比持续提升。未来,公司仍将大力推动活性生物骨的开发入院和上量,进一步扩大入院范围,提升稳定供货的比例,争取提升头部医院的开发占比,深挖已入院的终端用量。
活性生物骨作为含有骨形态发生蛋白类的骨支架材料,在临床应用中,活性因子rhBMP-2与骨填充产品的特异结合,使得活性生物骨在使用过程中,成功构建整体低剂量、局部高效能的骨再生定向修复系统,可以在增益临床使用效果的前提下,大大降低安全性风险。公司将依托活性生物骨的产品优势,开展品牌建设,推升产品销量。
钙硅生物陶瓷骨修复材料目前处于注册发补阶段,预计于2025年年底前获批注册证。该产品是一款钙硅基产品,硅离子具有促进成骨分化和血管化的作用,能够有效引导牙槽骨的修复和再生。同时,该产品采用了三维打印的方式成型,能够实现与自体骨相近的多孔结构,为组织提供了更优异的成骨环境,使得该产品具备定制化生产匹配患者需求的潜力。
上半年公司的收入下滑主要受口腔板块的收入下滑影响,种植市场需求不旺,竞争日益激烈,产品价格走低导致口腔修复膜收入同比下滑。此外,受到税率调整的影响,公司整体收入承压。未来公司将继续深耕优势领域,持续孵化新品,争取实现收入的稳健增长。
各省级、省际联盟的集采规则不尽相同,总体来看,集采导致公司的脑膜售价有所下降,但也促进了销量的增长。上半年,公司脑膜产品在辽宁牵头省际联盟、陕西牵头省际联盟、河北省、山东省的接续采购项目中成功中选。2024年6月,天津市发布了《关于开展硬脑(脊)膜补片类医用耗材产品信息集中维护工作的通知》,截至目前尚未出台相关的招标文件,公司将积极应对即将开展的带量采购项目。
公司部分产品具备出海潜力,目前公司正在开展产品出海的相关筹划工作。后续取得阶段进展,公司将严格履行信披义务。接待过程中,公司与投资者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与沟通,并严格按照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制度》等规定,保证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