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数据解析 - 每日必读 - 正文

股市必读:和元生物(688238)7月22日披露最新机构调研信息

来源:证星每日必读 2025-07-23 04:28:11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截至2025年7月22日收盘,和元生物(688238)报收于7.43元,下跌1.2%,换手率2.67%,成交量17.13万手,成交额1.29亿元。

当日关注点

  • 交易信息汇总:7月22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025.03万元,占总成交额7.98%。
  • 机构调研要点: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5,285万元,同比下降11.29%,主要为细胞和基因治疗CDMO业务收入下降所致。
  • 机构调研要点: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4,815万元,同比增长21.16%。
  • 机构调研要点:公司2024年现金流量净额-21,809万元,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141万元。
  • 机构调研要点:截至2025年Q1末,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30,692万元。
  • 机构调研要点:2025年上半年全球医疗健康产业融资总额275亿美元,同比下降10%,但中国细胞和基因治疗领域融资总额约4.09亿美元,同比增长。

交易信息汇总

7月22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025.03万元,占总成交额7.98%;游资资金净流入805.02万元,占总成交额6.26%;散户资金净流入220.02万元,占总成交额1.71%。

机构调研要点

客户构成

目前公司客户以国内为主。CRO业务方面,公司将服务客户由科研院所拓展至医药企业,扩大CRO服务场景,同时拓展CRO海外业务;CDMO业务方面,公司以国内细胞和基因治疗市场为起点,基于细胞和基因治疗药物中、美、澳IND申报项目经验及CDMO服务的综合优势,扩展细胞和基因治疗技术在再生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开展更多样化的细胞和基因治疗产品的研发、孵化及商业化等技术服务,提高国际化产业整合能力,成为立足国内、辐射全球的细胞和基因治疗药物综合服务平台。

收入情况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815万元,同比增长21.16%,其中细胞和基因治疗CRO业务收入8,58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02%;细胞和基因治疗CDMO业务收入13,49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6.12%。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285万元,同比下降11.29%,主要为细胞和基因治疗CDMO业务收入下降所致。具体来看,细胞和基因治疗CRO业务收入1,98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59%,业务保持稳定增长;细胞和基因治疗CDMO业务收入2,761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7.74%,主要受在执行CDMO订单的类型以及不同CDMO项目推进情况影响所致;其他主营业务(包括科研试剂、细胞存储及制备服务等)实现收入53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0.26%。

数据信息安全

公司高度重视数据资产管理与保护,持续加强信息安全和数字化建设。公司通过了ISO27001认证、IDC等保三级资质。

CDMO依赖性

随着新药研发的日益复杂和医药产业链分工的不断精细化,将部分研发及生产环节外包能够显著降低制药企业的研发成本,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风险。细胞和基因治疗更加依赖于CDMO服务,据J.P.Morgan统计,基因治疗外包渗透率超过65%,远超传统生物制剂的35%,在Informa数据库针对几百家基因治疗企业的调查中,逾78%的基因治疗企业正在或即将选择与CDMO合作完成基因治疗产品外包生产。

核心竞争优势

公司拥有全面的细胞和基因治疗CRO/CDMO技术平台,自主研发积累形成细胞和基因治疗载体开发技术、细胞和基因治疗载体生产工艺及质控技术两大核心技术集群。公司建有配置国际主流设备工艺且与自身技术工艺特点相适应的大规模GMP生产基地,拥有GMP基因载体生产线11条,涵盖50L、200L、500L不同规格的GMP发酵工艺生产线,50L、200L、250L、500L、1,000L、2,000L不同规格的全面悬浮工艺及贴壁工艺生产线;同时拥有18条各类细胞治疗生产线;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及大规模产能配置,适配客户需求,完成多种细胞和基因产品定制化开发,能够为行业提供一站式、从工艺开发到商业化生产的大规模、灵活产能供应。

现金流情况

2024年公司现金流量净额-21,809万元,其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107万元,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903万元。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141万元,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037万元。截至2025年Q1末,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30,692万元,公司资金储备相对充足安全。

应收账款及坏账情况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为8,500万元,其中账期1年以内为7,521万元,占比88.49%,计提坏账准备为696万元,计提比例7.97%;合同资产账面余额2,233万元,其中账龄1年以内2,032万元,占比91.03%,计提减值准备122万元,计提比例5.47%。目前公司应收账款整体账龄结构处于合理区间,计提坏账准备充足,由于CRO/CDMO客户群体较多,且主要客户均为长期合作的优质企业,具备较强的履约能力和良好的信用记录,虽然受宏观经济及行业变化影响,应收账款账期略有延长,但总体坏账风险较低。

市场投融资趋势变化情况及景气度

根据动脉智库报告,2025H1全球医疗健康产业融资总额275亿美元(约1971.365亿人民币),同比下降10%,交易数量973起(公开披露金额的融资事件为781起),同比减少19%;国内医疗健康产业一级市场共达成357笔融资交易,累计融资约合35亿美元,同比减少27%,融资事件数量亦同比下降约14%。从细分领域看,中国细胞和基因治疗(CGT)领域,2025H1融资总额约4.09亿美元,相较于上年同期2.57亿美元有所增长,国内资本市场有所复苏,细胞和基因治疗领域的投融资活动呈现上升趋势。同时,随着产学研合作不断深化,CGT领域的临床管线进展仍保持稳定态势。然而近年来生物医药融资不畅的客观情况仍不容忽视,下游细胞和基因治疗企业无法及时获得资金支付,部分药物管线推进受到影响等问题导致了暂时性CDMO需求端被动不足;未来随着宏观经济回暖、投融资环境改善及产业支持政策的落地,行业景气度有望恢复,但需要时间静待花开。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和元生物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一般,盈利能力较差,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