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2025年7月11日纳微科技(688690)发布公告称招商证券、长城财富资管、银岳投资、永赢基金、附加值投资、六禾投资、圆信永丰基金、和谐汇一资管、中金基金、长江证券、光大资管、太平基金、人保养老、华泰保兴基金、德邦基金、高毅资产于2025年7月10日调研我司。
具体内容如下:
问:公司接待人员与投资者就投资者关心的经营管理、产品研发、市场拓展等内容进行了交流,沟通主要内容与公告、定期报告、业绩预告内容一致,部分延伸探讨内容如下:
答:在小分子应用方向,近两年因 GLP-1 类多肽药物市场的爆发,国内外药企持续加大投入推进新药研发和产能建设,相关色谱填料产品的收入增长明显,驱动公司小分子业务的快速增长。
在大分子应用方向,早期阶段的研发需求暂未看到明显的升,三期放大应用项目和商业化药物变更项目,支撑了大分子应用方向的业绩稳定恢复。
2、大分子业务恢复的原因?
抗体类新药项目是目前国产填料替代进口产品的主要应用领域,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聚焦重磅产品的迭代创新,2024 年公司推出的第三代软胶亲和产品,产品性能明显提升,增强了抗体应用方向的竞争能力。在营销端,公司优化组织体系,实施战略客户营销策略,加强客户工艺服务能力,在关键项目上力争赢得订单。近几年,国产填料持续导入应用,国产替代趋势不断增强,三期放大项目及已上市药物的商业化变更项目不断积累,逐渐开始有填料更换的复购订单。公司重视和加快海外市场布局,完善海外营销体系,加强海外销售力量,提升填料产品导入海外客户的应用机会。通过以上多方面的努力,推动了大分子业务恢复增长。
3、二季度归母净利率比一季度环比提升的原因?
公司核心业务色谱填料业务的毛利率较高,填料业务占公司营收的比重达到 60%左右,填料业务增速的提升,改善了公司的整体盈利水平。
4、收购两家仪器公司的协同性体现在哪里?
在生物医药工艺端,赛谱仪器的蛋白纯化仪和公司的填料产品配套使用,为生物医药领域客户提供工艺开发服务,实现公司产品线从色谱填料/层析介质、色谱柱到蛋白纯化设备的延伸,进一步完善业务和产品布局,在客户拓展和市场销售过程中可实现较好的协同效应。
在分析检测领域,结合纳谱分析公司完整的液相色谱柱产品,对标国际巨头的业务模式,公司收购了福立仪器。通过液相色谱仪产品的市场导入,可以带动分析色谱柱耗材产品的持续应用业务。
赛谱仪器的蛋白纯化仪与福立仪器的气相、液相色谱仪,都是围绕色谱技术的应用,两家仪器公司与公司在核心技术、客户资源和渠道资源方面的积累与共享,增强公司全产业链覆盖和服务能力,收购两家仪器公司,符合公司构建色谱技术平台的战略。
5、公司应对国内“内卷”竞争的策略?
公司致力于打造从色谱填料、色谱柱、蛋白纯化仪到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的整体色谱技术平台,为客户提供更有价值的整体解决方案,避免卷入单一的产品价格恶性竞争中。当前阶段,公司在色谱填料核心业务的发展策略是针对 3+2(多肽、双抗、血制品、疫苗、小核酸)市场,以重磅产品技术创新、产品质量提升提供有竞争优势和高稳定性的产品,保持存量市场份额,抓住增量市场的增长机会,具体措施方面包括研发资源聚焦于关键重磅产品的性能提升,提升研发效率与创新能力,跨部门协同提质增效,发扬工匠精神提升质量体系等。公司重视和加快海外市场布局,完善海外营销体系,加强海外销售力量,提升海外销售团队的直销能力,增加与战略合作伙伴的合作。
纳微科技(688690)主营业务: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高性能纳米微球材料研发、规模化生产、销售及应用服务,为生物医药、平板显示、分析检测及体外诊断等领域客户提供核心微球材料及相关技术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自设立以来,专注于高性能纳米微球的制备和应用技术研究,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微球品牌,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中国“芯”材料。
纳微科技2025年一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1.89亿元,同比上升22.39%;归母净利润2921.54万元,同比上升72.98%;扣非净利润2507.61万元,同比上升85.28%;负债率15.46%,投资收益-3.36万元,财务费用16.81万元,毛利率72.77%。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4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3家,增持评级1家。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入2679.24万,融资余额增加;融券净流出9.91万,融券余额减少。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