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7月8日收盘,沪农商行(601825)报收于9.99元,下跌0.5%,换手率0.19%,成交量17.73万手,成交额1.77亿元。
7月8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825.39万元,占总成交额10.31%;游资资金净流入1002.97万元,占总成交额5.67%;散户资金净流入822.42万元,占总成交额4.65%。
6月25日特定对象调研,现场参观
面对市场竞争,公司从六条路径出发,聚焦“早小硬”科技企业成长痛点,目标打造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服务型银行:1. 客群早:公司贯彻“向早”“向小”“向科技”的政策导向,避开成熟科技型企业的红海竞争市场,将服务重心下沉至“早小硬”初创期科技企业,联合上海市融资担保中心推出鑫孵担保贷专属产品,近两年累计合作孵化器超250家,为孵化期企业提供贷款支持。2. 机制专:公司在市场化运作、条线化管理、专业化经营、差异化考核、创新型发展等方面制定配套支持政策,如设置考核保护期,制定科技金融尽职免责工作指引,成立科技金融审批团队。3. 人员专:公司已建成一支专业化、专职型、覆盖前中后台并兼有创新意识、研究能力、开拓思维的科技金融人才队伍,全行科技金融专职团队人数已超过200人。4. 研究专:公司围绕上海“3+6”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有一支超300人的专业型、复合型行业研究人才队伍,专门开展行业研究,形成一系列行业图谱、重点企业清单、专项审查审批标准和行业服务方案。5. 产品新:公司推出认股权贷款、远期共赢利息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知识产权并购贷、“鑫动能研发贷”等创新产品,并创设行业属性创新产品,如“气站贷”、“临床贷”、“License贷”、“芯片贷”、“算力贷”等。6. 赋能全:2018年公司启动“鑫动能”战略新兴客户培育计划,2023年构建开放生态圈,2024年举办超百场产业链对接会等活动,为“鑫动能”客户提供全方位支持。
科创企业和传统企业在审查审批的思路上存在差异。科创企业的产品技术专业性强,多处于发展早期,商业模式尚未成熟,技术能力和经营前景判断难度较大。因此,审查审批思路上需重塑风险评价逻辑,摒弃传统银行单纯依赖抵押物和财务报表的评估模式,全面分析创始团队背景、股东投资人构成、技术路线、行业前景、市场容量等,做出风险决策。同时,仍需遵循贷款的底层判断逻辑,关注贷款用途、还款来源及风险应对措施。科创企业前期发展依靠股权融资及部分金融机构贷款支持,最终需形成稳定的商业模式和经营性现金流。风险管控需贯穿贷前、贷中、贷后三个阶段,加强尽职调查、行业研究和企业访频次,及时预警并采取相应措施。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