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6月25日收盘,中远海发(601866)报收于2.48元,上涨0.0%,换手率0.81%,成交量80.03万手,成交额1.98亿元。
6月25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363.16万元,占总成交额6.89%;游资资金净流入1104.56万元,占总成交额5.58%;散户资金净流入258.6万元,占总成交额1.31%。
公司造箱与租箱业务规模均处于行业前列,依托于航运产业链上下游的深度布局,在市场拓展、客户服务、信息互联以及科创赋能方面能实现高效的租造联动,形成公司租造协同的独特优势。通过数字化链接等方式优化客户画像,打造租造互联互通的服务模式,增强营销合力和服务能力,为客户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有效增强客户黏性,推动集装箱租造业务市场竞争力的跃升。
公司坚持以价值创造为核心的市值管理理念,已连续七年派发现金红利,2018年以来历年现金分红占当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均达到30%以上。2024年首次派发中期红利,全年派发红利每10股人民币0.38元。公司已完成首轮股份回购并注销,合计回购A、H股股份约2.19亿股,累计回购金额约人民币3.23亿元,继续开展第二轮回购。
公司航运租赁业务聚焦服务航运资产全生命周期,积极把握航运产业绿色低碳化转型机遇,持续强化“购、租、融、售”产融服务能力,进一步丰富产融结合船型结构,拓展产融合作新模式。2024年成功签署42艘散货船舶的投资建造、租赁协议,建造价格约达人民币143.6亿元。
2024年集装箱市场整体供需格局有所改善,需求受全球贸易稳步复苏、新运力增长、地缘事件等多方面因素叠加影响明显上升。2025年集装箱市场需求有所波动,短期内带来贸易需求的释放并带动集装箱市场需求增加。公司将进一步锻造自身核心竞争力,积极挖掘市场机遇,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
2024年以来,公司在积极把握干箱市场旺盛需求的同时,持续稳固特箱业务,特箱收入实现稳定增长。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和产品研发,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研究拓展集装箱创新应用场景,如储能箱、折叠框架箱等。
公司租箱业务箱队规模位居行业前列,截至2025年5月底,箱队规模约413万TEU。公司具有独特产业链协同优势,有效发挥租运协同效应,优化资源配置效能,推动“租造自由切换”营销模式,拓展特箱服务领域。
公司社会责任贷款、绿色低碳贷款和科技创新贷款累计金额超16亿,成功落地30亿科技、低碳转型公司债。未来将系统推进绿色金融业务纵深发展,建立绿色信贷专项通道与供应链碳足迹追踪机制。
公司努力打造成为“以智赋能、智慧驱动”的航运产融运营商,2024年累计研发投入超过2.43亿元,申请及新获得发明专利同比增长69.23%。造箱业务积极推动数字化工厂建设,租箱业务积极推进全球集装箱数字化供应链建设。
公司积极推进“绿色生产、绿色业务、绿色资产、绿色融资”四方面工作,不断加快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已有4家获得“国家绿色工厂”称号,积极发展绿色业务,打造绿色资产,积极开展绿色融资。
中远海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于2025年6月24日提交的翌日披露报表显示,公司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数目为9,798,993,820股,库存股份数目为28,724,292股,总已发行股份数目为9,827,718,112股。2025年4月9日至6月24日期间,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进行了多次购回活动,每次购回的股份数量从200,000股到5,000,000股不等,每股购回价格在人民币2.2397元至2.73元之间波动。
中远海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于2025年6月25日提交的翌日披露报表显示,公司H股和A股均发生了股份购回变动。对于H股,自2025年4月30日至6月25日,总计购回数量为1851000股,每股购回价格在0.875港元到1.05港元之间,总付出金额为1925040港元。对于A股,自2025年4月9日至6月25日,总计购回数量为1000000股,每股购回价格在2.2397人民币到2.73人民币之间,总付出金额为2480000人民币。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