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市场公开信息及5月28日披露的机构调研信息,国泰基金近期对3家上市公司进行了调研,相关名单如下:
1)北部湾港 (国泰基金参与公司特定对象调研&现场参观)
调研纪要:北部湾港通过多项举措提升港口服务保障能力,重点推动铁矿石、石灰石、铝土矿等货种吞吐量增长。公司制定《未来三年(2024—2026 年)股东分红规划》,承诺每年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40%。平陆运河建成后,将有机会争取更多散货及集装箱货物转到北部湾港出海,公司资本性开支围绕江海联运及服务临港产业发展需求展开,并将在平陆运河建成后根据市场需求增加码头建设和改造计划。公司装卸费价格长期来看比较稳定,中美关税冲突对北部湾港影响较小,公司将通过加密至RCEP成员国家航线、拓展内贸中转业务等措施推动生产经营的稳定增长。
2)柳 工 (国泰基金参与公司特定对象调研)
调研纪要:柳工新一届董事会和高管层保持稳定,继续贯彻三大战略,制定“十五·五”战略,推动公司全面发展。公司“混改”深化市场化机制,加大广西国资委和柳工集团支持力度,优化授放权机制。挖机需求进入理性增长期,预计下半年国内土方设备需求保持稳定正增长,全年有望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速。装载机需求增长受一季度农田水利投资增速较快及二季度矿山、港口物流、重大基建工程投资提速影响。电动装载机竞争激烈,公司通过智能制造降本、高零部件自制率、价值营销、加快新品上市和技术迭代升级等方式,打造综合竞争优势。海外业务延续稳健增长,预计今年海外行业整体需求仍将下滑,但不同区域存在分化。矿山业务定位为战略业务板块,集中资源投入大吨位/超大吨位突破、新能源和智能化方向。
3)精工科技 (国泰基金参与公司特定对象调研)
调研纪要:精工科技始创于1992年,2004年6月在深交所上市,2024年度实现合并营业总收入17.29亿元,同比增长12.25%。公司对未来碳纤维的市场需求持乐观态度,近期吉林化纤调价说明国内小丝束碳纤维产量未能满足市场需求。公司与吉林国兴签署了8条碳纤维生产线销售合同,变更后剩余未执行总金额为8.75亿元。宽幅3米的碳纤维生产线标准配置售价为1.6亿元至2亿元。公司中标吉林吉润新材料有限公司、吉林国鑫碳纤维有限公司和上海石化多个项目。公司碳纤维装备在内的在手订单充足,包括碳纤维整线及部分核心设备订单。沙特GIM公司订单的实施将对2025年及以后年度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公司是国内唯一一家具备碳纤维生产线整线设计、制造、销售和服务的厂家。公司全资子公司浙江精工碳材科技有限公司正推进高性能纤维项目的投资建设。公司与佳人新材料签署的年产15万吨绿色再生新材料项目一期5万吨主工艺装置合同进展顺利。公司已参股南京亿维特公司,并将为其提供电动升降飞行器部件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公司预计将在今年7月份后将单关节外骨骼助力机器人推向市场。公司碳纤维核心设备已出口韩国晓星及晓星越南基地,正推动海外订单落地。公司推出首个员工持股计划,设定2024-2026年三年期年均扣非净利润复合增长率25%的考核目标。
国泰基金成立于1998年,截至目前,资产管理规模(全部公募基金)6920.06亿元,排名14/210;资产管理规模(非货币公募基金)4033.32亿元,排名15/210;管理公募基金数469只,排名13/210;旗下公募基金经理56人,排名17/210。旗下最近一年表现最佳的公募基金产品为国泰中证港股通科技ETF,最新单位净值为1.07,近一年增长56.8%。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