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数据解析 - 财报审计 - 正文

浦发银行(600000)2025年一季度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来源:证星财报摘要 2025-05-10 02:00:44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证券之星消息,近期浦发银行(600000)发布2025年一季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1.公司总体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上海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监管要求,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服务上海“五个中心”建设,持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紧扣数智化战略核心,围绕“强赛道、优结构、控风险、提效益”的经营主线,持续调优业务结构,提升风险管控能力,各项经营指标稳步向好。

    资产负债方面:报告期末,本集团资产总额为95522.76亿元,比上年末增加903.96亿元,增长0.96%;其中,本外币贷款总额(含票据贴现)为55798.33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883.03亿元,增长3.49%。本集团负债总额87966.47亿元,比上年末增加795.48亿元,增长0.91%;其中,本外币存款总额为54703.3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243.79亿元,增长6.30%。

    经营效益方面:报告期内,本集团实现营业收入459.22亿元,同比增加5.94亿元,增长1.3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5.98亿元,同比增加1.77亿元,增长1.02%。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75.81亿元,同比增加3.67亿元,增长2.13%。主要系:一是公司“数智化”战略布局成效逐步显现,通过场景化发展,特色产品经营效能提升;资产负债结构不断优化,净息差边际趋势改善。二是公司持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信贷增长稳定性有效提升、信贷结构实现合理优化,集团贷款总额(不含票据贴现)较上年末增长超2500亿元,贷款净增量为近年来单季新高;母公司生息资产中信贷(不含票据贴现)占比较上年提升约1.8个百分点。三是坚持“存款立行、韧性提升”的负债经营策略,积极强化对存款质量与结构的经营,有效推动公司负债质量提升,母公司存款付息率较上年下降23bps;集团存款总额较上年末增长超3200亿元。四是升级客户服务、提升专业能力,托管、财富、外汇等重点非息收入实现增长;强化市场研判,不断优化投资策略,主动把握市场交易机会,增厚投资收益。五是加强集团业务协同,子公司业务规模稳步增长,经营效益显著提升。

    资产质量方面:报告期内,本集团坚持风险“控新降旧”并举,持续加大存量不良资产处置力度,风险压降成效显著。报告期末,本集团不良贷款余额为742.8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1.26亿元;不良贷款率1.33%,较上年末下降0.03个百分点;风险抵补能力持续提升,拨备覆盖率186.99%,较上年末上升0.03个百分点。

    2.公司数智化战略执行情况

    2.1“五大赛道”联动发力

    科技金融

    公司以客户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坚持多维创新和升维服务,以数智化战略驱动科技金融业务发展。焕新升级“科技金融服务体系2.0”,发布自主研发的“科技金融雷达”,聚焦科技企业高频活动场景推出“七大金融服务方案”,将全量、全维度的资金链精准嵌入产业链、创新链,促进“三链”融通高质量发展。积极响应科技企业并购贷款新政,启动“科技企业并购贷款千亿行动计划”,作为首批试点银行迅速行动,升级“浦科并购贷2.0”,提供科技并购综合化服务,目前业务已覆盖18个试点地区,助推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报告期末,公司服务科技型企业超8.75万户,较上年末增加1.64万户,增长23.07%;科技金融贷款余额达682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近800亿元,增长13.25%。

    供应链金融

    公司以落实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和支持国家“稳链、固链、强链”为己任,持续通过全流程创新技术深度赋能、全场景重点客群深度经营和全周期动态风控,深度应用打造一超多强的“浦链通”系列“1+1+X”数智供应链服务体系,深化多维度一体化的供应链金融服务生态经营。报告期末,公司供应链金融业务累计服务活跃上下游供应链客户25466户,实现在线供应链业务量1612.35亿元,同比增长388%。超级产品“浦链通”业务已为907个核心企业、7403个供应商提供服务,报告期末融资余额512.1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3.58%。

    普惠金融

    公司深化大数据运用和科技赋能,通过定市场、梳客群、创产品、搭平台、强渠道,快速推进新模式、新策略落地,深入推动普惠数智化转型发展。报告期内,开展对公“惠闪贷”流程攻坚、抵押类贷款的流程与体验优化双极攻坚,提升普惠金融服务效能。持续健全数智风控体系,加强多维数据引入,扩展小微企业经营数据视图;动态迭代模型和策略体系,提升评审效率。持续开展“千企万户智惠行”活动,精准匹配小微企业融资需求,提供全链条、一揽子的综合型服务,增强小微融资协调机制落地成效。报告期末,公司普惠两增贷款余额4807.3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50.16亿元,增长3.22%;两增贷款户数41.85万户,较上年末增加0.81万户,增长1.97%。

    跨境金融

    报告期内,公司依托跨境金融服务体系,聚焦自贸金融、跨境电商、跨境避险、跨境资金管理、跨境并购、跨境贸易、跨境资产托管、跨境人民币等八大跨境金融重点服务场景,支持中资企业“走出去”、承接海外企业“引进来”。报告期,公司涉外收付业务量达561亿美元,折人民币406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9.55%。报告期末,跨境本外币融资余额约2553.7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3%;公司跨境活跃客户数突破1.85万户,较去年同期增长3%。公司积极推动两大电子化渠道布局,加快七大数智化产品研发和推广,实现N项业务流程数字化优化。“跨境商e汇”累计业务量达863.93亿元,“跨境浦链通”累计实现投放量18.40亿元,“跨境极速汇”落地直通汇款8.57万笔,共计折人民币831.57亿元;全球司库GTS累计签约77家集团和124家非居民客户,有效满足企业高效、便利、多元化的跨境服务需求。

    财资金融

    公司深化跨公司、跨条线、跨资产负债端、跨境内外市场的“四跨”模式,促进“财富管理+资产管理”双轮驱动。财富管理端,推进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在客户洞察、投资研究、产品管理、服务流程、资产规划等方面推进智研、智投、智营、智管,加快AI赋能探索实践;升级服务模式,以资产配置为内核,打造一个工作室(资产配置工作室)、一个平台(企明星服务平台)、一个账户(浦和人生财富管理服务信托账户),满足不同层级客户多元配置的需求,实现客户轻松理财。资产管理端,聚焦集团级资产管理能力,发挥理财、信托、基金等特色优势,统筹投研策略共享、大类资产配置、产品创新服务等,合力提升资管竞争水平。报告期末,公司个人客户(含信用卡)1.60亿户,个人存款余额16777.7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273.96亿元,增长8.22%。报告期末,AUM个人金融资产余额(含市值)4.04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0.16万亿元,增长4.12%。

    2.2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绿色金融

    绿色信贷方面,报告期内公司加大绿色低碳资产配置,深化绿色低碳转型金融综合服务,落地多省份区域市场首单工业低碳转型贷款,助力传统企业低碳转型发展。报告期末,公司绿色信贷余额6264.82亿元(人行新口径),较上年末增加557.88亿元,增长9.78%,居股份制同业前列。自获得碳减排支持工具以来,公司向177个项目发放碳减排贷款257.08亿元,带动的年度碳减排量为683.63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绿色债券方面,报告期内,公司承销绿色政策性金融债4亿元,新增投资本币绿色债券30.07亿元,新增投资外币绿色债券2.68亿美元,新增投资绿色相关资产支持证券9.16亿元。绿色零售贷款方面,重点加大存量新能源车企合作项目投放力度,做大零售新能源汽车贷款规模,实现“i车贷”品牌高质量发展。信用卡绿色金融方面,持续经营低碳主题信用卡,传递低碳生活理念;调优信用卡低碳场景经营策略,升级绿色低碳活动,引导用户践行绿色消费。

    养老金融

    报告期内,养老金金融实现稳步发展。基本养老金方面,紧跟属地人社单位要求,组织开展社保卡申请和补换等服务升级,积极对接政府相关部门,扩大服务范围。企业年金与职业年金方面,公司托管各类养老金资产已超4952亿元。个人养老金方面,持续提升个人养老金账户规模,优化资产配置。报告期末,个人养老金账户规模128.7万户。优化备老客户的个人养老金账户配置保险产品流程,助力个人养老金缴存提升。养老服务金融方面,提升银发及备老客户金融服务质效。推进个养产品线、银发产品线的丰富和创新,已上架122只产品,报告期内新增首批纳入个人养老金产品范围的11只指数基金和2只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报告期内,关爱版手机银行服务231万人次。形成全行“养老金融工作室”统一标准,积极开展“银龄行动”爱心公益活动,报告期内累计开展124场活动,提升“浦颐金生”品牌影响力。加强数智化服务能力,报告期内完成手机银行养老金融专区功能升级,包括专区页面视觉焕新、财富甄选产品货架自动更新等服务。养老产业金融方面,紧跟银发经济发展趋势,加快养老生态协同建设。与养老金融战略合作伙伴梳理优势资源,率先在健康类客户体验方面联合打造健康小站等特色场景,形成生态赋能与落地。

    数字金融

    强化数字技术支撑能力方面,公司体系化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加快重点领域专利布局。建成算力、算法、平台、知识四位一体的智能底座,持续提升智能问答、智能报告、智能行研等八大AI组件服务能力。完成多个百亿级及以上开源大模型服务部署,构建多维度大模型矩阵和大小模型协作模式,实现模型全生命周期研发管理。建设数字金融服务生态方面,公司积极布局数字生态场景体系,以数字金融为链接,与各类生态合作伙伴共享共建、共创共赢,打造平台生态融合、数字金融服务的新范式。“浦惠来了”APP完成工程结构改造及安全防护升级,“手机银行”实现大模型赋能数字客户经理服务。举办以“数绘浦发智启未来”为主题的浦发银行“人工智能+”发布会,联合产学研用领先机构发布《“人工智能+”应用规划白皮书1.0》《商业银行数据经营管理实践报告》,打造“人工智能+”时代下的银行业务新模式和智慧金融新业态,持续提升浦发银行金融服务智能化水平及行业创新引领力。公司在科技金融、普惠金融方面的业务情况请参见2.1“五大赛道”。

    2.3服务上海“五个中心”建设

    作为总部位于上海的金融旗舰企业,公司积极践行服务上海“五个中心”建设的使命担当,通过创新金融产品、优化资源配置、深化国际合作为上海“五个中心”建设提供金融支持。

    公司通过多样化金融服务,助力上海国际经济中心建设。深挖“五大赛道”与“五个中心”的内生关联和经营协同,集中资源持续推进赛道产品创新、客群拓展和业务规模增长。报告期末,上海分行贷款余额近7290亿元,较年初增加超390亿元;实现债券承销业务规模196.90亿元,资产托管规模5.38万亿元。公司深度参与金融要素市场,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资源配置能力。依托自贸区跨境金融服务体系,打造自贸跨境特色业务。报告期末,上海分行FT存款余额669亿元,较年初增194亿元,继续保持上海地区全市场第一;FT贷款余额740亿元,较年初增57亿元,继续保持上海地区全市场第三。公司持续深化跨境品牌经营,助力上海国际贸易中心枢纽地位。推动智慧物流发展,为跨境客户做好相关服务,报告期上海分行跨境业务量3624亿元。公司加大航运服务业信贷支持,强化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枢纽建设。围绕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相关战略,公司持续在飞机、船舶、汽车领域推动产品升级和方案创新。报告期内为某国际邮轮有限公司投放并购贷款6.5亿元。公司着力打造科创生态圈,提升上海国际科创中心体系支持。公司通过建立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业务专班等举措,为科技型企业提供专属金融服务。报告期落地上海首单科技企业员工持股贷款、首单科技企业并购业务;深化伙伴银行理念,积极推动生态圈建设。报告期末,上海分行科技贷款超1300亿元,服务科技型企业户数超1.2万户。

    2.4公司主要业务情况

    2.4.1公司金融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不断深化客户经营策略,全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以“四层四类”客户经营服务体系为路径,进一步夯实客户底盘。报告期末,公司客户数达到240.33万户,较上年末增加3.48万户,增长1.47%。

    对公贷款业务:公司积极以金融助力实体经济发展,紧跟国家政策导向,加速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助力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持续加大对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双城经济圈等经济发达、产业集聚地区的投放支持力度,不断提升重点区域的投放占比;强化提升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和金融服务能力,践行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责任担当;做好“保交房”工作,扎实推进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扩围增效,加大住房租赁贷款投放力度,支持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重点服务保障性租赁住房、长租房建设与运营,以金融实际行动助力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报告期末,对公贷款(不含贴现)余额33096.2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460.08亿元,增长8.03%。

    对公存款业务: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把握市场机遇,通过客户服务优化,实现对公存款规模的稳健增长。公司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持续完善存款产品体系,重塑传统产品流程和场景,为市场提供具有吸引力的存款产品。报告期末,对公存款余额37327.1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973.58亿元,增长5.58%。公司将继续深化对公存款业务的结构优化与精细化管理,强化客户黏性,推动存款业务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投资银行业务:报告期内,公司主承销债券414支,主承销金额1445.31亿元,其中承销债务融资工具(含ABN)1056.31亿元。公司主承销资产支持票据(ABN)规模合计15.71亿元。并购金融业务保持快速发展,报告期末,境内外并购融资余额2211.0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34.78亿元,增长6.49%;报告期内新发放并购贷款244.33亿元。

    现金管理业务:公司以客户为中心,构建GBC场景圈链体系,打造云资金监管、浦掌柜等拳头产品,为客户提供收、管、付一体化服务,报告期内新增场景化获客数6906户,落地司法案管、大住建、工程建设、交易市场、教培、公共资源、投融资等37个场景,重点产品带动净增结算性日均存款超过100亿元。

    战略客户经营:报告期内,公司加强战略性高价值行业经营,提升主动服务战略客户能力,以专班、要客工作室等形式打造客户服务新范式。聚焦总部经济与航运航空、高端装备与能源、交通信息与基建、智能终端与电子科技、矿产资源与新材料、大消费大健康与不动产、数字经济与信息科技等7大行业赛道,一体化组织各类资源,拓展总战客户集团产业链上下游,形成重点行业、重点客群的特色解决方案。报告期末,总行战略客户人民币对公存款余额10178亿元,人民币对公贷款(含商票)余额8750亿元。

    机构客户经营:报告期内,公司围绕国库集中支付、非税收入收缴、住房公积金等业务场景,整合对客优势产品,不断深化财政、社保、住建、政法、教育、医疗等重点机构客户的综合服务。

    报告期末,机构客户对公人民币存款余额突破6200亿元。

    2.4.2零售金融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深入推进零售金融发展,坚持以价值贡献为导向,加快数智化转型步伐,深入推进“135N”零售客户经营体系,优化分层分类经营服务,焕新客户产品和权益,升级线上线下服务渠道,不断提升智能化、精准化、专业化和精细化服务能力。发力财资金融赛道,深入集团协同经营,推动产品多元配置,提升“浦和人生”品牌影响力,更好满足居民财富的增值保值需求。成立促消费专班,打造促消费“4+3+X”工作规划,全力支持稳增长、促消费、惠民生。加速落地养老金融服务体系,启动个人养老金保险“满天星计划”,推动养老金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养老产业金融生态协同发展。

    个人客户与存款业务:报告期内,公司持续稳规模,优结构。零售存款促进商机转化,夯实客户底盘;持续丰富产品功能,优化定期存款产品结构,付息成本保持同业较低水平。报告期末,公司个人客户(含信用卡)1.60亿户,个人存款余额16777.7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273.96亿元,增长8.22%。

    借记卡及支付结算业务:借记卡方面,报告期内支付结算收入4.13亿元。报告期末,借记卡累计发卡量10883万张;互联网支付月活客户1067.4万户,交易笔数6.56亿笔,交易金额3108.81亿元。公司有力打响“浦发惠支付”服务品牌,契合促消费、惠民生政策导向,推出“浦发惠支付新春焕新季”“锦绣浦发”“惠老支付日”等系列活动,普惠消费者及银发客群。公司积极响应并全面落实减费让利政策,针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房地产、企业、医疗、教育等行业推出银行卡收单手续费优惠举措,助力减轻相关市场主体的经营成本。

    财富管理业务:报告期内,公司聚焦财资金融赛道,打造资产配置服务品牌,把握集团协同合作的机遇,提升产品竞争力。面向全市场挖掘财富管理拳头产品,利用子公司优质产品供给,推动财富管理产品规模提升。报告期末,AUM个人金融资产余额(含市值)4.04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0.16万亿元,增长4.12%。

    私人银行业务:报告期内,公司私行客户经营体系焕新升级至2.0,全面强化财资品牌宣传,持续深耕集团协同经营,夯实“浦发企明星”服务平台一体化,扩大“浦和人生”账户体系影响力,致力提升私行客户综合服务体验。报告期末,公司月日均金融资产600万元以上客户规模近5.2万户,管理私人银行客户金融资产超7200亿元。

    零售信贷业务:报告期内,公司坚决落实相关政策要求,持续优化业务结构。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结合新形势下居民的住房需求,明确区域策略和渠道策略,以保障按揭业务的平稳健康发展;个人消费贷款顺应宏观经济发展方向,提升“浦闪贷”“i车贷”等产品品牌影响力,助力提振消费,更好满足居民消费金融需求。报告期末零售贷款余额1.88万亿元。

    信用卡业务:公司坚持“融合提质”经营导向,围绕客户全生命周期,深化获客活客一体化经营。报告期内,创新推出“浦大喜奔全生态卡”,围绕客户日常生活场景及消费信贷需求,精准覆盖客户用卡需求,探索生态经营。与各城市马拉松赛事场景紧密融合,打造“体育+文旅+餐饮+出行”多场景促消费。依托自有活动体系、联动属地分行主动服务促消费大局,积极扩内需、惠民生,助力消费需求潜力释放。依托车分期“双核心”平台强化业务管理和产品创新,打造“车生态”闭环。报告期末,信用卡及透支余额3638.86亿元;浦大喜奔APP月活跃用户量达2835万户。

    2.4.3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业务

    报告期内,坚持打造“自营投资交易+浦银避险代客”双轮驱动的金融市场业务经营模式,积极支持国家战略实施,切实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报告期末,公司金融市场业务主动运作资金类资产规模2.8万亿元。

    金融机构业务:报告期内,公司以客户为中心,深化金融机构客户经营,构建合作生态。报告期末,合作金融机构一级法人客户约3300家。公司积极配合保险机构参与黄金市场等业务创新;与证券、基金、保险等各类非银机构携手,发挥牌照互补作用,聚焦养老、科创、并购、绿色、跨境等领域,携手推动产品、服务创新;积极发挥在长三角的辐射带动优势,与长三角金融机构共同深入推进合作,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积极践行数智化战略,围绕重点场景打造营销闭环。

    投资交易业务:报告期内,公司以“三智交易”“主动创新”和“交易生态构建”为核心逻辑,积极夯实投资交易能力,主动提供专业化、差异化、特色化的金融市场服务。加强市场研判和策略执行,持续提升投资交易效率,报告期内,金融市场业务盈利性债券投资规模超1.7万亿元。加强负债主动管理,不断优化负债结构。打造“浦银避险”特色品牌,提供专业避险服务,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资产托管业务:报告期内,公司不断深化协同融合机制建设,践行数智化战略,筑牢风控基石,持续提质增效,推动资产托管业务再上新台阶。报告期末,资产托管业务规模18.33万亿元。报告期内,实现托管费收入6.96亿元。

    资产管理业务:报告期内,公司全资控股的浦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积极推动理财业务高质量发展。不断优化理财产品的设计供给和投资管理,提升中长期限、含权类产品的结构占比,保持产品业绩稳定,全力服务客户资产保值增值需求。充分发挥银行系理财公司特色,积极参与、服务支持金融“五篇大文章”建设,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类资产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报告期末,浦银理财总产品规模为13171.98亿元(含受托管理规模)。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浦发银行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