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科锐国际(300662)发布2025年一季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推向纵深的关键之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部署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鲜明提出强化宏观政策民生导向,将为经济增长和促进就业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同时,明确经济增长5%左右的预期目标和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的就业目标,也体现了更大力度稳定和扩大就业的要求。
当前,外部环境仍趋复杂严峻,国内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仍需稳固,但随着一揽子增量政策和存量政策持续发挥作用,以及二十届三中全会改革任务的落地,国内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得到进一步激发,新兴产业等前沿科技领域展现出蓬勃生机,以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新能源等代表的多个科技创新领域岗位需求持续增长,映射出经济结构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重构。作为与产业发展紧密相连的人力资源服务业代表,公司敏锐把握市场趋势,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积极应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浪潮,充分整合全球分支机构招聘资源以及AI驱动的人力资源产业互联平台“禾蛙”的生态能力,大力推进国内业务与海外的业务协同、线上与线下业务的协同发展。同时,公司重点布局大客户及区域重点商圈长尾客户市场,加快推进重点岗位在目标商圈的纵深拓展,深化国内出海服务团队与海外子公司当地服务能力协同,从而为企业提供更加专业、高效的人力资源解决方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
得益于国内招聘市场需求的回暖以及公司在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积极布局,公司一季度实现良好开局;同时,凭借数字化转型和AI技术的双重驱动,公司实现了岗位匹配精准度的提升,从而推动了交付效率和管理效能的全面优化。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03亿元,同比增长25.13%;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5778.39万元,同比增长42.1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619.63万元,同比增长103.24%。
报告期内,公司为国内外客户成功推荐中高端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岗位3810人;灵活用工业务累计派出145658人次。公司在册灵活用工业务的岗位外包员工及兼职专家47400余人,其中,技术研发类岗位作为公司岗位外包业务的重点布局的方向,时点在职人数占比达68.33%。
报告期,公司加速AI技术研发及赋能产品应用场景的推进。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持续迭代技能与招聘的行业级预训练语言模型CRE(CareerInternationalRecruitmentEmbedding),发布了CRE0.5模型和MatchSystem2.0。CRE0.5在MatchSystem1.0的多粒度特征融合的启发下,公司采用了CNN投影的Train-time架构使得匹配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MatchSystem2.0进一步提高了对简历的特征提取和AgenticRAG的能力。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产业互联平台禾蛙持续深化AI技术在合作流程中的应用,赋能业务发展。平台AI岗位澄清助手升级至2.0,显著提升了意图识别的准确度和速度,同时新增岗位职责、技能等内容的问答功能,帮助合作方更清晰地形成访寻思路。AI筛选助手1.0版本已上线,为发单方减少了80%的筛选工作量,准确度高达98%。目前,2.0版本即将推出,将为接单方提供简历匹配度解读服务。此外,新蛙贝体系在禾蛙平台上线,通过蛙贝任务引导,用户转介绍量、发单量和推荐量均显著提升。蛙贝已与禾蛙各产品体系打通,形成多产品线的良性循环。目前,禾蛙闪链的5大AI赋能工具将陆续开发,为猎企及顾问在商务拓展、做单和管理等方面提供全方位赋能。截至报告期末,禾蛙生态累计注册合作伙伴16200余家,同比增长21.76%;累计注册交付顾问156200余人,同比增长30.69%;累计活跃参与合作伙伴19700余人,同比增长76.86%;累计参与交付顾问13400余人,同比增长77.15%;累计运营招聘中高端岗位77300余个,同比增长46.43%;累计交付岗位15000余个,同比增长119.05%。
科锐国际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携手员工和相关企业,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以实际行动贯彻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公司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广开岗位资源渠道,提供多方位的就业服务。
报告期内,公司人力资源产业互联平台“禾蛙”积极响应人社部号召,共同参与2025年全国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春季专场活动。报告期内,公司通过线上专区开设专场招聘活动6场,吸引用工企业近3000家,发布岗位数量超过5400个;助力由池州市贵池区组织部主办,池州市人才集团承办的2025“招才引智”高校系列行活动。在校招方面,科锐校园关系团队落地简历辅导、线上校园招聘、人生规划工作室等校园活动,期间助力中国矿业大学求职咨询指导活动;北京化工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近十所高校开展校园工作室人生规划活动等,覆盖学生5万余人。公司内招实习生收到简历1.5万余份,入职300余人。在赋能客户校招方面,助力霍尼韦尔、安徽飞数、亚信科技、中芯、老铺黄金、西开电器、信飞科技、毕马威、中航成套等多家企业完成校招落地,涉及30余所高校,宣传覆盖6万余名学生。下一步,公司将多方挖掘市场化就业岗位,加快构建面向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的就业服务体系,助力高质量充分就业。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