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天奇股份(002009)发布2025年一季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2025年一季度,公司合并报表营业收入62223.24万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230.16万元,盈利同比大幅提升。
1、智能装备业务
报告期内,智能装备业务实现销售收入42929.17万元,占公司总体营收68.99%,同比上升18.71%,主要系海外项目收入同比增加所致。报告期内,公司履约推进比亚迪印尼项目、沃尔沃斯洛伐克项目等海外项目的执行,并同步开展蔚来汽车F3项目、大众合肥项目、比亚迪常州项目等国内项目大规模进场施工,带动一季度营收及净利润同比提升。
2025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车产销继续快速增长。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1月至3月新能源汽车产销累计完成318.2万辆、307.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0.4%、47.1%,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1.2%。新能源汽车出口表现突出,一季度新能源汽车出口44.1万辆,同比增长43.9%。其中,新能源乘用车出口41.9万辆,同比增长39.6%。
近年来,中国品牌“出海”,已从早期单一的贸易模式,快速持续地转变为海外建厂、合资合作、技术“反向输出”新方式。中国车企不仅整车出口增长迅速,供应链、服务等环节也逐步走向全球,整体上正在向产业生态“出海”转变,截至目前,智能装备业务在手订单14.56亿元,同比提升15%,其中海外项目占比51%。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和环保发展加速,新能源汽车行业已成为绿色转型的重要推动力。中国汽车制造商逐步减少对国内市场的依赖,积极拓展国际业务,尤其在东南亚、欧洲和南美等地区实现了显著增长。中国新能源汽车公司凭借高性能技术和成本优势,在全球市场中稳步领先,也带动国内一批头部的供应链企业(零部件、装备等)逐步走向全球,汽车产业链将从国内竞逐升级为全球规则制定者。
2、锂电池循环业务
锂电池循环业务实现销售收入8138.51万元,占公司总体营收占比为13.08%,同比下降24%,主要因刚果(金)钴出口禁令影响,钴金属价格上涨,工业氧化钴、氧化亚钴等下游客户观望情绪较重。毛利率受益于钴金属上涨同比上升。
2025年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健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行动方案》,首次将“数字化全流程追溯”与“国际标准接轨”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着力构建规范、安全、高效的回收利用体系,运用数字技术加强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流向监测,实现生产、销售、拆解、利用全程可追溯。
2025年3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GB/T45203-2024《锂离子电池用再生黑粉》国家标准,拟于2025年7月1日正式实施。这一标准的出台将有力推动海关进一步放开海外黑粉进口,为国内锂电池回收行业提供海外更多优质原料来源,将有效缓解国内电池废料采购紧张、电池回收企业开工率普遍不足的情况,推动锂电池产业链循环化发展。
3、人形机器人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正式成立人形机器人事业部,持续深化人形机器人产业战略布局,推进具身智能机器人在工业领域的规模化应用。报告期内,公司与北京银河通用机器人有限公司签署《合资公司投资协议》,双方拟出资设立合资公司,充分利用银河通用在基础大模型及泛化能力方面的核心技术优势,重点推进大模型在汽车制造场景的研发应用,打造智能工业解决方案。
公司将持续聚焦具身智能机器人在工业场景落地应用,依托公司在汽车智能装备领域的技术及客户积累,基于对汽车制造工艺的认知及理解,为客户提供轮式、双足的机器人产品及差异化的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下半年,公司拟搭建工业级数据采集与实训平台,打造基于复杂工业场景及机器人应用实景工况的数据采集中心及机器人训练中心,通过真实环境模拟和训练,提升AI系统对复杂环境的适应能力,实现机器人“场景-数据-模型-应用”闭环,着力攻克具身智能机器人应用共性技术难题。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